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家校互动之“我”的一天

2009-01-20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09年23期
关键词:家校班级家长

薛 莹

编看编说:新的时期里,孩子的教育充满着期待和挑战,同样也对家长的家庭教育提出新的课题和任务。帮助和指导更多家长走近孩子,主动了解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特点和问题,在陪伴和引领孩子不断进涉发展当中提升自我,完善自我,家庭幸福,家长幸福,才有幸福的孩子,才有孩子的幸福。越来越多学校认识到,具有强大优势的网络是实施家校互动的良好平台。家校网络互动在以下几所学校不再是一种点缀或补充,它已经融入到教师,学生、家长的生活,工作和学习当中,它影响的不仅仅是师生、家长的习惯和行为,更主要的是它传递着人们对教育教学规律、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全新理解。我们特别请这几所学校的校长和教师谈谈他们一天之内在网络上与家长互动的情况。

钟和军梁锋北大附中广州实验学校

耿红华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凤鸣小学

雷蕾广东省深圳市福田中学

冯凌燕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第二实验小学

王贤灿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华侨城中学

尹少琴香港顺德联谊总会梁洁华小学

蔡宗达台北市五寮小学

潘同泰廖国强台北市天母小学

8:00

新的一天开始了。这是平凡的一天,与昨天和明天相似。在广东、在山东,在江苏,不同的人打开了不同的校园网站,开始做不同的事,但他们的目的相同——与家长互动交流,共同促进孩子的发展。

冯凌燕(苏州)

来到学校,很自然地打开计算机,一阵优美的音乐过后,漂亮的校园网主页就出现在我眼前。我首先点开“家校联系本”,看看是否有家长给我留言;每天不厌其烦地重复着这些事,似乎已成了我的生活习惯,成了我教育生活的一部分。我利用网络和家长们交流沟通,指导家长如何帮助孩子养成良好习惯。老师们通过网络展示孩子们在校的学习情况,家长们则通过网络获取更多的教育信息,我们游弋于网络,实现着我们的教育梦想,享受着网络给我们带来的无穷乐趣并乐此不疲。

打开一(8)班施若暄的成长日志,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一个在灿烂微笑的漂亮女孩。在她的日志里,我看到了一篇题为《还有一些这样的一年级学生》的日志,这是孩子的父亲发上去的。文章图文并茂,拍摄了很多贫困地区的孩子第一天上学的情景,并特别拍摄了那些孩子穿的的鞋子、袜子和衣服,背的书包,孩子父亲在日志最后留言:“施若暄,你好!这是爸爸在网上看到的一篇真实图文,保留了下来,希望你上小学后,第一时间能够知道,还有这样的一些学生……”真的,感动于家长的良苦用心,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关注社会,关注身边那些需要我们帮助的人,更珍惜现在美好的学习环境。于是,在感动之余,我将这些内容传达给了我的孩子们,不管孩子们是否理解,但至少让孩子知道,主动关心身边的人和事的小朋友是好孩子。

钟和军 梁峰(广州)

学校开设了校园网及WAJP手机网站,很多家长早上上班即登录校园网站,及时了解学校、班级动态、孩子在校寄宿的情况。所以,我需要及时更新这些信息。QQ、邮件等联系方式也受到了许多年轻家长的青睐。多元化的家校联系方式能够满足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家长需要,关键是针对家长的需求差异,创设适合的家校联系方式,提升家校工作的实效性。

耿红华(淄博)

学校统一提供平台和空间建设了校园网。重点对学校的硬件设施、办学理念和特色、教师配备情况及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进行集中展示,从中家长可以及时了解学校的相关情况,掌握孩子的学校学习状态。我打开每个班级自己建设的班级网页,这里可以看到各班级的建设情况、班级中的特色活动及学生在班级中的表现情况,家长能更全面直观地感受学生的学习氛围。

王贤灿(深圳)

“滴滴滴”,陈先生收到了第一条短信:“陈某某于7:50到校。”每天,儿子小陈进校门时在校门口智能读卡机上轻轻一刷,陈先生就会自动收到这样的信息,可以放心地开始一天的工作了。

蔡宗达(台北)

