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艺领域历史虚无主义的网络传播:样态表征、现实危害及其反制策略

2023-02-12孙旭红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23年4期
关键词:文艺作品虚无主义文艺

孙旭红, 顾 琪

(江苏大学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院,江苏 镇江 212013)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加强思想引领和理论辨析,澄清对党史上一些重大历史问题的模糊认识和片面理解,更好的正本清元,固本培元。”[1]历史虚无主义是一种否定历史本质和规律、随意解释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错误历史观,其根本是历史唯心主义。作为一种具有鲜明意识形态诉求的政治思潮,文艺历史虚无主义搭上互联网信息传播技术快速发展的便车,否定历史主体,颠覆唯物史观,解构主流价值观,不仅弱化了文艺本身的文化传承和审美娱乐功能,而且助长了消解崇高、遮蔽真相、拒斥主流等错误倾向,危害性更大。为此,辨识历史虚无主义的样态表征,揭示其意识形态本质和分析其现实危害,进而探索纠治历史虚无主义的策略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文艺领域历史虚无主义网络传播的样态表征

近年来,历史虚无主义借助互联网技术和文艺作品否定历史本质和规律、模糊历史事实的现象普遍存在,只有对文艺作品中历史虚无主义网络传播的样态表征进行深入剖析,才能探索表象背后的实质。

1.传播主体:突破专业人士的界限,呈现多元化特征

传统媒体时代的社会信息主要通过某种机械装置定时定点向大众发布信息,具有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性,如广播、电视中的“栏目”以固定周期、内容、时段和长度播出。因此,社会信息呈现“树状”传播的特点[2],信息传播的各级媒介机构为“树干”或“树根”,信息传播的接收者为“枝叶”,各级媒介机构传递的信息即为受众接收的信息。在网络场域,“树状”社会信息传播模式已发展为“网状”传播模式。社会信息“网状”传播中的每位网民作为节点,都是信息传播的独立个体。在“网状”传播模式下,文艺领域历史虚无主义的传播主体突破了专业文艺工作者的界限,呈现多元化特征。一方面,网络的“去中心化”特点给予普通网民在“文化论坛”发表言论和文艺作品机会的同时,也为文艺领域历史虚无主义的肆意传播提供了新的“保护伞”和“避难所”。例如,部分网民假借“重新评价”之名,带着主观色彩寻找“历史真相”,在网络上直接散布假说,将抗日战争污蔑为“利用抗日做大”,否定党为人民服务的奋斗历史和伟大贡献。还有一些网友为博取眼球,获取点击量,恶意篡改经典革命歌曲《黄河大合唱》歌词,要想在网络中找出“作案者”,需要花费一定的人力和物力。另一方面,许多的草根网民由于不了解历史常识,缺失网络素养,缺乏政治鉴别力和政治防范力,极易被历史虚无主义者在文艺作品中设置的种种陷阱所误导,盲目转发扩散一些否定历史主体、颠覆唯物史观、解构主流价值观的文艺作品,“无意识”地沦为历史虚无主义的“代言人。由此可见,文艺领域历史虚无主义网络传播的传播主体不再局限于专业人士,人人都有可能成为借助各类文艺作品传播这一错误思潮的始作俑者。

