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能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内涵、实践困囿与纾解路径

2023-02-12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23年4期
关键词:教育者育人智能

胡 华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东 茂名 525000)

人工智能作为一种机器智能,在模仿人类心智、处理日常事务中展示出强大的认知、学习与解题能力。将智能时代作为考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崭新场域,是近年来学界关注和研究的热点问题。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合理适度地运用智能技术,有利于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供给与学生学习需要的深度契合,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精准化和针对性。但在智能技术助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也要规避见术失人的价值异化、见心悖身的实践窄化以及见形缺质的评价量化等风险。为此,需要在廓清智能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内涵和实践困囿的基础上,明确智能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建设路径,以便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智能化的未来图景。

一、智能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内涵

探讨智能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问题,首先要明晰其理论内涵。智能时代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表征着育人思维、能力导向和人文关怀的价值样态,呈现出型塑关系联动的育人思维、强化人技共生的能力导向、厚植求实求美求真的人文情怀的理论内涵。

1.型塑关系联动的育人思维

以大数据、强算力、算法推荐为典型特征的人工智能的勃兴发展,将人类社会带入智能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形态也随之发生重大变革,展现出数字化、智能化的发展趋向,出现了数字思政、智能思政等思想政治教育新形态。这反映出,虚拟与现实、信息与价值、人类与技术等思想政治教育构成要素的动态耦合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加复杂多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逻辑也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加丰富多样。

首先,从人与自身的关系看,显现深化个体审美观念的育人思维。思想政治教育是人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实践产物。人在实践中不仅创造了物质生产生活资料,也创造了美好事物以及审美观念,这亦是马克思关于“劳动创造了美”论断的重要体现。思想政治教育及其主体也由之具备了审美意蕴,并在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过程持续展现这种审美观念。智能时代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持续展现着塑造人、引领人的审美意蕴。一是表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本体之美。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引发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形态变革。在人机互动的空间叙事中,教育者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者和组织者,可以充分发挥其在教育内容、教育环节、教育过程中的能动性和主动性,按照塑造人、丰富人的“美的规律”统筹个性化、精准化的教育实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随之体现出基于教育者教育教学活动而生成的审美取向与审美思维。二是表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之美。智能时代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较之于以往,其技术含量得到了极大提升,但并不意味着技术因素已占据主导性地位。包括智能技术在内的所有技术都是教育活动中的对象化存在。充分依凭人之智能、情感和意志而展开的育人活动,才是真正的生命化、有温度并彰显人的本质力量的育人活动。正因这种主体性的存在,教育对象才能更深刻地习得知识、体验美感并开显个体存在的本质形态。

其次,从人与人的关系看,呈现强化深度互动的交往思维。作为技术人工物,智能技术服务个人和社会发展是重要的伦理准则。思想政治教育借助智能技术的人机协同功能,可以进一步聚合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关系,并在“人—机—社会”的关系链中发挥桥梁作用。在智能时代,诸多育人场所从现实空间向虚拟空间转变,教育者和教育对象更加关注虚实交错时空下理论知识和资源信息的即时分享。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逐步从相对固定的单维育人方式转变为群智开放的多样实践形态,并引导学生摆脱时空局限而共同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之中。这意味着,师生间的交往互动相较于以往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将更加密切和多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建构师生之间交往互动的中介,持续推动师生之间的相互联系与彼此理解。在此过程中,师生之间围绕各类网络育人活动形成了一种对话关系,基于这种对话展现师生之间的平等交往关系,共同构建符合网络空间和现实社会的交往准则,在普遍交往中启迪学生的思想智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再次,从人与社会的关系看,强调推动社会进步的发展思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兼具精神生产与实践活动双重属性。作为精神生产方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通过传播符合社会进步要求的价值观念、品德教化、爱国情怀,影响学生的思想空间和精神世界并现实地改变学生的言谈举止,并因之成为社会进步的推动力量。诚如马克思所说,“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1]在智能时代,数字思政、智能思政等实践形态在拓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边界的同时,也持续推动着社会发展。这种推动作用体现为物质层面的外显发展与精神层面的内隐发展两个维度。从前者看,智能时代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对海量信息,借助强大算力和大数据分析归类有效信息、摒弃有害信息、推送有用信息,发挥“武器批判”的激励功能,在引导学生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信息过滤中,激发学生的甄别能力、创造意识,为社会进步提供人才支撑。从后者看,智能时代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更为注重人的协同作用和参与意识,基于算法推荐的运行逻辑,结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和内容,将蕴含集体主义、合作精神的价值观念以代码指令方式写入智能设备的运行框架内,引导学生超越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性”的单向度认识,并以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理论与价值立场引导学生的价值选择和发展方向,帮助学生涵养社会主义崇德向善的美好风尚。

