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胜任力视角下高校生涯教育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的实践进路

2024-01-04张小诗史万兵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23年4期
关键词:生涯胜任高质量

张小诗, 史万兵

(1.东北大学 学生指导服务中心,辽宁 沈阳 110819; 2.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 特殊教育研究中心,江苏 南京 210038)

当前,随着我国经济已经呈现高质量发展阶段特征,国家对于高层次、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需求从未如此迫切。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是国家推进人才战略的重要组成,也关系到学生发展、家庭和谐、学校建设和社会稳定。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是指在充分就业的基础上,高校毕业生能够胜任工作岗位的要求,具有较高的个人工作满意度,服务于国家和地方需要,对社会经济生活的贡献与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相匹配。[1]可见,工作胜任是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的重要特征,是学生个体获得工作满意的前提,更反映出高校人才培养与国家人才需求的匹配度。高校生涯教育作为整个高等教育系统的组成部分,在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上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从胜任力视角审视高校生涯教育促进高质量就业的功能指向及实施进路,以提升工作胜任度为突破口,为解决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的关键问题提供新的思路。

一、胜任力视角下大学生高质量就业达成的应然逻辑

大学生高质量就业是多方影响因素作用的结果。胜任力视角下大学生高质量就业的达成是基于个体深层次特征的高质量就业影响因素集中作用的结果。这是胜任力理论在高质量就业领域充分实践的功能体现,也是大学生高质量就业达成的应然逻辑。

1.胜任力理论模型及其干预影响机理

“胜任力”概念最早由哈佛大学教授戴维·麦克利兰于1973年正式提出,是指能将某一工作中有卓越成就者与普通者区分开来的个人的深层次特征,包括动机、特质、自我形象、态度或价值观、某领域知识、认知或行为技能等可被可靠测量或计数的并且能显著区分优秀与一般绩效的个体特征。[2]从系统性、相关性和可操作性来看,笔者认为,个体胜任力特征包括外显胜任力、内隐胜任力两个层次。外显胜任力相对容易被观察和测量,包括知识、技能;内隐胜任力和源胜任力不易被改变和发展、相对难以测量,包括自我概念、特质、动机。其中,个体对自己与职业关系的认知与判定,是个人自我概念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按照胜任力一般的作用机理,处于内隐层次的自我概念决定了人的态度和价值观的改进和发展需要一定时间;处于最深层次的核心动机和人格特质进一步影响知识与技能的获得,但较难改进。

一项关于大学生职业自我概念与择业动机的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职业自我概念与择业动机状况呈现极为显著正相关。大学生职业自我概念越积极,择业动机整体状况越好。[3]可见,如果能够对自我概念给予适当的干预,使个体对于职业选择及相关要素的认知、态度和价值观得以改进和发展,深层的择业动机和职业特质将被更精准地识别和合理使用(图1)。因此,本研究将内隐层次胜任力进行拆分,将最深层次的择业动机和人格特质定义为源胜任力层次。个体可以通过积极调整自我概念,作用于形成合理的择业观念与成就动机,将有益于提升职业匹配度,达到工作胜任的要求。

生涯发展理论认为,大学生处于生涯探索阶段的重要时期,其主要任务是进入某一专业领域,接受专业化训练,明确职业方向,做好职业准备。可见,学生如果能够在有效干预下塑造科学就业观念、获得内在动力激发、专业价值认同、专业能力训练,设定有针对性的职业发展和择业目标,将获得更多高质量就业的机会,创造更大的社会价值,形成社会资源的正外部效应。因此,胜任力模型及其干预影响机理为大学生高质量就业提供了内涵逻辑的学理支持与实现路径的探索依据。

2.胜任力视角下大学生高质量就业影响因素构成

基于目前国内外的研究成果,本研究以胜任力模型为基础,建立了大学生高质量就业影响因素构成模型(图2)。在这个模型中,高质量就业的影响因素包含客观自我认知、主观自我认同、生涯准备三个维度。这三个维度之间的影响作用机理是,前两个维度作为职业自我概念的重要组成,构成了高质量就业的源胜任力和内隐胜任力影响因素,第三个维度构成了高质量就业的外显胜任力影响要素,客观自我认知对于生涯准备的影响是通过主观自我认同产生作用的。

