APP下载

生理学教学与临床联系的探讨

2010-08-15叶冬梅张凤宁杨立新贾晓丽乌英嘎田慧敏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年3期
关键词:生理学胰岛素血糖

叶冬梅,张凤宁,瑞 云,杨立新,贾晓丽,乌英嘎,田慧敏

(赤峰学院 医学院,内蒙古 赤峰 024000)

生理学教学与临床联系的探讨

叶冬梅,张凤宁,瑞 云,杨立新,贾晓丽,乌英嘎,田慧敏

(赤峰学院 医学院,内蒙古 赤峰 024000)

生理学是临床学科的基础,我们在教学中应多结合临床,使学生激发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逻辑思维能力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使教学方法灵活多样,课堂气氛活跃,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迅速发展.

生理学;临床;教学

在生理学第一次课时我们都会说:“生理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是内外科等临床学科学习的基础.”但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将它与临床联系起来,却是一个一直都在探索的问题.生理学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机能学科,内容抽象,概念多,不少学生认为难学,因而失去兴趣.而学生普遍对临床知识感兴趣,所以教学中我们应该多引用些临床病例,讲解一些基本的临床知识,联系疾病与正常机体活动的关系,进一步说明机体稳态调节的重要生理意义,这样既说明了机理又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为今后的学习做了铺垫,可谓一举多得.

关于生理学如何与临床联系的教学,目前国际比较流行的是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学模式,即基于问题的学习,国内也有一些学校开始使用这种方法授课.实施PBL教学的基本过程是:设置情景,提出问题;自主学习,收集资料;分组讨论,分析归纳;总结评价,检测矫正.这种方法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断思索、发现、创新的能力;培养学生获取和评价信息、质疑的能力;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有效的临床思维方法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做到“授人以渔”;还能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真正做到教学相长[1].这种方法和我国目前所倡导的素质教育的教学思想和目标一致,已经得到了教育实践工作者的普遍认同.但它对学生和教师的要求很高,还需要充足的检索工具,在许多医学院校很难一步到位,但可以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逐渐开展.

1 激发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

教师可以在教学中穿插一些临床知识,先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將基础与临床结合的意识.比如在学习载体介导的易化扩散时,先告诉学生临床上应用抗生素时要看患者的营养状况,如果患者体内蛋白质水平很低,就要在给药时补充蛋白质,否则抗炎效果会很差,然后问学生想知道为什么吗?当把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后,再告诉学生:因为抗生素在体内的运输主要靠载体,而体内大部分载体是由蛋白质来担当的,载体的作用是将被运输的物质顺其浓度和(或)电位梯度进行转运,所以蛋白质缺乏会影响抗生素的作用.在应用抗生素时还有个原则,就是每天都有最大量,并且观察疗效要3-5天,为什么?除了药物本身的毒副作用外,主要是载体介导的易化扩散的特点决定的.载体蛋白有竞争性抑制、饱和现象及结构特异性,因此它每次转运药物的数量一定,所以每天给的药量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且分次给药效果要好于单次给药,只有当体内的药物达到有效浓度以后,才能很好的发挥抗炎作用,所以药物是否有效,要等3-5天,同时告诉学生,现在我国是国际上最滥用抗生素的国家,每年有约8万人死于抗生素滥用.滥用抗生素对各种年龄的人都会造成负面影响,但对儿童、老人和女性损害尤其大,具体原因同学们可以查相关资料了解一下.这样学生不仅对学到的生理学知识牢记不忘,也学到了临床知识,既扩展了学生的思维,又为他们以后在临床的工作打下了基础.

2 教学方法灵活多样,课堂气氛活跃

生理学中有些相对简单的知识,我们可以将预习内容先布置给学生,让他们分组学习、讨论,然后让每组学生推选一个代表讲述这部分内容,逐步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便于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使教学有的放矢,事半功倍.比如学习血浆渗透压的形成时,先给学生一个病例:一个患者逐渐出现全身虚弱,头晕,皮肤粘膜苍白黄染,查体脾大,医生给他开了一些检查,其中一项是红细胞渗透试验,其结果是红细胞在0.5%(正常值是0.42-0.46%)盐水中即开始溶血,经过对患者症状、体征及所有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后诊断为: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为什么会出现红细胞提前破坏,请说明.要想说明这个问题,先要明白晶体渗透压的作用,再了解红细胞的特点,综合分析才会弄清楚这个问题.

