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感悟父亲

2009-12-10张瑞胜

飞天 2009年21期
关键词:上学爷爷老师

张瑞胜

父亲是一个农民,一个穷山区的农民。但他的一生是一部巨著,无论自然的看,历史的看,现实的看,还是政治的看,文化的看,辩证的看,都显得格外神奇和厚重,蕴藏着无穷的智慧和力量,常读常有收获,越读越感到他一生的平凡中的伟大。

陕北茫茫的大山深处,我家就住在贫瘠、苦焦、偏远、落后的千山万壑之中,家乡二十一世纪初才告别了煤油灯,这背后可见家乡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落后和艰辛。就在生产力极度落后、生活条件及其艰苦的家乡,在靠工分吃饭、靠人背肩挑、信息闭塞、没有交通、出门就爬坡、靠天吃饭的年代,为了养家糊口,为了供六个儿子上学,为了成就他的梦想,他天天零距离亲吻着大山,挖地、扶犁、拾粪、挑灯弹棉花……把生产资料挑上山,把生产成果背下山,常年与他相伴的是连糠团子也填不饱的生活和满身流淌的汗水,还有来自各方面的熬煎,家长的责任和社会责任压得他驼着背。

他成就了儿子的学业。在那个连生计都难以维持的年代,父亲怎么会如此热爱教育事业?吃苦受累,也要供儿子上学。六十年代末,家里欠账近千元,近千元相当于一个县长近三年的工资,可不是一个小数字。钱从哪里来?谁借给他的钱?不但要养家糊口,还要供六个儿子上学。他渡过难关的法宝是什么?他的思想政治成熟的原因是什么?母亲常年有病,他是怎么撑起这个家的?他成功的奥秘是什么?……带着诸多问题,从深层次思考,透过现象看本质,揭示奥秘;从父亲的为人处世中寻找他的思想、理念;从父亲的言行中感悟;从记忆中分析、提炼,用逻辑推理、辩证思维等方法,寻找答案,解答诸多个为什么。

一、政治成熟叠加思维超前

一个人真正的成熟是政治思想的成熟。一个农民懂什么政治呢?一个穷山区的农民又怎么会有超前的思维呢?一个没有文化的农民为什么会如此重视教育呢?为什么宁肯自己吃苦受累也要成就六个儿子的学业呢?思路决定出路。他思维超前,智慧超群。他的青年时代,记性好,悟性也好,待人诚恳,善与人交往。家乡交通、商业都不发达,几十里、上百里才有集市。集市主要是生活用品和手工业产品与农副产品的商品交换,纺布、绸缎这样的日用品就算高档商品,到延安或西安才有,当时运输物资靠驴、马驮或人背肩挑。现在从西安到我延川农村的家,乘车只需五个小时。当年父亲当脚夫到西安,来回需要一个多月的时间,每年走上一次、两次的。农村人进了城,总得逛逛、看看、学学、问问。无论是脚夫到城里,还是到城里商品交换,好学的他每次都会吸纳一些先进思想,掌握一点先进的技术。长期以往,虽然自己长了见识,但不识几个字的父亲深深感到没有文化的羞涩,更感知了世界之大,需要去研究、去挖掘,这应该是他超前思维形成的主要原因,也是吃苦受累供儿子上学的根本原因。

他政治成熟。一个从旧社会过来的农民,对党和政府有着朴素的感情。父亲常教导我们,要对党忠诚,要听党和政府的话,要服从领导,不能顶撞老师,跟党走等等。用现在的语言,就是要有组织观念。有例可佐证他的政治成熟。文化大革命开始,父亲就让我们写信给中央财政金融学院上大学的大哥,要他回陕北老家,不要参加文化大革命。二哥本应成为我们家的第二个大学生,因文革失去了高考的机会。他怎么也不肯让二哥待到县中学参加文化大革命,从县城把二哥领到家里。他常讲:“学生造老革命的反,把他们赶下台,年轻学生能治理这个国家吗?会治理吗?”也常给我们讲,“谁也不能出去串联参加武斗。”文化大革命参加串联不要钱,各级政府到村,都有红卫兵接待站,全是免费的。年轻人可以乘机出去逛逛,可他讲:“乱世往家走,不要占国家便宜,这不是我们劳动所得。”文化大革命中,老师带着公社的书记、主任等“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挨村让大家批斗。到了我们村,老师派给我一个光荣的任务,喊口号打到×××书记。当时,我心里不知多高兴,真感到无上光荣。事后却是父亲的严罚重打。“你懂什么?”“你能把书记打倒?党和政府还要靠这些人执政,要不社会就乱。社会乱了,遭殃的还是老百姓。”……之后,公社书记听说此事,非常感激父亲,从心里敬佩这位农民,困难时期也帮过父亲。教训与疼痛现在记忆犹新。就这样,父亲除大哥在北京没有办法外,我们几个文化大革命期间全在生产队劳动。现在看来,父亲是对我们的人身安全负责,更是对我们的政治生命负责。

他思维超前。善于学习,经常琢磨,不管做什么事,父亲从不乐意去模仿别人,总走在别人的前面,创新做事,与众不同,从不急功近利。好学、创新、善总结闪烁着他的心怀宽广、志向高大、毅力顽强、踏实勤劳、远见卓识,成为他成就事业的法宝。他的目标是六个儿子都要成为大学生,都要成为国家干部。父亲的政治成熟叠加思维超前,创下了我们村许多第一(限定在我们村的农民)。他是我们村第一位兴办教育的人;村里的第一任校长;第一位外出经商的人;第一位用机器扎棉花的人;第一位用机器弹棉花的人;第一位自学成才的石匠;第一位供六个儿子上学成功的人;第一位“风水”先生;村上最“穷”的人;也是村里第一个上北京、逛上海、下广州的人。

