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我们成不了教育家的时候

2009-02-12顾建德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2009年1期
关键词:治校教育家陶行知

顾建德

前段时间,几个在外地发展很成功的朋友回来邀请我参加了他们的一次聚会。其间,他们就近20年来的工作和成绩各自做了一番介绍。通过介绍,我知道了其中一位在2007年被当地市政府评为了“优秀企业家”。在为他祝贺的同时我又有了一番深思,中国各级政府或大众授予的各种“家”太多,就是很少有教育家。我从1982年参加工作到现在,好像能得到省里专门下文授予“教育家”称号的还只有李镇西校长。2007年6月底,李镇西校长就平民教育的问题给温家宝总理写了一封信,7月31日,我们共和国总理就此作了重要批示,8月8日~9日省委书记和省长分别就学习贯彻温家宝总理的重要批示精神提出了明确要求。后来,省里根据李镇西的教育思想和素质教育的实际贡献授予了他“平民教育家”的光荣称号。

聚会中,这位“优秀企业家”朋友问我:你们教育界校长评教育家吗?怎么评的々当时让我感到愕然。说真的,“校长与教育家”这个话题,早在2003年3月人们在缅怀复旦大学老校长苏步青先生去世时就引发出来了。人们更关注的是他作为校长的教育家和作为教育家的校长的活动,这本身就很耐人寻味。当话题由一个具体的人,由一个既是教育家又是校长的苏步青引向校长如何治校的时候,话题本身的意义就已经被推而广之了。这是一个很有价值的话题,但我无法跟我的朋友就这样的话题进行深入交流。我只有笑着回答他,《现代汉语词典》中根本没有“教育家”这一词条,可能是主编压根就没打算让中国出现“教育家”。而且时下关于教育家的争论也颇多,有人以为“教育家”的称呼应该缓行。进而连提“做教育家”的口号都应该慎重,甚至有人觉得中国缺乏“教育家”的生存环境,不像你们挣几个铜子就是企业家、改革家。教育是一种艺术,可艺术家遍地都是。就是没有教育家。哼哼几句就是歌唱家,还得加上“著名”二字方显他们“家”的突出;写几块豆腐文章就是作家,只要在电视上露脸的就是表演艺术家。可怜我们两千多万教师,多少人皓首穷经,呕心沥血,毕其一生,桃李满天下,但连“家”的边都沽不上!

由于我是陶行知先生的推崇者,所以我笑着告诉我的朋友们,陶行知先生在《一流的教育家》中早就告诉我们,教育家分几种,第一种是“政客教育家”;第二种是“书生教育家”——纯粹搞理论,不懂实际;第三种“盲行盲动的教育家”。他认为这三种都不是好的教育家。真正的教育家要有两种精神,一种是创造的精神,一种是开辟的精神。创造的精神是说发明新理,创造新说,开辟的精神是指教育没有到的地域,像内蒙、云南、贵州等我们教育家不去的地方,你要到那里去开辟;在学术、教育的很多没有涉及的领域要去开辟。他说只有具有这两种精神的教育家,才是真正的教育家。按照陶行知先生的这两个条件和标准,中国的教育家应该有成千上万吧。但是,西方国家评论界居然有一种说法,认为除了孔子、陶行知和蔡元培这两个半教育家以外,中国没有真正的教育家。这半个教育家是谁,西方人没有言明,也不知他们划分的标准是什么。作为一个认真从事教育的我来说,当第一次听到这种评论的时候,心里很不是滋味。我知道,这个评论显然有些偏颇!中国几千年的教育史,显然不止两个半教育家,例如古代还有孟子、韩愈、朱熹等。就近现代而言,堪称教育家的人就更多了,如张伯苓、蒋梦麟、傅斯年、罗家伦、梅贻琦、徐特立、吴玉章、叶圣陶、竺可桢、陈望道、蒋南翔、马寅初、周培源、潘懋元、刘佛年、朱九思、顾明远……多得不胜枚举。他们用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影响并推进着中国的教育事业。中国教育因他们而走向辉煌,中国社会也因他们而走向文明。然而,确实不能否定的是,建国以来,尽管教育改革持续不断,尽管教育观念层出不穷,但透过这表面的轰轰烈烈,人们总觉得中国教育缺点什么。我认为,说穿了,按照新时代教育大家的标准,我们还真是缺少教育家。尤其是缺少世界级别的大教育家。和前辈先贤相比,我们的时代更为开放,我们的教育更加民主,但为什么我们今天的土壤中却没有诞生像陶行知、苏霍姆林斯基那样饮誉世界的一流教育家呢?

