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CAI演绎初中历史与社会真情课堂

2009-08-17马德贵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09年19期
关键词:交融创设情境

马德贵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被称为新课程教学的三维目标之一,要求注重学生精神的陶冶与培育过程。历史与社会教学是一种感情的交融、心灵的碰撞、思想的对话、情感的体验。只有学生动情了,才能真正起到情感教育的目的。日本著名的教育家小原国芳曾指出:“单做事实的传播、记忆、叙述,绝不是历史教学。……对我们至为重要的事实是活生生的社会精神,是社会意志的冲动,是时代的精神。”[1]

在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由于种种原因,往往缺乏的就是这一份情,因而经常出现一些情感教育目标无法实现的遗憾。尽管授课教师激情澎湃,或激情慷慨,或满腔愤慨,学生却无动于衷,与教师、课文融不为一体,产生不了情感的共鸣,实现不了理想的体验,起不到情感教育的目的。这些并不是教师语言渲染不力、用情不够至深等原因,而是某些课文的内容与学生的理解有一定的差距,如年代的久远、生活的实际情况、认知的深度与广度、评价水平的高低等客观因素所造成的。

1 情境展现

学生的体验不会凭空产生,必须在一定的情境中才能产生。班杜拉的交互决定论也指出:人受自身环境的影响,同时也影响自身所处的环境[2](如图1所示)。若想使学生通过学习历史事件来实现情感与精神境界的持续发展,就必须在教学中重视“情感”这一特点。要重视“情感”这一特点,就必须努力创设一种“情感化”的课堂环境,形成情感氛围,才能实现潜移默化地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熏陶,以境入情,以情激情,以情燃情。因此首要一步就是要创设“环境(情境)”,将学生带入“环境(情境)”,让学生“经历事实”。

同时,心理学、传播学、信息论的研究表示:同时使用听觉和视觉,能明显提高学习效率,加深情感体验。也就是说,图、文、声同时刺激,创设情境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可以促进信息传输的时效性、情感的增幅性。

因此CAI教学可以充分利用直观的外部刺激,如生动鲜艳、声像一体的画面,动静结合、色彩变换的图像文字,使原本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在冷冰冰的书本中栩栩如生,学生全方位地、立体地接受信息,对教学内容的认识也由看书或听教师讲述后去理解想象转为更加直观生动,让历史在课堂教学中“重演”,让学生“神入”其中,置身于CAI创设的特定教学情境:通过掀起波澜壮阔的视频场面,深刻剖析特定人物的内心世界,可以唤起学生相应情感;通过生动形象、风趣幽默、感人肺腑的语音文字,可以扣击学生心弦,产生情感共鸣。强烈地刺激学生的感官和思维,使学生从被动听讲的接受转变为主动参与的学习主体,把CAI从原来作为教师的演示工具转变为学生的认识工具[3]。

所以当历史不能重演时,运用CAI技术的再现功能、集成功能,根据教学需要,不受时空的限制,将对象的大与小、远与近、快与慢、零与整、虚与实、微观与宏观相互转化,创设动态直观的图片、录音、视频、文献等,化静为动,化平淡为神奇,化艰深为平易,将涉及的事物、事件、过程展现出来。由于它有形有声,有声有色,动静结合,给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以感性认识为主,让学生深深地经历富有感染力的教学情境,产生切身的体验与判断,从而诱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认识,也唤起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和情感体验。

2 情感体验

美国著名学者杜威曾指出:“学习是基于真实世界(真实情境)中的体验。”历史与社会学科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其浓郁的情感性,教学内容所蕴涵的形形色色的喜、怒、哀、乐及真、假、美、丑等有血有肉的因素,都必须靠人们用心去体验、去感受、去领会。就是将情境与体验结合起来,让学生置身于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中,以情境唤起学生体验情感,读懂情感。

2.1 CAI增加情感体验的广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存在着借题发挥、喧宾夺主乃至空洞说教的不可取行为。教师不能整节课都把话语放在情感创设、情感体验、情感教学上,不能整节课都在灌输情感,灌输道德。价值观澄清理论认为如果学生接受成人教师的情感体验、价值观灌输,就没有机会学会择适而从,择善而从,容易造成学生口是心非、言行不一的不良现象,起到事倍功半的作用。

都说机器没有情感,不能取代教师进行情感交流,而实际上人机交流,双向沟通,是CAI的一个突出特点。CAI通过默默的展示,从头至尾,不用喋喋不休的枯燥说教,只是让学生“神”入其中,体验情感,锲而不舍像滴水穿石,倾诉情感、沟通情感、体验情感。它可以从一节课的导入开始,一直到结束,每一个环节都能体现情感体验,都能利用CAI创设情境进行情感体验,无声无息地用另一种方式进行情感、道德的灌输。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引导而不灌输,甚至可以不发一语,只是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感悟,让学生自行观察、自行体验、自行选择,不必担心引起学生的反感,起到润物无声的作用。

2.2 CAI增加情感体验的深度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CAI可以让课堂化静为动、化死为活、动静结合,再现情境,使学生闻其声、见其人、历其事,使学生每每激愤、扼腕冲发,壮烈处可歌可泣,深沉处再思再叹,欢悦处抚掌称快。这就大大提高情境的真实性,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

