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语文朗读教学的艺术

2009-10-22陆玉才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09年9期
关键词:教学艺术朗读训练

陆玉才

【摘 要】 朗读教学是素质教育课堂教学改革不可或缺的一种课型。语文教师要从传统教法上提升朗读教学的艺术,努力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和创造力。

【关键词】 朗读 训练 创新 提升 教学艺术

朗读是语文教学中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它既是传统又是创新,既是语感审美又是技能。朗读作为一种课型,是培养语感审美和积累语言的重要途径,是培养语文综合能力和创造力的教学手段。因此,语文教师要正确认识朗读教学的意义,切实做好朗读训练指导,在课堂教学中提升朗读教学的艺术。

一、对朗读教学的认识

朗读是以清晰响亮的声音,结合各种语言手段来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语言艺术形式。即以声情并茂的语言,将静态的作品书面语言通过形象化、动态化的情感体验转化为有声语言,通过有声语言再创造文字语言中的艺术形象,再现作品真情语言的自然本色,准确鲜明地传达作品的思想内容。传统的朗读教学法,要求读书读得字字响亮,熟读成诵,其弊病在于简单的记诵法。新课程改革的朗读教学就是要求学生运用眼、口、耳、脑多种器官共同参与语文活动的过程。

朗读教学已经成为新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朗读是语文阅读教学行之有效的重要途径。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读几本好书,多背几篇名文,多记几段佳句,扎扎实实地进行语文积累,打好文化根基。“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前人抓住了阅读语文的关键,并用成语警句的形式总结出规律。“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自古以来,哪一位饱学之士不是得益于孩童时期的读背呢?对朗读的功效,杜甫为我们留下了千古名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课文里的选文,大多是情文并茂、脍炙人口的。

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指导学生进行朗读训练:(1)要准确。就是较透彻地理解作品,准确地把握作品的主题和感情基调,准确读音断句,吐字清晰,归音到位。(2)要流利。要做到语句流畅,语气贯通,语速适度,节奏得当。(3)要传情。对作品朗读要情动于衷,从读中领悟作品的真谛,从读中感受作者的情感。朗读作品,使学生直面人生和社会,在思想上,行动上奉行爱国守法、崇德重义、自强务实、见贤思齐的信条。所以,语文课应时时飘出朗朗的读书声。这样,语文学科的语言性也就得以张扬,学生的阅读能力就能得以提高。

二、古诗文的朗读训练

1.古诗词的朗读训练

古代诗词讲究韵律,乐感极强,平仄声交错组合,节奏鲜明,语言凝练,感情丰富,有生动可感的文学形象,是文质兼美的精品,能给我们带来强烈的审美愉悦。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朗读训练时,要求学生进入角色,披情读诗,因情探美,与诗中景、物、人沟通,与诗中意、情、调合拍。读出诗词语言的美感,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在情感上产生共鸣。这样,诗词中文学形象才能通过学生的朗读再创造变得丰满感人。例如,朗读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我们看到了飘扬纷飞的茅草,也看到了诗人同情关心百姓疾苦而充满哀怨无奈的双眼。朗读白居易的《琵琶行》,我们感叹琵琶女人生沉浮的悲哀,也和诗人共唱“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知音曲。朗读文天祥的《过零丁洋》,我们眼前站立着一位落拓的爱国诗人形象,也体悟到诗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伟大人格。在朗读教学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懂得:读书在于明理,明做人之理,明报效国家之理。学生朗读时就有感情,进而用优美诗篇打好人生的亮丽底色。

2.文言文的朗读训练

传统的文言文教学,除教师对词句的串讲外,还有对课文内容的详细分析。鉴于此,文言文教学要从以教师讲解为主转变为以学生朗读为主;变疏通词句及翻译为朗读训练,以朗读带动理解;变教师繁琐分析为学生朗读领悟。如教学蒲松龄的《狼》:一读,读准词义,学生读注释,读课文;二读,读顺句子,教师点拨,学生朗读难句;三读,读评故事,教师引导学生写“评点”,读“评点”;四读,品读内容,每位学生读一句品析课文内容的话;五读,演读情境,学生分角色用讲故事的语调朗读课文。文言文教学中,重视朗读训练,让学生反复朗读课文,直到可以背诵,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领会作者感情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和能力的有效方法。

三、现代诗文的朗读训练

1.现代诗歌的朗读训练

朗读现代诗歌是一种高雅的情感体验活动,一首好诗能激起学生心灵深处的情感火花。在朗读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注意诗的节奏,停顿,强弱等的错综变化,在朗读中揣摩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天上的街市》第二节为例,朗读节奏为:“你看,那浅浅的/天河,定然是/不甚/宽广。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你看”后面的停顿是为了引起读者特别的注意,“定然是”使节奏舒展,便于想象。“那浅浅的”“骑着牛儿”后稍作停顿,让读者想象牛郎和织女之间没有障碍,甜蜜幸福的生活意境就这样创造出来了。教师还可以利用现代化的教学工具展示图景和播放音乐,渲染气氛,把学生迅速带入课文创设的氛围当中,从而使学生身临其境,心领神会,引起共鸣。

2.现代文的朗读训练

在现代文朗读教学中,教师要激活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引导学生深入体验和欣赏美。如教学朱自清的《春》,这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散文,作者将春天的景色描绘得像一幅幅美丽的图画。教师指导学生朗读时,首先要求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读出蓬勃向上的青春气息。随后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以描述“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的形式复述课文,体悟作者热爱春天的积极向上的感情。美文要读出其美,讲出其美,悟出其美。在学生朗读、美读文学作品的同时,教师应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发现美、体验美、表达美和创造美。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美文的艺术魅力,获得美的感受和熏陶。

三、朗读教学的扩展训练

在朗读教学中,教师不能机械刻板地让学生照本宣读,而是主动积极地挖掘,动用朗读者自身的经验、阅历、见

解等,用属于自己的语言融入朗读内容中。语文教材内容赋予文学、人生、自然、科学等方面的丰富性,给语文教师诸多发展的空间。教材教学内容的丰富,有利于提升朗读教学艺术,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养成学生的语文素质,形成语文能力。如教《有的人》,让学生根据对课文的理解,进行创造性朗读,即用不同的内容替换诗中的“有的人”是怎样的人。这样,会出现鲜活多样、充满个性的内容:被人民憎恶的人(鱼肉人民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被人民爱戴的人(造福人民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残酷剥削人民的人(反动统治者)/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全心全意为人民的人(共产党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做牛马。这种朗读方式,具有鲜明生动性、趣味性,使学生快捷、深刻、富有创造性地理解课文内容。扩展朗读教学,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和知识面,从而达到教学内容丰富多彩、趣味盎然的和谐境界。

朗读能培养语感,是感知课文的最好手段,朗读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因此,在语文朗读教学中,教师应及时鼓励和引导,让学生由课内读向课外读延伸,由精读向博读拓展。当然,学生形成良好的朗读习惯并非一朝一夕的事,必须经过长期而严格的多种训练。朗读课并不是孤立单纯的教学活动,还必须与其他新的课型相融合,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责编 雷 艳)

猜你喜欢

教学艺术朗读训练
以“读”为桥 走进文言文的天地
小学语文教学的新步伐
教师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中的影响
提升教学智慧 落实核心素养
新课程理念下生物课堂教学艺术的“变”与“通”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让文言文教学迸发思维的火花
语文课堂教学的导入艺术研究
日媒:日自卫队将以“训练”为名“出兵”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