他之所以能在村上创造出许多第一,人品是基石,智慧是基础,思维是前提,谋略是关键,勤劳是根本,毅力是保证。遇事不慌不忙,总给人一种沉着应战的印象。笑看天下,面对多味人生,从不气馁,从不放弃。天大的困难,在他看来都不可怕,都会迎刃而解。看问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招招灵验。

二、优秀的品质铸就“辉煌的事业”

“成才必须先成人”,这是父亲经常教导我们的一句话,也是我有记忆后教给我做人、做事的第一个哲理。他常讲:人好比树木,有些树生长环境好,也注意修剪(指教育),就会成为参天大树,就会成为盖房子的栋梁之材。而有些树由于生长环境不好,或是环境好不注意修剪,只能做修桌子、板凳的小层子,或成为烧饭、取暖的柴火。人要成才,必须先做人,要与人为善,乐于助人。他人缘好,路过家门的村里的人、村外的人,熟悉的、陌生的,他都会主动招呼:“进来喝点水,歇一会儿。”遇到饭时,他准会把客人领到家,母亲常与他为这些事拌嘴。也不是母亲为人不宽,舍不得东西,客人引进门,没有好的招待人家,家境不好,家里富裕的人吃不下我们的饭,又丢人,母亲感到脸上无光。父亲的想法却不同,我有什么给他吃什么,把凉水烧成开水,给客人喝一碗,这也是我的心。这样的摩擦不知有多少次,但父亲从未改过,母亲也从未冷淡过家里的客人。七十年代之后,家境越来越好,公社的干部、县上来的干部,大都是我们兄弟几个的同学,到了村里总是先到我家吃顿饭,看看老人。到八十年代初,我家成为村上免费的“招待所”,母亲是免费的“炊事员”。我们兄弟几个心疼母亲,也反对过父亲的做法,反对归反对,做归做。与人交往中乐于吃亏,吃亏就是占便宜,这也是他优秀的处世哲学。

父亲常教导我们:“路遇难人要主动帮,帮人就是帮自己。”“帮人就是帮自己”在我童年时代就得到验证,也是我第一次感到父亲的伟大,从内心钦佩他。六十年代初国家困难时期,文化大革命中靠工分吃饭的年代,弟兄六个都上学,母亲有病,家里只有父亲一个壮劳力。尽管我们兄弟几个寒暑假、星期天都参加生产队的劳动,能挣几个工分,但一年到头,挣工分的人少,吃饭的人多,分得人均口粮最少,掏的粮钱最多。村里劳动力多,分的粮食多。分得粮食多的人家,满面春风,得意洋洋,派头决不次于现在开奔驰600的大款。记得我第一次以小社员的身份参加社员大会,会上队长公布了每户工分总值、分粮总数、应缴应得粮钱后,严厉要求所有应缴的粮钱必须在规定的时间交清,不然就如何如何。在文化大革命极度左倾的年代,欠钱不给可以不分给粮食。没有粮食吃什么?在当时可是件天大的事。尽管一个工值(10分)0.075元人民币,家里还要出12.78元的粮钱。12.78元人民币,现在看来就是一个很小的数字,但在当年是一个大数字,一个可怕的数字!母亲看病要钱,弟兄六个上学要钱,钱从哪里来?我真为父亲发愁,这是人生第一次替父亲担忧,真的。散会后,我跟在父亲的后面,一句话也不敢说,怕惹父亲生气。父子俩乘着不太亮的月光往家走。回家的路上,急促的脚步声、短促的呼吸,好像我们身后就是讨债的村民兵连长、要钱的生产队长。到家后,我实在沉不住气,将这个不幸的消息告诉了母亲,躺在炕上有病的母亲一听,马上大喊:“这么多钱怎么办?他达!”(我的家乡把父亲叫“达”,为什么?未曾考证,但我想这也应该是黄河地域文化,是祖辈文化的传承)收拾家务的父亲好像根本没有听见什么,仍在低着头做着手里的营生。思索着、谋划着,怎么办?埋怨着我,不应该告诉有病的母亲。这时的父亲就是《白毛女》中的杨白劳。要是往常,我犯这样的错误,父亲会狠狠地揍我一顿,但那天没有,也许父亲理解我的心,这不是我的错。大约过了一刻钟,他停下手里的营生,胸有成竹地对母亲说:“我明天一大早出去想办法借钱,准备一点干粮,需要十天半月才能回来。村周围这两年干旱少雨,收成不好,亲戚朋友生活都很困难,他们有心想借也没有啊!我到山西找几个人想想法子。”母亲叹息着说:“这寒冬腊月你可当心,黄河的冰冻结实了没有?”“你放心吧,当地人知道。”父亲说什么事我帮过谁,什么事我帮过谁,谁家光景不错,谁家光景不好等等。就这样,两位老人,你一言,我一语,从问题的提出,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分析着存在的有利和不利因素。那天晚上我没有睡好觉,一是第一次替父亲发愁;二是盘算着明天父亲出门,母亲会烙上几个白面饼子,母亲肯定会拿出一个分给我们吃(经过磨难的人、挨过饿的人都会有这样的体会)。第二天天不亮,母亲就拖着有病的身子,给父亲准备早饭及干粮,母亲给他准备二张白面饼子(每个相当于一两白面),我们的早饭和往常一样,清汤寡水的稀饭,一碗见不着几粒小米,每人两个红薯,剩下的就是包谷面、糠麸子、红薯面、红薯叶粉(红薯茎叶晾干磨成粉)蒸的团子和一盘子酸菜。母亲包干粮的过程,我们几个紧紧地盯着,父亲当即领会我们的心意,说:“干粮不用拿了,分给几个孩子吃,在哪住,在哪里吃,这一路我都盘算过了,都有我的熟人和朋友,我帮过他们。”父亲走后的十来天,我们天天盼他回来,后几天天天感觉他就是今天回来,傍晚总要在村口等他一会。父亲这次出行究竟用了多少天,我现在也记不清了,但他到家不是傍晚,而是快天亮了。这次出行他步行了近400里路,还帮他山西的朋友扎了三天棉花,不但借到了生产队的粮钱,解决了家里天大的困难,还帮他的朋友带了100块银元。九十年代,他讲起这一段还给我说:银元因不能作为货币流通,银行是一块银元可兑换一块人民币,黑市交易要比银行贵,家乡比山西还要贵一些。发现黑市交易,那个年代是要批斗的。他讲:那天朋友送他过黄河后,天已快黑了,本来应该在延水关住一个晚上,为了银元安全,也为了不连累别人,一晚上走了近百里的夜路,天快亮才到家。这次谈话后,我才明白,为什么父亲快天亮到家,而不是傍晚。现在联想起来,父亲这次成功的出行,也许标志我们家穷日子快要结束。那次谈话,我曾问过父亲,那个人为什么那么信任你?为什么肯帮你?不但借了粮钱,还托给你买卖100块银元?父亲深沉地给我讲:“信任不是说出来的,而是说的和做的一样。在这世上,要用心和别人交往,不要用嘴和别人交往。和他认识也是我的人格魅力感动了他,他也是个好人。一次在黄河畔的集市上,他洽谈完生意起身就走了,丢下个搭搭(相当于今天的挂包),除了干粮、衣服外,还有20个银元。乱哄哄的市场,我完全可以拿走他的搭搭,可我没有这样做,不但没有拿他的东西,反而在原地等了半个多钟头,把东西交给他。焦急的他特别感激我,我们叙叙家常,他请我吃了一碗面条。之后,我们经常有来有往。”现在回想起这些事,我的感受是和父亲分享做人的成功。他用诚恳待人,与人为善,用心交往,说话算数,不算计别人,不占别人的便宜,而赢得人们的信任。这也是他克服一个个困难,渡过一个个难关的一个“法宝”。因此,在我的记忆中,父亲常讲的一句话:“别看我穷,我有气节;别看我家穷,但人缘不差,再穷有人给我借钱、借粮。”人品是父亲做事成功的基石,一个朴实、厚道的农民——父亲。

