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爱与责任的典范

2005-02-01

人民教育 2005年10期
关键词:典范教师职业师德

本报评论员

在全国教育战线掀起新一轮师德教育新高潮的日子里,一个女教师的名字传遍了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殷雪梅。她是江苏省金坛市城南小学一名普通教师,在突如其来的车祸面前,舍生忘死,保护学生,展现了新时期人民教师的光辉形象和崇高的思想境界。

在3月31日壮烈的举动之前,殷雪梅只是千百万小学教师中平凡的一员,是一位平凡、朴实、善良的普通教师,“没有什么特别光辉的大事,更没有英雄式的豪言壮语”。但是,为什么殷雪梅的事迹能引起社会如此巨大的反响?

因为她具有高尚的师德,她是爱与责任的典范。殷雪梅曾说“对待学生就应该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同事们反映,与殷老师相处“让人感觉到温暖”;学生家长认为,殷老师“更多了一点善良,一点爱,一点责任心”。最近,教育部部长周济同志在本刊第8期发表文章,深刻地指出:爱与责任是师德之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责任就办不好教育。“英雄教师”殷雪梅的感人事迹,让我们生动地看到,“爱与责任”在殷雪梅身上的完美统一,她为我们树立了一个新时期人民教师“爱与责任”的典范!

殷雪梅事迹感动我们,不仅是因为她舍身救人,更重要的是因为她一生对师爱与责任的持守。

美学家朱光潜说,人因为持守而变得美丽。持守,是指一个人要有自己行事为人的不变准则。殷雪梅就是一个持守信念的人,因为她知道,人民群众把子女送到学校,就是把家庭美好的希望寄托给了学校,寄托给了教师,“教师的责任就是把学生教育好,保护好,培养好”。她热爱学生,“特别喜欢孩子”,“对待学生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她尊重、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对学生既严格要求,又耐心引导,循循善诱;她勇于创新,不断进取,教学质量高,“不管交给她一个什么样的班级,都能带得比较整齐,高年级教师都喜欢接她带的班级”。殷雪梅认识到教师职业的神圣与崇高,认识到这就是教师的职责。

持守,难在“持”,难在“永远守住”,脚踏实地做好每一件事,而不半途而废。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这是教师职业的本质特征,也是对从事教师职业的人行为规范的基本要求。一个人认清自己的职守和责任并不难,难的是在自己的岗位上持之以恒地做下去。正是由于殷雪梅对党的教育事业的忠诚,对教师职业的忠心,对自己信念的持守,使得她在日常平凡的教育教學中,默默做着一件又一件平凡的事情,敬业奉献,作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以师爱无声地温润着学生的心田。正如她的同事所说,“她做的事,都是教师们常做的事”;“非常细小的事,但它却确实存在,而且影响了你,让你感觉到了温暖”。殷雪梅29年如一日,在小学教师的岗位上,她从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因为她知道一个孩子就是一个家庭的希望;她关注学生成长的每一个环节,因为她期待将来学生们都能够成为社会的栋梁。殷雪梅以持守平凡的职业规范铸就了闪光的师魂。

“持守”贵在养成习惯,主动尽职尽责,敢于履行责任,而不是遇到困难和危险逃避责任。车祸是偶然的,教师舍己救人却是必然的。殷雪梅能够在危急关头舍生忘死,保护学生,作出舍己救人的英雄壮举,与她忠于教师职守的责任意志和责任习惯密不可分。作为一名教师,如果没有责任,没有责任意识,就会不明确自己的职守,不明确教师肩负的岗位责任、社会责任和国家责任。在危险来临的时候,殷雪梅挺身而出,把生的希望留给学生,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在那一瞬间,殷雪梅的职责意识和对信念的持守,闪烁出夺目的光辉。

伟大寓于平凡之中,平凡因持守而美丽。殷雪梅的人生持守着师爱与责任,在人民群众心中凝聚了一座新时期“英雄教师”的精神丰碑!她将永远感动着我们!

猜你喜欢

典范教师职业师德
高技能人才背景下技工院校教师职业能力大赛成果转化研究
致良知与师德
数形结合的典范
两装当道
师德沦丧者不配为师
地方高校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现状及对策分析
吕狂飙:师德建设需警惕从崇高师德简单转向底线师德
解读·教师职业核心能力
习仲勋:统战工作的典范
教师职业认同文献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