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校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

2010-08-15邢也健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年3期
关键词:体育课意识教学方法

邢也健,张 薇

(赤峰学院 体育系,内蒙古 赤峰 024000)

浅谈高校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

邢也健,张 薇

(赤峰学院 体育系,内蒙古 赤峰 024000)

高校体育是全民健身的重要一环,是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培养的关键时刻,为此,高校体育必须作出相应的改革,以适应社会及个人身体素质全面发展的需要.高校体育应做好对大学生进行终身体育教育工作,转变观念,改革高校教育思想,教学体系,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

高校;终身体育;现状;改革

国务院于1995年颁布的《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指出:“要对学生进行终身身体教育,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技能与习惯,把培养学生终身体育兴趣,习惯及能力作为推动全民健身向深层次发展的重要内容对待”.由此可见,终身体育不仅是学校体育的延伸,而且还需要终身教育制度来保证.大学是学校体育的最高阶段,也是过渡到社会体育的最后阶段.所以大学教育作为个人走向社会之前的的最后系统学习阶段,体育教学也应该为学生的终身体育奠定坚实的基础.

1 大学体育现状分析

1.1 重视技术教学,轻视体育基础理论教学

现在的体育教学中,体育理论课的比例少,一般仅在风雨天气安排理论课.有的老师是本身对上体育理论课就不支持,再加上自身理论知识的欠缺,使得学生对体育的意义,健身价值,锻炼方法等知识非常缺乏.学生对体育理论的匮乏,会导致学生对体育的认识不足,甚至偏差,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1.2 重视技术教学,轻视体育学习方法的传授

这一问题虽然已被广大体育工作者,特别是高校体育工作者加以重视,但在实际的教学中,仍然是以技术教学为主,以掌握某一项技术为考察学生体育课成绩好坏的标准.而作为学生终身享用的自我锻炼兴趣,方法,在体育教学中,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1.3 教学手段单调,陈旧

虽然现在已进入高科技时代,有了幻灯,投影,录像机,多媒体等电教设备,但在一般的高校体育教学中,真正利用好这些设备进行教学的为数很少.这种现象的产生与教师自身素质不无关系,更值得关注的是教师的教学方法没有新意,没有创新.

1.4 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

这主要要有两个方面原因.一是有的学生片面追求文化课的高分数,对体育锻炼的价值认识不清,从思想上就不重视体育锻炼,认为参加体育锻炼是在浪费时间;二是来自教学方面,如教学环境,教学手段,教材内容,师资水平等方面.

2 大学生体育意识的培养

大学是学生接受学校系统教育的最后阶段,他们即将走向社会的各个工作岗位,成为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在《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全面实施的今天,大学生变成为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者和带头人.在教学实际中,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对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是有必要的.

2.1 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强调体育意识,终身体育思想

长期以来,我国的体育教育较多的注重增强学生体质,强调传授体育基本知识,体育基本技能,体育基本技术,只重视教师的教,忽视了学生的学,这种传统的教学思想和方法,虽然在组织教学规范化,传授知识技能系统化方面产生过积极的影响,但是他对学生个性的发展有负面的影响,忽视了终身体育和提高未来社会所需要的内容的教育,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校体育效能的发挥.我国高校体育教学,尤以运动技术为中心,向增强体质为中心的思想转变已有多年,但实际教学的改革,还是以技术教学为主,其原因是多方面,但就其主要原因,应是教学思想仍以技术为中心的旧的课程体系在作怪.建立以终身体育为指导思想的新的学校体育教学模式,建立诸如基础课,选项课,专项课,选修课和保健课等多种形式的体育课,积极有效的把学生正确地引导到体育学习中来,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最大限度的满足其从事体育锻炼的欲望,使学生从体育学习和锻炼中体验乐趣.终身体育思想要求在体育教学中引入快乐教育的内容,使之与将来社会接轨,培养学生自主自发进行体育活动地能力和习惯,使体育经常化,成为自身生活的一部分.进而把兴趣爱好变为学习的动力.因此当务之急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尤其要增强学生体育意识和健康意识,并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教育过程中受到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成为体魄强健地可建设者和接班人.