他优秀品质,超前的思维,坚忍不拔的毅力,顽强拼搏的精神,实现他的人生梦想。六个儿子每人一孔窑洞,六个儿子都成为国家干部。这就是他人生价值的体现,这就是穷山沟一个农民——父亲成就的“辉煌事业”,成为家乡远近闻名的名人。

三、顽强毅力承受着忍辱负重

毅力是一个人成就事业的重要条件。孜孜不断追求、探索、实践、总结,形成自己的思想、理念,不管困难多大,周围的人怎么说、怎么看,持之以恒的实现他的人生梦想、人生目标是他顽强毅力的集中表现,付出比常人多几倍的努力,遭受周围乡亲的白眼,是他当时忍辱负重的现实写照。有句话,“富在深山有远亲,穷居闹市无人问。”家不仅不在闹市,而且还很穷,穷到无衣穿,连糠团子也填不饱的光景。陕北农村,种的地离家都较远,最远的来回有三公里路程。为了节省时间,常是各家做好饭,统一收齐,队长派人把饭送到山里吃。在山里吃饭,父亲一般不和别人坐一块吃,总是独自享受糠团子的美味,怕别人说三道四看不起。避开乡亲的嘲笑、讽刺,因为人都是有尊严的、有人格的。尽管如此,歧视的言语总会顺风飘进耳朵,但毕竟没有当他的面讲。1964年大哥接到中央财大的录取通知书,全家非常高兴,父亲感到自豪。大哥是我们村历史上第一位大学生,而且还考入北京城。高兴和自豪背后又让父亲犯难。当年,从陕北老家到北京需要24元车费,家里分文没有。父亲带着喜悦的心情,在村里没有借到一分钱。他的人格呢?第二天大哥就要走,被逼无奈,父亲半夜到30里以外的舅舅家借了30元钱,母亲和姐姐连夜给大哥做了一身新棉衣。大哥问爷爷借钱,爷爷不借,大哥说:“我现在借你一元,等我大学毕业,给你还十元行吗?”爷爷还是不借。不仅如此,父亲还要忍受着爷爷的骂:“那么多儿子不让挣工分,没吃的活该!”这就是爷爷对父亲的态度。小时候要想吃爷爷一口剩饭、喝上一口面汤都难,让爷爷支持父亲供我们上学,谈何容易。我憎恨过爷爷,感到他对父亲不公,对我们不爱。爷爷不是没有能力帮,而是不愿意帮。八十年代我结婚时爷爷送给我的红包还是十张一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版人民币。随着时间推移,我对爷爷的思想、理念有所理解。爷爷也是一个朴实的农民。爷爷的理念是只有种地才是农民的正经事,供儿子上学是不务正业,吃不饱饭是因为供儿子上学,不让儿子上学不就吃饱饭了?父亲的理念是“书中有黄金”,只要有了文化,才能干大事业,不管多苦,都要供我们上学。这种理念上的差异,怎么可能让爷爷帮我们呢?村里人的歧视更是常见,讽刺、嘲笑、斜着眼看父亲,感到他又憨又傻。在有些人眼里,父亲就是一个神经不正常的人,你应该穷,穷得活该。村里只有毛世昌老先生和父亲是一个观点,常赞扬父亲有远见、了不起,因为他是个读书人。我人生受歧视影响最深是童年的一个冬天,寒冬穿着件破棉袄,五个扣子掉了两双半,用一根麻绳系在腰里,棉花漏在外,棉裤也是如此,还赤脚穿着破鞋。身上别说穿件衬衣,连件背心也没有。麻绳不系,肚皮就会无遮无拦露在外面。“这副打扮,这是谁家的孩子?”一个路人问村里的人。村里的那个人不假思索的回答:“那还用问吗?一看就是×××(父亲的名字)家的孩子。”当年穷是我们家的标志,穿的破、吃的差是我们家的名片。这句实事求是的歧视性的语言让我现在仍然记忆犹新。也正是这一句话,我当兵快四十年了,每次回到村里,从不串门,“赌气”!从不张扬,好像我还是一个穿着破棉袄的孩子。这样的一句话,几十年我都难以忘怀,难以忍受。那父亲呢?爷爷的反对、辱骂,村里人的冷嘲热讽,养家糊口的熬煎,学费筹措,常常求人宽限还钱,给母亲看病,家里千斤重担落在他一个人的身上。他靠顽强的毅力承受着忍辱负重,从没有气馁,从没有听到他的埋怨声,让我们始终感到的是顽强的毅力,总是笑对人生,勤奋努力。和父亲相比,自己实在渺小。

