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城镇规划及建筑设计的反思

2009-09-19林楚焘

关键词:小城镇规划区域

林楚焘

摘要:通过对小城镇规划及建筑设计的现状剖析,反映出小城镇规划及建筑的特点。从而论述其发展路向,如何适应长远的社会发展及其可持续性。

关键词:小城镇规划建筑设计发展

就小城镇而言,其特点是区域小、人口少;商业、金融、行政、居住、生产等区域的分布相对集中,由于其发展的阶段性及历史遗留问题,导致其空间的混合,不协调的发展彼彼皆是,要改变其现状是比较令人头痛的问题,旧城区的发展已经远远落后于今天的社会发展。单从交通方面说,就显而易见,停车位数量不足,街道狭窄,不能适应现时机动车保有量的发展,大规模单行线或步行街显然也起不到作用,其可实施性也是显而易见的,基于这种矛盾,城镇自然就不断向外扩张或另建新城。这种情况下,与基本农田政策及大规模动迁就形成了摆在眼前的尖锐问题,限制了其发展的规模及选址,相当难以协调。

就拿经济较为发达的佛山市顺德区府所在地大良街道来说,旧城区的改造已在上世纪末基本完成,已达到很难再变的境地,于是发展新城区(德胜新区)及东区、南区。就拿东区来说,它作为一个新区,主要依附于旧城区边缘作为商住区为主来发展。由于时代及社会的局限性,至今已基本成形的东区板块,出现的问题就较为鲜明突出,道路基本棋盘式布局,纵横间距20。米左右,二条连接外围干道而横穿城市的六十米干道平行布置相距也就几百米,显然不当。路口太多、交通事故频繁,区间内新分割形成的土地板块也小。局限了居住区的发展模式,出现的是单调的布局形式,周边一圈住宅、地面商铺、中间围蔽着公共绿地这种俗称“包饺子”形成。住宅的朝向,日照间距一般不能全部满足规范强制性的要求,区间内的无障碍设施无法通达,这种均是与当地的经济、文明发展程度不协调。

虽然这种模式存在很多弊端,但在现阶段发展却有其存在的因由:其一,它适应小城镇发展过程中,社会对新城的认同感。其二,它适应区域开发规模。地块小了,发展投资成本就低,周期短,见效就快,适合社会资金的流通运作。其三,小规模的居住小区适合小城镇的人文心理特点,易于管理。其四,沿街店铺的建设,适合小城镇人口不多的商业发展。

但其不足之处更为难以协调:其一,交通问题。路口过多,若设交通信号灯显然不实际,二百米一处,大大地影响其通行能力,不设则主次道不分,事故频繁。其二,住宅的舒适性不易满足。大量的临街住宅,噪声是难以控制到令其达标的,空气质量也不好。面向城市道路,其光污染也难以控制。其三,形成有路就有铺这种格局,令商业发展分散,以小商业为主,经常会占道经营,更有些地方因为其地点所限,人流量不足,营商环境差,造成根本无法开业。沿街设铺的做法更大的弊端还在于减缓车辆的通行,诱导人们乱停乱放,扰乱交通秩序。

综上所述,在规划理念上来看,它并未显现出居住区的概念,充其量体现到小区级,甚至可以说是组团级的居住空间设计。这种模式,无论在旧城区还是新区都是一样。由于这种规划理念的延续,我们不难看到未来的城市格局只是从规模上改变了,而没有从根本上去考虑我们居住的城市的发展路向。一个新区的开发只是在旧有基础上的复制或将其稍作修改,而没有从社会发展的角度去考虑,没有从新的城市形象上去考虑。哪么这座城市将变得毫无生命力和体现不到其可持续发展的态势。

我个人认为,新区的规划应遵循的原则是区域功能分区明确,商业区应与居住区分离,建筑应向高层发展,尽量腾出土地来兴建公共绿地,作为区域间的分隔和城市生态的“绿肺”这不仅减少了干扰,还为区域的发展铺平道路。每个功能区域的发展必须都留有余地,这样就会避免新城的重复建设,社会资源达不到共享而造成耗费,也提升了城市的形象,减少其运作的成本。有了合理的城市交通规划就可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市民出行方便了了就会减少自购交通工具的需求,既环保又节能,而且对城市的交通运输安全也是极有好处的。不用强制性地去限摩、禁摩,用好的城市规划及管理去逐渐改变人们对交通的传统意识,这样做更人性化,更体现出现代城市的文明。

