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声引导下针刀松解术治疗屈指肌腱腱鞘炎的效果观察及超声影像前后比对研究

2022-10-19邓中阳

中外医学研究 2022年26期
关键词:功能测试腱鞘炎针刀

邓中阳

屈指肌腱腱鞘炎又称“扳机指”,临床主要表现为手掌部疼痛、压痛、患指屈伸活动受限等,多见于妇女及手工操作者[1]。针刀为治疗屈指肌腱腱鞘炎的有效手段,其具有微创、恢复快等优势,近年来在临床应用较广泛[2]。针刀松解术在微创基础上切开A1滑车,可有效解除屈指腱的束缚及卡压,但传统盲扎操作容易损伤肌腱、血管神经,影响患者恢复,故临床应积极探寻更加精准的操作方式[3]。近年来超声影像技术不断进步,不仅可提高临床诊断准确率,还可使部分操作可视化,降低手术风险[4]。本研究将超声引导下针刀松解术用于屈指肌腱腱鞘炎治疗中,旨在探究其疗效及超声影像前后差异,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2月-2021年3月深圳市宝安区中医院收治的120例屈指肌腱腱鞘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1)纳入标准:①年龄>18岁;②Quinnell分级Ⅱ、Ⅲ级;③均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屈指肌腱腱鞘炎诊断标准[5]。(2)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感染;②局部溃烂、破损者;③合并皮肤疾病;④合并凝血功能障碍;⑤妊娠期、哺乳期女性;⑥精神疾病;⑦合并腱鞘结核或囊肿;⑧患侧上肢存在神经损伤;⑨有治疗禁忌证。将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分为A、B、C组,每组40例。A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19~67岁,平均(43.18±1.87)岁;Quinnell分级Ⅱ级25例,Ⅲ级15例。B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 20~68岁,平均(43.26±1.96)岁;Quinnell分级Ⅱ级24例,Ⅲ级16例。C组男20例,女20例;年龄19~69岁,平均(43.31±1.99)岁;Quinnell分级Ⅱ级23例,Ⅲ级17例。三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签订知情同意书,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A组行超声引导下针刀松解术治疗,协助患者取仰卧位,使患肢外展、掌心向上,将无菌手套套在超声探头上,于患者掌部涂抹适量耦合剂,行平面内穿刺,行局部浸润麻醉后从穿刺点刺入Ⅰ型3号针刀,保证刀口与皮肤垂直,在超声监视下使针刀紧贴腱鞘表面并进行切割操作,范围横跨葫芦结节两端,3~5下直至针下松解后拔出针刀。

B组行非直视下针刀治疗,前面操作与A组一致,局麻后经近端穿刺点刺入Ⅰ型4号针刀,确保刀口线与拇指长轴一致,按照四步进针标准进针刀,经过皮下组织有落空感后,倾斜针刀向患指远端,与皮肤呈0°角,寻找环形卡压腱鞘远端,此时将针刀推入,边推边切,直至有落空感为止。

C组行超声引导下针刺治疗,局麻后经近端刺入0.35 mm×50 mm毫针,确保针尖与皮肤垂直,针体紧贴腱鞘表面进行点刺,范围与A组一致,平刺3~5下松解后出针。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记录三组患者术前、术后1周和术后1、2、3个月疼痛评分,应用数字疼痛评分法(NRS)评价,以0~10数字表示疼痛程度,0表示无痛,10表示剧痛,分数越低提示疼痛越轻[6]。(2)于术后3个月对三组疗效进行评估,参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治愈:患指掌侧无痛,局部无压痛,手指屈伸活动恢复正常,无绞索、弹响症状;好转:局部肿胀明显缓解,活动时有轻微弹响或疼痛,无绞索症状;无效:均未达到上述标准。总有效=治愈+好转。(3)于术前、术后3个月应用Jebsen手功能测试对三组评估,包括捡小物体、翻纸牌、模拟进食、移动罐头,以秒表记录每个动作完成耗时。(4)应用华生四叶草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三组超声影像进行检测,包括血流信号、腱鞘局部增厚情况、肌腱回声。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多组数据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前后NRS评分比较

三组术前N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1周和术后1、2、3个月NRS评分均较B组、C组低(P<0.05),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前后NRS评分比较[分,(±s)]

表1 两组手术前后NRS评分比较[分,(±s)]

*与A组同时点比较,P<0.05。

组别 术前 术后1周 术后1个月 术后2个月 术后3个月A 组(n=40) 3.24±1.27 1.52±0.87 1.02±0.35 0.38±0.05 0.21±0.01 B组(n=40) 3.29±1.31 2.75±1.21* 1.85±0.52* 0.78±0.12* 0.38±0.05*C组(n=40) 3.34±1.36 2.69±1.18* 1.73±0.49* 0.53±0.09* 0.29±0.03*F值 1.578 23.654 18.574 13.695 7.158 P值 0.152 0.000 0.000 0.000 0.000

2.2 三组疗效比较

A、B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7.50%、95.00%,较C组高(P<0.05),见表2。

