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个结合”的精神实质

2023-02-12刘光斌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23年4期
关键词:两个结合实事求是中国化

刘光斌, 王 希

(湖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2)

实事求是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强调以客观存在的事物为依据探寻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同时以实际情况为出发点,坚持将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起来,用实践来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使中国共产党人的理论和行动能够符合客观规律和人民的利益。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个结合”的重要论述,即“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1]。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理论创新要坚持“两个结合”,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也指明“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2]。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个结合”的重要论述的精神实质就是实事求是,这既尊重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生长的文化土壤,肯定了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彰显了我们党高度的文化自信,又强调了马克思主义的时代性和实践性,主张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分析时代特征、把握时代要求、引领时代潮流和解决时代问题,肯定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指导性,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坚定的理论自信。在新时代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个结合”就是要继续坚持事实求是的基本路线,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个结合”符合实事求是的基本要求

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坚持“第一个结合”,探索出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正确道路,创造了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从历史发展进程来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个结合”是近代中国社会探寻现代化道路的必然选择,是马克思主义得以在中国社会广泛而深入地传播的必然要求,也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不断进行实践探索的经验总结,符合实事求是的基本要求。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个结合”是近代中国社会探寻现代化道路的必然选择

1840年贫穷落后的中国被西方的坚船利炮打开国门,中国逐渐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追求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成为中国人民的历史使命,同时也开启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在这种时代和社会背景下,一些早期觉醒的中国人开始探索救亡图存的道路,寻找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封建地主阶级的魏源、林则徐等人,以及后来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张之洞、曾国藩等人,他们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开始向西方学习,试图延续封建统治,最终难免走向失败。以农民阶级为代表的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尽管一定程度上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但最终在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下失败了,这表明农民阶级的自发反抗依然难以改变中国现状。随后发展起来的新兴资产阶级的改革派和革命派,试图走资本主义道路,但由于其自身的阶级局限性和软弱性,最终也没有取得革命的成功。中国各个阶级所做的救亡图存的努力和进行的各种现代化道路的探索都失败了,现有的政治制度都无法适合中国实际,在这种情况下,未来中国的发展道路将何去何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给中国人民指明了新的前进方向,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作为根本指导思想,带领人民找到了救亡图存的正确道路,开启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探索。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个结合”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的基本条件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创造了理论上的条件。早在中国共产党创立之前,马克思主义已经通过一些渠道传入中国,但较为零散、不够深入。十月革命后,一些先进知识分子关注马克思主义并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人们就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历史事件、译本版本,展开深入、系统、细致的研究。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就持续不断地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工作。革命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以适合人民的方式宣传马克思主义,增强了全党和人民群众的马克思主义素养。正如毛泽东指出:“共产党员如果真想做宣传,就要看对象,就要想一想自己的文章、演说、谈话、写字是给什么人看、给什么人听的。”[3]中国共产党人面对国内外的复杂挑战,依靠马克思主义理论将人民团结成为不可战胜的革命力量,走上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完成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的标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上升为国家意识形态,利用各种文化教育的工具开展理论宣传工作。改革开放时期,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和创新,中国共产党人保持了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并且完善和提升了学校思政课建设。新时代以来,中国共产党利用各种媒介和平台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构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话语理论、学术范式和话语体系,增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的力度与广度。总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为其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创造了理论条件,理论一旦被群众掌握,便能更好地发挥理论指导实践的作用。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个结合”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实践探索的经验总结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在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不断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在将两者相结合的实践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在党的成立初期,党内在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上主要存在教条主义和实事求是两种观念。王明等人教条化地对待马克思主义,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他们未能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情况相结合,结果犯了“左倾”冒险主义错误。毛泽东坚持了实事求是的立场,认为“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4]毛泽东等人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来对待马克思主义,结合中国革命实际情况来运用马克思主义,进而开辟了正确的革命道路。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必须反对教条主义,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以苏联的经验为鉴戒,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强调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等重要论述,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运用与发展。

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明确指出我国最大的实际就是我国已是社会主义国家,但还处于不发达、不完善、不成熟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根据这个实际,我们党制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提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战略和“三步走”的战略步骤,作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坚持马克主义指导地位,坚持毛泽东思想,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世纪之交国内和国际形势发生变化的背景下,总结中国共产党近八十年历史经验,联系党面临的形势任务,继续保持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以胡锦涛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我们党对二十多年来改革开放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具体实际出发,继续坚持马克思主义,继续走中国特色社会道路,社会主义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新时代我们国家不仅富起来了,而且强起来了,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中国共产党人实践探索的百余年经验表明,必须坚持“第一个结合”,脱离了中国具体实际,社会主义事业就会遭遇挫折,中国共产党人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指导,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和道路自信。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个结合”接续了实事求是的文化传统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精髓是实事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实事求是的传统,早在《汉书·河间献王传》中就有“修学好古,实事求是”一说,在新时代主张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就是要让马克思主义扎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接续实事求是的文化传统,这符合我国文化建设的实际情况,体现了文化建设的现实要求和目标要求。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个结合”符合当前我国文化建设的实际情况