四、尊师重教实现人生梦想

文化是人的人格及其思想反映,是人类创造出来的所有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化是人类社会的灵魂,教育是文化形成的基础。文化的功能有社会整合功能、导向功能、负载功能。社会的发展,要靠文化。文艺复兴、五四运动,每一个社会变革,首先是文化的作用。统一六国不是秦始皇一个人的功劳,是秦六代皇帝,代代明君,是秦文化的作用。曾国藩的成功也源于家族对文化的重视,他出身在一个耕读之家,其爷爷因没有多少文化而壮年悔过,对其父亲的严责,43岁才补为县学生员。父亲的才能既然得不到施展,就发奋教育儿子们。曾国藩成就光辉的一生,靠他的苦读、学而不倦、勤奋、为人等,究其深层次的根源,更是家学的传授、家庭文化的传承。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家庭、国家变迁的根本,文化是推动社会不断发展的动力,社会的发展是先由文化的发展,文化能发展多快,社会就能发展多快。这是今天我对文化的粗浅认识。

父亲是一个偏僻山村里的一个农民,为什么会对文化有如此的渴望?他思想、理念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基础是什么?为什么五十年代就会送大哥、二哥到几十里以外上学?五十年代在村里办起第一所学校,他当了校长,一当就是几十年。为了权力?而这个校长仅有责任,没有权力。为了子女上学?连孙子都不在村里上学了,他仍当着校长。为了利益?得到的利益是多给老师管几顿饭和不断协调、处理办学中各种矛盾,为家里经济发愁的同时,还要为教师工资发愁,为学校学生的升学率发愁。为了找到一名好老师,他可以到公社走后门,低三下四的去求别人。父亲对文化的认识有我今天深刻吗?这些天,我一直在思考。

“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要善读生活这本“无字书”,“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三人行必有我师”,“有心人,才会上心”,“触类旁通,窥知奥秘”,“功夫不负有心人,铁棒都能磨成针”,“要奋发,要读书”,“要成就大事业,必须下苦功读书”,“必须要有好的人品”,“知识在书本里,也在社会里”等等,这些警句父亲常常给我们讲。曾国藩的爷爷是没有多少文化壮年悔过,父亲是不识几个字,青年悔过。这个过不是他的错,是家境差,社会乱,爷爷不供他上学或没有这样的条件上学。他要办学,他要子女上学,他要发奋供儿子上学。父亲办学校,当校长,有为我们上学创造条件的因素,也有让村里全部适龄儿童都上学的愿望,更有办成公社名牌小学的目标。兴办教育,造福后代是他的理想、是他的梦想,成为他一生追求的崇高事业。

