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2009-05-13沈娟芬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09年6期
关键词:毒品中学生作文

沈娟芬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的生活越来越离不开网络。网络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网络写作也随之蓬勃发展起来,越来越多的中学生开始对网络写作感兴趣,有的中学生还十分偏爱,甚至到了如痴如醉的地步。不少中学生已经有了自己的博客,或是经常在中文文学网站和BBs上发表文章,其文字大多风格鲜明,语言新鲜,态度真诚,思维敏捷,想象力丰富,能够清晰地看见一些对现实的反抗和思考。

相比网络写作的迅速崛起,我们传统的写作教学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1)学生对作文普遍不感兴趣。一提起作文,就愁眉紧锁,如同大难临头。学生中流行一句口头禅:作文难,作文难,一提作文头就大。(2)内容空洞无物。现在的中学生普遍有“重文轻理”的现象,很少有学生能花时间去阅读课外读物和文学名著,不善于观察生活,不注重素材的积累。以致于一写作文就叫苦连天,直呼没有写作素材。一方面是网络写作的如火如荼,一方面是传统写作的日渐委缩、低迷。这不能不引起我们广大语文教学工作者的深思。

笔者认为,网络写作确实有我们传统写作所无法比拟的优势,具体表现在:(1)网络写作门槛很低。曾有写手坦言:“网络写作最大的优势就是没有门槛,只要你会上网,想表达,就有机会成为网络写手。”广大中学生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的时期,他们渴望得到他人、社会的认可,渴望展现自己的才华,而现实生活中的媒体往往是精英者的天地,对广大中学生而言颇有高不可攀之感。网络写作则不然,无论是初学者还是文学爱好者,你都可以在其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可以一圆你的作家梦。(2)网络写作是“我手写我心的写作”。青少年喜欢网络,最重要的一点是他们有很强烈的自我表达欲望。一方面是现实生活的瞬息万变、光怪陆离;一方面是人格的尚未独立,这一切都使他们倍感压抑,而这种压抑感在现实生活中却往往得不到很好的宣泄。于是,只有转向网络一这个虚拟的世界。网络提供给他们一个自由广阔的舞台,让他们完全没有顾忌地袒露真实的自我,抒写性灵,抒发自己内心最深层次的情感。(3)网络写作具有很强的交互性。2006年“我和深圳”原创文学大奖获得者曹韵就这样说过,她个人非常喜欢网络写作这种方式,网络写作可以让她及时地和外界沟通,在创作当中随时收到反馈信息,有了这些参考意见。她就可以发现一些之前没有发现的问题。及时调整写作方向,“网络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在网络上写作,就不会有纸质写作的那种孤军奋战的感觉,你会感觉到你不是一个人在写作。”正因为网络写作具有门槛低、自我宣泄性和交互性的特点,所以网络写作越来越受到广大中学生的青睐,也同时对传统的作文教学发起了挑战。显然,广大中学语文教师对网络写作视而不见、漠不关心,甚至视网络写作为“洪水猛兽”,而一味打击、镇压皆是不可取的。如何发挥网络写作的优势,让网络写作为作文教学所用,让网络写作成为学生快乐作文的舞台,是摆在我们每个语文教育工作者面前的课题。

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探究,笔者认为让网络写作为作文教学所用,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利用网络资源,丰富学生的素材

学生感觉没东西可写,或是无话可说,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缺乏写作素材。而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这个问题可以迎刃而解。网上拥有丰富的信息资源,可以迅速为学生提供生动、鲜活、贴近生活的素材。鼠标轻点,大千世界尽在眼前,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写景可点击“自然风光”,叙事可点击“时事新闻”,写动物可搜索“动物世界”写人可以搜索“名人访谈”。此时。对学生来说,完全不是没有东西写的问题,而是如何利用丰富多元的网络资源,选择一个合适的角度来阐发自己的观点的问题了。记得前一阶段,学校开展了一篇以“拒绝毒品,珍爱生命”为主题的征文活动。“毒品”,这个词尽管学生都耳熟能详,也都知道毒品的危害。但毕竟学生生活的世界比较单纯、生活阅历不够丰富,更缺少对毒品知识科学的了解,很难写出真正有真情实感的文章。有鉴于此,我充分利用了网络的优势,组织学生上网查阅资料,积累写作素材。在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后,一个个都写出了令老师满意的作文。有的同学着重查阅历史资料。从历史的角度,从“虎门销烟”说起,历说毒品之害自古有之;也有的同学,搜索了几种毒品的知识,着重介绍鸦片、海洛因、冰毒、摇头丸等几种常见毒品的简单识别,来告诫青少年要远离毒品;也有同学搜索了有关吸毒者的典型事例,直接从毒品对身心的危害、对社会的危害来阐发“毒祸猛于虎”的道理。正是网络,激起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开阔了学生的眼界。从而使得我们班在这次的征文大赛中,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一举囊括了一、二等奖。可以想象,如果脱离了网络这一媒介,学生不能占有丰富的写作资源,又如何能写出精彩的作文来?

