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生态工业园的思路与模式研究

2008-01-22

总裁 2008年8期
关键词:产业集群

罗 元

摘要: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是以高技术成果产业化、产业集聚化为目标建立起来的特定经济区域。然而,在当今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态环境的同时,高新技术产业在生产过程中,通过与传统工业不同的、更隐蔽的方式对生态环境产生更为严重的影响,是污染的更高形式。因此,提出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生态化、建设生态工业园,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环境的保护。

关键词: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产业集群;生态工业园

1引言

所谓集群是一个生态学概念,生态学中的生物集群是指在一定的区域或环境里各种生物种群,相互有规律地结合在一起的一种结构单元。集群被经济学家引用到经济学领域中,形容企业的生态群落,从而提出了产业集群的概念。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是指在某一个特定的区域内,一些具有纵向、横向或互补性联系的高新技术企业集中在一起,在政府和科技中介等相关支持机构的协同作用下,沿科技和产业价值链集结成合作网络,通过不断创新形成科技领域的持续竞争优势,并根植于当地的社会文化环境的集群经济现象。

生态工业园是根据循环经济理论和生态工业学原理而设计成的一种新型工业组织形态。通过模拟自然生态系统来设计工业园区的物流和能流,园区内采用废物交换、清洁生产等手段把一个企业产生的副产品或废物作为另一个企业的投入或原材料,实现物质闭路循环和能量多级利用,形成相互依存、类似自然生态系统食物链的工业生态系统,达到物质能量利用最大化和废物排放最小化。

2构建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生态工业园的思路

构建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生态工业园不仅涉及区域功能定位、产业分类选择和生态建设,还涉及政策法规、价值观念、科技水平、人口素质、生活方式、消费模式和人文环境等的根本转变。下面简要提出一些思路。

(1)以规划为先导,在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化基础上实行集群生态化改造。

我国产业集群化发展已经达到相当大的规模,在传统产业集群基础上进行科学规划,实行生态化改造,是构建产业集群生态工业园的可行路径。规划部门和有关专家要牢固树立生态理念,力求把经济纳入生态体系,至少给予经济和生态同样重要的地位,而不是把生态环境当作经济的外部因素。将区域国土规划、城市建设规划、生态环境规划和社会经济发展规划融为一体,促进城乡结合、工农结合、环境保护和经济建设结合。培育掌握必要生态环保知识的决策人才,利用各种教育形式和宣传渠道,进一步宣传和普及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经济观,提高公众的生态保护意识。

(2)以企业为单元,培育自觉构建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生态化的行为主体。

企业是集群内部的行为主体,引人市场竞争机制,激发企业生态化发展的原动力,实现高新技术产业生态化发展的资本市场化运作机制至关重要。顺应企业追求盈利的要求,充分利用产业外部效应在集群内部化的特征,组织相关企业与机构在一定区域集聚,克服在单一产业和单个企业层面上推行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的局限,将环境因素纳入企业生产全过程,模拟自然生态系统,找到不同企业在“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产业生态系统中的合理位置和循环途径,构建资源循环利用和综合利用链网;通过不同企业或工艺流程间的耦合优化及资源共享,削减污染源和废物源,提高原材料和资源(含废弃物)的使用率、再生循环率;同时将污染预防、生态管理(生态评价、生态设计、生态工程等)、组织创新(改革内部组织结构、建立外部新型关系、与相关部门协调等)等贯穿于企业的成本预算、竞争能力、管理体制和发展战略等各方面;实施采购、培训、突发事件处理、废物管理、环境信息系统及其它支持服务体系的群内企业共享,降低集群内企业的综合成本,提高综合绩效,提升整体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使遵循生态规律、发展循环经济的产业集群内企业真正获得相应的经济效益,形成对“生态效益好——经济效益高——生态效益更好”的良性循环机制的路径依赖,最终使整个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内各企业集体获益,实现企业社会、经济与环境效益的“三赢”。

(3)以科技为支撑,努力为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生态工业园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曾经说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当前,科学技术的发展势头十分迅猛,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不断涌现,其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无法估量的。

科技是发展产业集群生态化的重要支撑。现代科学技术为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生态工业园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新材料、新工艺、新能源和新途径,这就使得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内减少污染、变废为宝、耦合优化、提高效能提供了可能。大力发展产业集群生态化工业园,关键是积极探索和不断创新反映生态学原理的新型生态技术、生态工艺和生态管理,研发集群内外部物质与能量循环途径的技术和措施,研发产业集群生态化所必须的特定技术,包括信息技术、水重复利用技术、能源综合利用技术、回收与再循环技术、重复利用与替代技术等。调整和完善集群生态经济结构,保证发展过程低(无)污、低(无)废、低耗,提高资源循环利用率;倡导绿色技术创新和生态结构重组,采用先进的环保技术,建立起系统内生产、消费、废物处理的产业生态链等等。具体而言,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实现科技对生态产业集群的智力支持作用。如在集群内部可设立专门针对其生产流程的研发机构,或与大学合作,研究如何节约使用原材料和能源;淘汰使用有毒有害原材料的生产技术,淘汰高能耗设备的技术;生产过程中如何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以及设计生产对环境友好的产品等。针对集群污染比较集中的问题,要着力研发减轻其危害的技术。如治理造纸废液技术在我国已经取得重大突破,只需建几个水泥池子,放进培养的产酸菌和特效产甲烷菌种,就可以使污染严重、腐蚀性极强的碱法草浆造纸黑液和亚硫酸盐法草浆造纸黑液达标排放。应发挥市场中介组织和社会服务体系的作用,加强集群上下游企业及国内外市场的联系,促进集群内生态技术与信息的传播、扩散与创新。特别地,政府应积极鼓励环保技术的研发与创新,保护生态技术创新的知识产权,尽量缩短其研发成本的回收时间,提高其盈利水平,进而获得持续发展的动力。