为了教育他忍受人格侮辱,含辛茹苦。他是我们村学校第一位校长。1955年,他在村里倡导办学校,联系众人,捐钱献物,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我们村成立了村办小学。父亲是创始人,第一位校长。农村小学的校长不参与具体的教学工作,只是教学上原则要求,是联系家长与教师的桥梁,主要任务是为教师服务,如用毛驴接送老师,给老师筹粮、筹工资等服务工作。办学不到四年,在校学生就达到40名,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一是父亲苦口婆心劝说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二是党的政策有利于发展农村教育。家长不负责老师的工资,学费也适当减免。1960年,由于给苏联还债,国民经济受挫,也波及到这个穷山区。学校老师的工资、粮食由生产队承担变为由家长负担,经济危机导致物价上涨,以洋芋为例,每斤0.5元,一名国家正式干部一个月工资30多元,可以买六七十斤洋芋。教师的工资更低,一个月20多元,最多也买不到50斤洋芋。物价上涨,教师弃教从农;政策变化,家长要负担老师的工资、粮食。农村粮食分配全靠工分,没有工分就没有粮食,很多家长不重视教育,让学生从教室走向农田,小学生变成小社员,读书变成挣工分。面对这种境况,父亲心急火燎。在校学生锐减,适龄儿童不入学堂。学校不能垮,兴办教育这是父亲最大的事业。他挨家挨户宣传,没几个人能理解,有些还侮辱他的人格,话说得很难听。“不出钱,也不想让孩子念书。”“你管吃还是给钱给粮?”“我的儿子不像你的儿子,你供儿子上学准备飞的吃(国家干部),我的儿子只能地里啄的吃(是指靠地里干农活吃),也不费劲让孩子上学,还不如让孩子挣几个工分,可以分粮食。”也有些人劝说父亲也放弃供儿子上学,更有些人说父亲对兴办学校这么热心,肯定是要捞好处,要不然怎么会那么积极。这些言语,对一个热衷于教育事业的农民,想让村里所有适龄儿童入学的长辈,把兴办教育、造福后代当作自己事业的校长,多么寒心,多么痛心。大家无法理解父亲的内心世界是他最大的痛苦,他能理解;做工作中,难听的话,讽刺的话不知听了多少,他能原谅;对他人格的侮辱让他简直无法忍受,但为了教育事业,他还是忍了。要说有私心,也有供儿子上学的愿望,不办学校,就要把儿子送到几十里以外上学。我1962年上学读的应该是私塾,最多只能称合作办学。老师是父亲私自请的,工资是家长分摊的,老师吃的粮食也是分摊的。父亲费了半天周折,只联系到七名家长。没有生源老师干啥?老师同意来,七名学生家长同意支付老师的酬薪,这就是他做工作的结果。学生虽少,但学校没有垮,不管怎么样,学校的铃声像往常一样打响了,父亲这时喜悦的心情可想而知。可到上学的那天,我不去上学,父亲一听就暴跳如雷,父亲是对我们要求严厉,气急的父亲用牛鞭子打我,从小倔强的我,就是死活不去。父亲不让学校垮,有追求他兴办教育、造福后代的事业,也有为我上学努力做工作的想法。他愤怒是自然的,他打我也是应该的。那天晚上,父亲、母亲苦口婆心劝说,深入浅出说理,我几乎没有听进去多少。第二天上学,母亲给做了一块白馍,把我送进了学校。之后,母亲经常自豪地说是她的一块白馍把我哄进了学校。其实,母亲的一块馍给了一个台阶,真正的原因是害怕父亲再拿起牛鞭子打我,那真疼啊!

追求升学率。1964年,大哥以优异的成绩被中央财政金融学院录取,是我们村第一个大学生,也是父亲吃苦受累供儿子上学的第一个丰硕果实,更加坚定了父亲兴办教育、造福后代的信念,给艰难的校长——父亲注入了一针兴奋剂,也为村里树立了榜样,给父亲兴办教育争了光、添了彩。父亲决心要把六个儿子全部供成大学生,他要全村孩子都进入课堂,村里多出几个大学生,这是校长的荣耀、骄傲,这是校长的事业和梦想。为了追求升学率,他主要做了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走门串户反复做村里适龄儿童家长的工作,动员家长把娃娃送到学校;二是请文凭高、责任心强的老师任教,为了请一名好老师,他可以低三下四去求别人。父亲深知,一个学校,一个老师,七八个学生,采取复式教学。复式课是指一个教室里有两个年级以上,老师一节课40分钟,每个年级老师讲20分钟,同一教室里,一个年级上课,一个年级做作业。陕北农村一个自然村,人口不多,学生人数也少,我上学就是一个老师上四个年级的语文、数学、体育、音乐等等。同一个教室,四个年级,每个年级老师只能讲十分钟,这样的条件、方式,教学质量怎么能提高呢?要想提高升学率难。解决的办法就是请好老师,学生多了,老师也要多,不要复式教学。好老师他请到了,四个年级复式教学变为两个年级复式教学,这就是他努力的结果;100%的学龄儿童进了学堂,这就是工作的政绩。由于各方面的努力,在此后升高小的升学考试中,我们村的学校考试总成绩总是排在全公社前列,有一年100%初小学生升为高小,这就是父亲兴办教育理念的成果。虽说因文革父亲没有实现六个儿子都成为大学生的梦想,但六个儿子都成为国家干部,高中毕业在当时也算是高学历人才。

无私奉献。交通不便,文化落后是当年家乡境况。开学前要赶着毛驴请老师,放假了要把老师送回去,帮老师背行李,这是农民对知识的渴望,尊师重教,也是有文化人身份的象征,也是文化落后地区农民对老师的期望。请上一个高中毕业生当老师,就等于找到了一个明星。接送老师不计工分,老师刚来的柴米油盐等,校长要办好,还要给老师打扫窑洞。文化大革命之后,接送老师不是父亲的专利了。但教师工资、吃的粮食,还要靠父亲操心,靠这个校长求生产队长给老师按时盘粮,按时发工资,要不然好的老师就要跳槽。为了留住人才,保证教学质量,保证升学率,生产队开不出工资,他就想办法先借给老师。这哪是校长,简直就是老师的“勤务兵”。功夫不负有心人,父亲的真挚、诚恳确实感动了老师,也感动了村民和学生的家长。

前两年我回老家给父母亲扫墓,昔日热闹,具有生气、活力的学校印象已荡然无存。八十年代初到2000年,20年我们村没有考上一个大学生,高中毕业的也没有几个。深层次的原因是什么?不敢贸然下结论,但父老乡亲不重视教育,恐怕是最直接的原因。2000年之后,村里还有几个考上大学的。

