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有效互动的探讨

2009-01-22王兴福刘国超

新课程研究·上旬 2009年12期
关键词:数学课堂教学科学性师生互动

王兴福 刘国超

【摘要】有效的师生互动应该是一种平等的、实质性的、全员性的互动。为了保证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能够取得实效,数学教师应依据教学目标、数学的特征以及当时的教学实际来选择教学方式,以确定互动的方式和内容。

【关键词】数学课堂教学 师生互动 科学性

基础教育数学课程改革对数学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仅就数学课堂中师生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模式而言,教师“一统天下”的局面已经被打破,师生平等互动的观念正在为越来越多的教师所接受。然而,综观目前的互动式数学课堂教学,尽管值得肯定的地方很多,但欠科学、少实效的问题依然很突出。例如,有的教师虽然现在不再搞“满堂灌”了,但取而代之的却是“满堂问”(教师频繁地提问学生)或者“满堂动”(学生的外显操作活动频繁),等等。诸如此类的做法,由于违背了教育教学规律,导致了教育效益低下。那么,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应如何开展,才能保证其科学性和有效性呢?

从概念的角度来看,师生互动是师生之间交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过程。当然,这里所说的交互作用或相互影响主要是指心理上的而非行为上的。也就是说,师生互动的本质是师生通过理智与情感的碰撞或交融实现共同发展。所以,就其判断标准来说,笔者认为,只有能最大限度地促进师生共同发展的互动才能称得上是科学、有效的。具体地说,有效的师生互动应具备以下几个特征:

一、师生之间的互动应该是平等的

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的互动是以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单向交流为主。由于学生的言行完全由教师控制,因而这种互动是极为不平等的。事实证明,这种不平等的互动对学生学习的促进作用极其有限,尤其不利于批判意识、创新能力等素质的培养。因此,要充分发挥互动的教育作用,首先就应保证平等。数学教师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尊重每一个学生,拉近彼此距离;以协商的口吻与学生探讨问题,使之愿意说出想法;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消除其心理压力。

二、师生之间的互动应该是实质性的

在义务教育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师生互动上的某些形式主义做法曾经受到了广泛的批评。比如,有的数学教师在课堂上每提出一个问题后,都要安排一个合作或交流的环节,让学生聚集在一起进行操作或展开讨论。这就给人留下了这样的印象:一节课缺了合作学习就意味着教学环节不完整或方法不科学;只要学生聚集在一起就是合作学习。其实,这是对师生互动或生生互动的曲解,是对师生互动的意义、定位、条件等缺乏正确认识的直接表现。互动的本质不是语言或动作的呼应,而是心灵的沟通、思想的碰撞、智慧的互启、情感的交融。显然,那种有沟通但没有深度的互动决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互动,更不是科学、有效的互动。所以说,为了确保师生互动的科学性,数学教师应该把工作的重点放在为互动的自然生成创造条件,引导学生积极开展互动,促进学生进行深入思考上面,支持、鼓励学生大胆提问、质疑、评判、展示,引导学生开展适度的争论,教会学生相互协作。

三、师生之间的互动应该是全员性的

数学课堂上的师生互动包括教师与学生个体、教师与学生群体、学生个体之间以及学生个体与学生群体之间的互动等多种形式。以往的数学课堂教学虽然也不乏互动,但范围很小。比如,在提问对象的选取方面,一些教师往往只把目光盯在几个学优生身上。对此,有论者指出,一些教师对学生的关注是有条件的,成绩好就会主动关注,积极关注;成绩不好,则被动关注或者消极关注。由此,使得成绩不好的同学产生了被忽视、被抛弃、被歧视的感觉,其自尊心受到极大的伤害。此外,如果学生自己已经很尽力了,可仍然不能引起老师的关注,他们往往就会选择自我放弃。同样,过分优待学优生往往会使他们变得骄傲自满或不思进取,承受失败和挫折的能力降低。因此,为了确保所有学生都能从互动中受益,除了要对学生一视同仁外,教师还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或策略,保证所有学生都能积极参与互动,引导每一位学生与更多的同学展开交流与合作。

四、师生之间的互动应该围绕教学目标来进行

众所周知,教学方式、方法本身并不等同于教学目的,而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手段。互动式教学的采用也应该以有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为导向。然而,审视以往互动式教学的实施过程,不难发现,一些教师在使用互动式教学模式的时候,随意性很大,往往不考虑条件和时机,忽视了开展互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这种随意性较大的互动不仅没有给学生的学习带来益处,反而会干扰他们的思考。例如,频繁地让课桌前后的四名同学一起做练习题,往往会导致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减少,并且容易使学困生养成抄袭作业的恶习。所以,教师在设置互动环节时应该考虑条件是否具备,要明确互动的目的,切忌草率行事。

五、师生之间的互动应该与学生的独立思考结合起来进行

任何教学方式都有自己的优势,不足以及适用范围,师生互动当然也不例外。科学的师生互动尽管在提高教学效率、帮助学生更快地掌握认知策略、密切师生之间的关系等方面有比较明显的优势,但对于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而言,还不是最佳的选择。特别是对于数学学科而言,如果离开了独立思考,学生肯定不能取得好成绩。有鉴于此,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为了实现扬长避短,教师应该根据教学目标、数学特征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教学方式、互动方式和互动时机,把师生互动与独立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

综上所述,数学教学离不开师生互动,但也不能只有师生互动。为了确保师生互动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发展,数学教师必须以科学的态度去对待它、使用它。

参考文献:

[1]叶子,庞丽娟.师生互动的本质与特征[J].教育研究,2001,(4):30-34.

[2]赵翠兰.中小学课堂师生互动的误区及其反思[J].当代教育科学,2007,(21):26-28.

[3]马利文,陈会昌.师生的不良互动与学生的学习焦虑[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12):53-54.

猜你喜欢

数学课堂教学科学性师生互动
以人为本,构建和谐学校
浅谈小学数学问题情境的创设
让问题设计为数学教学创新绽放精彩
翻转课堂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与研究
注重职校学生职业素养训练的科学性系统性
数学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激励性评价浅议
关于青少年科幻画创作辅导的几点思考
新媒体技术在“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如何为我们的教学语言插上飞翔的翅膀
试论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师生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