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美国国家教育技术标准的变迁看教育技术应用重心

2009-01-20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09年23期
关键词:基础性技术标准领导力

阳 燚

编者按:

在本刊21期中,作者对面向学生的美国国家教育技术标准1998版和2007版进行了分析比较,认为培养创新、合作、数字化时代的世界公民已成为美国教育技术应用的重心。与之对应,面向教师的美国国家教育技术标准也与时俱进,美国国际教育技术协会(ISTE)在2000版的基础上推出了2008版,这两版教师教育技术标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突出了哪些重心呢?本文都会——进行解读。

面向教师的国家教育技术标准(National Educational TechnologyStandards for Teachers,以下简称NETS·T)是在教育信息化突飞猛进的2000年,由美国国际教育技术协会(ISTE)颁布,其与1998年颁布的面向学生的国家教育技术标准(NationalEducational Technology Standards forStudents,以下简称NETS·S)遥相呼应,是美国国家教育技术标准系列之一。

2008年6月底,在美国得克萨斯州圣安东尼奥市召开的第29届全美教育信息化年会(NEcc2008)上,美国国际教育技术协会颁布了面向教师的美国国家教育技术标准(NETS·T)第二版。正如eSchool News网站所说,NETS·T(2008)为教师从工业时代向数字化时代全面转变过程中运用技术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指导框架。NETS·T的发展向我们说明了美国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从应用技术走向了数字化生活、工作与创新,成为学生数字化生存的典范。

基础性教育技术标准的比较

NETS·T(2000)的基础性教育技术标准分为6类23项,而NETS·T(2008)进行了综合,其基础性教育技术标准分为5类20项。虽然类别和项目比旧版少了一些,但其标准却更加综合,要求也更高。两版的内容比较如表1所示。

从第二版为出发点比较两个版本的标准,可发现美国在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方面的主要变化有:

1两版的分类逻辑有较大不同。NETS·T(2000)的分类逻辑为基本的技术操作与概念,然后是针对学生的设计、实施、评价以及信息伦理与安全,再者是针对教师自身的工作效率和专业实践。NETS·T(2008)的分类逻辑则没有完全区分技术、学生与教师个人,而是以数字化时代为出发点,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到数字化时代的学习经验、评估工具设计,再到数字化时代学习工作、公民意识与素养、个人专业发展与领导力。

2“促进和激励学生的学习与创新”成为尤为强调的一栏,并置于第一条。这与新颁布的面向学生的美国国家教育技术标准相呼应,与新版的学生教育技术标准中,培养创新的数字化时代的公民目标遥相呼应。因为创新学生的培养离不开激发学生创新的教师。

3“设计井开发数字化时代的学习活动和评价手段”融合了第一版的“学习环境与学习过程的规划和设计”和“评估与评价”两栏。这一部分强调个性化和多样化,不仅是学习环境多样化,还有学习活动多样化、评价方式多样化。

4“成为数字化时代工作学习的表率”大致与第一版的“教学、学习与课程”、“教学效率”相对应,但新版更强调教师梳理的使用技术系统,与学生、同事、家长以及社区交流分享,并要求教师以身作则,成为数字化时代的表率。

5“提倡数字化时代的公民意识与责任感,并以身作则”与第一版的“社会、道德、法律与人文问题”大致呼应,又有所发展,表现在内容要求更加细化和具有可操作性,如对于版权、知识产权和恰当文件来源的尊重;提供公平获得恰当的数字化工具和资源的机会;倡导数字化时代应具备的礼仪规范与责任感;文化理解能力和全球化意识等。

6“注重专业成长与领导力培养”与第一版的“教学效率与专业发展”大致对应,但是增加了教师领导力的培养这一重要部分。值得提出的是,这与新版的NETS·s标准相耦合。因为在NETS·s标准中新增了学生具备领导能力的要求,对于教师的领导力培养而言,“帮助他人发展领导力和技术技能”,是自身领导力的重要体现。

NETS·T(2000)绩效特征描述分析

NETS·T(2000)的绩效特征描述作为基础性标准的具体说明和外显行为,分四个不同阶段:通识培训、专业教育、预备教师教学/实习、第一学年教学。因美国国际教育技术协会的官网上还没有公布NETS·T(2008)的绩效特征描述,因此只能先对NETS·T(2000)的绩效特征描述进行分析,以期发现不同阶段的教师强调的基础性标准有哪些。

