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改革中的数学教学衔接

2009-08-17郑晴怡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09年19期
关键词:新课程创新能力数学

郑晴怡

新课程改革中要求教师具有创新精神,也要求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来提出切实可行的办法。小学到初中的过渡阶段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教师要分析不同的情况,对症下药,才能帮助学生尽快地适应新的学习方法和要求。

课程中新内容的增设,也要求教师具有创新精神。新课程中,增设了“数学建模、探究性问题、数学文化”3个模块式的内容。这些内容的增设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这些内容要求教师要用全新的教学模式来教学。教学不仅是为了掌握知识的结论,更重要的是经历求知的过程。教学的目的不只是掌握现存的知识结论,其最重要的目的是将习得的知识迁移到新情境中,也就是要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1]。英国哲学家认为,人类大脑中的知识分为明确知识和意会知识。明确知识是指能言传的,可以用文字来表述的知识。意会知识是指不能言传的,不能系统表述的知识,意会知识是镶嵌于实践活动中的,是情境性和个体化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所以新课程特别强调过程教学,让学生参与并体验。所以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就要充分揭示思维过程。

从小学升入初中后,由于课程标准、教学要求、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等多方面的原因,学生在初中的数学学习中将产生很大的分化,学困生增多、优生减少,数学成绩下降,这势必会引起学生的心理变化,并导致一系列不良后果:对学习产生厌烦情绪,上进心减弱;对学校和老师的感情淡漠;不良风气的滋长影响更多学生的健康成长。对此,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1 现状分析

1.1 学习不适应小学课程门类集中、内容简单。进入初中后,无论学习内容、学习范围,还是学习方法,与小学比较起来,都有很大差异,具有新的特点。要求初中学生的学习具有更大的独立性与自觉性,学习方法必须灵活多样。事实上,大多数学生不能立即适应这一学习环境,所以造成学习成绩下降,而从开始就没有掌握好学习方法,更会造成恶性循环,导致学生失去学习兴趣。

1.2 心理的原因由小学进入初中,学生的生理和心理都发生较大变化。从心理上说,初一年龄都在13岁左右,正处在有意识记向意义识记、具体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化的时期,而部分学生对这两个转化开始不适应,若不能较快适应这两个转化,就渐渐跟不上教学要求。

2 转化策略

2.1 分析教材,做好衔接1)知识上的衔接。数学的显著特点之一就是有严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旧知识是新知识的基础,新知识是旧知识的发展。因而,新生入学,结合新课内容,加强旧知识的复习是防止和转变后进生先决条件,特别要重视“第一章———丰富多彩的图形世界教学”。2)学法上的衔接。在小学里,一部分是“死读书”,学习方法以简单模仿、死记硬背为主;另一部分平时除了听课、做作业外,不注重挖掘课本功能,更多学生做题只求结果,忽视数学的严谨性和规范性。因此,开始应有意地让学生体会到小学学习方法在初中阶段是不能适应的,坚持严格的常规训练,帮助学生用科学的方法去学习,这是保证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必要措施。

2.2 激发兴趣,启动思维学习兴趣是学生渴求获得知识的动力,数学教育的成就,很大程度取决于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能否保持和发展。为此,培养和提高初一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启动发展学生思维的有效措施,是防止和转变数学学困生的重要保障。只有对数学有兴趣的学生才能真正学好数学。

兴趣是带情绪色彩的认识倾向,成功的欢乐可使学生保持持久的兴趣。在数学教学中,要给予学生多次的学习成功,能使学生多次获得愉快情绪,从而为数学废寝忘食、积极思维。如讲授公式(a+b)(a-b)时,启发学生自己得出公式,对它产生兴趣后,再讲解其应用,方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每一个学生都渴望获得成功,都想要证明自己的价值。课堂上他们专心听讲、积极讨论、敢于质疑、勇于表现,课后他们潜心钻研、迎难而上、乐此不疲,大有“誓攀天下高 ”的雄心。但不是每个学生都能学好数学,在挫折下,有些人就放弃了,就失去了兴趣。所以掌握扎实、完整的基础知识和必要的学习技能是学生获得成功和保持兴趣的重要条件。这些现象启发我们,如果学生掌握比较完整和扎实的数学知识,必然直接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使学生获得更多的成功体验,促使学生喜欢学习数学。另外,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必须从低年级开始重视和进行。充分发挥外在动机和内在动机及其相结合的优点,利用新奇的事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成功的体验和价值的肯定保持学习的兴趣[2]。

2.3 营造氛围,注重创新每个学生都具有潜在的创新才能,要把这种潜能转化为现实中的创新力,应营造浓厚的适宜创新教育的氛围,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3个方面。

1)数学教师自身要具备创新精神,这是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学生数学知识的获得和能力的形成,教师的主导作用又不可忽视,教师本身所具有的创新精神会极大地鼓舞学生的创新热情。因此,应该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新精神,努力提高创新能力,掌握更具有创新性、更灵活的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不断丰富和提高自己。

2)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和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较适宜的“气候”和“土壤”。创新是教育要培养的一项重要能力,而自主是创新能力的起点。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就要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首先可以从数与计算这一类学习难度较低、前后联系紧密的学习内容开始让学生尝试自主学习。再者,让学生学习一些比较直观的知识。同时要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并且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教师要在教学活动中有意识的训练学生的观察、表达、质疑、迁移、类推、对比、实验、分析、归纳、综合等学习能力,为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自学效率奠定基础。以“升学率”为教育目标的应试教育,使得教师和学生都处于高度紧张的机械的知识传授中,很难形成创新意识,这些严重阻碍了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应转变过去提倡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并重的模式,实现由“教”向“学”过渡,创造适宜于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学习的活跃的课堂气氛,从而形成有利于学生主体精神、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健康发展的宽松的教学环境。

3)创造一套适应创新教育的课余活动。扩展学生数学知识体系结构,扩大视野,真正提高学生素质,着眼于未来。

2.4 发挥功能,合作学习创设愉悦、自主的教学环境,学生将学得积极、学得生动、学得扎实,而且他们充分体验着参与的快感、思维的乐趣。1)发现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要从培养他们积极思维,学会提问题开始。引导学生提问,应从七年级开始。针对七年级学生敢说敢问的优点,慢慢渗透,学生便会逐步模仿。如教“有理数加减”时,让学生看书,学生便会问:“为什么要先复习那些内容?”还有学生问:“为什么先确定符号?”笔者马上肯定:“这个问题问得好,这是我们这节课的重点。”这样预习时的提问,既有趣,又给学生指出了思考方向。2)成功的尝试。以竞赛的形式,让学生在参与学习过程中,亲自感受到成功的愉悦,尤其是这种表现的成功受到教师的夸奖,更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多层次、多渠道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总之,中学数学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掌握好的事,尤其对刚刚进入初中的学生来说,一定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教师要善于研究学生学法现状加以分析,讲究策略,因材施教,让学生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让学生从根本上掌握学习方法。如此,学生的素质才能提高,数学才能真正让学生体会到乐趣。

参考文献

[1]肖川.教育的使命与责任[M].长沙:岳麓书社,2007

[2]曾琦.新课程与教师角色转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 社,2003

(作者单位:浙江省天台县坦头中学)

猜你喜欢

新课程创新能力数学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高中体育新课程实施“碰壁点拔”式教学模式初探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