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管理者应保持“在线”状态

2010-06-25陕声祥

湖北教育 2010年3期
关键词:窦桂梅在线领跑者

◎/陕声祥

温总理在教师节前到北京35中调研,一口气听了五节课,并与教师座谈,交流听课的感受和体会。交流时不仅对老师进行了鼓励,还提出了很多中肯的意见和建议。作为国家最高行政领导人,温总理走进课堂平心静气地听课,从从容容地评课,体现出他对课堂的尊重、对教师的尊重和对教育规律的尊重。

课堂是教师工作的圣坛。从小处说,关乎每一个学生的学业;从大处说,关乎民族的未来。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和领导者,无不在今天的课堂中,开启蒙昧,积淀对人生、社会和世界的认识。正所谓“庙小乾坤大,山高日月长”。但是这里不像主席台那样灯光闪烁,万人瞩目;不像流水线那样,创汇赢利,推动GDP。这里一直是教师默默耕耘的地方。一般政府官员走进课堂已十分罕见,何况国家总理,甚至学校和教育管理机构的行政人员,也已日趋官员化,以“官员”自居,远离课堂。

“教而优则仕”是一个普遍现象。许多优秀的教师走上管理者的岗位,成为学校或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官员”,就不再承担教学任务,成了“甩手掌柜”。自己的专业成长从此停止,学术生命逐渐枯萎。即便是教育的内行也会很快变成教育的外行,指导教育教学隔靴搔痒、不得要领,甚至出现“乱弹琴”“瞎指挥”。曾经读到一个意味深长的案例,一位离开课堂多年的乡镇教研员以老眼光、老套路评价一堂作文课,对授课老师颇有新意的教学设计大加指责,以行政官员的身份压服老师。一线的教师难以服膺,于是撰文申斥,我们需要“不带官味的教研员”。

管理者要成为引领教育工作的行家里手,就必须始终保持教育的“在线”状态——珍惜、保留自己第一线的教育岗位,做到始终不离开讲台,经常走进课堂看看听听,感受师生成长的生命节律。著名的特级教师程红兵、窦桂梅在担任行政职务后并未放下教学担子。他们是行政上的领导,但是他们给教师的影响更多来自于精神上、思想上的力量。一个卓越的教育管理者,就是一个教育团队的领跑者,应该以领跑者的姿势,为教师指路,不断把教师和学校的发展带到新的境地。苏霍姆林斯基有一句话讲的是老师对学生的影响,“只有当教师给学生带来思考,在思考中表现自己,用思考来指挥学生,用思考来使学生折服和钦佩的时候,他才能成为年轻心灵的征服者、教育者和指导者。”其实,这句话也适合教育管理者对老师的影响。程红兵、窦桂梅等教育家对教育的思考、研究,影响着自己的学校,影响着广大同仁,成为独具魅力的指导者、领跑者。

当然,我们不能苛求每一个管理者都达到程红兵、窦桂梅那么高的境界。但是,我们至少应该常“下水”,保持研究的状态。这样才不至于成为如陶行知先生说的“只会运动、把持、说官话的教育家;或者只会盲行、盲动、闷起头来的经验教育家”。

当今的新课程改革呼唤研究型教师、教育专家的诞生。研究型教师不会凭空产生,它需要研究的氛围、环境,需要领导者的影响力。与其喊破喉咙,不如干出成绩。如果我们的管理者能像总理那样走进课堂,真诚地参加教学研讨,始终保持“在线”的状态,必会产生“不令而行“的效果。同时也会对学校教育现状、教师的甘苦等诸多教育现实有了更为深切的了解。这对做好教育管理工作,有的放矢改进工作,大有裨益。

猜你喜欢

窦桂梅在线领跑者
从学生精神世界出发探析窦桂梅语文教材观
做中国白啤领跑者
探寻语文教学中“真善美”教育
技术创新的领跑者
用文学教育启蒙心灵
领跑者 去乘风破浪永不止步
代表“在线”助力监督
综合气象业务在线培训考试系统设计
窦桂梅小学语文主题教学的新启示
MOOC综述与高校图书馆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