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思想品德课无痕教育之探究

2009-01-20杨卫东

新课程研究·上旬 2009年11期
关键词:思想品德实施策略必要性

杨卫东

【摘 要】新课改下,思想品德课教学需要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感悟,把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教学的起点,挖掘学生生活中有意义的事件,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反思,在反思中建构,从而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发展。“无痕教育”就是有效实现这一课程目标的重要举措和追求。

【关键词】初中 思想品德 无痕教育 必要性 实施策略

“无痕教育”是相对“有痕”教育提出来的概念。在教育理念上,倡导“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学方式上,它用情景诱导,活动体验,追求“润物细无声”的办法,以激发学生自我成长、自我完善的欲望,内化教育要求,促进其行为的自我矫正,从而达到“使学生受到教育并避免学生感觉有人在教育他”这种意境。“无痕教育”是一种生态化的教育,是教育的最高境界。

一、初中思想品德课实施无痕教育的必要性

1.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的特性需要“无痕教育”。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需要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感悟,把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教学的起点,以学生生活经验为主线,开发生活资源,挖掘学生生活中有意义的事件,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反思,在反思中建构,从而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发展。“无痕教育”就是有效实现这一课程目标的重要举措和追求。

2.初中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需要“无痕教育”。当今中学生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戏称“新新人类”;思想上他们以成人自居,在选择信息、建构认识的过程中,不断凸显自己的主体地位;在受教育中,不时有逆反心理的出现。教育实践证明,“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角色痕迹太重”,会产生所谓的“抗药”效应。为此,思想品德课教学不必时时处处高谈学习目标,而应利用各种情境构建一种以课堂生活为载体的“无痕”德育,将目标内隐于过程当中,淡化教育痕迹,提升学生无意识领域里的德育信息储备,使学生在潜移中受到教育,在默化中养成社会主义的品德。

二、初中思想品德课无痕教育实施策略

1.激发学生的主体精神是“无痕”教育的实质。“无痕”教育理念要求教学要“以生为本”,教师为学生搭建成长的舞台,既不压抑也不过分放纵学生活动,让学生拥有一堂有深度而不仅仅是有“热度”的思想品德课。例如,在《融入新集体》的教学中,笔者组织了我们的班徽、座右铭主题设计及展示活动,课余时间把同学精心设计的作品贴在“展示区”上,在上课时让作者介绍作品的意义和设计意图,通过全班同学、班主任、美术老师以民主投票选出优秀作品,再由优胜作品的作者以演讲竞选方式诞生了我们班的座右铭和班徽。通过评选活动,同学们热爱集体、融入班集体的情感得到升华,既凸显了学生的主体精神,又实现了本节课的知识、能力和情感目标。

2.情境教学是萌生“无痕”教育的最有效手段。“无痕”教育和“有痕”教育的一个明显区别在于:“有痕”教育用空洞的说教告诉学生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而“无痕”教育注重隐蔽“教育”意图,注重设计情境教学,在情景场的诱导下,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注入自己的情感,以激发学生的自我反思、自我约束和自我生成,产生“情景有声,育心无痕”的效应。例如,在“竞争与合作”教学中,笔者创设了游戏情境。全班四个组分别推选3人参加竞赛,每组给一个玻璃瓶子,瓶肚很大,瓶口小,3只刚能通过瓶口的带线小球躺在瓶底,每人各拉着一根线头。比赛规则:每一组的3个小球分别代表3个人,3个人正在井里玩,突然,干井冒出水来,水涨得很快,3人必须快快逃命,5秒钟内没能逃出来,谁就会被淹死在井里。结果,有商量沟通的一组能从容又快捷地拉出3个小球,而其他组的表现很狼狈,时间到了还在争先恐后地拉,更有几个同学把线都拉断。这时,笔者分别叫表演的同学谈谈成功或失败的感想,从中让同学们对合作的意义和要求有深刻的理解,达到了学习有声、育人无痕的效果。