2.传播媒介:由传统媒介向新兴媒介转变,呈现算法化特征

在传统媒体时代,历史虚无主义常借助一些文艺书刊、文艺评论文章披上俏丽的文艺“外衣”,打着“还原历史”“重写历史”“再现经典”的旗号,歪曲党和新中国的历史。[3]而网络时代,新兴媒介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大数据计算模式的加持提高了其传播深度。一方面,文艺领域历史虚无主义网络传播的新兴媒介种类多元化。一是以微博、直播、豆瓣、论坛为主的UGC(User Generated Content);二是以优酷、腾讯、爱奇艺、芒果TV为主的PGC(Professionally Generated Content);三是业内大咖明星采用的PUGC(Professionally User Generated Content)模式,如《晓说》《吴晓波频道》等;四是以新闻热点、艺术审美、作品鉴赏为主的OGC(Occupationlly-generated Content)。[4]随着互联网时代的迅猛发展,这些新兴媒介已然成为传播历史虚无主义的利器。如微博曾流传过“雷锋的照片大部分是摆拍”的言论,还将袁世凯看作是一个“有能力的人”,是推动中国现代化走向共和的“英雄”,为袁世凯复辟“正名”[5]。再如芒果TV的网剧《人生若如初见》将满清官僚良弼改编为正面人物,虚构其历史经历,触及了历史虚无主义红线。另一方面,文艺领域历史虚无主义的网络传播采用算法精准化渗透。他们根据用户在各大新兴媒介浏览文艺作品的足迹,对用户偏好进行聚类分析,极力迎合受众喜好,再将此类渗透历史虚无主义的文艺作品优先“投喂”、反复投送,从而使用户陷入历史虚无主义的“包围圈”。同时在受众心理快感的满足下,对历史虚无主义形成较强的认同感。比如,针对爱好革命史的受众,大量类似于网络小说《亮剑三之雷霆战将》中八路军战士住别墅、抹发胶、抽雪茄、喝咖啡等抹黑我党、虚无历史的内容借力算法进行聚类推送,极易使读者在潜移默化中倒向历史虚无主义的价值立场。

3.传播内容:由宏大叙事向历史细节转变,呈现碎片化特征

互联网时代,文艺领域历史虚无主义的网络传播同样呈现“双重碎片化”特征。一方面是传播受众即网民浏览文艺作品方式的碎片化。用户的注意力在网络时代成为稀缺资源,呈现“浅尝辄止、排斥深度、重视‘指尖传递’”[6]的特点。人们通常利用茶余饭后、上下班途中、晚上睡觉前的碎片化时间看网络小说、动漫、综艺、电影、短视频等作品,在这些时间里,受众缺乏对作品进行整体把握,从而给予历史虚无主义可乘之机。另一方面为了迎合网民的碎片化时间,历史虚无主义者用琐碎的创作手段解构历史,选取片面细节解构主流意识评价。如一些抖音抗日短视频为了达到“吸睛”的艺术效果,运用特写手法着重展现敌对双方厮杀的血腥场面,而淡化甚至回避对战争性质、危害、有无牺牲价值等内容的描写。忽略国家的前途命运和人民的苦难,弱化革命英雄形象,就会使那些闪烁着人性光辉的革命英雄和群众的牺牲变得黯淡无光。此外,历史虚无主义还与“泛娱乐化”合流。历史虚无主义善于把历史碎片与受众的猎奇心理结合起来,通过恶意篡改革命歌曲歌词、剪辑拼凑影视情节、戏谑恶搞历史人物等大众喜闻乐见的娱乐方式,将历史虚无的“思想动机”隐藏在娱乐大众的过程中传播,从而实现历史虚无主义的“无痕迹”渗透。如一些网民为博取眼球,获取点击量,恶意篡改经典革命歌曲《黄河大合唱》歌词,并进行低俗演唱;再如一些网友为了制造“看点”“笑料”,不仅恶搞曹操、诸葛亮、李白、孟姜女、屈原等古代历史人物,还抹黑邱少云、黄继光、刘胡兰、江姐、董存瑞等革命英雄,甚至形成了颇具受众规模的“恶搞文化”,这种诋毁历史人物形象的行为,严重误导了人民群众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和文化观。

