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的理解

2009-08-17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09年19期
关键词:创造性信息技术素养

尹 霞

教育部颁布最新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该《标准》规定高中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总目标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表现在:对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对信息及信息活动的过程、方法和结果进行评价的能力;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及解决学习和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遵守相关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和责任感。对于高中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总目标,《标准》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个层面进行详细的阐述。这3个层面的培养目标是相互渗透、有机联系的一个整体,对它们能否有一个正确而全面的认识,是贯彻实施新《标准》和改革高中信息技术课教学的关键所在。

1 明确提出“提升信息素养,培养信息时代的合格公民”

在从计算机教育转向信息技术教育的过程中,最关键的转型在于从计算机操作的培养转向信息素养的培养。随着新课程的全面铺开,高中学生的“零起点”问题将逐步消失,因此,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将在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这是坚持的根本理念和实际教学活动的总目标。通过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让学生在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和交流中,掌握信息技能,感受信息文化,增强信息意识,内化信息伦理,培养创新思维,提高实践能力。

2 大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性是新《标准》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教育研究的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相对于西方一些国家的学生来说,我国的学生在学习上的2个突出特点就是理论水平较高,动手能力较低;解题能力较强,创新能力较弱。当然,这是一个从小培养的问题。但不管采取什么样的手段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性,客观的物质条件保证是必须的。目前,很多学校的计算机设备条件较差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这种现象的出现与长期以来所形成的重理论轻实践、重接受轻质疑、重使用轻理解的偏执教育理念是密切相关的。只有在更新教育观念和改善办学条件的前提下提高认识水平,才能达到教学改革的目标要求。

3 保护学生的创造潜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是教育行为的一个重要目标。解放学生的思想、破除学生对权威的过度迷信和崇拜以及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和意识,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首要前提。应当允许学生对来自书本、教师、家长和学术权威的观点、意见、看法和学说等产生不同的理解,并允许他们保留自己的这种理解。

信息技术是一门涉及面很广的工具性学科,这就决定了高中信息技术课的内容是丰富而复杂的。况且在一个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社会,任何一个人对信息技术的发展状态都难以做到了如指掌、面面俱到,因此课堂上有时出现学生知老师不知、老师这么认为学生却那么认为的情况是很正常的。对于这种情况的出现,教师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及清醒、冷静、正确、客观、理性和辨证的认识。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彻底挣脱传统教育观念带给教师的桎梏枷锁,才能真正营造出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的良好课堂氛围。在这个问题上,教师作为教育行为的执行者,必须放弃对师道尊严的某些狭隘而偏执的理解,以宽广的胸怀面对学生的提问、质疑和异议。有些教师上课时对于学生的正常疑问要么因档次太低而不予理睬,要么因回答不了而装没听见或发怒遮羞,这些行为都严重打击学生的创造潜能。

创造性来源于创造欲望,创造欲望要用积极的手段去激发。在目前的高中信息技术课教学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第一,教师上课只介绍一种论点,并将这种论点当作结论性的东西告诉学生,不允许也没有给学生留下思考和质疑的空间;第二,概念或理论的教学从例题的选择、分析、求解到课后习题的布置全部由教材或教师单方实施,剥夺学生对学习过程的主动参与权。一些教师没有教参上不了课,练习和习题少的课本不愿使,一些学生遇到教师不明确布置作业的情况就不知道该干什么。一个人如果思想僵化了、大脑静止了,那就什么创造性也谈不上。解读新颁布的《标准》不难领会出这样一种含义:今后的信息技术课教材和教学都要具有相当的开放性,要允许教师和学生享有自己的选择权,正确看待学生思维的多样性存在,最大限度地保护学生思维的独特性和求异性,保护学生的创造欲望。

4 教师教学理念的改变

新《标准》的颁布意味着信息技术教学改革的一次新的契机: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面临着从内在理念到外在方法的全面转型。要完成这一转型,关键在于:一方面,要广泛借鉴国内外信息技术课程短暂历史中积累的教学经验;另一方面,更需要每一位信息技术教师在认真研究课程特点的基础上,加强理论学习,结合教学实际,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因为教学过程实际是个重新规划、安排课程内容,选择教学方法的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共同进行创造活动的过程。

(作者单位:河北省行唐县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创造性信息技术素养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创造性结合启示的判断与公知常识的认定说理
《文心雕龙》中的作家创造性考辨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