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JCI标准构建风险护理管理模式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和社会功能的影响

2024-03-14

现代养生·上半月 2024年3期
关键词:社会功能攻击行为效果分析

【摘要】  目的  探讨基于JCI标准构建风险护理管理模式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和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2月- 2021年2月医院收治的存在攻击性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实施基于JCI标准构建的风险护理管理干预,3周后比较患者攻击风险等级、攻击行为、社会功能等的改善情况。结果  干预后,攻击风险等级达II级、III级和IV级的患者均下降,攻击风险显著低于干预前;患者语言攻击行为、财产攻击行为、自身攻击状态和体力攻击反应等4个项目的攻击行为评分及加权总分均低于干预前;患者社会能力状态、社会兴趣程度、个人整洁程度等3项社会行为评分均高于干预前,激惹行为、精神病反应状态、迟缓表现和抑郁症状等4项社会行为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上述指标干预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JCI标准护理管理模式可帮助患者减少攻击行为,降低攻击风险等级,提升社会兴趣程度,加速社会能力的恢复。

【关键词】  JCI标准;风险护理管理;精神分裂症;攻击行为;社会功能;效果分析

中图分类号  R473.7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0223(2024)05--03

目前在医院管理中,医疗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已经成为主要核心,降低风险则是护理工作的关键[1]。JCI标准已经将目前国际医院的管理流程进行全覆盖,指导医院科学的识别和判定或者降低目前存在的风险性,为医院提供了系统的风险管理预案,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可能出现对他人对自身以及对其他目标的攻击,具有显著危害性。基于JCI标准构建风险护理管理模式,主要针对精神分裂患者攻击行为的护理管理进行持续质量改进与提升,减少患者激惹性行为和攻击行为,以提高患者社会适应能力。本研究主要探讨基于JCI标准构建风险护理管理模式对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攻击行为和社会功能的影响。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9年2月- 2021年2月医院收治的存在攻击性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52例,女性患者48例,年龄≤50岁,病程1~5年,平均2.02±0.10年。纳入标准:均满足国际疾病分类[2](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ICD)中精神分裂症的诊断依据;均存在I ~Ⅳ级不同程度的攻击风险行为。排除标准:精神发育障碍者;严重躯体病症者。

1.2  护理干预方法

基于美国医疗机构评审联合委员会国际部(the joint commission international,JCI)标准,构建风险护理管理模式,对精神分裂患者攻击行为护理管理进行完善,实施系统的分析评定,持续改进,提升护理管理质量,具体内容如下。

(1)成立风险管理小组,评估患者病情:基于JCI评审标准,成立风险管理小组,对风险管理小组内的每一个成员进行培训,由主管护理人员和1名主治医师一起对患者进行入组阶段和管理的阶段进行评测,对每位患者的精神状态进行综合评定,主要包含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诊断情况、病程时间、攻击形式、攻击频次、对象、攻擊防范计划以及防范对策效果反馈等内容。

(2)评定风险,制定护理方案:建立精神分裂症患者三级评估模式,记录患者的病情状态。护理人员在患者入院的0.5h内进行攻击行为的风险评定,记录风险等级和护理对策;主管护理人员或责任组长在患者入院后的120min内评定,主要评定以往或者现行的攻击行为方法,程度,因素,控制方式,患者入院后的表现,自控能力和程度;护理人员在患者入院的1d内对其进行动态性和连续性的评定,依据风险评定的结果,护理人员在1日内动态评定精神表现,预警信号状态,分析护理阶段出现的盲点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和具体护理方案,持续改进护理方法。

(3)攻击行为的预防及护理指导:经培训和考核的责任组长和患者进行交谈,研究重点了解患者的个性状态,保护性要素和住院要求以及家庭社会支持关系,每日1次,0.5h/次,在病情稳定的24~72h或者攻击行为发生的24~48h内完成。让患者自行了解一下患者攻击行为的因素,让患者分析什么状态下会出现冲动行为,患者自身的状态和想法,是否出现未解决的生活事情,从而患者将不良情绪转移到他人中,依据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理解感受,为其建立计划目标。对于较为冲动的患者,医院应统一佩戴橙色的腕带,穿戴黄色的衣服,患者床头的牌子应标记标识,让护理人员容易对高危患者进行识别,为患者建立身份识别制度。以便于一对一个体化指导。