表2 三组疗效比较

2.3 三组手术前后Jebsen手功能测试结果比较

术前三组捡小物体、翻纸牌、模拟进食、移动罐头各测试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A组Jebsen手功能测试结果与B组、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三组手术前后Jebsen手功能测试结果比较[s,(±s)]

表3 三组手术前后Jebsen手功能测试结果比较[s,(±s)]

*与A组同时点比较,P<0.05。

组别 术前术后3个月捡小物体 翻纸牌 模拟进食 移动罐头 捡小物体 翻纸牌 模拟进食 移动罐头A 组(n=40) 9.12±1.27 8.23±0.98 6.25±0.75 9.36±1.05 6.03±0.56 5.87±0.52 4.15±0.27 6.74±0.61 B组(n=40) 9.08±1.25 8.26±1.04 6.34±0.81 9.41±1.09 7.86±0.96* 7.71±0.83* 5.78±0.67* 8.12±0.98*C组(n=40) 9.03±1.21 8.19±0.92 6.29±0.78 9.32±1.01 7.25±0.89* 7.42±0.79* 5.23±0.45* 7.86±0.83*F值 0.050 0.050 0.131 0.071 51.396 74.173 113.930 31.921 P值 0.948 0.950 0.875 0.929 0.000 0.000 0.000 0.000

2.4 三组手术前后超声影像对比

三组术前超声影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超声影像与B组、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三组手术前后超声影像对比(例)

2.5 A组和B组治疗次数、恢复期比较

三组均能治疗腱鞘炎,C组疗效较差,无法恢复,故未进行恢复期比较。A组治疗次数、恢复期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A组和B组治疗次数、恢复期比较(±s)

表5 A组和B组治疗次数、恢复期比较(±s)

组别 治疗次数(次) 恢复期(周)A 组(n=40) 1.52±0.43 2.43±0.59 B 组(n=40) 2.56±0.78 4.09±0.96 t值 7.385 9.317 P值 0.000 0.000

3 讨论

屈指肌腱腱鞘炎为临床常见疾病,是手指频繁活动或外伤导致肌腱及腱鞘过度摩擦引发的腱鞘肥厚、增生、粘连等病理变化,现代医学认为长期机械性摩擦引发腱鞘局部无菌性炎症,导致纤维管鞘滑膜增生、狭窄,从而引发屈指肌腱腱鞘炎[6]。目前临床对屈指肌腱腱鞘炎治疗方法包括制动、局部封闭、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保守治疗虽然可一定程度缓解不适,但部分患者远期疗效不理想,容易复发,故临床对Quinnell分级Ⅱ级或以上者主张应用手术治疗。

针刀为临床治疗屈指肌腱腱鞘炎的常用术式,具有微创、恢复较快等优势,可有效松解狭窄腱鞘,缓解疼痛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7]。针刀疗法基于闭合性手术理论,其与腧穴针刺学说相结合,产生一种介于手术及非手术间的中医微创松解术,用于Ⅱ级或以上屈指肌腱腱鞘炎患者治疗中可有效松解滑车韧带粘连,缓解或消除不适症状[8]。但既往针刀治疗存在盲点,容易造成不必要的医源性损伤,如“避开肌腱直达骨面”并不能避开肌腱损伤,反而会导致肌腱贯通伤,“横向剥离、纵向疏剥”等操作可造成神经、动脉、肌腱不同程度损伤[9]。故针刀松解术操作可视化为提高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的关键。

随着超声技术高速发展,其浅表组织器官疾病诊断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可清晰显示关节周边软组织、骨骼、肌腱等,对疾病追踪有较好效果[10]。超声可清晰观察到肌腱、腱鞘病变范围、形态等,还可对肌腱运动情况进行动态观察,将其用于引导针刀治疗屈指肌腱腱鞘炎可减少盲视操作所致的血管神经损伤,利于提高操作精准度,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11]。超声可清晰显示增厚病变的滑车,利于精准定位病灶,于超声引导下可更加准确的注入麻醉药物,使肌腱与腱鞘形成一定液性间隙,利于针刀扎入,提高手术效果[12]。本次研究结果显示,A组术后NRS评分、总有效率、手功能测试结果、超声影像结果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超声引导下针刀松解术治疗屈指肌腱腱鞘炎可提高手术效果,减轻术后疼痛,改善患者手功能,分析可能与超声引导可提高手术操作精准度、减少医源性损伤等因素相关。三组均能治疗腱鞘炎,A组治疗次数、恢复期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原因为超声直视下可避免针刀损伤肌腱,仅松解卡压的肌腱,减少对无关神经、血管等损伤,非直视下难以避免,故恢复期相对较长。

综上所述,超声引导下针刀松解术治疗屈指肌腱腱鞘炎效果确切,可减轻术后疼痛程度,改善患者手功能及超声影像,值得应用。

猜你喜欢

功能测试腱鞘炎针刀
某内花键等速传动轴八功能测试夹具设计
肌骨超声引导针刀进针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超微针刀治疗上斜方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临床效果
肩关节针刀闭合松解麻醉推拿术治疗肩周炎的疗效
针刀镇痛的原理和针刀治疗的安全性
常玩手机小心“手机手”
握拳就能测出腱鞘炎?
腱鞘炎防治小常识
醋熏治好了腱鞘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