分析方法与上篇文章中的NETS·S分析相同,采用质的研究方法,对绩效指标文本进行编码与分析,对每一条绩效特征对应的基础指标出现的频率进行统计,分析NETS·T(2000)的六类基础性指标各自所占的比重。

1通识培训阶段。在这一阶段,通过分析统计绩效特征描述所对应的基础性指标频率,情况如图1所示。

通过图1,我们可知NETS·T(2000)对通识培训阶段的教师,尤其强调“技术操作与概念”这一基础性标准,其次是“教学效率与专业发展”,占32‰“教学、学习与课程”次之,占24%。

2专业教育阶段。在专业教育阶段,情况如下图2所示。

可见专业教育阶段开始降低了“技术操作与概念”这一基础性标准的比重,“社会、道德、法律与人文问题”占第一比重;其次是“学习环境与学习过程的规划和设计”(19%)、“教学、学习与课程”(19%);再者是“教学效率与专业发展”(17%)和“评估与评价”(14%)。总体而言,专业教育阶段的要求比较均衡。

3预备教师教学/实习阶段。分析统计绩效特征描述所对应的基础性指标频率,情况如下页图3所示。

预备教师教学/实习时,强调次序为:“教学、学习与课程”、“学习环境与学习过程的规划和设计”、“评估与评价”、“教学效率与专业发展”等。

4第一学年教学阶段。在第一学年教学阶段,对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绩效特征描述,“技术操作与概念”比例较通识培训阶段低很多,重点在“学习环境与学习过程的规划和设计”、“教学、学习与课程”、“评估与评价”方面,都占21‰其次是“社会、道德、法律与人文问题”和“教学效率与专业发展”分别占了16%和13%。具体情况如下页图4所示。

通过NETS·T(2000)四个教师阶段的绩效特征描述强调方面进行比较,从纵向来看,教师所处的不同阶段对各项基础性标准有不同侧重点。通过绩效特征描述可以让我们更加全面地认识NETS·T。关于NETS·T(2008)版的绩效特征将分哪些阶段,不同阶段强调哪些基础性标准,我们将待官方网站公布后做进一步分析和比较。

NETS·T(2008)的启示

NETS·T(2008)作为NETS·T(2000)的延续,既有继承更有创新。首先编制过程的一脉相承,依旧是各个体系的通力合作,广泛采集了来自25个国家和美国50个州的2500多名教育者的反馈,跟踪了信息化时代对教师的最新要求,内容涵盖基础性标准、评价量规、软件和网站资源、学科案例等大量资源,这为我国教育技术能力标准的更新和完善提供了可供借鉴的行动路径。其次,NETS·T(2008)从强调技术应用走向以师生为本,师生俨然是技术的主人。在NETS·T(2000)中,多处出现“掌握技术”、“依靠技术”、“运用技术”、“甚于技术”、“使用技术”等字眼;而在NETS·T(2008)中,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教师如何“无痕”地把新技术应用到自己的教学、生活,指向学生的创新,个人的发展,还有与学生、同事、家长、社区的沟通与交流。再者,NETS·T(2008)为我们勾勒了数字化时代,教师学习、工作的典范。其标准言简意赅地向我们展示了教师潜移默化、表率的重要性。要培养NETS·s(2007)中提到的创新、合作、数字化时代的世界公民,首先教师自己必须是数字化时代的原住民。教师能将知识迁移到新技术和新情境,能运用数字化的工具开展协作、交流和评估,并能整合面对面的和虚拟学习方式,实现混合型的教学。最后,NETS·T(2008)呼唤具有创造性、领导力的教师,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具有创造性、领导力的数字化时代的学生,才能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世界公民。在高声呼喊要培养创新人才的今天,教师除了要提倡并支持学生的创新思维与独创能力,自身更要为学生树立榜样,能具有创造性的工作和学习。而教师个人的领导力则通过帮助他人发展领导力和技术能力得以展现,这种领导力能引导教师对自身的研究与专业实践做出反思,更能以主人翁的精神投入到不断发展与创新的教育事业中。

猜你喜欢

基础性技术标准领导力
储油罐防腐施工工艺与技术标准
《领导力21法则》
新课程背景下语文作业的优化设计
《领导力21法则》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专利标准化的路径选择与对策研究
我国技术标准竞争力影响因素研究
高速公路机电系统养护方法与技术标准研究
领导力的名与实
以“1”为基础的数学教学探究
2009的50位最具领导力的CEO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