4.传播受众:由整体大众向个性群体转变,呈现圈层化特征

圈层是指网民在算法技术和“自我偏好”心理影响下,因兴趣爱好、人生经历、教育背景、价值取向相似,从而融入“同质吸引”、精准推送的若干网络社交群体。文艺领域历史虚无主义的网络传播受众也逐渐从普遍的整体大众,转变为以思想动态、兴趣偏好、社会关系、利益诉求而自发聚集到一起的各类个性群体。一方面,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助长传播受众的个性化需求。在算法推荐技术的推动下,文艺领域历史虚无主义的网络传播以“你关心的,才是头条”为理念,将历史虚无主义渗透至网民喜闻乐见文艺作品中,并对其进行个性化推送,进而提高网络传播效率。例如,一些有话语权的哔哩哔哩UP主将《军师联盟》《走向共和》《雍正王朝》等历史正剧进行二次创作,融入当下网络热梗,配上“重新评价”“还原历史”“追寻真相”的标题和解说,对特定历史进行“美颜”,最终将这类短视频推送给历史爱好者群体。另一方面,大数据精准推送带来传播受众的圈层化增长。大数据精准推送加速了文艺作品中历史虚无主义信息的链接与历史虚无主义者的群体聚合,既会阻隔内部历史虚无主义信息外流,又会阻断外部主流意识形态信息输入,在圈层中形成信息闭环,“群体成员之间原本价值观念和价值偏见会被不断强化和放大,进而导致群体极化现象”[7]。例如,当前历史传奇类网络小说深受年轻读者的喜爱,形成了大量趣味相投的网络“粉圈”,但类似于《革秦》《亮剑三之雷霆战将》这样篡改历史人物出身、抹黑党和国家历史的网络小说依然活跃于市场,在网络“粉圈”中传播历史虚无主义,易引发“回音室效应”和“多米诺骨牌效应”,从而加大历史虚无主义的辐射面和危害力。

二、文艺领域历史虚无主义网络传播的现实危害

历史虚无主义像一味思想精神的毒药,消解历史、制度、道路,肢解文化、价值、信仰。虽然历史虚无主义依托文艺作品在网络上传播更为隐晦和含蓄,但其“毒蛊”的本质丝毫没有减弱,其现实危害性不容忽视。

1.权威消解:虚构叙事弱化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力

网络文艺领域历史虚无主义者以泛娱乐化、碎片化为主的虚构内容表达,背离史实和客观,消解历史的真理性,抽空受众对历史价值的理解,弱化了民族精神并侵蚀人们的精神文化家园。一方面,网络文艺以泛娱乐化为主的内容表达转移传播受众对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注意力。网络文艺以“吸睛”的标题、巧妙的剪辑、虚构的叙事特性,满足受众直观、生动、娱乐的观赏需求。“娱乐狂欢”下的文艺作品将娱乐价值置于历史价值之上,为了娱乐大众而随意篡改、编造历史,用娱乐的方式恶搞历史,从而导致历史价值意蕴被“娱乐至上”的感官享受所粉饰和消解,最终使历史走向虚无化、空洞化,从而转移了受众对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注意力。例如,为了赚取轰动效应的廉价“卖点”,部分穿越题材的网文恶搞亵渎历史本真,对历史知识和常识缺乏考究,将各种现代价值观不合时宜地融入网文中,不仅显得生硬诡谲,而且使读者对待历史的态度逐渐“去崇高化”“去厚重化”,从而难以逃脱历史虚无主义的陷阱。另一方面,网络文艺以碎片化为主的虚构内容表达削弱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当前,网络文艺呈现出“叙事主体多元化、叙事内容自由化、叙事形式碎片化”的特征。[8]部分网络文艺从历史的细节入手,使受众对历史的认知模糊化、碎片化、肤浅化,难以形成对历史的整体性和客观性认识,对历史的真理性认识也大打折扣。因此,历史就成了可以“任人打扮的小姑娘”,甚至是戏说、娱乐的东西[9],历史的碎片化传播为历史虚无主义的蔓延提供了新渠道,淡化了历史的元语境,严重创伤了人民群众的革命历史记忆,从而削弱了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