打开“蝴蝶农场”网页(如图1),又看到几张新的蝴蝶照片。由于特有生态与文化,五寮小学拥有蝴蝶生态“蝴蝶农场”与客家文化活动等相关特色活动课程。学校透过在优学网上架设“蝴蝶农场”相关网站,摆放生态或活动信息,成为学校专属数据库,家长与小区邻里可以直接上网了解。而举办的客家文化活动,也能透过在网站张贴征求家长出席活动意愿,让家长快速用网络响应报名,形成快速且良好的连结互动。

过去有家长因为没见过蝴蝶幼虫,看到家中栽种植物叶上的虫子,便以为是有害的而扔掉,直到在老师制作的“蝴蝶农场”网页上,看到蝴蝶生长过程照片与解说,才惊觉之前害怕的虫子,其实是蝴蝶幼虫,便将家中植物上虫子带到学校,让老师放进生长箱中培育成长,等幼虫变成飞舞的蝴蝶后,家长又可从网站上看到蝴蝶成长过程,不仅拉近老师与家长互动的距离,对家长和班上学生而言,都是难得的生态教育机会。

而这些照片都是家长拍摄并上传的。学校与家长间距离拉近后,有热心家长加入班级网络志工的行列,由老师指导愿意协助的家长上传图档等方式后,家长便可开始协助老师一同管理班级网站,甚至可以在平时参与班级活动后,主动将活动中得知信息文件与拍摄照片,上传至班级网站,加速网页更新。家长协助更新班网,对老师而言,减少管理班网的时间,可用来准备更丰富的教学内容;对家长来说,对子女在学校班级事务也更有参与感,也让家长与学校双方,不论在网络虚拟或校园实体生活中,彼此都养成更紧密双向互动。

10:30

几节课过后,老师们终于可以坐下来喝一口水了。迫不及待地打开计算机,昨天晚上又有家长留言吗?今天要更新的内容是什么?不能让家长担心、失望,要做的事还很多。

王贤灿(深圳)陈先生收到第二条短信:“陈某某在上周进行的数学单元测验中,取得了90分的好成绩,进步很大。”陈先生知道,这是小陈的班主任王老师的短信,孩子数学学习又有了进步。可昨天语文老师也发来短信,说小陈的作文没有完成,看来这孩子有些偏科。晚上要在“家校通”上给语文老师留言,和他约个时间进行视频对话,好好聊聊,解决这个问题。

钟和军梁峰(广州)

打开家长自助学习网的后台,我添加了《如何走出中国家庭教育的误区》一文。家长自助学习网设立了教育法规、家教方法、推荐阅读、资讯在线、家长学校、招生信息等栏目,家长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工作时间特点安排自主学习,促进家长的交流和提高。各班级在师生互动园地中的班级网站上开设了家长专栏,增强了家校联系,促进了交流。各班家长论坛结合主题班会课开展,家长、学生畅谈感言,家长之间、学生家长之间彼此增进了交流,情感进一步交融,使家校合作更加紧密

了。“这里有校中校‘家长发展学校、‘家教论坛,校园网上还有家教栏目、家长自助学习网。通过学校老师的指导和帮助,家长可以对孩子的教育更为懂行。”我想起了专家在“广州市示范家长学校”评估验收之后不无感慨的话。他们认为,广州学校的网络平台应用新颖有效,家长学校的手段方式科学可行,课程资源丰富发达。

耿缸华(淄博)

我打开校园网上设立的连心桥、家教之窗等多个栏目,看看这些栏目今日更新的内容。学校针对家长家教资源匮乏的现状,把科学的家教理念、最新的家教知识通过网站传递给每个家庭,以此为提高家长家庭教育水平的有效载体,广泛宣传普及家长对学校资讯的了解,使广大家长从“自然父母”成功过渡到“合格父母”。

梁洁华小学的互联网站成立多年,最常登人的读者除了学生、教师外,还有家长,他们在本校网站获取学校资料、学校计划、家长教师会等资料(如图2)。

此外,本校亦有为家长设立登入户口,除方便家长登入查阅电子通告、学校最新消息及子女各科功课等信息外,亦使家长能透过内联网与校长、教师互发邮件,沟通联系,并提出意见或建议(如图3);这样,家长与学校的关系得以拉近,家校教育得以相辅相成,在校孩子自然都能健康喻快地成长。

此外,家长可于内联网浏览学生每日家课及本校所发出之通告,以便家长知道本校活动及消息,并督促其子女温习(如图4)。

15:20

送走了午休时蜂拥而至的提问学生,批改了早上收齐的学生作业,再一次点击了桌面上的e,这个时候,校园网上会很热闹。

钟和军梁峰(广州)