2.强化人技共生的能力导向

智能技术以其强大的机器学习与算法推荐能力被广泛应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承担了如综合测评数据分析等重复性的日常事务。高校教育者应秉持人技共生的观念,培育学生对智能技术的运用与协作能力,增强对智能技术的驾驭力与主导权。

首先,强化学生驾驭技术的能力。在智能时代,高校教育者仍要坚定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智能技术的价值理性培育为载体,以智能技术的工具理性运用为手段,聚焦学生在技术思维、知识迁移、价值塑造等方面的需求,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智能技术,构建师生之间教学交流、情感交融的互动共同体,将思想政治教育之“盐”循序融入智能技术之“汤”中,将技术伦理和科学精神教育渗透到相关专业及其课程之中,引导开发者、运营者在智能算法中预置伦理指令、价值要素等内含主流价值观的程序代码,并通过科技伦理与科学素养专题培训活动,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和科技伦理素养。

其次,强化学生人机协同的能力。智能时代,“‘人机一体化’和‘人机命运共同体’”[2]将是人机关系和谐发展的大势所趋。是否具备人机协作的能力,将成为衡量教育者综合素质的重要标准。当代大学生呈现出明显的技术依赖倾向,教育者要聚焦提高学生的人机协作能力,注重优化“技术—思政”形态融合,将智能技术的生发原理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规律有机结合,将智能技术的功能优势同学生的发展需求深度匹配,持续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时代感。如师生借助穿戴设备,共同置身于提前创设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情境,通过还原内含爱国主义精神与红色文化基因的沉浸式的历史场景,引导学生切身体验战争年代的血雨腥风,感悟革命先辈舍生忘死的爱国情怀,感受百年大党砥砺奋进的艰辛历程,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穿透力和“在场感”,提升学生人工智能商数(AIQ),使其在人机协同过程中,提升运用智能技术拓展自身认知能力的质量和水平。

再次,强化学生技术超越的能力。随着智能技术的不断革新,教育者要引导学生科学把握人工智能与人类智能的关系,帮助其在人机协同的基础上,理解勃兴发展的无限智能技术对人类有限生命成长发展的重要意涵。现实来看,智能技术在一定意义上“带来了或者赋予了人更多的生命可能性”[3]。为此,可以通过构建网上网下、校园内外全域覆盖的“大思政”育人格局,打造“云思政”育人平台。如将具身性沉浸体验的虚拟形态与思想政治教育现实性在场体验的现实形态相融合,由点串线、以线构面、循序展开,提升智能化思想政治教育的获得感和亲和力,使学生从技术依赖走向技术自觉,激扬学生善用技术的主体意识,推动学生将大数据、强算力的技术优势转化为自主学习、自我发展的强大助力,培育“转识成智”的技术超越能力,努力成为技术素养和人文精神有机结合的时代新人。

3.厚植求实求美求真的人文情怀

智能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厚植人文情怀,构成了强化人技共生能力导向的精神动力。教育者既要传授科学的理论知识和政治观念,也要厚植求实求美求真的人文情怀,以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成为兼具真理性、价值性、艺术性的育人综合体。