再如学习血型及输血时,先告诉学生医院来一个车祸后大出血的患者,患者虽然神志清楚,但烦躁不安,皮肤苍白,四肢厥冷,出冷汗,尿量减少,脉压减小,脉搏细速等.怎么办?必须马上输血.怎样输血?交叉配血可能有哪些结果?结果说明了什么?如果测血型时才发现A、B标准血清已用完,身边只有已经知道为A型血和B型血的人,能顺利给患者输上血吗?学生带着这些问题看书并找答案,对结果记得牢固.让学生自己讲课,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还能提高他们的知识综合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学生讲完后,教师再给予补充拓展,增加一些关于血细胞测定的临床意义,血型遗传的知识,分析不同血型组合的父母,下一代可能的血型等,使学生了解各科知识之间的有机联系,开拓学生思路,提高学生触类旁通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临床上许多常见病,学生已有一些了解,应该引导学生正确应用从症状体征向理论推理的逻辑思维方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提高教学效果.比如糖尿病,学生都知道其症状是“三多一少”,是血糖升高所致,但知道具体机制的学生不多,教师可以告诉学生引起血糖升高有两种可能:使血糖降低的因素减弱,或使血糖升高的因素增强.在体内唯一能使血糖降低的激素是胰岛素,其他一些有降血糖作用的激素(如促胃液素、缩胆囊素、抑胃肽等)及使血糖升高的因素,都是通过影响胰岛素分泌而产生的后果,所以糖尿病归根结底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和(或)是胰岛素作用缺陷而引起的.而血糖升高,会导致尿糖增高,由于渗透性利尿,出现多尿;多尿使机体缺水,出现多饮;由于细胞内缺糖,下丘脑饱食中枢抑制,摄食中枢活动加强,食欲亢进,出现多食;胰岛素不足,细胞不能很好的利用葡萄糖,只能动员脂肪及蛋白质,以获取能量,使机体消瘦,消瘦也说明胰岛素对脂肪和蛋白质的代谢是促进合成,抑制分解的.这样就将胰岛素的主要作用及糖尿病的症状推出,同时试着让学生推出糖尿病的治疗措施,然后再用生理学知识予以补充,.可以用这种方法的知识点有很多,比如大量饮水后尿量增多,静脉大量点滴葡萄糖或生理盐水引起尿量增多,吃冷饮后胃疼等.这些分析、比较、推理、判断的逻辑思维过程,使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逐步掌握科学的逻辑思维方法.

4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生理学教学中,尽量选择一些能突出生理学基本理论的病例进行讨论,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学习动脉血压的影响因素时,先提出高血压是当今世界三大疾病之一,并且呈逐年上升趋势.因为高血压容易引起高血压危象,高血压脑病,心力衰竭,脑血管病,慢性肾功能衰竭,主动脉夹层等严重并发症,所以现在各国都非常重视它的预防和治疗.那么它是如何形成的呢?动脉血压形成因素包括封闭的血管系统中有足够的血液充盈,外周阻力,心脏射血,大动脉管壁的弹性贮器作用.影响因素主要有心输出量和外周阻力,而它们的影响因素是自主神经兴奋状态,激素(肾素、血管紧张素)和外周血管阻力,从而可以知道这些情况在体内失去平衡就会引起高血压,而临床就针对这些因素给予相关的治疗.如一个输液量过多的高血压病人治疗主要是利尿脱水,一个工作压力较大,精神高度紧张的高血压患者则应给予降低自主神经兴奋性,松弛疗法治疗等等.

随着学习方法的改进,考试模式必须改进,否则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素质的培养和提高,随时对学生提出问题让他们运用相关的方法进行解决,有可能的话最好进行综述和论文写作,考试过程中增加临床知识的考点等,只有这样,高等学校才能有效地培养出高素质创新人才,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吕小萍,王瑾,闫莉,等.PBL教学模式在循环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7,9(1):21-24.

R-4

A

1673-260X(2010)03-0170-02

猜你喜欢

生理学胰岛素血糖
细嚼慢咽,对减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现代电生理学杂志》稿约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202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
PBL在《动物生理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
自己如何注射胰岛素
《现代电生理学杂志》稿约.
妊娠期血糖问题:轻视我后果严重!
猪的血糖与健康
门冬胰岛素30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初诊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