今天,初二(1)班在名为“雏鹰展翅”的班级博客开了一次别开生面的网络班会——远离校园暴力。孩子们针对粗言秽语、争斗打架等现象在博客上展开讨论,大家对什么是文明行为、怎样做文明现代人达成了共识。尤为特殊的是,博客中还开设了家长专栏,感兴趣的家长可以同时或过后在线参与讨论。这种方式使师生之间、同学之间、亲子之间、家校之间增进了理解和沟通,对问题的分析和理解更加理智、深刻了。家长成为了孩子教育和成长当中的支持者、合作者,也十分开心。

耿红华(淄博)

我打开校园网上的“家长论坛”,这里已经很热闹了,没课的教师、有空的家长齐聚—堂,正你—言我—语地交流着。

我们发挥网络的优势,为学校、教师、学生和家庭搭建多方位的交流平台。学校网站中提供多种交流方式,信箱、论坛、语聊等方式可以由交流方自主选择,让沟通不再困难和单调,解决家长因为工作关系无法及时与学校沟通的难题。而且网络为交流供了—个平等的平台,教师与学生、家长与教师不再有隔阂,让信息更加畅通。我校教师和学生、家长之间最常用的交流平台是学校网站上的“互动论坛”,这是一个典型的BBS虚拟社区,在上面可以进行各种网络交往活动。互动论坛中最热闹的板块又当数“家长论坛”,家长和教师在这里讨论问题、分享信息和资源、寻求帮助。简言之,有事只需上网发一帖,就能获得回复和援手。大家一致认为“家长论坛”方便了家校之间的交流与沟通。除此之外,家长和教师还经常用电子邮件、QQ、博客等网络工具进行交流。凤鸣小学几乎“人人有邮箱、人人聊QQ、人人写博客”。从这个意义上说,凤鸣的教师和家长绝对是新型网络达人,为了给孩子最多的关爱、最好的教育,活跃在网上,各抒己见,各取所需,各尽其能。

班主任经常要做的工作,就是与家长进行沟通。学校与移动公司合作,在学校网站上为每个班级整合开通了“校讯通”,提供了一种崭新的家、校沟通方式,将家、校联系推向了一个广阔的平台。教师可以利用“校讯通”群发短信功能告诉家长孩子的回家作业情况,以便家长督促学生完成,也可以通过“校讯通”给家长发送一些学生在校表现,如学习成绩变化、上课专心程度、身体状况等,家长在收到信息后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与老师直接进行交流,以便尽快找出症结所在,帮助学生恢复学习信心,提高学习成绩。

潘同泰廖国维(台北)

进入“故事妈妈志工团”活动网站(如图5),新添加的故事立刻吸引了我的视线。台北市的天母小学,是使用优学网来串连学校与家长关系中相当成功的模范。天母小学针对家长所设立的家长成长班,以及故事妈妈志工团,已经有久远的历史,建立班级网站后,便想到利用网络快速、无距离的特性,增加了家长成长班与故事妈妈志工团的介绍网站,里头摆放相关活动行事历、成果照片、文章分享等。在经营这两个活动网站时,脱离学校相关网站仍需由老师管理的思维,老师仅定期教授基本操作技巧,之后由参与的家长干部们全权管理,让家长们一同规划该网站架构内容,加强了家长对校园活动的参与责任。

在故事妈妈志工团经营中,故事妈妈需要经历培训、彩排、演出等过程,自然有更多时间来到学校,甚至演出前每天到校排练,需要专业老师们适时给予表演意见,以便修改。而在平时与老师亲密相处,以及在网站教学过程中,老师与家长间建立起了很强的信任感,在妈妈们自行排练过程中,自然也因为信任,主动邀请老师们适时到场参与,将表演调整到最好的隋况,妈妈们也从中得到更大的乐趣以及成就感。

天母小学认为在现今知识管理当道的时代,应该利用网站公布相关信息,储存相关经验,希望能逐渐简化传统纸本或单一文件整理模式,将网站信息转化为校方在相关活动经验传承的重要数据库,此项做法,除了能让校方在往后类似活动中参考使用,也成为家长了解学校活动,并与学校互动时重要资源之—。