CAI的使用,直观的感受胜于教师千言,一美一丑的对比,学生产生令人震撼的心灵变化,从无比的自豪到极度的愤怒,是祖国尊严的践踏,是耻辱的标志,是落后就要挨打的见证,是奋发的起点。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心中升腾,这样情感的体验就达到高潮。教师少费口舌,学生一目了然、情感叠起,增强学生情感体验的效果,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情感体验的深度。

3 情感交融

交互性是多媒体课件的一大特点,利用此特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己分析、讨论、体验、交融,针对学生的基础、能力、兴趣和情感体验等各方面的差异,因材施教分层提问,让不同层次的同学在自己原有基础上与创设的情境交融,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自我体验,实现学生与教学内容、教师、学生之间的情感互相交融。

3.1 加强与教学内容的情感交融历史与社会教学的知识内容与情感教育内容的一致性,决定历史与社会教学过程应该寓思想教育于知识的传授之中,激发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感。利用CAI“再现”已消逝的历史现象,调动学生听觉、视觉等感觉器官,使学生感受氛围,进入角色,从而与情境相融合,受到感染和教育,其作用一定优于教师口述的情境交融。如《火烧圆明园》《甲午风云》《太行山下》《西安事变》《大决战》等许多影片都可以通过剪辑,联系教材内容,把历史上许多光辉、高尚的人物形象具体生动地再现在学生面前。加上教师的解说,从而以境带情,以情动情,情境交融,使学生受到极大的震憾。学生在正确理解课文知识的同时,激发对真、善、美的爱,对假、丑、恶的恨,思想情感受到极大的感染和熏陶。

3.2 改善师生关系的情感交融教学过程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人际交往过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成功教学的基本保证。CAI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教师的角色要从知识的讲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学生活动的导演者,强调教师把学生摆在教育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参与的讲述、演示、阅读、回答、探讨,做到每个学生不仅能参与而且积极参与,从而建立平等、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鉴于历史与社会课时少,珍惜课堂教学中师生积极情感的建立、交流和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

应用CAI的教学过程实际上是创设一个宽松、和谐、民主、自由的教学氛围,给那些情感内向不易表露的学生提供各种参与教学的机会,提高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喜怒哀乐、爱憎怨恨完全是随着CAI对事件、人物的展示而真实地流露,情感丰富真挚而不矫揉造作,这容易使学生随着CAI创设的情境,与教师产生感情的共鸣。避免居高临下的灌输式教学置学生于被动接受地位的弊端,只有因势利导,谆谆善诱,发挥其个性的体验与感悟。可以缩短师生间的情感距离,避免产生紧张的师生对立情绪,是对师生关系的一种调节,是师生情感的一种交融。

3.3 加深学生与学生关系的情感交融CAI创设的情感体验中,无论是爱还是恨都是学生自然、真情的流露,课堂上洋溢着生命的色彩,学生时而赞叹、时而愤恨、时而深思、时而痛斥,心潮澎湃,思绪难以平静,真正达到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每一个学生都经历了一次心灵的洗礼。在这些洗礼中,学生之间或产生相同或相似的情感体验,觉得同仇敌忾、体验团结的力量,找到人生的知己、知音;或产生不同的了解不同的情感体验,但也会发现其他学生的优点、缺点,感悟情感的丰富与细腻,学生与学生的情感关系就会得到进一步理解、交融、加深。

4 情感升华

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等人经过研究表明,情感内化目标应是一个按不同心理等级层次排列的连续体,它由低到高被划为5个层次,即接受、反应、评价、组织、性格化。这5个层次紧密衔接,层层递进。布卢姆总结时指出:“在这个过程中,情感成分从单纯觉察开始,经过具有一定动力的阶段,最后达到对一个人的行为的控制。”可见学生的认知过程是一个逐步提高的过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如何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使学生的思维活动由现象到本质、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这是教育工作者必须探求的问题。

面对历史,我们可以哭、可以笑;可以追思,也可以戏说;可以歌唱,也可以怒骂。历史给我们宣泄情感、升华体验、深化认识的处所,当我们在CAI创设的情境中感动时,学生的感动往往是发自内心的、深刻的、内化的、激情的,历史与社会课才更有魅力,更有生命的色彩。对比课堂传统教学模式,仅凭教师的语言和行为动作是无法完全达到效果的,充分利用CAI技术和网络资源,能够给学生提供跨越时空的丰富信息,以有声有色、形象生动、直观深刻的情境感受。“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用CAI,可以演绎真情课堂。

参考文献

[1]小原国芳.小原国芳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 版社,1993:105

[2]托马斯·费兹科,约翰·麦克卢尔.教育心理学[M].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93

[3]胡礼和.现代教育技术基础[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 2006:3

(作者单位:浙江省临海市桃渚中学)

猜你喜欢

交融创设情境
不同情境中的水
真美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根雕与古钱币的完美交融
中外艺术精品展览文化的碰撞与交融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交融的独特优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