基于经济的发展及珠三角城市圈的形成,作为轻工业生产基地的顺德中心组团更应在规划上体现出自己的区域地位及发展方向,应该放弃原有的规划模式,打造适应新形势发展的新城市。更应以其区域定位作为指导思想,把城市建设的更适应经济的发展,应有时代的前瞻性,展望不久的将来在新的中心城区体现出区域的特性。

居住区的建设必须遵从以下原则:第一,必须满足国有有关居住建筑的强制性规定。第二,在满足日照的基础上,多考虑区域内各部位的气候环境,即要做必要的风候计算。第三,充分利用规划手段对居住区的噪声进行控制,使其噪声降到有可能的最低。第四,充分考虑居民出行的便捷,充分利用市内公交及城际快速交通,减少出行不必要的迂四。尽量使其简捷快速,这更有利于舒缓区域内的交通压力。第五,合理地布置一些日常生活所需的连锁便利店及一些必要的配套设施,这种模式可借鉴香港的“sEVEN ELEVEN”模式,其经营模式及社会的认同度均值得借鉴;并充分利用现有的大型商业设施,使其向良性方向发展。第六,增加道路绿化及公共绿地的建设,配套合理的公园及供市民健身、休憩设施。第七,增加无障碍设施的建设。因为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较多,应使其有可供公共活动的场所,引导一些残疾人参与公共活动,这是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的标志。城市的功能离不开人的生老病死及人口的流动。建设好一个城市才能令市民对城市有归属感和认同感。才能有“城市是我家”的公民共有意识,大家一起去关心它的建设,出谋献策,这样的城市建设才能有其生命力。

作为轻工业生产基地,就会存在大量的工业区及工业建筑,目前工业区的规划布置十分分散,多依附在城镇边缘,甚至有些建筑仍然存在城镇中心区内,这对城市的发展及工业的发展都是大大不利的。首先空气、水源、噪声的污染就是最大的问题。目前存在的原因可归咎于以下两方面问题:历史遗留问题动迁成本太高及因工人生活较为便利而怠于改变。因此要对这些工厂进行动迁就必然带来巨大的成本,这方面只有政府痛下决心才能做到。但在这之前作为规划就应事先给它们留有空间,合理地布置安排其生产生活问题,譬如现时流行的员工村就是较好的做法,再增加工业区连接商业、居住区的公共交通,就可完全解决这个问题。

规划既要解决当前建设的问题,又要考虑今后的发展和充分估计长远的发展要求,因此规划工作既要有现实性,又要有预见性。社会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着的,城镇在建设过程中,影响城镇发展的因素也在变化的。规划方案不可能准确地预计,必须随着城镇的发展因素的变化而加以修改或补充。

综合所述,小城镇的规划及建筑设计的合理化发展取决于地方政府的认知度及规划的合理性,要令一个城镇的规划与其经济及文化的发展相协调,是一个摆在我们面前、刻不容缓要解决的问题。城市间的城镇体系规划已决定了一个城镇的定位及路向,要合理地沿着这个路向加之人性化地进行规划。我相信要做到这一点还是有很大希望的。在此我还要阐述一个观点就是:有了好的城市规划还必须要有好的城市管理,城市建设管理工作是一项政策性强、涉及面广、矛盾多的工作。规划设计大多通过城市建设管理工作来具体体现和解决。城市管理应在合理的城市框架上,合理地调配运用现有资源,充分发挥新旧区各自的功能,使之联系更加紧密通畅,这样城市才有活力,才能起到其区域赋予的功能作用,从而同周边城市携手同步发展,共创一个辉煌的现代化的都市圈。

猜你喜欢

小城镇规划区域
分割区域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小城镇建设研究
擦桌子
浅谈小城镇规划中地域特色的突出
中国特色小城镇
China’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evolution
区域发展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