首先,厚植学生的求实情怀。从智能技术对学生的影响看,智能技术的广泛普及,在不同程度上催生了学生身心的双重技术化。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看,基于VR、AR、XR等智能技术营造的虚拟育人情境,具有高度的自主性、体验性和交互性,这些特性若不加以合理限制,也易弱化师生的专注力和主体性,诱发育人时空与角色行为的疏离以至拒斥同生活世界的真实联系。为此,教育者应引导学生审慎看待基于智能技术创设的虚拟仿真体验,立足生活世界对智能技术带来的便捷高效加以客观分析,保持对智能技术的理性认识和科学运用,明确智能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标在于拓展个体智识、推动全面发展。同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显现个体智识和全面发展的实践活动,强调学生应立足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获得内心世界的丰盈和精神境界的提升。在生活世界中,实践无处不在。不同的人对实践的理解和体验不同,因而感受实践的能力和水平、方式和路径也不尽相同,因为人总是“在他自己有意识地计划与选择中实现其潜在可能性。”[4]这种“潜在可能性”只有在生活世界才能转变为现实存在。因而,智能时代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通过器物上手、身心并用的育人实践,为学生提供新内容、新价值、新场域,引导学生筑牢知识之基、补足精神之“钙”、塑造信仰之魂,并由之昭显铸魂育人、启智润心的育人真谛。

其次,厚植学生的求美情怀。物质生活是人们“创造历史”的基础,精神生活是人们“按照美的规律构造”的前提。对美的不懈追求是社会不断进步、人类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贯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始终的内在意蕴。但是,当智能技术过度运用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时,也可能消解时间精力与注意力相对有限的师生的专注能力、情感付出与逻辑思维。在此过程中,假如出现虚拟自我胜出或反制现实自我等情形,还可能引发生命意识的主体失衡,影响人的情感、意志乃至行为,加剧“现实的人”自我意识与主流价值观念之间的认知落差。为此,教育者在运用智能技术开展育人活动的过程中,要善于“引导人工智能服务于个体的思想价值引领和全面发展需求”[5],统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真理性、价值性和艺术性而凝聚的美育形态,呈现理论内容美、教育者人格美、育人情境美,展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美”的亲和力和感染力,并将这种“美”融入虚拟仿真育人场域中,借助虚实交融的时空叙事将崇高的理想信念与生动的实践追求有机结合起来。

再次,厚植学生的求真情怀。求真是对真知、真理、真情的追求,体现了个体改造主观和客观世界的指向性与价值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借助科学理论、理想信念、主流价值、优秀文化凸显了“真”的感悟力,通过内化爱国情怀、凝聚向善风尚、深化人文涵育体现了“真”的感召力。以求真视角理解和把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内容与过程,有利于强化学生的科学精神、理性观念和创新能力。基于智能算法、深度学习、大数据分析等技术要素,智能技术可以实现对某些育人活动的辅助甚至替代,使“先前由高校教育者承担的那些重复性、繁琐性的日常事务可以被智能辅学辅教机器人所代替”[6],但也在不同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广度与实践深度。为此,教育者应引导学生将创新创造的主体意识和智能技术的便捷优势有机统一,通过开展创造性活动、引导性活动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意识,实现思政教育与智能技术的协调发展,协同激发学生的数据意识与创新精神。这也意味着,算法推荐、大数据分析等智能技术应更加“人性化”,更加理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协助教育者发挥启迪理论智慧、丰盈精神世界的协同育人功能,更好助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守正创新。

二、智能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困囿

智能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人、技术、平台、环境等诸要素。近年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智能技术助推下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但也面临见术失人的价值异化、见心悖身的实践窄化、见形缺质的评价量化等实践困囿。

1.见术失人的价值异化

教育者和教育对象从身心合一角度出发,以切身实践的方法体认现实世界,才能体验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真谛,呈现“器以载道”的生命意义与发展可能。然而,智能技术的过度嵌入,也可能导致教育者与教育场域完整性趋向窄化,身心处于离场状态。