2.2 加强对大学生体育教育思想的培养

大学生正处于在青年中期,这是程前启后的关键时期,也是人的一生中身心发展的敏感期和易变期,这也是客观因素形成的必然结果.高等学校体育不仅是发展大学生体力需要,而且也是发展大学生心理,实现自我完善的需要.根据大学阶段的特点,高校体育要以奠定终身体育思想和追求长期效益为出发点,除了专业性体能与技能必须的要求外,学校应把培养学生体育兴趣和习惯放到重要地位,在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只有使学生真正认识和亲身感悟到体育的益处与乐趣时,才会使他们形成终身体育的追求.

2.3 改革高校体育教育思想,教学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2.3.1 高校体育教育要贯彻“终身体育”的教育思想,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必须与人才培养模式相一致

纵观英美等国家等高等学校教育,他们有个共同的特点是体育课均为必修的公共基础课,以课堂和俱乐部的形式进行教学,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学习项目,在体育教学中注重开发学生的潜能,把培养学习兴趣和运动能力放在首位,体育教育非常注重大众型和娱乐性.教学中教师只负责指导学生,其他活动都由学生自己组织.而我国体育教育以课堂教学为主,各校的教学基本雷同,体育课选用的教材局限性较大,满足不了学生的兴趣要求.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方面,由于受传统观念的束缚,不是教育引导,而是教的过死,闲置了学生的独立性.因此我国高校体育的教育思想需改革,要运用现代教育观和“终身体育观”来改革课程设置,强化大学生的终身意识,培养兴趣爱好,满足大学生个性发展,养成体育锻炼习惯.

2.3.2 改革传统体育的教学方法与手段

目前,大部分高校在体育教学中普遍采用传统方式,没有针对学生中出现的问题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其教学方法又都是讲解,示范,带领学生反复练习或按某一方法重复练习等.基本上是以教师为主,学生比较被动.教师的教学手段是以完成教学内容为主,针对性不强,是整个教学过程比较死板,气氛比较沉闷.因此,传统教学方法必须改革,应打破“规范型”自由性的结构,向多样灵活使用的“综合性”发展.提倡学生在锻炼身体时进行自学自炼和自我监督,培养学生独立科学的掌握技能,提高自我锻炼身体的能力,培养终身体育意识,满足兴趣和爱好,形成以健美形体为为主,融汇娱乐应用等综合素质教育为一体的教材新体系.

2.3.3 运用唯物注意论证法的观点改革教学的评价方法

教学评价方法要破除单一的技术评定和达标评分方法,激励以评定学习能力为核心的相对评价与绝对评价相结合的综合评定方法.考核内容包括学生对终身体育的理解,学习态度,身体素质,运动技能等.按一定的比例折算其总和为该生的体育成绩.

3 结论与建议

终身体育是现代体育的发展方向,终身体育对高校体育的改革有着重要影响.高校体育要以终身体育为主线,拓宽体育教学目标,以学生终身受益为出发点,立足现实,面向社会,面向未来.高校体育不应只是教会学生某些运动技术,而更重要的是提高大学生的体育意识,培养大学生的体育能力,使其终身受益.

总之,高校体育教学要在发挥教师为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前提下,坚持向学生传授“三基”,为终身体育打好基础.课程的改革要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及学校现实可能的情况,改革单一的模式;可相继开设体育基础理论课,普通体育课,综合体育课,专项体育课和电化体育课.教材改革要在继承传统教材精华的基础上,根据大学生的生长发育规律,科学的选择编排好符合现代大学生心理和生理特征的教材,废除陈旧的教材;教学组织结构的改革要注意整体优化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改革要抛弃注入式,运用启发式,注重提倡采用现代教育手段,注重学习方法与教学方法相结合,使体育教学向多样化,整体化,综合化,现代化,科学化的方向发展,这样,才能使高校体育在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教育方面迈出可贵的一步.

〔1〕尹干闽.加强大学生终身体育培养思考.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

〔2〕师富春.大学体育教育应以终身体育为基础.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6).

〔3〕赵日萍.论终身体育教育思想与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承德职业学院学报,2007(1).

G807

A

1673-260X(2010)03-0083-02

猜你喜欢

体育课意识教学方法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体育课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意识不会死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上好期末三节体育课
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
"三个结合“上好室内体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