2.工具异化:推荐算法窒碍思想的共识凝聚

网络的本质是工具,网络“可以释放出难以形容的生产能量,但它也可能成为恐怖主义者和江湖局骗的工具”[10]。历史虚无主义者们穿上文艺的外衣,利用大数据推荐算法,在“去中心化”的网络空间向不同圈层的群体精准传播错误的历史“虚无”思想,最终将导致网络工具的异化,以及扰乱大众历史共识,消弭大众理性。一方面,推荐机制陷阱内蕴网络工具异化,破坏国家认同的基石。推荐算法根据网民的兴趣偏好分发各类文艺作品,算法背后蕴含着价值倾向,陷入了以网民兴趣偏好为指标的分发陷阱,历史虚无主义正是利用这一漏洞,将网络文艺作为寄生场所,以其“绵绵细雨”的特性偏移历史事实和历史书写,采取“移花接木”“指鹿为马”的方式,肆意抹黑歪曲党的历史,篡改人民共同的历史记忆,从而极易扰乱人们的历史共识,破坏国家认同的基石。例如,2015年,大河报刊登的门神年画把我党和人民画成妖孽登报示威,此画将反共反华势力视为保护性门神,极易误导网民。另一方面,受商业资本裹胁,平台追求利润最大化,煽动民众盲目形成虚无共同体。在“眼球经济”和“流量经济”时代,融入主流价值观的文艺作品并不能带来直接的收益,文艺作品中的主旋律信息易被算法边缘化。反而一些荒诞、戏剧、搞笑的文艺作品,深受网民的热烈追捧,为平台带来了巨大的流量和收益,此类作品潜移默化地向人们传递具有欺骗性、迷惑性、渗透性的错误历史信息,网民沉浸于这场骗局却毫无所知。如《红色娘子军》中的女战士谈起了恋爱,历史真相被遮蔽、被篡改、被遗忘,抽空了红色经典蕴含的价值内涵,这种市场逐利下“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既破环了文艺市场风气,又影响人们对历史的认知。

3.信息失真:“过滤气泡”促进历史真相的掩盖

过滤气泡的概念最早由伊莱·帕里泽提出,他认为搜索引擎可以通过过滤器随时随地了解用户的兴趣偏好、价值取向、利益诉求,从而让用户处于由同质化信息所构成的“网络泡泡”环境中,如不同政治立场的人用同一个搜索引擎搜索同一个新闻事件,看到的新闻倾向可能也会有所不同。气泡为用户量身打造个性化信息世界的同时,又会过滤用户应当看到的信息世界,从而在网络世界筑起了信息的“隔离墙”,增加信息失真的风险。过滤气泡为文艺领域历史虚无主义的传播提供了便利,易掩盖历史真相,导致艺术功能变形,最终侵蚀人们的思想。一方面,过滤气泡传播“虚假信息”,加速文艺领域历史虚无主义内容的传播,背离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网络时代,传播主体为了博人眼球,获得短暂的“流量密码”,不惜在文艺作品中大肆营造话题、制造噱头、传播虚假历史文化信息欺骗大众。同时,在猎奇心的驱使和过滤气泡的精准筛选下,用户对此类文艺作品承载的虚假历史信息“较为敏感”[11],因而造成了历史虚无主义内容的大肆传播。比如在《木兰从军》网络小品中,贾玲饰演的花木兰贪吃、不孝、胸无大志、贪生怕死的傻大妞形象引发部分网友的疯狂转载,与人们所熟知的巾帼英雄、忠孝节义形象严重不符,严重背离了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另一方面,过滤气泡叠加“同质信息”,促使文艺领域历史虚无主义极化,弱化社群对历史真相的需求。过滤气泡不断叠加“同质信息”,不断向同一社群推送携有历史虚无主义的文艺作品,只会迫使社群被同一性的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内容所充斥,以至于在社群“防护墙”的阻断下,社群之间难以交流,社群内部人员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逐渐趋同,排斥接受任何传递社会主流价值观的文艺作品。当类似状况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便会导致历史虚无主义极化,最终在社群内部,历史真相被无数个承载历史虚无主义信息的文艺作品所淹没。