首先,人之主体转向工具思维的价值偏向。智能技术内含的工具理性在一定程度上遮蔽了立德树人、培根铸魂的价值真谛,使思想政治教育陷入边缘化或错置化的价值困境。诚然,教育者可基于各类智能辅教辅学平台更加快捷地完成重复性的日常工作,继而从事务性管理工作中解放出来,但也潜隐着消解人之主体性与判断力的风险,可能导致教育者和教育对象陷入技术崇拜的窠臼,甚至偏执认为智能技术可以拓展到所有育人领域:无论是日常事务工作还是教育教学场景都可借助智能技术来完成,使部分教育者愿意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智能技术的“花样翻新”及其营造的各类仿真场景中,以至从技术的驾驭者和运用者蜕化为技术的牵引者和奴役者,落入座架化技术的规约乃至钳制之中。海德格尔认为,“座架构成了现代技术的本质”[7]。当人受制于智能技术时,个体“被引入计算性思维之中了”[8]。人在此过程中主体地位的丧失,意味着“将自身的存在、完善和发展都交给智能程序和算法”[9]。投射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就可能导致学生形成智能技术“掌权”育人活动的认知偏误,片面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全权委托给智能技术来完成,根本不用专门开展相应的思想政治教育。由此诱发的风险是,学生无论是在行动上还是在观念上都“复归”于人对技术物的依赖关系,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与核心价值也愈发陷入边缘化境地。

其次,全面育人转向片面育技的价值错位。囿于智能技术的工具性裹挟,教育者在育人实践中,往往会出现全面育人转向片面育技的价值错位。智能技术引发了思想政治教育手段、平台和方式的深刻变革,熟悉智能工具、学习智能技术以适应高校人才培养工作需求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这些智能工具及其技术产品作为智能时代的产物,嵌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旨在展现“器以载道”的价值旨归,实现走近人、服务人、培养人的育人目标。然而,当过度运用智能技术时,复杂立体的脑力活动往往变成了简单机械的技术活动,教育者和教育对象由于智能技术的依赖惯性,容易将关注点、兴趣点聚焦于智能技术本身或围绕如何运用智能技术参与教育教学活动,此时的思想政治教育仅是为运用智能技术而准备的运用物的技能训练。同时,泛在化的存储设备虽能快捷检索并提取数据信息,但也可能弱化学生的主体意识和高阶思维。当类似情况反复出现时,就不仅是花样翻新的技术运用问题,而是关系育人使命的价值塑造问题。由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就可能偏离应有的育人目标,而仅仅显现出对学生知识传授的工具价值,导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政治立场、崇高的理想信念、深沉的爱国情怀等价值旨趣逐渐消弭。

2.见心悖身的实践窄化

运用智能技术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可能“造成符号世界与实体世界的偏离,从而扩大虚拟的程度。”[10]如果长时段沉浸于各种虚实分身之中甚或陶醉于自我身份随意创设的样态,就可能引发学生自我意识的混乱失序、自我认同的信任障碍。

首先,“身心分离”导致学生处于离场状态,以思想引导和价值引领为核心的育人实践窄化成了一般意义上的知识传授活动。“身体作为意识和物质的统一体是把握物质第一性的前提”[11],学生是身心合一的独特个体。如果处于体脑二元、身心二分的离场状态,就可能陷入“身在曹营心在汉”的疏离境域。这在智能技术助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尤应注意。智能时代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关注知识传授、情境营造,也要关注价值引导和观念塑造,从而在身心共育的过程中,使智能技术成为贯通学生身心与外部环境的有效媒介。丰盈学生的精神世界不仅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内容,也是内化理论知识、加强情感交流的重要价值。因而,经由精神世界持续丰盈的思想政治教育,才能更好地开展认知建构、情感交融与价值养成。智能技术在扩展人之部分智能方面,的确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的技术人工物,但智能技术根本上是一种计算逻辑。如果陷入计算主义的怪圈,思想政治教育就可能沦为依赖文本符号、数据信息、声光电音进行单纯知识传授而漠视学生观念塑造、价值培育和情感浸润的训练活动,此时学生头脑中存储的只是一串串冰冷的数据、一条条线性的信息,精神世界的丰盈性则被数据信息挤压而处于离场状态,学生可能成为候鸟般的“悬空者”角色。

