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新课导入技巧

2009-07-30张耀成

考试周刊 2009年24期
关键词:课堂导入教学情境小学数学

张耀成

摘 要: “如何进行数学课堂新课的导入”是值得每一位数学教师思考的话题。本文针对小学数学课堂导入技巧问题,着重从五个方面进行探析:1.复习旧知,导入新课;2.设置悬念,导入新课;3.巧用媒体,导入新课;4.联系实际,导入新课;5.操作演示,导入新课。

关键词: 小学数学 课堂导入 教学情境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而课堂导入更是艺术中的艺术。所谓导入,就是运用导入语引导学生快速进入教学情境的手法。《教育心理学》指出:“好的导语像磁石,能把学生分散的思维一下子聚拢起来;好的导语又是思想的电光石火,能给学生以启迪,提高整个智力活动的积极性。”精心设计的导入,能唤起学生的注意力,启动学生思维的机器,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形成学习动机,架起新旧知识的桥梁。那么,如何进行数学课堂的新课导入呢?

1.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数学知识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表现出极强的系统性。旧知识是新知识的基础,新知识又是旧知识的发展和延伸。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实质上是新知识与已有认知结构中的旧知识建立联系的过程。孔子云:“温故而知新。”根据认知心理学的同化理论,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起固定作用的观念,课堂导入时教者可以把它当成联接新、旧知识的纽带和桥梁。例:在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时,出示旧知:①3+7+4;②5+5+5。提问:比较①②两题有什么不同?比较后学生回答:第①题的三个加数不相同,而第②题的三个加数完全相同。教者过渡导入:像第②题这样由几个相同加数连加的题目可以用加法计算,还可以用一种新的方法计算,用新方法计算这样的题目只要知道是“几个几相加”就能立即算出“和是多少”,比用加法简便得多,大家愿不愿意学习这种新的计算方法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认识乘法”。如此从新旧知识间的联系进行导入,较好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需要,激发了其学习的内驱动力,同时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比较分析的思维表达能力。

2.设置悬念,导入新课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学习的热情往往会更多地受到好奇心的驱使。学生学习新知是一种特殊的情、知相伴的认知过程,这个过程包含着属于非智力因素范畴的情感,它是学生智力发展的内驱力。因此,在教学导入环节有目的、有方向地设置疑问,制造悬念,创建“愤”、“绯”情境,可以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其释疑探索的兴趣,促使学生自觉地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使情、知交融达到最佳的状态。例:在教学“年、月、日”时,可设置问题悬念:“小明的爷爷到2004年只过了18个生日,谁知道小明的爷爷今年有多少岁?”“18岁的爷爷能有孙子吗?”如此设问能激发学生的认知矛盾,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一种神秘好奇之感。此时顺利导入:学习“年、月、日”这一内容就能够找到答案。

3.巧用媒体,导入新课

教学实践表明,儿童易于接受新鲜事物,幽雅动听的音乐,鲜艳夺目的色彩,美丽斑斓的图画,能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多媒体的使用为学生提供了生动、形象、直观、感染力强的教学信息,教师可借助电化教学媒体渲染气氛、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最短时间内进入角色,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进而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例:在教学“圆的认识”时,在出示自行车飞快行驶的课件画面后,提问:①“谁知道,自行车为什么能行驶得又快又稳?”(生答:“因为车轮是圆的。”)②“车轮做成其他形状的,如正方形、长方形、椭圆形……行吗?”在学生的积极讨论交流之中引入新课。

4.联系实际,导入新课

小学数学中的许多教学内容都与现实生活有着密切联系,许多数学知识都直接来源于生活生产实际。在新课导入时,教者应从学生所熟悉的生活生产实际事例出发,使他们意识到数学有极其广泛的应用性,使他们把学习变成一种自我需要,增强求知欲望。例:在教学“面积和面积单位”一节内容时,一位教者设计如下导入:“兄弟俩一起做相框,各做了一个不同的长方形相框。哥哥做的相框是:长6分米,宽2分米;弟弟做的相框是:长4分米,宽3分米。他们一起来到玻璃店,为相框安玻璃,在付钱时,老板却让他们付同样的钱。这合理吗?为什么?请同学们评评理!”如此导入,有效实现了数学的生活化,生活的数学化,充分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又作用于生活”的理念。通过让学生凭借生活的经验主动探索,培养了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探索精神。

5.操作演示,导入新课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手与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些联系起着两方面的作用:手使脑得到发展,使脑更加明智;脑使手得到发展,使手变成创造的、聪明的工具和镜子。”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进行操作演示导入能有效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如:在教学“认识多边形”时,可先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一张正方形白纸,触摸感受一下图形的边长是指哪一部分?正方形有几条边?如此设计,让学生在动手触摸、动脑思考的过程中,对边有了直观的认识,对下面学习“认识多边形”起到了较好的铺垫作用。再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也可以操作演示导入:在黑板面上,细绳的一端固定,另一端系一个小球,拉直细绳用力甩动,小球运动的轨迹形成一条首尾相接的曲线。教师略作说明:如果用粉笔代替小球在黑板上画出小球运动的轨迹,就是一个“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圆的认识”这一节内容。

总之,导入是整个课堂教学的准备工作,能为师生即将进行的思维活动做好心理准备。

数学课堂导入的方法还有很多,我们在具体导入时应根据教学的目的、内容、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最恰当、最生动的导入情节,切记导入不能只图表面的热闹,追求形式花样,更不能占用过多的时间削弱其它教学环节。唯此,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谢国军,韩彦昌.导入在数学教学中的魅力[J].黑龙江农垦师专学报,1999,(01).

[2]李东锁.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巧妙运用“悬念”[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3,(01).

[3]李积莲.小学数学新课导入撷谈[J].青海教育,2003,(Z1).

[4]李剑平.新课标理念下小学数学新课导入例析[J].辽宁教育,2003,(Z2).

[5]杨亚伶.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艺术刍议[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3,(07).

猜你喜欢

课堂导入教学情境小学数学
趣味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高中数学课堂导入的方法
信息技术下的小学语文高效教学探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语文课堂教学的导入艺术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