五、积劳成疾不忘人生夙愿

供六个儿子上学是他成就“事业”的梦想,为每个儿子建一孔窑洞是他的人生夙愿。他忍受了常人难以忍受的精神负担,经济的穷困,超载的负荷。家里第一孔窑洞是父亲和我们用了近三年的时间建成的。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二哥高中毕业,失去考大学的机会。父亲不让他去串联,更不让他参加武斗,他就是这孔窑洞的主要劳动力之一。建窑的石头运个来回一公里多,在生产力极低的年代,石头是我们一块块背回来的,建窑的土是一镐一锹挖出来、运出去的。建窑期间,生产队上工前、下工后的业余时间,父亲不是弹棉花,就是打石头、背石头、搞设计。本来家就穷,还要搞建设,使穷家雪上加霜。读书要比家里劳动省点粮食,劳动力多了分的粮食也多,但由于我们挣的工分少,吃得一点也不少,因此人口多,分的口粮还是相对少。不管怎样,总能给父亲帮点忙。父亲不仅要操劳养家糊口,还要发愁几个儿子的学业,待到家里给他帮忙,他理应高兴,却高兴不起来。他常念叨着,文化大革命怎么还不结束?你们的学业不敢再耽搁了,去不了学校,你们自己学,大的教小的。为了不荒废学业,就让我们白天干活,晚上学习。家里一盏煤油灯,他干活,我们看书。他不仅这些愁事,儿子大了,要成家,没有窑不行,建窑光有劳力,没有技术也不行。那个时候,他已经成为我们村一个最大的债务承担者。为了省钱,为了夙愿,他要下决心潜心钻研石匠这门技术,好学的他,凭着当民工学的一点技术,建第一孔窑打石头没有花钱。正式修建时,请了一名石匠,花了29元钱。1968年第一孔窑洞竣工。第一孔窑洞建成后,他学习了建窑的技术,实践了建窑的全过程,成为村里第一位自学成才的石匠。一孔窑洞建好了,再开始筹建第二孔窑洞。毛主席的最高指示要“复课闹革命”广播后,我们弟兄几个随着形势变化,从生产队挣工分、背石头转而又进了课堂。我们不去学校,可以给他分担一些劳力,挣一些工分。我们进了课堂,父亲不但少了给他分担的劳力和分粮的工分,还要供养我们衣食,为儿子娶媳妇建窑,为我们的学习牵肠挂肚。他要拼命干活,一点也不敢懈怠,就像山上拉架子车的人,要比平地里付出百倍的努力,一松懈,就会连人带车摔下山去,不但前功尽弃,还会粉身碎骨。为了事业和夙愿,他没有因为困难而放弃,没有因为负重压倒退却。他信念始终没有变,他毅力从来没有减,他的顽强精神始终如一。就这样年复一年,月复一月,日复一日,过着度日如年、艰难困苦的生活。1971年腊月二十八日,紧绷的发条终于出现断裂。天不亮,他冒着大雪磨豆腐,将磨好的豆浆交给母亲做豆腐,让我在家帮忙,他利用一点时间,去河湾里打石头。出去不到四十分钟,父亲一进门就说他不行了,母亲和我放下做豆腐的活,只见父亲脸色苍白,又蜡黄,扶他躺到炕上不到五分钟,父亲吐了有半盆子血。农村缺医少药,加上对医疗知识的匮乏,什么原因出血?为什么?应该采取什么措施?茫然不知。好歹村里有一位赤脚医生,做了简单处理。二哥和村里几个人,冒着严冬大雪,深一脚,浅一脚,用了近四个小时,把父亲抬到县医院。经检查为胃出血,家里的大出血,从家到医院的路上慢出血,失血过多,本来就缺乏营养的父亲休克昏迷。输血是医生第一抢救治疗方案,在场的人中输血对象只有二哥、三哥两个人,经化验,在县机械厂当学徒的三哥和父亲血型一样,三哥自然就成为无偿献血者。之后,父亲怎么都不肯让我们给他输血,更不让三哥再给他输血。理由很简单,家里的每一个人都是营养不良,更深层次的原因是父亲感到,家里再不能出事啦。母亲有病多年,大哥因文革被分配到青海草原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二哥刚成家,当了一名民办教师,三哥刚进工厂当了一名学徒工,家庭生活由困难刚向好的方向发展,却又蒙上了一层厚厚的阴影。父亲更深知,他的病给捉襟见肘的家境,添了累赘,使困难的家庭雪上加霜。不仅失去了一个挣工分的壮劳力,还少了一个给我们挣学费、弹棉花的人,更可怕的是看病还要花钱,钱从哪里来?在病床上,他还是用顽强的毅力与疾病作斗争。常念叨着:“我是家里的顶梁柱,这个家不能没有我,我的梦想没有成真,我的夙愿没有实现。”这年父亲是在医院过的年,到第二年正月尽了才出院。父亲让我们在县城中学下面租了一孔窑洞,一方面是为了养病,更重要的是父亲害怕耽搁我们的学业,我们一边上学,一边可以照顾家里。那一年,我们六个人的生活费主要来源是靠在工厂当学徒的三哥的28元钱,粮食主要靠三哥每月45斤的口粮和我及五弟的64斤口粮,六口人每月109斤粮食,每人每月平均18.167斤粮食,每天平均0.6斤粮食和咸菜,其余就是山里的野菜。在城里生活比农村花费要多,烧煤要钱,买粮要钱,租窑要钱,看病要钱,天天要钱。要想尽一切办法让家里渡过难关,捡煤渣被人责骂,拾烂菜根被人嘲笑,四处借钱碰壁,吃不饱的肚子天天咕咕乱叫。那年我真正从思想深处体会到父亲的艰难与不易,也是我一生第一次承担起家里的重担。

