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企业集团财务监控中存在问题的探讨

2009-05-14

魅力中国 2009年32期
关键词:企业集团

樊 文

摘要:我国的企业集团起步较晚、经营规模较小、竞争力较弱,伴随着跨国公司的大量涌入,带来了更为严峻的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在这种背景下,对我国企业集团发展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研究不仅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十分紧迫的。

关键词:企业集团 财务监控 融资手段

企业集团财务监控是指在产权基础上产生,为确保企业集团整体目标的实现而实施的统一财务政策与监管活动,是对本集团的财务信息、财务风险、财务决策等内容进行的监督和控制,其根本目标是建立一种内源性财务信息质量保证体系从而保障企业集团资产的安全和企业的健康发展。

企业集团财务监控是在出资人所有权及企业法人财产权基础上产生的,围绕集团发展的总体目标建立监控组织体系,并利用各种财务手段对下属子公司的经济活动进行的调节、引导、控制和监督,其目的是使子公司的经营管理活动符合集团发展的总体目标,维护集团的整体利益。企业财务监控是涉及事前预测规划、事中监督控制、事后归纳总结的全过程监控,具有基础性、专业性和经常性的特点。我国企业集团大多数为母子公司型。因而其本质决定了它的特点,其中最主要、最基本的,也是在研究企业集团财务监控中最需要把握的有两点:

第一,个体独立性与整体协调性的统一。企业集团是一个多法人经济联合体,其下属子公司在法律上是独立法人,独立地承担着民事责任和义务,在生产经营上具有相应的独立性。但是作为企业集团的子公司,受集团章程和内部管理体制的制约,其行为必然要考虑与集团整体目的的协调一致。为使企业集团整体上能够形成整合协同效应,实现竞争优势,集团通常都会在内部建立特定的统一协调控制机制,财务监控机制即是其中的核心部分。因此,企业集团财务监控要致力于下属子公司个体行为与集团整体行为的协调统一,把子公司的个体行为有效地纳入集团的整体战略之中,以促进整合优势的形成。

第二,多极化、开放型、多层次的组织结构。企业集团作为一种中间性的经济形态,把企业组织和市场体制有机地融合起来,两种不同的资源配置方式要融合在一起,必然需要一种新型的组织结构相适应,即企业集团多极化、开放型、多层次的组织结构。在集团内部,多个法人企业通过各种纽带相联结,形成相对庞大的组织结构,特别是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和跨国经营的大型企业集团,其组织结构更为复杂。而企业集团财务监控要促使个体独立性与整体协调性的统一,必须首先考虑集团组织结构的要求,与集团特殊的组织结构相适应。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企业集团的数量从无到有,规模从小到大,如雨后春笋般地发展起来。然而,企业集团在发展过程中暴露的问题也日益突出,许多企业集团都面临着发展中的困境。主要表现为:有规模资源,无规模经济;有速度拓展,无速度经济;有信息孤岛,无信息经济。凡此种种,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与企业集团的企业集团财务监控乏力不无密切的关系。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我国企业集团的迅猛发展为我国经济增添了强大的活力。但由于起步较晚,发展过快,以及内外部体制和机制上的原因,企业集团的管理中企业集团财务监控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

一、财务公司未能充分发挥资金管理的作用

企业集团存在多层次委托代理关系,导致财务监控主体缺乏统一性,故此要加强企业集团财务监控在资金方面的监控。企业集团财务公司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与金融体制改革的产物,是在中央银行决策和各地专业银行支持下组建的以金融与产业结合为特点的新型金融机构,同时也是代理企业集团发挥资金管理职能的主体。其主要任务是: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实施的要求,为大型企业集团的经济发展,提供配套的金融服务,推进金融与产业的结合,支持和促进企业集团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地发展。财务公司在搞好集体资金服务和提高资金运用效益等方面发挥了独特作用,有力地支持了企业集团的发展。