4.用户迷失:“信息茧房”助推错误价值观的泛滥

美国学者凯斯·桑斯坦最先提出“信息茧房”的概念,他认为在信息空间中,人们可以只选择他们接受的信息,排除他们反对的信息[12],久而久之,易将自身困于以自我为中心的“茧房”之中,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强化了文艺领域历史虚无主义网络传播的渗透力,极易使用户迷失在被历史虚无主义信息包围的茧房之中,最终导致错误价值观在信息茧房里泛滥。一方面,信息茧房导致用户丧失对文艺作品的价值判断,使用户意识陷于“信息孤岛”。文艺作品具有价值引导、精神引领、典型示范、审美启迪的重要作用,目的是“以文弘业、以文培元,以文立心、以文铸魂”[13]。但部分网络文艺作品中充斥历史虚无主义,为了作品达到出奇制胜的效果,故意打一些历史和伦理的“擦边球”,把博取观众眼球当作其“艺术理想”,最终走向媚俗的道路。如《铁道游击队》的队员变成了满口脏话的青歌赛选手,《闪闪的红星》之潘冬子变成了整日做着明星梦的富家子弟,如此“任性”改编的作品在网络上大肆传播,无法为用户提供价值判断的正确坐标导向,将会误导经典文艺作品爱好者群体的价值判断。茧房为用户掩盖这些经典文艺作品原有的样子,使其逐渐沦为孤岛的“原住民”,导致其价值迷失。另一方面,信息茧房加速用户对文艺作品的偏好分化,引发“群体极化”。青少年期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也是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部分文艺工作者在创作文艺作品中以谋取经济利益为驱动力,凭借“新奇大胆”的想象,随心所欲地对历史事实进行涂抹和裁剪,使青少年沉迷这类令自己愉悦的文艺作品中无法自拔。茧房效应则加速了青少年对这类文艺作品偏好的分化过程,扭曲了青少年原有的正义勇敢、爱国奉献、艰苦奋斗等正确的价值取向。

三、文艺领域历史虚无主义网络传播的反制策略

文艺是意识形态宣传教育的重要载体,必须采取措施努力清除文艺领域的历史虚无主义,净化文艺创作和网络传播空间,从而推动文艺作品的高质量发展,更好地实现其以文化人、以艺通心的功能。

1.以加大优质供给为遵循,主动增强网络文艺领域的主流意识形态权威性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努力创作“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统一的优秀作品”[14]。加大优质文艺作品供给是网络场域中抵制文艺领域历史虚无主义传播的基本遵循。一方面,要优化“推荐池”内容,给予正能量文艺作品更高权重[15],营造正向的社会氛围,弘扬时代主旋律。“推荐池”是大数据进行文艺作品分发的素材库,必须向“推荐池”中注入更多具有正确历史导向的文艺作品,并将其优先推荐给用户,才能从源头上破除历史虚无主义的“政治病毒”。一是要创作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艺作品,提高人们的思想觉悟和政治素养,从而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的荼毒和侵蚀。“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共筑中国梦”主题原创网络视听节目展播中的湖光山色、历史人文、朝代更迭,在传递正确价值观念、传播历史文化知识、培养审美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二是创作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文艺作品,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历史虚无主义通过贬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来达到消解民族文化自信的目的,对此,就要借助优秀文艺作品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提高人们的民族自信心。如《经典咏流传》《诗画中国》《美术经典中的党史》《典籍里的中国》等央视文化节目,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精神养料,有利于唤醒民族记忆、提升民族自信心,有利于筑起防御历史虚无主义的精神壁垒。另一方面,要扎根人民、坚持创新,以高质量的文艺作品回馈人民。文化创新对于促进民族文化繁荣,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人民福祉,增强文化自信具有重要作用。“创新是文艺的生命”[16],“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17],只有不断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推进文艺创新,在推出高质量作品上下功夫,才能让群众产生共鸣。《我在颐和园等你》《中国考古大会》《上心了!故宫》《典籍里的中国》《书画里的中国》等历史文化节目运用AR、VR、MR等先进技术让各类文化宝藏活起来、动起来,同时也让严肃、有距离感的历史文化形象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展现在人们面前,其科普意义和教育意义显而易见。