随着时间的推移,父亲的病逐渐好起来,父亲、母亲又回到了乡下农村。父亲拖着病躯又参加生产队的劳动,又开始挖土、打石头、背石头、弹棉花,出血了就吃点云南白药,这是医生给他开的应急药方,这个应急药方他用了十几年,变成了他胃出血治疗的非处方用药,出血了,吃点药。他用了十几年给每个儿子修了一孔窑洞,第二孔窑洞请了两名匠人,之后的窑洞修建,父亲既是设计者,也是施工者;既是匠人,又是小工。到了八十年代初,他才完成了他的人生夙愿,每个儿子一孔窑洞。我们成长背后是父亲的百倍付出,我们成为国家干部是父亲超前思维、顽强毅力实现的结果。实现他的人生梦想和人生夙愿的代价是积劳成疾。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既是党给予我们的,也是父亲给予的。

六、一个银元折射父亲的内心世界

一个银元,思绪万千。人生记忆最深的是吃苦,而不是享受;是精神的,而不是物质的。爷爷去世后,“管家”拿出四个银元,父亲弟兄三个和一个姑姑(爷爷三个儿子,一个女儿)每人一个银元。父亲怎么也不肯要这个银元,不但不要,反而痛哭,是五弟代父亲收下的。记得困难时期,父亲不是没有开口问爷爷借过钱,当第一次被拒绝后,再也不想听爷爷的辱骂,绝不轻易开口向爷爷借钱、借粮,爷爷也不会轻易借给父亲的。向叔叔们借钱,父亲也是碰壁的多,不到万不得已,父亲绝不会向他们借钱,低三下四开口,对他的人格也是极大的侮辱。小的时候,爷爷一般不让我们动他的灶火(做饭放柴火的地方),我们都知道,因为下面埋了一罐银元。每个人的幸福是相似的,但每个人的不幸却各有不同。爷爷一生也很不幸,奶奶长的什么样在我的记忆中没有印象,他孤身一人生活,劳动、做饭都是他一个人干。在吃的方面爷爷没有受罪,吃得最差的是包谷面的团子。困难时期,爷爷是富农生活,父亲是贫农生活,是讨饭的。爷爷不但不伸手帮,反而经常辱骂父亲,父亲听着,从不吭声。困难时期爷爷不帮,父亲不埋怨爷爷是假的,但他理解爷爷是真的。据父亲讲,那罐银元是他做买卖、扎棉花挣的,分家的时候,爷爷分文未给。他说:“钱在世上是靠人挣的,而不能靠别人施舍过日子。”这也是父亲宽宏大量的体现。爷爷生活不能自理时,父辈们都尽了孝心。父为长子,应为榜样。母亲也从未埋怨爷爷,尽了一个好媳妇的孝心。我们弟兄几个享受国家的俸禄后,一般回家总要给爷爷带一点什么。爷爷看着父母的孝心和我们弟兄几个相继成为国家干部,每次回家给爷爷带点东西,爷爷深感愧对了父亲,常念叨要给分银元,这样的话我都听到了多次。但为什么爷爷在世的时候没有分呢?父亲是长子,他坚决反对。父亲给爷爷说:“不要分,困难的时候要用钱你不给,借也不借,现在我完成了六个儿子的学业,不用钱了。您住到我这里,我侍候您是我的责任,是我应尽的孝心,不是为了银元。您现在分了,让他们(叔叔们)小看我,世人辱骂我不孝,我是家里的长子!”困难的时候父亲要用钱爷爷不帮,借也不借,父亲埋怨过爷爷,但从未落过泪;后期爷爷要分银元给父亲,他坚决反对,坚决不要,也从未伤心落过泪。为什么呢?什么原因使这位刚毅的汉子如此伤心呢?之后的年代,父亲一提起银元就激动,就伤心,就落泪,不知多少次。为了弥补父亲的悲伤,九十年代,我给父亲一万多元钱,让他去买银元,父亲买好之后又全给了我。究竟为什么父亲一提起银元就要落泪?父亲从未正面回答我们。怎么才能让父亲不伤心落泪?唯一的办法就是不提这件事,不讲银元两个字。在之后多次的谈话,我悟到,概括起来他伤心、落泪、激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激动他成就“辉煌的事业”。事实证明他超前的思维没有错,事实也证明了他顽强的毅力和做人做事的骨气,让多少人从心底里佩服他、羡慕他。他骄傲,他自豪,他成为我们村远近闻名的名人;二是伤心爷爷的不支持、不理解,众人的不理解、嘲笑讽刺使他难上加难;三让他落泪的原因是困难的时候借也不借,爷爷要分时他坚决反对,爷爷去世了,分了一个银元侮辱了他的一生,他劳动所得失去的何止这一个银元,而是很多、很多。激动的眼泪中,有父亲成就事业的骄傲与自豪,伤心的眼泪中有父亲对所有人和事的理解和原谅,更有父亲对爷爷、奶奶的思念!这一个银元,既是我们家不幸的象征,更是我们家幸福的传承。这个银元父亲在六弟结婚时,送给他们留念、传承。这个银元应是我们家的文化遗产,幸福的传承者。