3构建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生态工业园的模式探索

国内外出现的各种生态工业园区,已经具有一定的产业集群生态化性质,从中可以总结出主副产业衍生型模式、多种产业共生型模式、改造型模式、虚拟型模式等几种模式。而在构建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生态工业园时,这几种模式值得借鉴。

3.1主副产业衍生型模式

这种模式以一种产业生态化发展为主线,从中衍生出多种副产业,彼此配套,形成衍生型生态产业集群。例如,国内一些地方以钢铁生产为主业,同时利用炼钢产生的灰渣、炉渣生产建筑材料,回收余热发电,净化水处理的再利用等,使钢铁、建材、电力等产业配套发展,实现部分资源循环利用和综合利用,形成主副衍生型生态产业集群。这种

模式通常是先发展主导产业,以后再通过利用主导产业的各种排放物和相关资源形成副产业,虽然各种产业之间有主副之分,但是都具有一定规模,而且配套整合,形成比较完整的资源循环利用和综合利用体系,符合生态产业集群要求。又如举世闻名的丹麦卡伦堡工业园区,就是以4个核心企业(发电厂、炼油厂、制药厂和石膏制板厂)为中心,建设或吸收那此能将集群中企业所产生的废物或剐产品作为自己的原料的企业,即延伸产业集群的生态产业链条,产生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3.2多种产业共生型模式

这种模式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多种具有共生关系的生态产业紧密联系,同步发展,形成共生型生态产业集群。例如,广东农垦局所属的湛江垦区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建设和发展,目前已经初步形成多产业共生的生态产业集群。该集群位于我国大陆最南端的雷州半岛,总面积大约n33平方公里,由四大产业构成:一是种植业,主要种植甘蔗、剑麻、橡胶、水果等南亚热带经济作物;二是养殖业,主要养殖生猪、奶牛和家禽等;三是加工业,主要以垦区的农副产品为加工原料;四是服务业,主要围绕种养殖和加工业发展配套服务。虽然目前这四大产业的产出总量有一定差异,但是基本上是平行发展,具有共生关系。以甘蔗种植和加工为例,种植甘蔗属于种植业;甘蔗榨糖,利用蔗渣造纸、发电,利用滤泥生产有机肥属于加工业;部分蔗苗作为奶牛饲料,猪牛排泄物作为甘蔗肥料是种养殖的结合;蔗糖销售则属于服务业。

3.3改造型模式

这种模式具有代表性的是美国以杜邦公司的尼龙线头回收为核心的Chattan00ga生态工业园。Chattan00ga曾经是一个污染严重的老工业区,目前在该园区内,围绕杜邦公司的尼龙线头回收企业为核心建立起了一系列环保产业,推行企业零排放改革,不仅大大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而且形成了老工业区新的产业空间。这种老企业主导型生态工业园模式的特点主要是通过重新利用老工业企业的工业废弃物,修补、扩展产业链,实现老企业内部的清洁生产,发展环保产业来减少污染增进效益。这种模式对于我国一些污染严重的资源型老工业企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生态化的改造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3.4虚拟型模式

这种模式具有代表性的是美国的Brownsville生态工业园。由于该模式不严格要求其参与者在同一地区,而是通过系统模型、数据库等一系列信息平台的构造建立成员之间的物质、能量和信息联系,所以这种生态工业园的建立有利于突破地理位置和行政区划的限制,将具有产业关联度的企业联系在一起,形成一种非传统意义上的跨区域产业链,而且在原有参与者的基础上可以不受地域限制地增加新成员来担当修补现有产业链的角色,从而增加了产业链条扩展的灵活性。

猜你喜欢

产业集群
产业集群视角下高职物流教育与区域物流协调发展的合作机制研究
区域性产业集群、价值链与体育用品之间关系的研究
关于产业政策与产业集群发展规律的初探
京津冀协同发展模式下河北省县域经济产业集群问题研究
基于产业集群导向下中小型企业工业产品创新设计模式再造
新常态下蚌埠市玻璃产业集群发展探究
安徽省产业集群与城镇化的互动关系
湖北省大冶市食品饮品产业集群效应分析
关于产业集群效应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