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毽球教学中错误动作的早期预防与纠正

2009-09-19丁华丽

体育师友 2009年3期

丁华丽

摘要:在毽球教学的初期,对学生练习中出现的错误动作进行早期预防与纠正,有助于后阶段技术动作的学习与掌握。就如何早期预防和纠正错误动作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

关键词:毽球教学;错误动作;早期预防;纠正方法

我院毽球选修课程的教学时数为24学时,要在如此短时间内完成毽球基本技、战术及规则与裁判法等教学任务,这对教学方法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根据动作技能形成的基本规律,技术动作的学习须经过3个阶段:即粗略掌握动作阶段、改进与提高动作阶段、动作的巩固与运用自如阶段。在粗略掌握动作阶段,教与学的质量如何,对后2个阶段技术动作的深入学习影响甚大。在动作技能形成初期,出现错误动作在所难免,尤其是主要技术环节的学习,所以如何掌控教学过程,设法减少错误动作出现并及时地加以纠正显得格外重要。

1 激发兴趣、集中注意

动作技能形成的过程是建立复杂的、连锁的、本体感受性的条件反射过程。毽球技术种类繁多,但究其核心就是:触、踢毽球技术,其中脚踢毽球技术学习是基础,对于初学毽球的人来说,掌握技术动作仅仅处于粗略掌握动作(泛化阶段),这一阶段的特点是,大脑皮层兴奋过程扩散,使神经暂时联系不稳定,内抑制较差,不断出现泛化现象,其动作表现为僵硬、不协调,缺乏控制能力,并伴有多余动作等现象,这一阶段教学关键是使学生建立技术动作的正确表象和概念。毽球技术中的各种击球技术如发球、踢球、传球、踏球及倒勾球等技能都是在一定条件下经过反复练习所形成的,但条件反射的建立要求大脑皮层处于一个良好的兴奋状态。因此,教学开始时首先必须要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使其全情投入到学习上来。影响学生注意力的因素有许多,其中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影响效果最为显著。毽球教学过程中,对那些学习目的明确、态度端正、积极勤奋的学生,应及时予以表扬和鼓励;学生常常对小范围教学比赛和游戏较感兴趣;教师要在了解学生思想和需要的基础上,根据教材特点,采取形式多样的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比赛、游戏等有效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投入练习和思考,使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于所学内容;另外教师可运用简明、形象的语言、正确优美的示范或运用声像资料激发学生掌握动作的欲望;教师还可通过饶有情趣的准备活动、分组合作探究的组织教法激发学生探究练习的热情。师生全情投入时教学效果才能事半功倍。

2 因材施教、降低条件

由于学生对技术概念、技术各环节的内在联系有一个由浅入深的认识过程,加上毽球技术动作对时空的感受能力要求较高,所以,在教学的开始阶段,要求学生高标准地完成动作,是不现实的。离开学生的实际,要求越高,越容易产生错误动作。因此,早期技术教学要因材施教、适当降低条件,但降低条件的同时不能破坏技术的正确性。

