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多媒体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2009-07-14张晓燕

关键词:突破难点交互性激发兴趣

张晓燕

关键词:激发兴趣;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交互性;优化实验效果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010X(2009)05-0064-01

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使人类进入了信息时代,计算机和多媒体的应用是现代教育的时代特征。多媒体教学所特有的图、文、声并茂的特点,使教学从无声到有声,从无形到有形,拓展了教学空间,对于改变学生传统的学习方式,扩大信息时空,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从听觉获得的知识能够记忆15%,从视觉获得的知识能够记忆25%,而同时从两种信息传递工具就获得约65%的知识。计算机多媒体技术集声音、图象、图表、文字、数据为一体,它的多感官刺激作用,有利于学生注意力的长期保持和获取知识。在化学课中,若恰当地利用投影、幻灯、录像或计算机等媒体,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吻合的教学情境,可以充分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发挥寓教于乐的学习优势,使学习变得轻松愉快。例如在教学《单质碳的性质》时,采用多媒体导入生动形象的画面,伴以美妙的音乐弹出一幅郑板桥的古字画,一边播着美妙的音乐,一边在屏幕上用文字设疑:“这幅字画为什么会年长日久而不褪色呢?”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目观其型,耳闻其声,心有所思,激发起学习兴趣,很快进入学习过程。紧接着放映几幅画面:几个大型露天煤矿,堆积着好多煤;人们用烧焦的木桩往坝梁上栽,而边上闪烁一根普通木桩在泥土中腐烂的情形。学生们在观赏中情不自禁地脱口而出:碳在常温下具有稳定性。像这样,播放一段录像,倾听一段录音来引入课题,就会使整个课堂顿时活跃,不仅可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醒学生有意注意,而且可使学生的心一直被教师引导着,环节紧凑,过渡自然,使教学过程顺利进行,还提高了教学效率。

二、充分感知材料,突破重点难点

学生的认识活动是以感知为基础的。生动直观的感性材料最易被学生接受,能使学生从事物的表象中找出规律,形成正确的概念。但在传统的课堂中,由于给学生提供的感性材料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影响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巩固。如在讲授《原子》这节课时,由于微观世界的分子和原子极其微小,非常抽象、难以理解,是往届授课的难点所在。利用计算机电教媒体,可以变小为大,变静为动,变抽象为具体,再恰当地加以运用,能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学就轻松多了。例如,可以在计算机上将原子放大成一个具体的球体形象,通过动画,演示球体内部电子围绕原子核运动及原子核内部的更小微观结构,将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对分子与原子这两个不同的概念,可以通过观看“氧化汞分子受热分解的微观示意图演示动画”,使学生很容易理解相关知识: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分成更小的微粒,而这些更小的微粒在化学变化中不会再分裂,只能重新组合,这更小的微粒即为原子;同学们也会轻松地掌握分子与原子的联系与区别。

三、加强教学交互性,提高教学质量

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的引入可以增强教学过程的交互性,使单向的教学活动变为双向的或多向的教学活动。同时在实际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输入的信息,理解学生的意图,并运用适当的教学策略,指导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充分利用计算机存储量大的功能,可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背景资料,加大学生的认识深度,使学生思维不仅得到横向发展,更得到纵向发展。如在初三讲比较氧气、氢气、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时,因三个制取装置大同小异,学生极易混淆。如果只通过实验室中做实验来区分,很难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因需要的仪器较多,受实验室空间条件的限制,无法同时满足所有学生的需要。而多媒体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更为灵活的实验平台,在电脑上将三种化学仪器装置全展现出来,然后要求学生对三种不同的气体制取仪器装置作模拟组装。这样,就可以通过对真实情景的再现和模拟,培养了学生的探索、创造能力;再者学生在实践中,充分认识了各种仪器的使用方法,也可从中深深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从而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四、优化实验效果、加深认识理解

实验是化学学科的基础,也是实验引探法实施的前提,其重要意义勿庸置疑。然而,传统的课堂演示实验存在着一些不易克服的矛盾:(1)反应装置规模小而课堂范围大,多数学生观察现象模糊;(2)许多化学变化瞬间即逝,学生注意力难以集中在应当着重观察的重点上,因而感官刺激强度不足; (3)一些实验危险性较强,不益于在课堂上演示;(4)工业生产装置规模大,根本无法在课堂内演示等。利用计算机制作模拟课件,就可以帮助学生摆脱这些认知障碍。例如对一些能见度小的实验,可利用视频投影仪将演示操作过程放大,将关键部位用特定镜头展示给学生;再如,稀释浓H2SO4时万一误地将水倒入浓H2SO4中带来的后果,或点燃不纯的氢气发生爆炸等实验都具有一定的危险性,而通过动画模拟及伴音均可得到解决;还可以模拟高炉冶炼流程,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可见,多媒体模拟的技术,不仅可优化实验效果,而且还可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综上所述,应用多媒体教学,不但构建了寓电教、实验、黑板为一体的新型的教学模式,而且弥补了传统教学的不足,缩短了教学时间,增大了课堂容量,激活了课堂气氛,提高了教学效率。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应多动脑子,恰当地设计、开发、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使之与教学有机整合,更好地应用于我们的课堂,为我们的教学服务。

【责任编辑 张桂英】

猜你喜欢

突破难点交互性激发兴趣
运用思维突破语文教学难点
浅谈信息技术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
让趣味融入数学课堂教学
新媒体语境下艺术传播的发展及城市运用探究
数字化城市公共艺术交互性内涵研究
提供语言交往平台,促进幼儿语言发展
多媒体技术项目制作实例剖析
浅谈如何让学生“乐学”“会学”初中物理
以导引学,提高学生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