其次,兼具虚拟空间与智能优势的育人环境,可能弱化学生与生活世界的有机联结。相较于其他技术,智能技术的独特优势在于其“自主性”,这一属性的存在,有可能诱发学生与智能技术的过度联结,甚至导致学生脱序于生活世界而显现具身实践的窄化情形。智能技术的勃兴发展和广泛应用,推动了学校形态的深刻变革,数字校园、智慧校园如雨后春笋一般陆续出现。这意味着,当下的学校形态已不再是纯粹意义上的线下实体学校,而是虚拟学校与现实学校有机融合的产物。在智能化的校园环境中,教育者可以通过AR、VR、XR等智能技术,将理论知识、授课方案、教学大纲、网络资源等迁至智能辅教辅学平台并以虚拟课堂形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活动,这种基于智能全息环境中开展的教育教学活动,推动着由生活世界到虚拟世界的育人场域转变。诚然,这些智能化技术创设的全景式育人场域优化了学生的感官体验,但本真意义上的教师与学生之间有情感、有温度的面对面交流过程,也可能被异化为师生与智能机器之间的无意识、无情感的人机交涉过程。久而久之,思想政治教育本应具备的人文关怀与价值引领也可能逐渐被弱化,导致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生活体验、生命意义被湮没于智能技术的“工具附魅”中。

3.见形缺质的评价量化

随着教育评价改革方案的实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被纳入规范有序的人才培养体系之中。但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本身的特殊性及不同阶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的滞后性,使智能技术在助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的过程中存在见形缺质的评价量化难题。

首先,基于“数据依赖”的主体性消解。将智能技术运用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中,存在消解人之主体性的潜在风险。智能评价以海量数据为评价“质料”,通过具有强大算力的数据分析软件以及精准的算法推荐功能展开评价活动,这一数据算法主导型的评价机制易使教育者和教育对象形成数据依赖倾向,大数据会由人之辅助者转变为人之主导者,大数据的评价过程也从“以数据作参考”的过程蜕变为完全依靠数据决策和管理的过程。这种单向化的大数据评价仅对纳入“采集池”的数据进行相关性解析,“那些没有留下‘数据痕迹’的群体则被排除在外”[12],由此导致评价结论失之偏颇乃至背离现实。而对相关性思维的过度依赖也会消解人之主体性。数据思维是一种相关性思维而非因果性思维,人较之于智能技术的独特之处在于人兼具上述两种思维。数据思维强调“知道‘是什么就够了,没必要知道“为什么’”[13]。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时,需要区分自变量与因变量并由之展开归因分析,以确认这些变量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作用程度。如果教育者仅满足相关性的关系评价而忽视因果性关系的分析,就可能消解其开展评价活动的深度思考力和主动探究性。

其次,评价要素复杂阻碍效能发挥。将智能技术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需要与之匹配的评价要素,才能充分发挥其评价效度。从智能技术要素看,数据挖掘力度尚需强化。大数据作为智能评价的“质料”,评价价值不会自动“表达”,而要经由数据挖掘、主体甄别、深度分析才能显现。目前很多高校的智慧教室、在线平台的数据整理和算法推荐功能还未充分开发,难以深度挖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所需的现实数据与潜在数据。从主体要素看,开发者、评价者的协同意识有待提升。智能技术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中的应用还处于初步应用阶段,具备数据素养、算法意识的教育者与熟悉育人规律、评价机制的开发者的人员数量相对不足。加之教育者、学生、职能部门等不同主体生成的相关数据尚处于分而治之的状态,不同部门都有其各自相对独立的运行机制,难以充分实现数据共建共享。这就使得教育者运用智能技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时有心无力或力不从心,导致智能技术评价的针对性与实效性不强问题。