利用网络的交互性,使学生体验到写作的快乐

每个学生都希望得到老师、同学的肯定,每个学生心中都有希望自己的作文发表的想法。可是在传统的作文教学中,学生的这一点点小小的愿望往往成了奢望。除了少数同学的作文能够在班级中朗读或是张贴外,绝大部分学生的作文只能成了“杨家之女”、“养在深闺无人识”,作文本上也只有老师寥寥的几句评语,根本体会不到写作的快乐。长此以往,势必会压制学生写作的快乐,写作也就成了一项苦差事,学生不愿写,不乐意写,更缺少写作的动力。而网络的交互性,则可以让每个学生一圆作家梦,体验到写作的快乐和成功的乐趣。记得前一阶段,看到有个作文网站在征文,便在班级中进行发动,鼓励学生去投稿。结果有几位同学的文章在网络上发表,这极大地激发了班级同学的写作热情,以更认真的态度对待平时的写作练习,作文水平也随之水涨船高。甚至有学生开始尝试着自己写博客,他说,每天看到读者的点击、网友的评论,是他的最大乐趣,比写作文时老师给他高分还要快乐。网络为学生作文搭建了互动交流的平台,学生不仅可以在网络上发表文章,而且更重要的是可以让成千上万的人欣赏到自己的作文。这极大地满足了学生渴望发表的欲望,增强了他们创作的成功感,激发了他们的写作热情和自信心。

利用网络的开放性,优化作文评改

心理学告诉我们,有反馈才能有进步。及时有效的反馈是提高作文水平的关键。所以,作文教学一直倡导快速批改,及时反馈给学生。然而,现实情况却是:一个语文老师,担任两个班的语文教学(有的老师还有大量的班主任工作要做),两周一大作,一周一小作,繁杂的教学任务,积压如山的作业,等到老师把学生写好的作文返回到学生手中,往往学生已经忘得差不多了。而且,由于受时间的限制,教师不可能在课堂上把每篇作文的利弊得失统统分析一遍;更由于受教学设备的限制,决定了教师的评讲只能是“空对空”,往往是老师在讲台前口沫横飞,而学生在下面听得恹恹欲睡。如此的作文讲评,势必是一种毫无效率的讲评,对学生的写作也毫无裨益。然而,如果我们能把网络技术引入作文评改中,则情况将会得到改观。教师可以组建班级作文教学网络平台。那么,在这个网络平台里,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浏览作文,然后把学生有代表性的作文选取出来,通过网络系统显示在所有学生的屏幕上,围绕文章的字、词、句、章法、结构,组织学生一起探讨文章的成败得失,并由教师直接在网络上进行修改。通过集体评改,学生对自己的习作也就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能从范例中很好地汲取经验教训,取长补短。另一方面,学生在网上不仅可以看到自己的作文,还可以浏览任何一位同学的文章,学生可以随时随地针对同学作文中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这样,每个同学既要认真负责地指出别人文章的不足。又都可以得到他人的关注,获得众多的建议,吸取别人的优点,可以更好地修改自己的作文。可以说,是网络为学生创造了相互启发、疏导与帮助、取长补短的良机。

如果把生活比作汪洋大海的话,那么我们的作文教学就应该是流水,随物赋形,无孔不入,使我们生活的每一处、每一个角落,都闪烁着作文教学的清辉。而网络写作无疑更是为我们的作文教学注入了活水,只要我们每个语文教育工作者善加利用,一定能让学生的文思喷涌而出!

猜你喜欢

毒品中学生作文
物流线上的毒品追踪
火烧毒品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欢迎来到《中学生博览》大型团购会
远离毒品珍爱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