我告诉朋友,教育家的诞生需要有一个良好宽松的社会环境。而现在的教育面对的是一个处处充满诱惑的社会环境,学校面临着的挑战是越来越严峻。千丝万缕的社会关系使很多校园“净土不净”,学校工作不再单纯。校长的工作更是千头万绪,方方面面都要理顺顾及,既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又要照顾教职工的利益,权衡各项工作的轻重得失。经费的问题、安全的问题、升学的问题或就业安置的问题就使得校长焦头烂额。今天一个会议。明天一个检查,后天一个汇报,校长们的应酬日益增多,学校的管理只能靠“遥控”指挥,校长们的“教育”特性日渐褪去,有的简直成了社会活动家。许多校长无奈地感叹“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这就牵涉到校长的自身定位问题。一个理想的校长,既要有学者的底蕴,又有教育家的修养,还要加上经营的头脑。其中最主要的,还是治校理念。要成为教育家,不能没有自己发展的自由空间,不能没有自己的教育思想、教育主张;教育家而兼校长,在学校管理方面就应有自己的最高行动原则和指导思想,也就是所谓治校理念。反过来说,撇开其他制约因素不论,治校理念非但是校长成功治校的先决条件之一,而且也是他成为教育家的重要阶梯。遗憾的是,这些年,各地也评出了一批批“名校长”,但由于没有注重对评出的名校长的教育思想的研究和宣传,他们除了得到一些荣誉以外,没有在教育系统产生影响力。不管校长得到什么荣誉,如果没有属于他自己的教育思想,这种校长在教育界是没有说服力的。因此,对名校长的研究,不应重视荣誉的给予,而应重视教育思想的挖掘。

接着,我告诉我的朋友,值得可喜的是,近几年来,温家宝总理曾多次提倡“教育家办学”,特别在十届人大五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强调了这个问题:“要像宣传劳动模范、宣传科学家那样宣传教育家、宣传优秀教师,在全社会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最后。我还告诉我的朋友,中小学校长迈向教育家的历程是非常艰巨的,一方面要从民族利益出发体现国家意志,千方百计地把教育引向理想的境界,另一方面,又不得不面对老百姓切身利益的家庭意志,把教育引向现实。尽管我成不了教育家,我仍然会努力去诗化自己的人生,会按照庞荣瑞校长在2007年6月16日“中国长三角校长高峰论坛”的报告《在实然与应然之间寻找平衡点》中的一些观点,去履行校长的使命。温家宝总理关于“教育家办学”的指示是我们校长的追求!我们的教育一定要按照教育自身的规律来办;我们教育工作者应该有远大的理想。至于现在办教育的人是不是教育家,现在的校长以及优秀教师能不能成为教育家,教育家的标准是什么,用什么样的方式确认教育家的地位,以及教育家应该享有什么样的待遇等等,其意义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重要。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们不能因为自己可能永远成不了教育家就在痛苦的现实中放弃了对理想的追求;也不能为了追求可能存在的教育家而不顾鲜活的现实。能够在理想和现实、实然与应然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并且能做出较大作为的人,事实上已经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教育家。作为一个校长,应该在很多方面保持清醒的头脑,并且尽可能地有所作为。第一,办让家长满意的学校;第二,做让孩子喜欢的教育;第三,实施让教师留恋的管理;第四,发展让同行尊重的内涵;第五,创造让领导信任的业绩。只要我们做到了这些,我们就无愧于校长的称号,无愧于教师的称号,无愧于我们所处的时代和肩上的责任,再面对社会上各种“家”的时候,我们也可以理直气壮的说:“我们是没有桂冠的教育家”!

没有想到,朋友们听完我的宏论后,不但没有生气,反而为我的观点鼓掌!

(作者单位:四川资中县金李井镇中心学校)

猜你喜欢

治校教育家陶行知
陶行知:书香年少时
颜回之乐
陶行知夜归
未来学校的管理理念
《琴童》顾问阵容
陶行知不花一分公款
对中小学依法治校的再思考
以依法治校提升大学管理水平
对依法治校的理解和认识
陶行知的另类教育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