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我国传统文化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作用

2008-01-22

总裁 2008年8期
关键词:核心价值体系升华构建

闫 芳

摘要:我们在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时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中国传统文化是紧密联系、并行不悖和互相促进的。站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视角上进行解读,会发现传统文化中有许多有利的积极因素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传统文化;核心价值体系;构建;升华;创新

自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新命题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便得到明确的科学界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我国整体社会价值体系中不仅居于核心地位,发挥着主导作用,而且直接决定着整个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和基本方向,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所在。

1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价值观念一脉相承

首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是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众所周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是由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四部分构成的。从这一点来看,这就决定了正确认识和客观评价中国历史,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必然要求和重要途径。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引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不但有益于弘扬传统文化,建设社会共有的精神家园,同时亦可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强有力的精神支柱和巨大的精神力量。泱泱华夏的浩瀚历史告诉我们,将爱国主义定为民族精神的核心,正合乎传统文化的精神实质和前进趋势。而积极用传统文化中主要的、优秀的部分来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指导价值。

其次,传统文化中孔子的人道观思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人为本”观念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孔子思想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源头,其人道观思想至今仍影响深远,说孔子思想是中国传统社会的主流价值观也不为过。千百年来随着炎黄子孙的不断繁衍,反映各个时代特征的多重思想逐渐积累、沉淀、最终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心理结构,而价值观念作为社会文化心理结构的核心组成部分,对于我们整个民族发展的影响则尤为深刻。在读史的时候我们看到,各时期的先哲们始终未曾放弃探索关于人的一切问题,渴望尊重人的价值,追求真善美的完美统一。可以说,以人为核心、关注人的价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征,一定意义上说,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就是阐发人道观并为人道观提供理论基础的。继续探索和发展孔子人道观思想对和谐社会的营造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确立,以及解决当代人类社会所面临的问题,都起着重要的借鉴作用。

再次,传统文化中对于和谐的理解与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关于建设和谐文化在根本上是趋于一致的。传统哲学文化中,和谐一词,即来源于相互的了解、容忍和谦让,来源于心平气和的对话,其终极追求就是和谐,传统文化是和谐的文化。我们深信,宇宙的一切都处于至大无涯的和谐之中。和谐,是一种伟大的存在方式。而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和谐文化是指反映一切人类和平、和睦及其自然关系、社会关系和谐的价值观念、文化形态及行为规范的总称,和谐文化以崇尚和谐、追求和谐为价值取向,融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社会风尚为一体,反映着人们对和谐社会的总体认识、基本理念和理想追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任务之一。

2中国传统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源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其来源是广泛的,中国传统文化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构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思想源泉。首先,中国传统文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形成提供了丰厚的文化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是一种社会主义的观念体系。这种观念体系是在特定的民族文化环境中发展起来的。马克思主义观点认为,任何时代的社会意识,都和以前时代的社会意识有着某种联系,它的产生和发展都要以前人所积累的思想材料作为前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正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沃土中,吸收其合理成分,才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其次,中国传统文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提供了深远的思想文化传统。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不能等同,前者主要是区别于外来文化和当代文化,后者则是指文化在历史的发展中一代代的积淀,是文化的灵魂。中国传统文化在几千年的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中国文化传统,它贯穿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主导价值观的理论体系,其中的各个方面都贯穿着中国文化传统。如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品质“自强不息”、“诚信为本”“精忠爱国”、“谦和好礼”、“克己奉公”等精神,都通过时代的筛选和人们的改造深深融入了我们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之中。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升华和创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非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全盘继承,而是吸收其精华、剔除其糟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升华和创新。首先,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吸收、改造并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西周政治家周公提出的“敬德保民”等思想,开启了中国民本思想的先河;孟子提出了“民贵君轻”思想,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了“政得其民”的历史兴亡规律;荀子进一步提出“君舟民水”,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的民本思想,都被毛泽东思想改造成为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主张,也吸收和改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思想。孔子强调“和为贵”,提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孔子的“和同”思想,也是既承认差异,又要求和合,通过互补互济,达到事物的矛盾统一,形成和谐的状态。老子在《道德经》中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他认为,万事万物都包含着阴阳两个矛盾的方面,阴阳相互作用构成“和”。“和”是宇宙万物的本质以及天地万物生存的基础。在充分认识中国传统文化中思想的基础上,我们党进一步提炼出适合当代社会发展的“和谐文化”,提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能不说是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

其次,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灵魂。传统文化围绕爱国主义这个核心,包含了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等这些方面的内容,都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中凝练下来的,是智慧的结晶。爱国主义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永恒的主题。作为一种体现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深厚感情的崇高精神,同民族的发展历史联系在一起,衍生为一种文化。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革命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那种不畏强权、敢于革命的精神,严守纪律和自我牺牲的精神,大公无私和先人后己的精神,

坚持革命乐观主义、排除万难争取胜利的精神,也都是在汲取传统文化养分的基础上,从革命实践中提炼出来的。今年以来,在我国南方发生的雨雪冰冻灾害和前不久的四川汶川大地震中,人民军队和公安武警以及全体人民表现出的众志成城、团结一致的伟大精神,在救援过程中以人为本的理念,在灾后重建中百折不挠的精神,这些都是对传统文化的最佳例证。

再次,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完善公民道德建设过程中,始终有对传统文化的改造与创新。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一个艰巨的系统工程,同样需要继承前人思想道德中有价值、适应当代社会发展的积极因素。胡锦涛同志提出来的“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继承了中国古代的“知耻”文化传统,吸收了中国古代思想家所提出来的“行已有耻,使于四方”、“仁则荣,不仁则辱”、“无羞恶之心,非人也”、“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等荣辱思想的精华,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极因素,结合我国道德建设的具体实际情况,为我国道德建设提供了重要的道德原则和价值尺度。

4提取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有利因素,努力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五千年悠久灿烂的中国传统文化,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国脉传承的精神纽带,也是我们面临严峻挑战以及身处复杂环境屹立不倒、历经劫难百折不挠的力量源泉。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过程中,我们要学习和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中所有有益于构建符合中国实际的、形成国人共识的、反映中国现实发展的、引导中华民族积极向上的价值观体系。要注意解决好两个问题:第一,在思想上充分重视传统文化。纵观世界文明发展史,玛雅文明、古埃及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古印度文明都逐渐中断失落了,唯有我中华文明绵延不绝、生生不息。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中华文明有着丰厚的中国传统文化资源作基础。没有中国传统文化之根,就没有中华民族精神之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也就无法建立。关于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问题。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需要解决的问题。这就说明,我们的和谐社会建设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相通之处,我们构建的核心价值体系与传统文化有着密切联系。第二,在内容和形式上创新传统文化。采取“扬弃”的辩证态度,批判地继承,从中汲取积极的因素,构建科学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同时紧密结合当代中国的社会文化状况,把传统文化的主导价值观与当代中国的现实价值导向、价值理想有机结合,创造源于中国传统文化又高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观。不断丰富和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猜你喜欢

核心价值体系升华构建
回归教材,让探究升华
浅析升华现象成因
在解决“道德冲突”中升华小学生道德品质
对构建民主党派核心价值体系的反思
核心价值体系指导中职生职业道德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概论”课教学探讨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高校媒介素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