三、智能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纾解路径

面对智能技术引发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困囿,高校应统一思想、深化协同、强化行动,以坚守立德树人的教育使命为逻辑起点,以跨越时空局限的具身实践为行动依据,以全程动态的质量评价为发展保障,为智能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摆脱现实困囿提供纾解之道。

1.逻辑起点:坚守立德树人的教育使命

将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有机结合,应明确智能技术的应用界限和目标导向,坚守立德树人的教育使命,这构成了智能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起点。智能技术助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虽引发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形态、平台和手段的变革,但立德树人的教育使命始终不变也不应改变。

首先,从“不变”的根本任务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立德树人。“立德”指向德育为先,“树人”体现以人为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鲜明时代性,不仅蕴含了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价值内核,也深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德育思想的理论内涵。将立德树人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根本任务既是对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深刻把握,也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现实选择。在智能时代,立德树人的内容、方式、平台、环境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教育者要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因教育变革离场、不为技术发展缺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坚守“不变”的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仅可以规避智能技术功利化特性对学生思想观念、核心价值的消极影响,也有助于落实“五育并举”的育人理念,建构全员、全程、全方位智慧化育人格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

其次,从“变化”的技术运用看,以智能技术助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借助大数据分析整理数据、强大算力处理数据、智能算法精推数据,分析学生的学习偏好、思想特征、行为轨迹及其变化规律,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个性化和精准度,并从师生关系、人机关系、理实关系、虚实关系等维度探索二者融合的展开路径,避免偏离育人目标谈技术应用、拒斥育人效果论技术革新,摒弃“重器”而“轻道”的逻辑悖论,为人工智能思政化向思政人工智能化的转向提供一体互嵌的革新思路。同时,在立德树人、培根铸魂等关涉价值引领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科学界定智能技术嵌入的技术标准、数据系统、算法逻辑,有效驾驭智能技术的工具理性,以兼具科学理性和人文理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学生成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综合型人才。

2.行动依据:跨越时空局限的具身实践

智能技术基于虚实转换的数字化育人场景,为师生带来逼真而丰富的感官体验。虚实情境转换增强了师生感官体验与“教”“学”场景的丰富性,并基于线上虚拟空间、社会实践空间、线下生活空间的多维互动生成新的具身实践空间。通过智能技术营造的数字世界作为现实世界的镜像表达与具象呈现,展现教学内容再造、育人场景重塑的主体性过程。

首先,拓展网络育人空间,引导学生身心同在。随着智慧教室和虚拟仿真平台的应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空间得以展开,感官生态、感官体验不断丰富并呈现立体化趋向。智能技术为师生提供了视、听、触等多感官交互体验,并建构了相对完整的感官生态体系,使学生在知识学习空间、思维展开方式、沉浸体验样态得到持续拓展、丰富和优化。这种对人类感官体验指向虚拟世界的技术具身感官,在被“去情境化”后,其感官体验同现实育人活动的身体感知有重要区别。为此,教育者应善于调控学生的参与时长和互动方式,厘定现实生活与网络空间的边界,确保生活世界中身体在场的直接感知,协调身体感官与虚拟感官的主次关系,推动智能虚拟感官的再情境化,建构完整的空间主体感官生态。同时,要在确认师生身体微观知觉的前提下,处理好人之身体感官与智能技术具身感官的主辅关系,加强智能技术感官体验的再情境化即次级工具化,构建智能化网络育人空间师生的感官生态体系和感官体验机制,从而在育人实践中提升身心协调能力、增强创造思维能力。基于此,有效防止智能技术应用失控的重要途径是聚焦个体生命存在并“寻找建立在经验之上的新视角”。[14]