3.巧用实践与评价活动资源是施展无痕教育的最重要渠道。联系学生的生活实践,对教材中实践与评价活动资源进行二次开发和利用,创设一个个鲜活的教育现场,让学生在真实的体验中被浸润和感动,让教育在潜移默化中被渗透和催化。例如,在《师生情谊》的教学时,课前让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采访本校老师的工作情况,采访实况在课堂上交流:有的学生自拍DV展示,有的绘制图片介绍,有的同学对老师的工作进行细致入微的故事描述;特别是陈辉同学报道的“班主任的一天”时,同学们就自己亲眼所见畅所欲言,相互补充,恨不能将班主任所做的感人事迹一一道来,学生在“亲历”中获取丰富的课程资源,与课堂教学交融互动,他们真真切切地了解到老师从事着烦琐的、辛苦的、需要无私奉献的工作,生与师的心贴紧了,浓浓的师生情谊在蔓延,课后,不少同学用卡片写上对老师的感激和祝福的话,亲手送给老师。每当想起这一课,一阵阵暖流就在心中激荡,原来教育就是那样的纯朴。教育者更像一个牧羊人,其职责在于将羊领到肥沃的草原上,而不是水泥地中,至于羊吃什么草、吃多少、怎么吃的,最终决定权在羊自己而不是牧羊人。教师从学生的经验出发对课程进行“二次开发”,将普遍的道德规范转化为学生个体的道德实践内容,通过道德践行,引发学生道德情感体验,理解道德价值要求,促进品质内化,从形式无痕到效果的有痕。

4.转变教师角色和教学行为是实现“无痕”教育改革的基本保证。教师是把“有痕”向“无痕”转变的关键人物。建设一支具有先进的教育思想,并把这种思想转化为教育教学行为的教师队伍,是实现“无痕”教育改革和凸显无痕教育实效性的基本保证。

例如,在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明辨是非》的教学中,笔者安排了四个小组同学在堂上表演小品《不一样的选择》。小品情景是:小昆与同学小强发生矛盾,小昆就找朋友小林帮忙打架,小林会如何选择呢?扮演小林的同学一上台就猛力推了小强一下,扮演小强的张亮同学没注意这突然而来的动作,使他重重地摔倒在地板上,引起同学哄堂大笑,身材高大的张亮涨红着脸,爬起来立即大声说:你真的要打架?并双手紧握拳头,眼见就要演变成假戏真做了,笔者意识到了事态的严重性,立即示意同学们安静,并快步走到张亮面前,关切地问:“伤着了吗?”笔者内疚地对张亮说:“对不起!是老师的错,是老师没有向表演的同学说明注意事项。”扮演小林的同学看到此景,懵了一下,也走过来帮小张拍去衣服上的灰尘,连声道歉,这时,小张也意识到什么似的,很快平静了心情,有点不好意思地说:“他不是故意的,我不应该怪他,我对刚才自己的失态向老师和同学表示歉意。”说完还深深地鞠了一躬。这时,笔者抓住这一转机高兴地说:“同学们,你们不想对小张的选择表示点什么吗?”一会儿后,大家都投以热烈的掌声,此时,无痕的教育充盈着理解和智慧,存在于无言的感动中。同学们从“老师的选择”、“张亮的选择”一定会发生顿悟以及人格的濡化,笔者在激动之余更多的是反思。

(1)榜样示范,善做“导师”。“教育中的一切都应该以教育者的人格为基础”。学生都希望自己的老师是成长的引路人,是模范公民。老师要借助思想品德教材,以身立教,用人格影响人格,以道德感召道德,向学生展示正确的社会思想、道德规范的行为模式,让教育产生润物细无声、无痕胜有痕的教学效果。

(2)民主对话,机智应变。教学机智的思想基础是教学上的民主性,而民主思想源于教师对学生诚挚深厚的爱。在动态的教学过程中,应对教学事项的变化和生成,我们应运用民主方式及态度予以处理,学会“灵机一动”,因势利导,春风化雨,育心无痕。

(3)建构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是学生成长的首席伙伴,“伙伴型”师生关系是“无痕”教育倡导的一个重要理念。良好的师生关系对于学生优良品德的养成、学业的提高、智能的培养,以及促进其身心和个性的全面和谐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者的教育意图越是隐蔽,就越是能为教育的对象所接受,就越能转化成教育对象自己的内心要求。”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根本目的在于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制观等;实施无痕教育,就能更好地实现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钟启泉.现代课程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2]沈建民.教师的课程意识与专业成长[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思想品德实施策略必要性
选择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浅谈小学语文趣味识字教学
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
养老金入市的必要性与风险分析
ERP在大型购物中心的应用研究
小学英语教育的必要性及其教学方法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
增强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