从马克思主义的角度看,我国文化建设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这符合当前我国文化建设的实际。马克思主义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提供了思想武器和理论指导,已经成为我国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当前我国文化领域的建设也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过,也必须看到各种社会思潮和错误观念对人们的思想观念产生了这样或那样的影响,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和马克思主义的领导权地位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冲击,因此,必须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文化领域领导权地位的同时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让广大人民群众真正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以更好地分析和解决我国当前文化建设面临的难题。

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角度看,我国文化建设必须立足于中华民族的文化土壤,同样符合当前我国文化建设的实际。中华传统文化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土壤,这是我国文化建设的实际,同时也必须看到,中华传统文化包含精华也存在糟粕,这同样是我国文化建设面临的实际。因此,一方面,必须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也是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的重要滋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主要融合了儒、释、道三种重要传统文化资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话语体系,独特的概念和特殊的表达方式,包含着丰富的哲学、道德、宗教等思想,拥有特定的人文精神、教化思想等,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之源,它的核心的内容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成为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精神标识,因此必须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另一方面,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对广大人民群众造成了影响。所谓糟粕,是指那些不符合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价值观念和文化现象,由此,中华传统文化还需要与当今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等诸多方面相协调、相适应。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个结合”就意味着必须辩证地对待中华传统文化,把马克思主义深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用马克思主义引领中华传统文化,守住中华文化之根,传承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个结合”体现了当前我国文化建设的现实要求

我国文化建设过程中的“第二个结合”具有结合的可能性。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能够在结合中互相成就。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需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需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这符合中华传统文化的实际,因此需要先进文化引领中华传统文化,采取马克思主义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马克思主义只有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中,才能生根发芽,坚持文化领域的领导权地位,更好发挥指导作用,这符合我国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实际情况,因此需要推进两者的相互结合。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存在着契合之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革故鼎新、道法自然、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崇德尚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小康社会理想等与马克思主义强调的联系与发展的观点,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人与自然和谐的观点,矛盾的观点,社会共同体思想等具有会通之处,具有结合的理论基础。三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都重视发挥文化影响作用。文化塑造人,文化是怎样的,在此文化氛围下生长起来的人也是怎样的,中华传统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方式、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历来受到统治者的重视,马克思主义强调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文化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生产生活。基于文化的作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事关立足什么样的文化根基,坚持什么样的文化的问题,不仅决定着文化建设的发展前途,更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的兴衰成败。正因为如此,“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既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5]。

推进我国文化建设过程中坚持“第二个结合”符合文化建设的规律。一是中华传统文化演变过程中文化交融的经验启示。在中华传统文化演变过程中,儒、释、道构成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形成了传统文化体系。道家和儒家文化作为我国的本土文化,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有着深远影响,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相互吸纳对方观点,却又保持自己文化的独立性。值得一提的是,佛教文化作为外来文化,发挥了重要影响,传入中国后成功实现了古代佛教本土化,至今仍能独立发展,发挥文化影响力。儒学作为传统主流文化其实也不是僵化不变的,而是根据时代的变化,相应地理论形态发生一定的变化,从孔孟儒家、程朱理学、陆王心学到新儒学等。儒学吸收佛道精华后仍然是儒学,佛学本土化后仍然是佛学,这表明不同文化传统之间是可以相结合的,各自吸收对方的成果促进自身的发展,又保持了自身的独立性,说明文化传统的发展变化必须与社会具体实际相结合,这符合文化传统自身演变规律。从中华传统文化的吸收和融合的过程看,坚持“第二个结合”不仅能够继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也能更好地推动中华文明的现代转型,使得两者相互成就,造就中国式现代化的新的文化形态。二是把握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传统文化都不是封闭的文化体系,都需要结合时代发展的需要,实现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过程中,我们深化了文化建设中的基本规律,推动了文化建设。比如,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文化建设中的指导地位,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揭示我国文化建设的性质等一系列涉及到文化建设的战略性、根本性问题等,从而把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提升到新水平。坚持“第二个结合”将构建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及马克思主义之间有机的联系,共同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并各自成为统一的中华文化发展中的一个部分或一个元素。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个结合”体现了我国文化建设的目标要求