其次,创设基于VR技术、智慧教室的虚拟仿真场域,满足学生全面发展需要。“身心合一”的整体性身体才是真正的认知主体、审美主体与实践主体,展现着人的智慧、情感、意志,也构成了满足学生全面发展需要的现实指向。在智能时代,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坚持“八个相统一”原则的基础上,在线上线下深度融合、虚拟现实彼此互动的育人过程中,开展多主体协作的体验式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实践,强化师生之间在智慧课堂中的身心共在,使身心重归铸魂育人的“在场”状态,并以虚实交互为学生创设个性化的育人情境,引导学生以“在场”状态的互动交往,在现实性的学习生活场域中基于理论学习、价值塑造而成事成人,这里的“人”指向聚焦“生命”与“生长”而不断丰盈的“完整之人”。当然,确证学生的“在场”状态,要了解学生的学习境况,掌握学生的学习需求,跟进学生的学习过程。为此,教育者可借助机器学习、算法推荐等智能技术,精准匹配供给需求两端,在知识供给与学习需求之间寻求适恰平衡点,以助益学生的主动学习,促成学生的自觉“发现”,增强育人针对性与实效性。

3.发展保障:构建全程动态的质量评价

在智能时代,技术理性在某些领域影响甚大。而唯技术理性的单向量化评价体系难以体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教育使命。《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中提出:“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育评价的科学性、专业性、客观性”[15]。这为智能技术助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提供了重要遵循。

首先,树立科学合理的智能评价理念。科学合理的智能评价理念是深化智能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的精神动力。一方面,要坚持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相结合的评价理念。智能技术内含工具理性,将其与价值理性有机结合,才能充分确保评价内容的全面性、评价过程的持续性及评价结果的有效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具有明确的价值指向,即对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类人才的思想政治素质开展价值研判。教育者可通过合理运用大数据分析的交互性以及智能算法的精准性,推动学生成为评价主体,倾听其价值诉求,追踪其学习情况,发挥智能评价的诊断、引导及促进功能,助益学生的自我增值。另一方面,坚持发展性的评价理念。发展性评价旨在通过提升教育者和教育对象的信息素养、数据素养来助推教育对象的全面发展。教育者应基于“改进课程及教学实践,促进教育者提高和学生发展”[16]的评价目标,运用大数据的共享性、强算力的即时性及算法推荐的精准性,比照基于教育教学实践而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智能教学平台生成的各类监测数据,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认知习惯、情绪波动和态度变化开展可视化、过程化评价,及时反馈评价结果,将其作为进一步改进教育教学行为的重要依据。如运用智能技术的全数据样态、精准式画像、交互性联结,结合教师、学生、职能部门的育人要求、学习诉求和保障需求,通过对有关数据的全面采集和深度挖掘,将其汇“据”成池、聚“数”成库,创设评价要素、研发评价项目、完善指标体系,构建多源头、多角度的大数据评价模型,发挥其改进、测评和预测功能。

其次,筑牢规范有序的评价保障机制。智能技术助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是一项系统工程,既包含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主体、客体、中介等要素,也关涉数据分析、信息梳理、方案决策、过程反馈和评价治理等内容。要确保这一系统工程有效运行,离不开规范有序的智能化保障机制。一方面,构建内外贯通的数据信息共享模式。协同性、贯通式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要求评价过程的每一个环节、步骤都应全面掌握相关活动信息。无论是校内的职能部门、思政课程,还是校外的用人单位、实习基地,都沉淀了关乎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活动的数据信息,如校内思政课堂的师生教育教学信息,校外用人单位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信息等。通过构建内外贯通的数据共享模式,突破数据壁垒、开展数据清洗,强化数据转换、深化数据整合,构建一体化、全方位、双循环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系统。另一方面,构建同向同行的评价人才培养机制。人才队伍在智能技术助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的过程中发挥着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用。高校应健全“教研室—学院—教务处—高校”纵向铺展的思想政治教育智能化评价人才培养机制,甄选教育教学经验丰富、现代技术接受能力较强的思政课教师、辅导员、教务部门人员、督导人员等开展信息素养专题培训,培养其大数据分析思维与数字化转型观念,为完善智能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机制提供人才保障。

猜你喜欢

教育者育人智能
张慧萍:做有情怀、有温度的教育者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与两位美国音乐教育者的对话——记于“2015中国音乐教育大会”
道德教育者专长性的失落与重构
“珠”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