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新课标背景下高中物理的有效教学策略

2010-01-07高仕民

新校园·阅读 2010年11期
关键词:新课标教学方式高中物理

高仕民

摘要:物理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性学科,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有助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随着新课标全面实施,新课标理念指导着课堂教学发生巨大的变化。高中物理课新课标标准在课程目的、结构、内容等各个方面都有了大的突破与创新,为了适应新课标的这些要求,高中物理教师要积极的转变旧的教学思想,树立新的教育理念,并把这些理念切实应用于课堂教学第一线。

关键字:新课标;高中物理;教学思想

新课标改革的核心理念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终生探究的能力,提高的科学素质,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强调以人的和谐发展为本,倡导探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这使得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论受到了空前的挑战,而究学习为基础重构基础教育课程成为课程改革的突出特点。

新的《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物理课程是以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为目的,并以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提出了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三维教学目标的要求。因此,我们物理教师也必须把更新自身的教育理念作为发展自己的当务之急,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新课标改革的需要。我们必须对课堂教学环节进行再分析和再总结,改变传统教学中过于知识传授的倾向,构筑物理教学的新模式。

一、探究式教学方式在物理概念、规律教学的实践

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分以下几个环节: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一般来说,引入新课要营造学习气氛和问题情境,设疑激趣。教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特定的学习情境,比如观察、实验、研究图片、案例分析等,引出学生提出科学的问题,使学生进入学习情境。当学生形成稳定的学习动机后,教师再提出需要研究的问题,同时提供学生解决问题所需要的资源。

2.引导讨论,合作探究

教师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对所研究的问题进行讨论,学生可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或收集的信息作出较合理的猜想,并假设和设计探究方案。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将学生以2-4人为单位,分成实验小组,根据方案与课件展开探究活动。教师在学生探究过程中,起监督、指导和服务的作用、发现问题、及时辅导。

3.课题小结,测试反馈

首先,学生对各自的探究过程进行小结,陈述各自的探究结论或实验现象与结论,并对各自的探究过程和结论进行反思、评价。例如,牛顿认为任何物体都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而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的运动需要靠外力来维持。牛顿和亚里士多德都是千古流芳的人物,但在此问题上却有着截然不同的观点,孰是孰非,争论也许并不能够令人信服,只有通过实验才能得出肯定的回答。

二、探究式教学方式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的意义

1.利用理想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物理学中,为了便于进行理论研究,除了建立“理想模型”外,还常常设计“理想实验”。“理想实验”不使用任何仪器、设备,而是在真实科学实验的基础上,突出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而进行的一种逻辑推理的思维过程。“理想实验”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其“操作”对象大多是真实存在的延伸,延伸的部分要靠科学的想象来完成,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而且能够培养和锻炼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对开拓和发挥他们的创新思维也有重要作用。

2.利用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物理教师动手制作和改进实验,具有如下的意义:它是完善物理实验手段的需要;有助于培养物理教师的创新意识和实现自我提高;新课改强调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应率先垂范,因此是新时期完成物理教学任务的迫切要求。

要达到理想的效果,必须对教材中的演示实验进行创新设计,并在课堂教学中科学实施。实验导入时,可以先推导出即将演示的实验的原理,进而介绍实验装置和实验操作,教师的提问或是学生自己发现的问题,都要能刺激学生心理上的不平衡,进而激发探究的欲望。学生有机会运用知识解决一些问题,他们就会在探究过程中积极应用分析与综合、演绎与归纳、分类与比较等各种思维方法进行思考,经历这样的学习过程,学生不仅掌握了知识,提高了逻辑推理能力,同时也激励了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形成创新意识。

三、结束语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相应提出了许多全新的教育理念。新课标将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同时也将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对探究式教学在高中物理教学的应用积累了一些经验,也做了一些新的教学活动的尝试,在实践过程中,的确感觉到探究式教学方式给物理教学带来的新的变化,学生通过自己的科学探究活动,加深了对物理规律的理解和掌握,提高了对物理问题的分析和解决,培养了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真正实现了成绩和能力双赢的局面。

【参考文献】

[1]项亚红,丁维满.物理教师如何实施新课标[J].甘肃高师学报,2004,(2).

[2]胡秀霞,胡国进.新课该下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实践初探[J].教学经纬,2006,(12).

猜你喜欢

新课标教学方式高中物理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真”学习:基于“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式改进
“初高中物理衔接知识”融入中考试题的评析与启示
融入情境 落实新课标 凸显地理实践力——以骑行青藏为例
浅谈新型信息化教学方式的困境及解决策略
高中物理传送带模型简析
高中物理实验
例谈量纲分析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お
对一道新课标高考题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