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梭罗生态自然观的成因

2009-11-04崔朝晖

时代文学·下半月 2009年9期
关键词:自然观社会环境梭罗

崔朝晖

摘要:梭罗是美国十九世纪生态文学作家,被誉为现代环保运动的“圣人”。梭罗生态意识的形成,既与他的生长环境—美丽的康科德镇有关,也受爱默生以及超验主义的影响,更是他那出淤泥而不染的清高的个性。本文试图从社会背景和个人性格等方面切入,对梭罗著名生态自然观的形因进行剖析。

关键词:梭罗;自然观;社会环境;个性

一、 社会背景

梭罗于1817年7月12日出生于美国马萨诸赛州的小城康科德(Concord)。康科德是一个景色秀丽、风景迷人的地方。在他幼年时期,家乡受工业革命的影响较小,环境还未遭到严重污染和破坏。家庭教育中父母也特别注重培养孩子们热爱自然的情怀。家乡的蓝天净土,家庭独特的教育哺育了梭罗心性灵秀、敏锐细腻的个性。在梭罗幼小的心灵里,自然就是美丽和谐的,因此梭罗自幼就对自然情有独钟。梭罗在4岁第一次见到瓦尔登湖时便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种情怀可以在《瓦尔登湖》见到。他在10岁时的一篇名为“季节”的文章里,对一年四季的景色和天气变化进行了详细的描写。不难看出,梭罗从小就对家乡的自然景物倍加关注和热爱:一块黄土、一个湖泊、一只土拨鼠、悦耳的笛声等在他笔下都产生了灵性,它让我们体会到了一种强烈的生命意识。

在哈佛大学读书期间,梭罗常常在课余时间走进坎布里奇的田野或查尔斯河畔,观察这里的野生动植物。1837年,梭罗大学毕业后因对家乡的热爱而回到了康科德,这便有了更多的时间走近自然。他把所观察到的自然现象以日记的形式记载下来:何时花儿开了,何时鸟儿叫了,等等。梭罗的行为在平常人看来似乎很不正常:当邻居们在教堂做礼拜时,他会涉过康科德河齐肩深的河水去查看水里的生物;当邻人们忙着耕种时,他却爬上最高的松树去找鸟窝、松球,或欣赏风景。这里丰富多姿的自然山水资源给他提供了一个绝妙的环境,使他建立了与自然情同兄妹的亲属关系,也因此有了丰富的写作题材。阅读《瓦尔登湖》,我们不难感觉到浓郁的乡土气息和生活情趣。

梭罗对康科德这块美丽的土地以及这里的人们倾注了一生的激情和热情。对家乡的深切热爱和细心观察,使他达到了常人无法企及的对大自然的熟悉和了解,也正是他对故乡康科德的爱为他的生态自然观的形成提供了素材。所以,他的作品《瓦尔登湖》、《河上一周》、《缅因森林》、《科德角》都充满了对家乡爱的情节,对人类生存环境的终极关怀。

16、17世纪,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地球上的资源陆续被开发,成为维持工业文明的支柱;废水、废气和垃圾也被源源不断地产生,成为人类生活中不“自然”中的自然。为此,一些文人对此表达了不满和担忧,文学界出现了浪漫主义的势头。法国著名哲学家和文学家卢梭不仅用强有力的文学来讨伐工业时代的科学与工艺,而且上升到哲学高度来反思和检讨资本主义社会的科学和艺术,并提出了“回归自然”的口号。由卢梭点燃的浪漫主义之火从法国开始蔓延,18、19世纪在英国、德国和美国达到高潮。

梭罗生活的时代,正是美国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飞速发展的时代。美国一方面大力发展经济。文化方面,一些有识之士强力地感到,国家的独立,思想意识和文化也必须独立。他们渴望对宗教、文化等进行重新审视和评价,渴望新的思潮以满足新生国家的需要。于是,要求文化独立的“超验俱乐部”产生了。

美国超验主义是美国的一个重要思潮,它兴起于十九世纪三十年代的新英格兰地区,是美国思想史上一次重要的思想解放运动。又名“美国文艺复兴”,是一种文学和哲学运动。领导人是美国思想家、诗人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它宣称存在一种理想的精神实体,超越于经验和科学之外,通过直觉得以把握。它认为人的精神来源于“神”,“神”滋润“理性”,“理性”孕育“灵魂”,“灵魂”蕃息物质世界。因此,物质世界里昭示着神的存在,人可以通过直觉感受物质世界。这一哲学思想强调精神至高无上,提倡追求真、善、美为绝对顶点的精神价值,提倡“走近自然、感受自然,使人的灵魂与自然和谐一致”的浪漫。阅读梭罗的作品,我们不难看出,梭罗笔下的自然图景,无论是天上的日出月落、风起云涌、雨雪雷电,还是地上的树木花草、走兽虫鱼等,无一不充满活力,富有生机;自然是有生命的,也是有人格的。梭罗认为自然能增进人的道德,因为自然的简朴、纯洁和美是衡量我们的道德本质的参照点,他曾经写道:“一个湖是风景中最美丽、最富于表情的姿容。它是大地的眼睛;观看着它的人同时也可以衡量着他自身天性的深度。”(罗伯特·塞尔,533)梭罗继承了超验主义的自然观,认为自然是一个活的有机整体,自然之中渗透着一种宇宙精神,即“超灵”,这种神圣的道德力渗透在自然的每一个事物中,自然是宇宙精神的创造,和人的精神是相通的。在十九世纪中叶的超验主义群体中,梭罗的名字几乎是自然的同义词,梭罗本人也被推崇为生态中心论的代表。