新时代我国文化建设的目标就是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坚持文化主体性,在继承和发展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意味着坚持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同时也要坚持中华文化立场。第一,在方向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需要重视运用先进文化引领前进方向、凝聚战斗力量,体现其社会主义底色。第二,在立场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坚持中华文化立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数千年来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此在文化建设的实践中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大力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6]。可见,坚持“第二个结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应有之义,中国共产党人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过程中应当重视两者的有机结合,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党的文化自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区别于其它文化的鲜明特征。

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是文化建设目标的应有之义。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内容,也是国家的软实力,文化对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创造力、增强国际竞争优势都有重要影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7],必须综合运用多种方式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在国际文化软实力的斗争中,必须加快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这已经成为事关党和国家发展全局的重大课题,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要求。因此需要坚持“第二个结合”,把我国丰富的文化资源转化为强大的文化竞争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个结合”的理论成果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理论精髓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反映了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过程,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产生的理论成果。一百年来,我们党坚持实事求是,在中国共产党百年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可以说,我们党的历史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是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个结合”的历史,也是体现实事求是精髓的理论创新史。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理论精髓

以毛泽东为代表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了毛泽东思想,其理论精髓就是实事求是。毛泽东在革命战争时期坚持实事求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指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革命实践中的创新发展。后来毛泽东先后提出了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等,这些理论指导我国在探索本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开辟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也必须指出,毛泽东深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影响,他指出共产党人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他认为:“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8]毛泽东同志提出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一定意义上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他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指出“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是中国共产党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飞跃的根本思想路线。

2.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表现为实事求是基础上的理论创新

邓小平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围绕着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重大问题,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了邓小平理论,并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强调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加深了对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其中他明确指出:“因为我们党是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所以全党同志必须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努力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一切优秀文化传统,”[9]“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在坚持实事求是基础上,提出了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的伟大纲领。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10]以胡锦涛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深刻认识和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形成了科学发展观。胡锦涛指出,中华民族独具特色的文化传统深深影响着当代中国,科学发展的理念来自现实的实践,也渊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科学发展的理念,是在总结中国现代化建设经验、顺应时代潮流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也是在继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基础上提出来的”[11]。科学发展观在坚持实事求是的基础上,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具有鲜明的精神实质,正如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科学发展观最鲜明的精神实质。”[12]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立足中国实际,不断研究新问题、解决现实问题,在坚持实事求是的基础上立足实践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和理论创新。

3.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新进展表现为坚持实事求是基础上的守正创新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世情、国情和党情都发生了重要变化,新时代我们需要坚持和运用好实事求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论过去、现在和将来,我们都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13]他还指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普遍真理,具有永恒的思想价值,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并没有穷尽真理,而是不断为寻求真理和发展真理开辟道路”[14]。面对国内外形势变化和我国各项事业发展而提出的重大时代课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新时代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问题,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伟大思想是坚持实事求是基础上的守正创新,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4.新时代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个结合”就是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探索马克思主义的新形态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个结合”的精神实质是实事求是,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精髓也是实事求是,这对新时代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个结合”提供了经验启示和理论要求。从经验启示看,必须反对教条化地对待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是指导我们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锐利思想武器,是不断发展的理论,它依据时代的变化在实践中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因此必须反对教条式地对待马克思主义。同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不是僵化的,儒释道文化传统并存反映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包容性,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流的儒学随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实现理论的创新,这些表明必须反对教条化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理论启示看,必须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促进理论创新。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是对我国不同历史阶段社会主义实践的理论总结,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个结合”所产生的理论成果,包含了实事求是的理论精髓,充分体现了理论与实践具体的、内在的相统一的要求,所谓具体的相统一是指具体的理论总是与具体的实践结合起来,内在的相统一是指实践是不断变化发展的,理论也需要随着实践的变化发展而不断地深化,理论来自于现实也必须能够指导现实,这内在地要求实践与理论相统一。这种具体的、内在的统一性赋予中国共产党人思想解放的鲜明品格,需要在坚持实事求是的基础上,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个结合”,开创马克思主义理论新形态。中国共产党人需要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个结合”,也能够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个结合”的进程中,不断探索时代发展中提出的新课题,回应人类社会面临的新挑战,开创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形态。

总之,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马克思主义只有扎根中国的现实土壤,为人民群众所掌握,才能更好地发挥理论指导实践的作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树立理论自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马克思主义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化土壤才能更好地发挥精神指引作用,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只有在新时代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才能为中华民族提供精神力量,更好地坚持我国的文化自信。概而言之,新时代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个结合”就是要继续坚持事实求是,进一步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坚持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

猜你喜欢

两个结合实事求是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关于后真相时代秉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思考
再论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的三个维度①
实事求是是“最大党性”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实事求是”定乾坤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若干问题
新时期重谈坚持思想政治工作的“两个结合”
基于“两个结合”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关于做好两个结合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