(4)分阶段教育指导:采用0~100分记录描述攻击行为掌握的程度,让患者了解获取成绩的源头,了解存在的缺陷,明确需要改进的各项内容。初期阶段为患者进行认知能力和自控状态方面的教育指导;改善阶段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知识状态,自知能力,攻击行为的释放和控制行为等方面进行引导;康复阶段为患者在建立健康行为、了解各种技能、强化精神分裂症的知识等方面进行指导,防止不良反应复发,提升社会适应状态。

1.3  观察指标

(1)攻击风险等级评定:采用攻击风险评估表对患者的攻击风险等级进行评定,共分为4个风险等级,I级:精神分裂表现,存在幻听或者被害妄想;躁狂症;酒精和药物依赖的脱瘾期;意识障碍伴有行为失衡;痴呆存在行为紊乱;以往人格障碍,存在冲动和边缘型人格障碍。Ⅱ级:被动言语攻击状态,呈现为激惹性的提升,如无对象的抱怨、发牢骚和说怪话;交谈阶段态度较差,存在敌意或者不信任的状态;或者精神分裂表现存在命令型幻听。III级:主动性的言语攻击状态,如存在对象的辱骂等感觉,或者被动型的躯体攻击行为包括毁坏物品。Ⅳ级:存在主动性的躯体攻击行为,包括踢打、咬或者应用物品对他人打击,攻击行为在1d内发生了2次以上对他人的肉体伤害。本量表Cronbachs α系数=0.92[3],重测的信度系数=0.84,问卷效度系数=0.91,信度和效度良好。

(2)攻击行为评分:采用修订版外显攻击行为量表[4-5](modified overt aggression scales,MOAS),对罹患精神病的患者攻击行为进行评测,主要包括语言攻击行为、财产攻击行为、自身攻击状态和体力攻击反应等4个项目,每项分值为0~4分,按项目依次加权(即语言攻击行为评分×1、财产攻击行为评分×2、自身攻击状态评分×3、体力攻击反应评分×4)计算总分,总分为40分。分值与攻击行为严重程度呈正比。

(3)社会行为评分:采用简明精神病量表、住院患者记录量表等量表[6-8]共同对患者社会行为进行综合评分。本研究采用的综合量表共包括社会能力状态、社会兴趣反应、个人整洁程度、容易激怒表现、精神病反应、迟缓表现和抑郁症状等7个方面,总计30个条目,按照0~4分的5級评分法进行评分,前3项为积极因素,后4项为消极因素。积极因素分值越高则康复程度越佳、社会配合度越好,消极因素则相反。

1.4  数据分析方法

运用 SPSS 21.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数据,计量资料采用“均数 ± 标准差”表示,干预前后均数比较采用配对t 检验;采用非参数检验秩和检验分析干预前后患者攻击风险等级差异,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干预前后患者攻击风险等级比较

干预后,攻击风险等级达II级、III级和IV级的患者例数均下降,攻击风险显著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干预前后患者攻击行为评分比较

干预后,患者语言攻击行为、财产攻击行为、自身攻击状态和体力攻击反应等4个项目的攻击行为评分及加权总分均低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干预前后患者社会行为评分比较

干预后患者社会能力状态、社会兴趣程度、个人整洁程度等3项社会行为评分均高于干预前,激惹行为、精神病反应状态、迟缓表现和抑郁症状等4项社会行为评分均低于干预前,干预前后各项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攻击行为发生频率较高,做好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评估并及时进行有效护理干预,建立安全防范预警对策是预防患者出现攻击行为的关键[9-10]。本研究结果显示,基于JCI标准的护理管理干预后,有效降低了精神分裂患者攻击风险等级程度。对存在攻击行为状态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三级评定,重点阶段和动态连续性的评定,护理人员可详细掌握患者的病情状态,尤其是攻击行为特征,症状的应对形式和患者最深处精神分裂症的源头。护理组长和高年资护理人员可对攻击行为进行预测,提出初始评定中未出现的护理隐患和需要关注的问题[11],及时对护理关注问题进行修改,对高危患者进行重点监测,启动应急预案,减少风险发生[12]。同时,护理人员通过对患者进行连续性评定,病例追踪等提升护理人员对患者的风险识别能力,护理人员也可依据患者症状下的差异性应对方法,进行防范对策的调整,保证护理安全。