我们还运用班级网站,提供家长教育实用文章网站内容,拉近老师与家长的思想距离。从最基本的教育亲子相关网站文章开始,透过彼此阅读分享好文,大大拉近学校老师与家长间的思考距离,老师也将教育范围拉广,从学校对学生的教育,成功延伸到影响学生家庭教育。此外老师们也将连结分享类别扩充,将与多数父母自身相关的类别网站也加入,如健康、亲子旅游、文艺生活等,增加与学生、家长生活相关的联结,也能再次减少学校老师与家长间的距离。

学校在过去传统中,仅能透过请小朋友将活动传单带回家,间接与家长沟通学校家长活动,使用网络平台后,能直接快速与家长沟通活动,在父母成长班活动中,在网站上为家长提供了报名表,家长可直接填写意愿回函;天母小学更希望在未来,建立起家长电子管理平台。例如,在故事妈妈志工团活动中,需要大量的妈妈志工出席参与说故事,并且按照参与时数,核发妈妈们志工时数证明,相当繁琐与不便,不过未来若透过网络,家长能快速填写网站上的志工排班表,加速双方确认时间,此外在核发志工时数上,也能透过网络系

统,直接就电子班表上的安排,直接核发相关服务时数证明,不仅方便学校信息上的管理,对家长来说,学校也增加信息透明度与方便性,更有利于家长对学校事务处理的信任。

16:50

快放学了,关机前再想想还有哪些未完成的任务。该上传的上传,该发布的发布,也让家长们在下班前再得到一些信息。今天很有成就感,一天做了以前没有网络时好几天才能做完的事。

钟和军梁锋(广州)

班上有两位孩子请了病假,家长担心孩子病好了课却拉下了。我要在下班前把当天各科的学习内容及作业要求发布到网站上,联系家长、督促那两位孩子在家完成功课。

如今在学校的“师生家校互动园地”,我校各年级各班都拥有自己的互动网站,学校每一位班主任、学科教师、学生都可以用自己的账号和密码登录进入,而我校每一位家长也可以随时了解班级各种信息,用孩子的账号密码登录进入网站参与交流。如初一(5)班栏目有“吾班大事”、“吾班美文”、“吾班家信”、“吾班心声”、“吾班恩师”、“吾班旅途”等,科任老师在网站上答问释疑、指点迷津。子沛家长在网站留言说:“首次行过,粒粒星星闪闪,以后定当多多捧场,先祝吾班如神六腾飞,载誉满满。”

耿红华(淄博)

打开“网络课堂”,令人感动的内容赫然在目。前几天三(4)班的刘程程生病住院,她就通过班主任马嫦娥的网络课堂,随时了解学习的最新内容。今天刘程程的妈妈在网站上留言说:“有了马老师的资料,我们家长就知道孩子在学什么内容,需要完成哪些任务,即使没法到校,我们仍然感觉很踏实、很放心,孩子的学习也不用担心了。”

今天语文课完成了一个单元的学习,各位语文老师整理出一份全面的复习材料上传到论坛上,各种资料,一应俱全,供家长们下载,帮助孩子学习。将学习延伸到课堂外,延伸到学生身边,网络课堂让这些不再困难。

冯凌燕(苏州)

打开一(3)班的班级网站,看到班主任今天更新的一张照片:一个男孩在认真听讲。后面是孩子母亲看到照片后激动的留言:“突然之间感觉孩子长大了,在教室里坐得端端正正,变得让我们都有点不敢相信了,真要谢谢冯老师、马老师、王老师等各位老师的努力!”今年暑期我就见过这个即将入学的孩子。他的母亲特意带这个“问题孩子”来咨询有关教育问题。为了不让孩子感到陌生和拘谨,校长特意为孩子准备了拼板和绘画的工具。但是,不管我们如何引导孩子讲话,孩子都充耳不闻、视而不见,只管玩画板。开学第一天,孩子母亲一百个不放心地把孩子送到学校。我非常理解她的心情,担心孩子在陌生的环境里不适应,她担心孩子不合群,更担心孩子无法和老师相处。在以后的日子里,班主任经常把他学习、劳动、游戏的照片发到班级网站上,还联合其他老师、家长在网站上表扬、鼓励他。在我们的共同关注下,孩子进步非常大。中午,经常能看到孩子悄悄留下,在教室里帮助未整理课桌的小朋友整理课桌。我想这中间功劳最大的要数网络,我得好好感谢这平台,它架起了家校沟通的桥梁,孩子在网络中看到自己的进步,在网络中寻找到成功的秘诀;家长在网络中看到了孩子的变化。在教师、家长的共同激励下,孩子正在健康成长!