2.以增强技术赋值为抓手,筑牢网络文艺领域意识形态阵地

“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18]构建合规有序的技术驱动、增强技术赋值是网络场域中抵制文艺领域历史虚无主义的有效抓手。为此,必须以增强技术赋值为抓手,筑牢网络文艺领域意识形态阵地。一方面,要用主流价值导向驾驭推荐算法,抢占网络舆论主阵地。推荐算法是网络文艺传播媒介的核心技术,以用户喜好、浏览痕迹为导向。但往往用户更倾向于短平快甚至传播低俗虚假内容的文艺作品,这就为历史虚无主义的渗透提供了现实可能。因此,在算法设计之初就应当嵌入推荐主流意识形态内容的代码,为用户推荐偏好以外的传播正确历史知识的文艺作品,抢占网络舆论主阵地。同时也要以用户喜闻乐见艺术形式“晒”出真实历史,让算法自觉将其推荐给用户。如将“藏在深闺无人识”的历史知识通过音乐、绘画、舞蹈、影视、戏剧、文学等人们喜爱的艺术形式通俗化、生活化、有趣化,从而达到“一朝惊艳天下知”的效果。有历史老师将历史知识改编为流行歌曲并上传至网络,《百年孤寂》《隋朝之歌》等歌曲旋律悠扬,传唱度高,即能学习历史知识,又能陶冶情操。另一方面,要建立约束机制,明确网络文艺传播媒介的法律边界。新媒体时代,文艺作品能够借助快捷的新平台积极传递真善美,同时也能够在文艺市场准入门槛低的薄弱环节传播历史虚无主义。因此文化监管部门应明确文艺评价标准,在监管文艺作品的过程中以精神价值为主,强调文艺作品的价值引导和精神引领作用,重在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和提升精神境界,同时以市场价值为辅,让文艺作品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目前,国家相关部门已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为从源头上有效抵制历史虚无主义提供了有力武器。同时也应当出台类似《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这样更加细致、更具有针对性的法律条款,严厉惩处历史虚无主义者,构筑起“网络防火墙”。[19]

3.以改进算法程序为保障,精准戳破文艺传媒时代的过滤气泡

改进算法程序以保证文艺作品推送的多元化、多样化和透明化,是网络场域中抵制文艺领域历史虚无主义传播的重要保障。对于普通民众来说,目前的算法推送机制仍然是一种有害无益的“黑箱”操作,算法的个性化和定制化推荐让大众无法操控自身的信息世界。虽然不同的群体对此操作的见解存在很大差异,部分人希望看到符合自己兴趣偏好的个性化文艺作品,也有一些人想要看到更加多元化的文艺作品,但不可忽略的是算法推送机制会导致过滤气泡的产生过程隐蔽化,推送的文艺内容同质化,进而让历史虚无主义有机可乘。首先,必须杜绝或减少个性化推荐算法的使用,创建不会追踪主体轨迹和历史的搜索引擎,例如Gabriel Weinberg创建的Duck Duck Go,并提醒网络文艺受众注重个人隐私安全,不要过于依赖个性化、定制化推荐算法,目前在算法革命影响日趋深远的情况下,杜绝或减少文艺作品个性化推荐,可谓是智能时代下人们快节奏生活里的一剂调味品。其次,通过“反偏好”推荐[20]为多元化文艺内容提供生存空间,这是尝试为网络文艺受众戳破过滤气泡的有益探索。反个性化推荐程序在给网络文艺受众推送时不是基于文艺内容的同质性而是其偶然性,但是依据特定算法程序随机推送的文艺作品对某些受众而言缺乏亲近性,而且难以从根本上杜绝过滤气泡的产生,只是作为一种特别的尝试。再次,组合打包个性化和多元化文艺内容,戳破文艺传媒时代过滤气泡最管用的方式大概是在网络文艺受众的兴趣偏好的基础上增加多元化文艺内容的推送,除了提高个性化文艺内容推荐的准确程度之外,可采用人工编辑的形式严格把关文艺内容的质量,促进文艺内容的多样化传播,以减轻或防止文艺内容的同质化、窄化,打破文艺信息的“隔离墙”,降低历史信息失真的风险。最后,测量过滤气泡程度与文艺内容偏向,这是尝试促进算法程序透明化的重要手段。类似于Ghostery的用户轨迹和历史追踪程序,能够帮助网络文艺受众深入了解文艺传媒时代的过滤气泡,将文艺内容的选择权交到受众手里,基于透明化的算法程序推送多样化的高质量文艺内容,是戳破过滤气泡的关键。