财务公司承担为企业集团经营筹措、融通资金的功能,但由于缺乏实现这一功能的有效手段。从长期资金的筹措看,由于还未形成完善的金融市场,它还难以采用证券方式为企业集团的重点项目筹集长期资金。而债券的发行短期性,往往难以满足企业集团对长期资金运用的需要。从短期资金的融通上看,由于受到吸取存款范围、成员地区分布和结算手段的限制,也不能最大限度地融通短期资金。

二、企业集团财务监控客体各自为政,缺乏统一性

现代企业集团的委托代理制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可以大大地提高企业集团母子公司经济活动的效率,另一方面,又会产生母子公司的代理问题,从而影响企业集团整体的经营绩效和委托人母公司的利益。

许多企业集团只限于本地区、本部门、本行业发展,没有打破地区、部门和所有制界限。在决策体制上两个极端并存:一是集权过度,一是分权过度。有政府组建的企业集团,往往是集权过度,成员企业失去生产经营积极性;事实上,此集权与分权也并不是归于企业集团公司或各成员企业自身,而是归于企业各自的专业部、委、局。如此,企业集团内成员企业各自为政,均对“国家”负责,企业集团公司不能从企业集团整体发展的战略高度来统一安排投资和筹资活动,企业整体利益受损,使企业集团内部财务政策不能达到一致。

三、企业集团公司财务监控机构的设置不合理

从理论上讲,财务是指企业有计划地形成使用和分配资金的管理活动,及其所体现的资金各方面的经济关系;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对企业的经济业务进行核算和监督的管理活动。二者尽管关系密切,但它们的工作性质、职能、内容和地位都是有所不同的。但实践中,财务与会计机构通常合二为一。这一做法导致企业财务与会计责权利不分,财务工作仅局限于提供报表数据,财务的监控、预测、协调功能不能有效发挥,财务机构运作效率低下。但事实上,财务与会计是两种性质不同的工作,两者对资金运动的管理明显不同:会计工作以进行核算、提供详实的会计报表为基本内容,其职能主要是反映和监督,参与管理只是其间接行为;而财务则是对资金运动更高层次的直接性管理活动,它在会计信息提供的基础上,通过分析会计核算数据和综合考虑多种因素的影响来确定企业的筹资、投资、股利分配等项政策的具体内容。

在我国财务和会计二者的工作混在一起,没有严格的区分,往往是会计和财务人员相互兼任,财务人员局限在记账、算账、报账和简单的数据比较分析的工作中,不能真正发挥财务管理筹资、投资、灵活运用资金的重要功能。而随着我国企业集团的发展壮大,集体财务会管理日益复杂化。一是财务人员是企业财务、会计管理工作的主体,正确处理好财务人员的关系是做好财会工作的关键。由于企业集团公司的财务管理工作跨度达、层次多,对财会人员的管理有其复杂性。如财务人员的任免权限如何划分,财会人员的对外委派所采取的方式等问题都显得异常复杂。二是财务关系的复杂化。在企业集团公司与其分公司、子公司和参股公司的运作过程中,既存在各自独立经营的一面,也存在统一集中发挥其优势的一面。这种对立统一的复杂性在财务管理上表现为:统一纳税与分散纳税的关系;外部信贷与内部信贷的关系;资金的分散使用与资金的集中调控的关系;利润的分散形成与利润的集中分配的关系等等。因此,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完善,企业集团理财活动和会计工作日益复杂化,财务和会计相混的局面已经不能适应新的情况了,财务和会计分离已经显得十分必要了。

参考文献:

[1]裴中阳.《企业集团公司运营管控》.广东经济出版社.2004年版;

[2]李明惠.《企业集团财务控制问题研究》《集团经济研究》2005年.12月上半月刊;

[3]宋洪太.《企业财务资金管理中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6月第3期。

猜你喜欢

企业集团
内部控制在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中的应用
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的财务协调效应研究
企业集团财务管理问题研究
关于企业集团全面预算管理的探讨
浅议企业集团委派财务负责人管理
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模式问题研究
企业集团财务中心运行优化分析
浅析我国企业集团财务公司资金管理问题及对策
企业内部资本市场效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