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语文教师应该如何指导学生写作

2009-09-16廖水兰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09年3期
关键词:语文能力习惯文章

廖水兰

作文是一种综合能力,它包括一个人的语文能力,思想修养,生活体验,知识积累,文化素养和写作习惯等等。语文能力即一个人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它是写作的基础,语文能力不高,其他方面再好也写不出像样的文章来。但是,其他方面也不可忽视,如思想修养关系到作文的思想内容、中心主题的优劣;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影响到文章材料的选择和内容的取舍;文化素养和写作习惯决定了文章艺术水平的高低。因此,培养作文能力必须从各个方面去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不能只局限在单单重视语文能力,尤其是只重视写作方法的指导的小圈子里;要树立大语文、大作文的观念。否则,即使学生背熟了一千条作文秘诀,或者每天写一篇作文,每篇文章老师花几小时认真修改,并且加上大段评语,学生的作文也会仍然写不好。所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对提高作文水平至关重要。

基于此,我从最基本的能力抓起。因为文字是作文的外在表现形式,写字是写作文最基本的能力。字写得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一个人的作文水平的发挥。尤其在考试中,字写得太差,文章思想内容等无论有多好,恐怕也得不到高分。本人所教的班级,初一进校时,书写较差,学生不加大力度练字,结果期考时作文分数较低。因此,我教育学生一定要加大力度去练字,并上交批改;结果,经过一年多的练习,同学们的写字水平达到一定的程度,作文分数普遍高了4—7分。到了中考,学生们都拿到了高分作文。这就印证了:不提高书写的力度,要想提高作文水平只能是一句空话。

其实,作文训练是一个长期的综合能力的培养的过程,必须有计划、有系统地进行全面的指导训练,逐步地提高写作水平。具体要解决以下四个方面问题。

第一,解决写什么和怎么写的问题。学生写作的源泉很多:家庭、学校、社会、世界都可能引起学生的关注,都可以成为写作的材料,只是有时视而不见,一写作文便觉得无话可说。老师的任务就是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自觉地将视野投向生活,主动观察生活并进行思考,从而形成一种能力和习惯,善于捕捉有意义的材料,领会其中闪光的思想道理。然后指导学生形之于文。

第二,阅读是写作的基础,这是得到范例的重要途径。中学语文课本选用的都是典范的例文,是写作的最好范例。老师在教学生学习语言材料的基础上更应引导学生学习写作技巧,并可以对课文进行背诵、模仿、改编,以达到充分吸收的目的。此外,优秀作文选也是很好的范例,因为其内容更能贴近学生的生活,语言也较浅显,更易于学生模仿。只是要注意吸收的问题,把别人的经验变成自己的能力。有不少学生,家里有大堆作文选,可文章就是写不好,主要是没有充分吸收。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诌。”这也许是吸收的最好方法。

第三,作文有三个层次:即课内训练、课外练笔和自觉创作。课内的训练要坚持“要求”与“放手”相结合。“要求”即“绳之以法”,要学生按一定要求写文章;“放手”即“给与自由”,让学生在一定要求下大胆作文。这二者的关系一定要处理得当。有人形容学生作文为“戴着镣铐跳舞”,也就是说学生作文既要在一定限制下写,还要写得优美;既要达到一定程度,又要有新意。学生初学写作,无法则乱,我们要在保证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在材料、中心、表现方法等方面让学生自由发挥,使之能爆发才华的火花。除了课内训练,还应让学生养成课外练笔的习惯,可以随时随地写,长短不限,久之可形成自觉的写作要求,从而达到创作的层次。

第四,在作文训练方面要讲究方法,指导学生怎样把已有的生活形成文章。要“授之以渔”。每次作文先要列提纲,做到心中有数,才“下笔如有神”;否则,想一句写一句,想到哪写到哪,不可能写出一篇结构完整、内容充实、语句通畅的好文章。要想写好文章,一定要修改。因为作文的要求是尽量完美,平时多改才能少犯错误。修改是一种习惯,又是一种能力。鲁迅说:“我的文章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改出来的。”作家有25%的时间用于修改,而我们学生几乎不修改。其实,修改可培养人们推敲词句,使语言尽量得体,变笨拙为巧妙。修改的方法很多,应以学生自改为主,学生互改、教师修改、师生共改等为辅。有一段时间,我让学生作文写完后看四次再交给我,结果文章大有进步。我主张教师应少批多改,因为批语对于大多数学生无多大帮助。

总之,“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我想,在作文教学中学生只要持之以恒,做生活的有心人,做勤劳的小蜜蜂,多思考,多练笔,一定能培养出较高的写作能力。这样,作文教学一定能早日摆脱写作难的困境。

(责编 雷 艳)

猜你喜欢

语文能力习惯文章
习惯
上课好习惯
好习惯
本期文章英文摘要
不因人文失语言 要因语言悟人文
浅论小学语文探究性学习的教学策略
应用型本科人才语文能力培养策略研究
小排经“点化”大文章
A Truly Outstanding Article一篇真正出类拔萃的文章
增进健康的8个好习惯(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