毽球是一项非周期性运动项目,不同于田径、体操、游泳等项目,它是用人体最笨拙的部位——脚去支配和控制球,许多动作属于多关节的复合技术,技术动作复杂且较难掌握。因此,针对学习某个技术动作所要完成的任务,采用的练习手段要尽量适合学生的实际能力,在技术动作学习初期,应适当降低练习要求,包括技术要求和练习手段的适当降低。技术要求只要符合动作的过程、用力的顺序就行了,不必过于要求幅度、力量与节奏标准。练习手段则要符合技术动作结构,条件虽可降低,但不能毫不相关。这样有利于学生建立技术动作的正确表象和概念,快速粗略地掌握技术动作。如正脚背发球技术中的助跑与支撑脚站位、击球腿摆动等动作,教学初期要求最后一步跨步支撑,使击球腿摆幅增大。然而在学习动作初期,学生肢体配合不协调,越想跨步支撑,踢球腿越是使不上劲,造成踢球无力。若采用类似广播操“踢腿运动”的动作为辅助练习手段(改向上踢为向前踢),学生就会较自然地体会踢球时“支撑、摆腿”的技术动作。教法中的讲解、示范和技术动作的分解练习,在早期技术教学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学生刚接触新项目的学习,对技术概念自然不甚了解,对正确动作的全过程也不清楚。教师要用精练、形象的语言,刻划出所要学习的技术动作的轮廓,并通过正确的示范,让学生建立正确的表象和概念。要结合学生现有的体能水平,安排合适的练习内容和运动负荷,才能缩短粗略掌握技术动作的过程,并达到少出错误动作和控制错误动作发展的目的。另教师应尽量把握精讲多练的原则,以便使学生通过练习时的肌肉感觉、想练结合去强化正确的动作表象,加速条件反射的建立,即动作技能的形成。

3 观察要点、及时纠正

教师是技术教学的组织者,又是技术练习的传授和指导者。学生练习的质量高低,与教师的传授和指导关系很大。教师应根据课的任务、学生练习中的具体情况,对练习中出现的错误动作及时地予以纠正。

3.1 早期发现、抓住苗头

在练习的开始阶段,学生往往对练习的用力顺序不能很好地体会把握,出现多余的、僵便的动作,此时教师要特别注意错误动作产生的苗头。若在学生练习过程中发现普遍性的错误,教师应根据课的任务,及时通过简明扼要的讲解和必要的示范,或采取正误对比的方法,让学生学会分辨动作的正误。教师应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准确的判断力,善于早期发现错误动作,并及时予以纠正。

3.2 分清主次、针对性强

运动技术的泛化阶段也是粗略掌握动作阶段,对学生早期出现的错误动作,要抓住主要矛盾,采取有效措施予以纠正。其它次要的、细节的错误则不宜过多指点。如在脚内侧踢球的教学中,初学者易出现脚触球部位不正、空中击球点偏高、击球易偏、小腿内摆不协调、击球发力时机不准等诸多错误。此时,应抓住击球脚触球部位不正这一主要矛盾,而对其它错误可暂缓纠正。纠正错误的方法也应多种多样。普遍存在的错误动作可以集中讲解示范,个别错误可在练习过程中巡回指导予以纠正。另外还可采用语言提示、图片录像演示等方法纠正错误。如学生在练习正脚背发球时,踢球出球无力时,教师可在学生踢球腿向前摆动的同时,提示“脚背绷紧”,使学生意识到绷紧脚背的时机。

4 意象练习、加以辅助

意象练习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感性经验,将复杂的技术动作先用简单的意象动作进行入门练习,是技术教学中常用的辅助教学手段,运用恰当,对动作技能的形成会产生良好的影响。既能减少错误动作的出现,又能加速动作技能的形成。如学习脚内侧和脚外侧踢球的摆小腿动作时,意想钟摆的摆针进行小腿内外摆练习;学习正面踏球技术下压击球动作时,意想动物脚向后扒地的动作进行练习;前面提到的“踢腿运动”,只要脚背绷紧改向上踢为向前踢,就可以形成完整的脚正面发球技术。教学中应根据动作特点和主要技术结构,合理地选用意象练习进行诱导,以较好地预防早期学习中易产生的错误动作。虽然意象练习采用的练习细节与所要学习的技术动作的细节不完全相同,但两者之间的基本环节却大致相同。通过意象练习可以促进动作技能的形成。因为在学习与已知经验动作结构相似的新动作时,大脑皮层内原来已形成的运动条件反射中的基本环节,可作为新的运动动力定型的基础。只要补充一些附属环节的运动条件反射,新的运动动力定型即可形成。考虑到动作技能之间的影响,选择意象练习时要注意使其接近技术动作或与技术动作一致,这样才能起到良好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