本研究结果显示,经基于JCI标准的护理管理干预后,精神分裂患者攻击行为评分低于干预前,患者存在的负面情绪可激发攻击行为,依据JCI标准管理后,患者会了解攻击行为是错误的,可做到在攻击行为阶段通过被子等撕扯形式[13],来转移自己的负面情绪,如果发生先兆表现,则在短时间内求助他人。在小组活动阶段,同伴之间的友谊也有所增加,病房内的安全性也会有提升。同时,精神科护理人员遭受攻击行为的发生占比较高,护理人员系统的防暴培训,可控制攻击行为出现[14]。护理人员通过专业学习防暴知识,了解预防暴力的技巧性,在培训演练中,护理人员了解如何规避攻击风险,获取经验,了解暴力发生阶段保护自身和财产安全的方式[15]。

本研究结果显示,基于JCI标准的护理管理干预后,患者的激惹行为、精神病反应状态、迟缓表现和抑郁症状得到改善,社会能力状态和社会兴趣等都较干预前得到了一定的提升。通过人文关怀的对策可有效防止攻击行为。护理人员通过一对一指导分析患者的个性特征、表现来源、需求、家庭保护要素和患者可利用的资源等,掌握患者目前的内心状态和思想行为变化,联合语言安抚行为,向患者传达可愿意帮助的想法,和患者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式。

综上所述,JCI标准的应用为医院的攻击风险管理,提供了系统的思路和形式,为医院规范性攻击行为管理提供有效依据。通过JCI标准建立和完善攻击风险模式,让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攻击行为得到科学预测和防范。

4  参考文献

[1] 张春艳,李娇,王梅花.多点反馈护理管理模式对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和护理质量影响的研究[J].医药高职教育与现代护理,2022,5(2):138-142.

[2] 徐蔡涛,李玉华,张奕.行为矫正结合亲情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遵医行为、自我效能感及高风险行为的影响[J].海南医学,2023,34(6):868-871.

[3] 柳猛,黄娟.家属参与式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依从性、临床症状、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23,21(13):94-98.

[4] 李雪梅,洪小美,温东妹.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的护理模式对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病耻感和心理状况方面的影响[J].黑龙江医学,2023,47(3):368-370.

[5] 王建波,梁晓庆,李凤琴.基于三维护理分级模型的个性化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婚姻情况、生活质量及社会功能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22,28(17):21-24.

[6] 杜志芳,周建华,朱海斌.德尔菲法和追踪方法学的护理安全管理策略预防精神分裂症患者暴力行为效果观察[J].齐鲁护理杂志,2022,28(20):134-136.

[7] 陈昂昂,姜衍松,张军.个性化综合护理干预对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遵医行为和社会功能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22,28(1):158-160.

[8] 苏璐,庄倩倩,陆鑫.基于时间护理理念的积极心理学模式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危险行为、精神症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3,42(9):1599-1603.

[9] 孙以琳,曹新妹,陈伯鑫,等.以医院为主体的“互联网+护理服务”模式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负性情绪及社会功能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2,41(14):2670-2673.

[10] 肖跃凤,黄丽珠,张悦.认知训练在精神分裂症恢复期患者接受团体生物反馈辅以心理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22,8(10):109-111.

[11] 黄丽红,江妙玲,林晓阳,等.“互联网+"延续护理模式对精神分裂症康复期病人服药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循证护理,2022,8(22):3109-3112.

[12] 武迪.基于JCI标准的管理模式在医院门诊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对管理满意度的影响研究[J].中国标准化,2023(8):251-254.

[13] 符永宁,符珍.JCI标准指导标准化护理模式在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21,18(1):189-192.

[14] 王峥,张欢,石秀秀,等.基于文献计量学的社区精神分裂症病人自我管理研究现状和趋势分析[J].护理研究,2023,37(5):800-806.

[15] 汤慧怡,沈燕敏.以格林模式为基础的服药管理训练对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自知力、治疗态度及症状改善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3,42(2):319-322.

[2023-07-14收稿]

猜你喜欢

社会功能攻击行为效果分析
住院精神病人暴力攻击行为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
基于人工蜂群算法的无线网络攻击行为的辨识研究
电视综艺娱乐节目的社会功能探讨
群众文化的社会功能和文化价值浅析
人间佛教的社会功能
案例教学法在Photoshop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
临床路径护理干预对骨质疏松患者疗效的临床分析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高职学生攻击行为探析
关于运动攻击行为的理论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