我这里选取的只是发生在一个孩子身上的事,但是从家长们上班级网站看到孩子在校表现后的纷纷留言,就足以说明我们的孩子都沐浴在网络的温情关怀下,这里摘录部分家长在班级网站上的留言。

小家伙啃鸡腿的模样真是香啊,自豪地说第一天在学校吃饭还盛了一次呢。就是不知吃饭的速度和干净度如何,在家里可是有点欠缺哦。

新湖东、新家园、新学校,新学期、新教师、新学生,一切都是那么新,一切都是刚开始,孩子那张雪白的小学履历上,都写上点什么呢?开学前一天,听完班主任的介绍,自己对学校很放心,对孩子有信心,一则有良好的师资,二则有优秀办学理念,三则学校硬件设施也不错。开学了,因为我和我爱人都比较忙,都是外公在接送小孩,但小家伙表现还不错。一开始我还担心她认不得班级呢。小学的学业应该是宽松的,但习惯养成最重要,学校的环境我不担心,回家后,我倒有点担心,自己有不少坏习惯,要和小孩一同学习进步!好习惯终生受益!孩子上学第一天回来,自己的房间和桌子收拾得很干净,有很大进步。班主任很强、一(8)班很棒,我们都在成长的路上。

看到了小家伙在学校的样子真是很兴奋,作为家长最想看到孩子在学校中的照片。看到了,了解得多了,也就更放心了。衷心感谢老师辛勤的努力。

背起书包,孩子上学了,把妈妈的心也带走了,全新的环境,不一样的作息时间,我的孩子能适应吗,上午那么长时间,会不会饿着,吃饭能吃饱吗,孩子能很快交到新的朋友吗……无数次,不自觉地登录网站,查找最新报道,我放心了,她是开心的。当我们一起看了上传的照片,女儿婉仪不可思议地说,学校太先进了,居然连我吃饭都能让妈妈看到,明天我多吃点,让妈妈乐一天。

读着家长的留言,神圣感和责任感油然而生,再一次深深体会到“教师是太阳底下最神圣的职业”的深刻含义。

王贤灿(深圳)

陈先生收到第3条短信:“陈某的视力是0.7。”啊,孩子的近视又严重了,周末带他去配一副新眼镜吧。

20:00

锅碗瓢盆奏鸣曲刚刚淡去,校长,教师和家长又“聚”到了一起,为了孩子的明天,今天就再辛苦一下吧。宁静的夜色有助于思考,我们一起来沉淀白天的忙乱,把托举孩子的一双双手紧紧握在一起。

钟和军梁锋(广州)

生病在家的孩子把完成的作业发布到网站上了,我和其他科任教师要通过网站及时对两位孩子进行学习辅导。生活教师和同学们也在网站上留言鼓励,家长也通过网站参与并主动留言。就这样,这两位孩子一直跟着班级同学的学习进度,家长十分欣慰和感动。

学校老师创建的各学科网站、学习辅导平台,为学生提供了在线学习、作业辅导、师生答疑等服务。学生在网站上经常写学习反思,写读书笔记和生活感悟。网站不仅学生喜爱,不少家长、网友也主动参与、在网上留言、为学生批改作业,家长参与到学生的学习过程之中,成为了孩子学习生活的伙伴和指导者。

学校的众多网站平台成为了班级师生展示成果才华的极佳平台,是家长、学生和教师充分沟通的有效渠道,是融洽情感增进理解的催化剂、师生家长共同成长的加油站。家长在网络互动参与中,更加深入了解孩子在校的学习生活活动等各方面的进步,对孩子成长过程中种种表现和问题有了更为全面深刻的认识,变得能够理解孩子,能够走进孩子的心灵,成为孩子们成长路途中的伙伴和导师。

学校建立了中小学生作业系统平台,各年级各班各学科的周末作业内容

猜你喜欢

家校班级家长
班级“无课日”
谈如何有效的开展幼儿园家校共育工作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家校携手,共促发展
互动+沟通——基于信息技术的家校沟通新模式
家长错了
班级FACE系列大放送
家长请吃药Ⅱ
犯错误找家长
一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