二、 独特的个性

梭罗自然观的形成有多方的原因,但最为关键的还是他的个人原因——独特的个性:只有在自然中,才能自在生活,才能实现他的人生目标,生活也才因此有意义。所以,大学毕业后他对职业的选择、对谋生的定义与众不同,他的行为显得与世格格不入。

1837年当马丁·范布伦担任总统后,沿袭了美国第七任总统安德鲁·杰克逊的金融政策,致使许多银行都面临重重困难,许多人失去了自己的土地,美国遭受了持续5年的经济危机。经济秩序上的崩溃促使热衷于文学的梭罗等一代青年更加远离商业化了的美国,重新思考谋生,思考职业的选择。在商业时代,要为个人内心成长而生活是相当困难的,对梭罗来说,尤其如此。

受国内形势的刺激和影响,当时毕业的大多数知识分子们不情愿地在法律界、神学界、医学界和教育界就业。而梭罗不愿意屈就,不愿意为了财富而从事他认为没有意义的工作。他痛恨世人对自然的掠夺,对环境的破坏,他甚至不愿与他人交往,天天与人打交道几乎让他窒息。他希望自己在社会中就像在大自然中一样毫无顾忌、自由自在、无拘无束。他常常追忆印第安人在大自然中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生活;他梦想着能在某个小山坡上支起他的小屋,在那而儿过着神仙般的生活,与自然为邻、为友,和平共处!对自由的渴望和清高的个性约束了他对职业的选择,职业问题对他来说一直是个棘手的问题。梭罗的职业志向不是与他人合作,他认为只有在大自然中才觉得自己“完整无损”,所以,自然是他最好的合作伙伴。沉默寡言,缺乏社会认可的幽雅风度,甚至感情深刻时也难以表达自己的梭罗只有在和大自然进行单独交流时才感觉自然,应变如流。爱默生描绘梭罗是“与人不能交流的豪猪”。梭罗本人也用了大自然中“没有根基”这个比喻来说明他在社会中不自然的感觉。

梭罗与这个世界格格不入。他看不惯世人的碌碌无为,除了哥哥和朋友兼导师爱默生外,梭罗认为无人能与他交流,无人是他的同道。他也不期望有任何朋友来消遣他的孤独,巩固他的自我认识。他认为他的同类是最神秘、最难以发现的;而且多年来,他也一直力图找到同道,甚至仅仅是在具有男子汉气质这一共同点上,但一直未能成功!他是永远不会成功的,因为他所崇敬的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他清心寡欲。自然是他的最爱,自然与他是一脉相通的。通过自然,他可以直接感受上帝的存在以及上帝的使命。所以,除了家人,超验俱乐部的其他成员如爱默生、阿尔考特、钱宁等,对他来说都是一种考验。梭罗崇尚那种与自然融为一体的自在的和谐生活。然而,当时的情景是大多数人急于财富的积累而以牺牲自然的恶果不顾。在世人都很现实地追逐财富的日子里,在“世人皆醉唯他独清”的情形下,梭罗在公开场合就不自觉地显得尴尬,也就是他有时所言的自己的“平庸”,但他把它变成了“清高”的不屑。但更为典型的是,梭罗以自己惟信仰论中对困顿的看法来对付生活中的“困顿”,不时将对立抵抗视为“有益于健康的佳肴”。梭罗对任何事情的看法都不会同流合污,他认可的绝对赞成,但一旦他不认可的事物,他会强烈反抗。正是梭罗的清高,与社会的格格不入,促使他走进自然,冷静地思考自然与人的关系。

作为一名生态作家,梭罗给我们留下了一笔丰厚的文化遗产。梭罗对自然与人的关系的洞察,对自然精神意义和审美意义的强调,以及他对时代盛行的物质主义和资本主义经济的批判,都为生态伦理提供了独特的灵感和支持。

参考文献:

[1] http://baike.baidu.com/view/146954.htm.

[2] 罗伯特·米尔德.《重朔梭罗》, 马会娟、管兴忠译,北京: 东方出版社,2002年。

[3]亨利·戴维·梭罗.《瓦尔登湖》, 徐迟译,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

[4]罗伯特·塞尔编.《梭罗集》, 陈凯等译, 北京: 三联书店,1996年。

[5]玛丽琳·巴特勒.《浪漫派、叛逆者及反动派》(1760一1830年间的英国文学及其背景), 黄梅、卢建德译, 辽宁教育出版社, 1998年。

猜你喜欢

自然观社会环境梭罗
卷土重来
梭罗的账单
200
直觉:爱默生超验主义改革的灵魂
环境教育与未来教育发展的趋向
初中古诗词教学的几点尝试
从《无名的裘德》看哈代的悲观意识
马克思恩格斯自然观与奥康纳自然观的区别
浅析社会环境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
事关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