4.以培养主体素养为主线,增强网络文艺领域历史虚无主义的鉴别力和批判力

美国学者麦克卢尔最早提出网络素养的概念,他认为网络素养是“鉴别、评估与使用网络信息的能力”[21]。网络场域中信息茧房效应持续发挥作用,使受众迷失于海量良莠不齐的文艺作品中,并可能导致“思维宕机”,大大降低了受众的网络素养。因此,必须培养主体的批判性思维,提高其鉴别和批判文艺作品的能力,从而摆脱信息茧房的侵蚀。一方面,要将史学研究成果巧妙融入文艺作品中,推动史学研究成果大众化,提升网民的历史素养。[22]将史学研究成果进行文艺再现,并运用网络媒体传播好历史故事,提升主体历史素养,是廓清文艺领域历史虚无主义迷雾的必然选择。所以,扎实严谨的史学研究是文艺创作的基础。文艺创作前期应加强对影视资料、文献史料、口述历史等方面的研究,提取重要历史信息,坚持从历史实际出发,具体分析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全面地、客观地、辩证地看待历史,按照历史的真实情况还原历史,搭建起文艺作品中的历史框架,并注重历史细节的处理,创作出历史性、艺术性、时代性相统一的文艺精品。最后,充分运用新媒体再现鲜活的历史面容,潜移默化中让广大网民自觉接受历史教育,提升网民历史素养,让文艺领域历史虚无主义在网络空间中无可乘之机。另一方面,要让广大受众做理性的消费者。文艺领域历史虚无主义的渗透离不开“娱乐狂欢”的文化背景。在纷繁复杂的文艺作品中,“有的调侃崇高、扭曲经典、颠覆历史,丑化人民群众和英雄人物”[23],广大受众不能在“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中迷失了正确的审美方向,应当保持“任你弱水三千丈,我只取一瓢饮”的清醒。一是必须加强主流文化宣传力度,用唯物史观培育的主流价值滋润心灵,提升人民群众学史懂史的能力和历史虚无主义的鉴别和防范能力。二是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消费主义等错误的消费心理。这些错误的消费心理在一定程度上误导了文艺生产,使文艺工作者陷入单纯的市场逐利的追求中。因此,面对戏说历史、颠覆经典、调侃历史人物的文艺作品,广大受众应树立正确的文化消费“权利观”。

结 语

“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24]在当下的中国,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精神追求更加多样、多元、多维,对高质量的精神文化产品的需求日益凸显。这就要求我们要用优秀的文艺作品凝心聚力、培根铸魂,增强人民精神力量,陶冶人们的情操。而文艺领域的历史虚无主义以虚构叙事为逻辑起点,打着“解密”“重说”“科普”之类的名号,通过凌空构建所谓的“史料”“资料”“事例”等,在网络上肆意传播与真实历史相反的信息,颠覆广大受众对历史的正确认知,从而陷入历史虚无主义的泥潭。文艺领域历史虚无主义的网络传播不能让广大受众达到“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的效果,不能体现出中国道路选择的合理性,不能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先进性,也不能满足人民的美好精神文化需求。只有采取措施清除文艺领域的历史虚无主义,才能拥有一片纯净的文艺创作沃土和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在这片沃土上,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文艺思想为指导,打造出更多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的精益之作,仍是新时代各类主体需要努力的方向。

猜你喜欢

文艺作品虚无主义文艺
大地情深
——河北省优秀群众文艺作品巡演活动
文艺作品
1942,文艺之春
丽江市弘扬张桂梅精神文艺作品评论会
假期踏青 如何穿出文艺高级感?
举旗亮剑遏制和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坚定道路自信 理直气壮 抵制历史虚无主义
论近代中西方文艺作品互译发展现状及趋势
□文艺范
必须认清历史虚无主义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