图2 胜任力视角下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影响因素的构成模型

图3 高校生涯教育促进高质量就业功能指向之间的关系

(1)客观自我认知维度 客观自我认知主要是指学生对社会资源、大学期待、人格特质的了解,是对客观自我实然状态的确认。职业辅导理论奠基人安妮罗伊的早期经验理论认为,个人的早期经验以父母管教态度的影响为主,不同的亲子关系和不同的职业族群联结起来。[4]在职业发展探索过程中,社会资源中的家庭状况会对学生职业选择及社会支持程度产生影响。其次,价值观念是指学生的入学观念、学业态度和就业价值观等,是预判和提前干预学生潜在的就业问题并激发高质量就业动机和行为的关键要素。再次,人格特质主要指社会认知理论提出的个体开放性、外向性、尽责性、神经质、稳定性、责任感、宜人性、坚韧性、自我监控等[5],能够帮助解释个体在生涯期望、生涯探索、生涯决策行为上的差异性,是预测就业行为的深层次变量,也是提前干预高质量就业行为的基础。

(2)主观自我认同维度 主观自我认同即自我同一性,是指个人对于身心特点、过往经历、发展期望、社会愿景等的觉察[6],是对主观自我应然状态的判断。根据埃里克森的人生发展阶段模型,大学生是自我同一性形成的关键时期,是做出职业选择的重要时期。[7]研究表明,自我同一性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业、就业与生涯发展的动力和效果。自我同一性发展较好的学生,在大学期间就有着清晰的自我认知和明确的职业规划,职业目标定位相对准确,期待并主动进行职业世界探索,积累高质量就业所需的人力资本;进入职场后,有着较高的职业热情、忠诚度和发展需求,职业实践积极。 本研究认为自我同一性可以从三个子维度进行评估:对过去生涯困惑的思考、对当下自我投入的评价、对未来自我投入的期待。

(3)生涯准备维度 生涯准备主要是指学生在专业投入、环境适应、职业成熟方面的预备行为和程度。生涯准备是影响学习动机、合理职业决策与完成生涯发展任务的关键因素。首先,专业投入包括专业认知、专业情感和专业行为。从高质量就业的角度来说,专业投入与就业满意度之间呈显著正相关。专业投入度高的学生更愿意立足专业去探究未来的多种可能性,更容易取得较好的学业成绩,对提升就业质量产生直接影响。第二,环境适应包括学习适应、生活适应、人际适应和社会适应。良好的适应状态有利于学生快速地在角色转变中确立生涯目标、采取生涯行动。第三,职业成熟度包括自我探索、环境探索、规划与求职行动、职业信念与态度等方面的准备程度。[8]如果学生对于“我是谁”认识不充分,或者对于职业信息和就业机会了解局限,很容易导致职业决策困难,对未来感到迷茫。这都是职业成熟度不高的表现。

二、胜任力视角下高校生涯教育促进大学生高质量就业的功能指向

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的活动,教育的目的是由社会物质关系决定的并需要符合社会要求的。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认为,个体发展是个体成熟的过程。笔者认为,高校生涯教育应是一种连续不断的教育过程和统整的教育构想,是高校根据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整合多方资源,围绕生涯意识唤醒、自我探索、专业与职业探索、职业准备、职业选择与定向等内容实施的,以培育学生科学的就业观念、合理的生涯信念、生涯适应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为目的,使学生获得职业机会与职业发展满意并满足社会发展人才需求的教育实践活动。

生涯发展阶段论认为,大学阶段一般处于生涯探索阶段的过渡期,这一时期的主要任务是对自我和职业进行探索,力图实现自我观念,将一般性的选择转为特定的选择。[9]职业生命周期理论认为,在进入职业选择阶段之前,要进行充分的职业生涯规划、职业能力储备、职业信息收集、制定应聘方案等准备。[10]可见,就业结果选定前的漫长过程决定了就业结果的选定,具有较为明显的“前置性”特征。因此,对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的研究,需要将就业与人才培养全过程紧密联系,探寻高质量就业的动力根源。这充分体现了生涯发展阶段属性的本质要求以及过往经验对合理就业行为的有效催生,是构建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策略的有效手段。因此,本研究从胜任力视角提出的高质量就业影响因素——客观自我认知状态、主观自我认同状态和生涯准备度,与高校生涯教育的功能存在高度契合。高校生涯教育对于促进大学生高质量就业有以下三方面的明确功能指向。