七、党和亲朋的阳光普照家人

父亲常教导我们要知恩图报,滴水之恩要涌泉相报,这也是他成就事业的基石。党的政策是父亲成就事业的先决条件。大哥二哥上初中、高中,吃的是国库粮,还有几块钱的助学金。大哥在北京上了四年大学。出门带了24元路费和六元的零花钱,一身棉衣,因为家穷,再分文未给。我和五弟上高中吃的是国库粮,学校有时给几块钱的困难补助金。党为了扶持贫下中农子女上学,政策规定上高中可以吃国库粮。因此,我们的今天是党的阳光普照的结果。父亲一生常教导我们,要牢记党的恩情,好好为党工作,当一名人民的好官。

舅舅和姐姐家全力支持父亲供我们上学的事业。母亲有病,我们家的衣服全靠姐姐和有病的母亲把棉花纺成线,织成布,缝成衣,母女俩要负担十几个人的穿衣,谈何容易,只好穿着破衣服。如果不是姐姐,连破衣服也穿不上。不仅如此,家里没粮没钱了,姐姐家是第一个给粮给钱的。姐夫是个老师,一个月有30多元钱收入,但他家人也不少,也有父母、弟妹,尽管如此,姐夫从未有怨言。舅舅是一个老革命,因身残在家修养,一个月国家发给30多元的薪水。为了支持父亲供我们上学,常是主动帮助。有一年舅舅知道家境连年也过不了,年前让表哥给我们送了一个猪头、两斤粉条,家里七八口人就这样凑合着过了个年。要不然年三十连一点粉条也吃不上,更别说肉啦,要不是舅舅的关心,年三十相伴我们的仍然是糠团子。舅舅、姐夫同为国家干部,同因伤残不能正常工作,但都有一颗善良的心。舅舅、姐夫家的每一个人从没有袖手旁观,都是尽力帮助,这两家是父亲的无息贷款银行,从不吝啬,无私帮助,就当成他们家的事。还有社会上很多人帮助过我们家,不然那么穷的家,父亲能借到钱吗?在思念父亲的同时,也思念他们,父亲伟大的背后是他们无私的帮助,我们理应感谢他们。

从儿时记忆到现在,父亲慈祥、严厉、操劳、勤奋、善良、睿智、顽强、思维超前、毅力超人,在我的思想深处有深深印痕,常为我们的榜样。特别是随着我的政治、思想的成熟和社会阅历的丰富,他在我思想的定位逐步升华。他虽然是一个农民,一个穷山区的农民,我给父亲的定位是一个超越环境空间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当地乡亲们也这么看。他待人宽厚大度,与人为善的品质相伴我的人生;他坚忍不拔的精神,顽强拼搏的精神激励我克服了无数个困难;他思维超前,辩证地看问题,分析、思考、处理问题是我的启蒙老师。当我由一名士兵成为一名将军的那一刻,最思念的是父母,授衔仪式上,我强忍着思念、激动的泪水。我成为一名将军,有党的培养,有自身的努力,更有父母的教诲和奉献。要是二老健在,会后,我会在第一时间穿着崭新的将军服向父母报告,站在父母面前,行一个军礼,接受父母检阅。可惜,二老为了我们的学业,积劳成疾,早已离开人世。为了实现向父母汇报的心愿,我约兄弟几个,跪到父母的墓前,家长二哥代我告诉父母:“瑞胜已成为一名军职干部,一名将军,我们县的第四位将军,你们的梦想实现了……”顿时我泪洒前襟,伤心的是父母一生辛劳,悔恨的是自己尽孝不够,自责的是做儿子粗心。整天忙碌着,一心扑在工作上,忽略了父母的感受。当兵的时候,有时一个月也不给家里写封信。虽说忠孝不能两全,但只要自己心再细点,还可以做得更好些。伤心、自责、悔恨、思念的泪水从心头涌出。在父母墓前,我又认真阅读了二哥为父母写的碑文:

严父一生正直,为人忠厚,吃苦耐劳,乐观进取。少年喜书,刚进校门,社会动荡,辍学务农。夙愿难就,寄望子女。五十年代,联络众人,捐钱献物,开办学校。六十年代,全国饥馑,六子入学,饥寒更甚。众多学子,弃学务农。亲友规劝,弃子学业,以解燃眉;世俗冷眼,倍加讥讽,举步维艰。家父豁达,矢志不渝,吞糠咽菜,备受煎熬。积劳成疾,驼背曲腿;两次呕血,惊心动魄。历历往事,记忆犹新,至今回首,潸然泪下!父亲勤劳,令人折服,勤耕细作,收获颇丰。夜晚不息,扎弹棉花,饥饿难忍,盐水代饭。自学石匠,兴建家园,庭院宽敞,独树一帜。

慈母持家,待人宽厚,左邻右舍,和睦相处。子女众多,嗷嗷待哺,家道贫寒,生机艰辛。面对嘲讽,据理力争;亲友来家,尽其所有;乞丐上门,乐于施舍。家景好转,接济亲友,受人恩泽,倍加偿还。操持家务,精打细算,缝补浆洗,有条不紊。白天劳作,夜间挑灯,无米下锅,野菜充饥,粒米滴饭,尤为珍惜。抚养子女,含辛茹苦,言传身教,后人效法。心血耗尽,疾病缠身,养育之恩,铭记心头。

二老夙愿,如愿以偿。儿孙成材,效力国家,十里八乡,传为佳话。父母恩德,刻骨铭心,儿女立碑,聊表寸心!

思念您——父亲!你常讲“家穷不遗传,家教遗传”。你的这些优秀品质影响着我们一代一代儿女,这是我们家的“文化遗产”,父亲基因遗传的同时,家风也在传承着。

责任编辑 子 矜

猜你喜欢

上学爷爷老师
冬爷爷
站着吃
爷爷说
上学啦
老师,节日快乐!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