1.重塑生涯理想与就业观念,促进源胜任力提升

生涯目标是指个人在选定的职业领域内未来时点上所要达到的具体目标,包括短期目标、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生涯理想是职业生涯目标的最高层次,是职业价值观和职业道德品格所至的最高境界。生涯理想的确立,直接影响着学生就业观念树立、职业目标定位、职业实现途径和职业态度评判。因此,生涯理想的确立,以一定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为基础,紧密围绕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将引导学生把未来可能的职业选择和所想达到的职业成就与国家需要相结合,成长为具有远大抱负和优秀能力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近年来,高校毕业生“有业不就”“裸辞”“闪辞”等现象层出不穷,不少毕业生在求职择业时表现出职业价值观功利、就业诚信和法律意识淡薄等问题,很大程度是生涯理想缺失所致。因此,生涯理想和就业观念的培育作为生涯教育的重要内容,既是促进大学生高质量就业的现实所需,也是必由之路。

2.培育生涯责任与生涯信念,促进内隐胜任力提升

生涯意识是指人们对于职业生涯客观事实的觉察、感知和概念形成。通过生涯责任培育,让学生知晓生涯规划的存在,认可“生涯规划”的价值,接纳学习“生涯规划”的必要性,建立“职业生涯规划”与“专业学习发展”的关系,建立“深度思考人生”的知觉,内化“职业生涯规划行动”的承诺,强化“生涯规划行动”的动机,让生涯规划成为学生内心的需求,从而内化为成长的责任。生涯信念是指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些有关职业生涯发展方面的想法。通过生涯信念培育,使学生消除对生涯发展的非合理信念,能够运用客观、合理、自主等积极的信念要素去看待、评判和建立职业生涯目标、能力与行动。因此,主动的生涯责任和积极的生涯信念能够在学生进行生涯探索和生涯决策的过程中提升动力、创造正向,是促进大学生高质量就业的保障。

3.强化生涯管理能力和生涯行动,促进外显胜任力提升

生涯管理能力主要包括自我管理能力和职业生涯建构能力,具体指通过强化自我认知能力、资源建构能力、自我调控能力、时间管理能力以及信息和资源获取能力、生涯决策能力、生涯规划能力、生涯适应能力,促进学生自我概念的发展、合理职业安置的获得以及有价值的职业生涯的建构。生涯行动是指为实现职业生涯目标而采取的具体的、有计划的、可操作、可调整的行动方案,是提升外显胜任力的关键因素。强化大学生生涯行动,一方面,要帮助学生将职业生涯目标进行拆解,制定行动计划与具体措施,指导学生采取求职、或获取深入教育机会的有效行动。另一方面,需要引导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和环境变化,对生涯行动方案进行评估与修订,及时修正职业生涯目标,重构生涯路线,变更行动计划与方案。因此,强化生涯管理能力和生涯行动是促进大学生高质量就业的根本路径。

三、高校生涯教育促进大学生高质量就业的实践进路

为了更有效地促进大学生高质量就业,基于胜任力理论,新时代下的高校生涯教育应重新建构符合新时代发展要求、新生代发展特点的教育模式,呈现“全人发展为导向的价值感塑造,专业发展为导向的生涯自适应力培养”的新特征,推进生涯教育本质转向,找准具体的实践路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推进生涯教育与思政育人相融合,促进意愿与行动统一的自我认同尽早达成

根据调研数据显示,高校毕业生的升学意愿有短暂“虚高”现象,与实际升学录取率存在很大偏差。一方面反映出,学生对升学存在非合理的认知,盲目认为升学是高质量就业的必经之路;另一方面也说明只靠强烈的意愿并不能实现目标的达成,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和行动是提升职业成熟度的重要方法,是帮助学生实现高质量就业的关键。可见,高质量就业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不应仅仅停留在为了帮助大学生获得职业机会和规划职业行动的教育与指导上,而是应切实转向“对学生生涯发展规律和生涯教育规律进行多层次、多维度的反思基础上,提供有效的生涯教育资源,为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提供意义、价值与方法”的生涯教育。为了实现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首先要更新就业工作理念,摆脱“了结式就业”目的特征,将生涯教育贯穿学生成长的过程,构建全程化、全员化、体系化、专业化的生涯教育体系,着力于学生就业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引导,使他们从内心深处对“家国情怀”产生真正的情感认同、价值认同,主动进行职业判断与选择能力的培养,进而做出“人到哪里去”的正确选择。

2.构建“生涯+”学科教育模式,激发高质量就业的专业胜任力潜能

大学阶段是培养专业思维、获得专业成长的重要阶段。是否喜欢自己的专业,对所学专业的认同情况,直接决定了学生在专业学习上的积极性和投入度,直接影响了学生学业潜能的发挥从而影响学习效果。职业发展的动力依托学业进程对职业发展的结果产生影响。因此,高校应将生涯教育融入到学科教育中,将生涯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在新生年级开设《专业概论与职业发展》课程、专业优秀校友榜样访谈等活动,使学生获取对专业的了解,包括专业课程设置、学习资源、就业方向、就业前景、专业发展空间等多方面的内容,在形成专业综合认知基础上提高专业认同度,激发专业学习兴趣,获取专业发展意义,确定专业学习目标,围绕专业学习目标、专业特征和学业发展任务,结合自己的学习风格,积极投入到专业学习中。

3.构建“学校-学生-社会-家庭”生涯探索系统,整合高质量就业资源

生态系统理论强调,发展的个体处在相互影响的一系列环境系统之中,系统与个体相互作用并影响着个体的转变与发展。[11]这个系统包括4个层面,即微系统(学生和教师)、中系统(学校)、外系统(家庭)和宏系统(文化、亚文化和社会环境)。学生进行职业准备和职业选择的过程,体现了时间和环境相结合的动态考量。因此,在个体层面,学生要加强对自我就业动机、个体特质和可用资源的探索,整合指向高质量就业的内生力量和外部支持。在学校和社会层面,高校应结合多方主体的力量,构建高质量就业共同体,创建多元平台,充分发挥社会、家庭在促进学生高质量就业中的重要作用,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开拓高质量就业和实习岗位,促进学生在实践中获取更加多元的就业信息,拓展更多的职业可能。

4.构建精准化生涯教育体系,提升对高质量就业的干预效能

根据《2021大学生就业力报告》调查结果显示,43.6%的应届毕业生将“没有获得offer的原因”归因于自身太迷茫,而“未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没有满足我要求的工作”等阻碍同样影响了毕业生成功求职。[12]高校应以满足社会人才需求及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为目标,将学生成长发展指导贯穿于整个人才培养体系,从新生甚至准新生抓起,完善“普遍指导、分类指导、个性化指导”相结合、“课程平台、活动平台、咨询平台”相支撑的“全过程、全方位、全员化”分年级、分层次生涯教育体系,增强过程指导与分类指导效果;应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就业观、学业观,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大学生活与职业发展、学业成就与高质量就业之间的关系,避免“享乐”的大学期待过度;应关注“升学意向率较高”“外部探索成熟度低”等实际问题,以“小行动”为突破口,为新生提供有针对性、持续的指导,帮助新生在小行动中获得成就感,提高生涯探索积极性,内化“生涯行动”内涵,促进生涯成熟;应通过系统的课程培训、专题调研、理论研究等方式,构建常态化学习与督导机制,不断提升生涯发展与就业指导教师的专业理论水平与实际指导服务能力,以更好地解决高质量就业的实际问题。

新时代的新挑战和新机遇,足以引发我们对生涯教育的本质和价值的追问以及对高校生涯教育应该如何“整合新资源、解决新问题”的思考。因此,从胜任力的视角审视大学生高质量就业,推动了生涯教育促进高质量就业的功能升级,更引发了高校生涯教育目的、环境和方式的全方位创新。这不仅让学生对高质量就业追求的内生动力得到生长,而且使学生高质量就业达成的行动效力得到提升,促成了生涯教育与促进大学生高质量就业工作的耦合共生。

猜你喜欢

生涯胜任高质量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软件工程胜任力培养及实现途径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吐槽退役生涯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我的地下工作生涯
新形势下如何增强会计从业人员职业胜任性
基于胜任力的人力资源管理
生涯教育:未来已至,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