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牧草高产栽培技术

2021-12-27夏广英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1年11期
关键词:牧草情况病虫害

夏广英

(河南质量工程职业学院,河南平顶山 467001)

0 引言

畜牧业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逐步成为了当地牧民们的重要支柱性产业。尤其是在现代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的背景下,牛羊养殖产业的发展速度也不断加快,养殖规模得到了大幅度扩大,从而对牧草的需求量也随之增加。但是在以往牧草的种植过程中所采取的栽培模式将会在一定程度上破坏天然草原的生长,所以在保证人工种草进程的同时需要保证牧草的种植质量,以高产栽培技术来保证牧草的产量,为牛羊养殖业的发展提供充足的牧草,从而有效推动养殖产业更加稳定健康的发展。

1 种植前的准备工作

虽然牧草种植对土壤的要求不高,但如果种植在过于贫瘠的土壤中也会导致牧草的种植产量低,无法让牧草的种植质量得到保证。因此,在种植牧草之前,需要技术人员紧密结合种植地的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牧草种植土壤。其为了保证大面积的牧草种植,可尽量选取pH在6~7且具有良好排水性的土壤。同时,选取的土壤还应该含有丰富的有机物,这样才能够保证牧草正常生长。

在牧草栽培之前,要求技术人员应该坚持“精耕细作”的原则,全面做好整地工作来保证畦面平整,尽量减少土壤中的碎石土块。其中,可在栽培牧草的地块四周挖一些排水沟,其排水沟的深度和宽度大约控制在30 cm左右,而畦间的深度则在15~20 cm,这样才能够保证种植牧草的田间不会出现积水的情况。但是,当前大部分土地已经承包到户了,所以大部分利用林边、山地和田间的土地来种植牧草的农民可能难以保证牧草种植的精耕细作,而通过保证种植牧草的土壤具有良好的排水性能,这样虽然种植的牧草的产量较低,而依然能够满足广大养殖户的日常需要。

在牧草栽培之前,除了做好整地工作外,还需要挑选出合理的种子。其中,在挑选牧草种子的时候也需要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让挑选的牧草品种与当地的畜牧养殖业发展过程中的菜食习惯统一起来。同时,还应该尽量挑选出与种植地的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等综合因素相适应的种子,以此避免牧草的存活与生长难以得到保证,严重降低牧草的产量。例如,针对一些是酸性土壤的地区,在选择牧草品种的时候则需要注重牧草种子的强耐酸性,以种植玉米草和黑麦草为主;针对盐碱地在种植牧草的过程中则以种植紫花苜蓿和碱草等品种的牧草。同时,还应该尽量保证牧草种子的颗粒处于饱满的状态,其不管是纯度和净度都能够满足牧草的种植要求。此外,在进行牧草种子播种之前,通过做好牧草种子的发芽实验,这样才能够让种子的发芽率真正得到保证。其中,针对一些种皮较厚的牧草种子,便可以采取晒种或者是温水浸种和药剂处理等方式来打破牧草种子的休眠期,从而最大限度提升牧草的发芽率。

2 确定播种时间和播种方法

由于不同品种的牧草的生物学的特征,所以在选择栽培条件时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所以应该合理确定不同品种的牧草播种时间和播种方法。其中,具体的播种时间应该在综合分析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土壤情况的基础上来进行确定,只有当温度达到了能够进行牧草种子萌芽最低的温度时才能够开始播种。尤其是在多年的牧草栽培过程中,为了能够有效避免牧草播种的时间过晚而无法正常越冬的情况,还需要就牧草越冬的问题进行综合分析,以此避免牧草在冬季出现死亡的情况。

针对不同牧草种子的播种深度,其中,主要的牧草种子在播种时的深度为:菊苣为2~3 cm、苦荬菜为1~2 cm、杂交苏丹草为4~5 cm、皖草2号、墨西哥玉米为2~3 cm。这样才能够避免种子播种的深度过深而无法很好的萌发,从而导致牧草的种子出现腐烂的情况。一般大颗粒的牧草种子播种深度应控制在3~4 cm。通过在牧草播种之前选择种植地的时候可尽量选择具有深厚土壤层和蕴藏丰富有机质的种植地。同时,还应该在牧草播种的过程中尽量创造混交群落,让多个牧草品种相互搭配起来进行种植,这样才能够让整个牧草种植地的生态系统保持良好的完整性,从而有效降低牧草发生病虫害的风险性。

牧草种子的播种量直接与种子的特异性、播种方式和播种的时间密切相关,而一般颗粒较大的种子的播种量可适当减少,而小颗粒的种子的播种量可适当增加一些。其中,菊苣为0.3 kg/667m2、黑麦草为1~1.5 kg/667m2、苦荬菜为0.5~0.6 kg/667m2、杂交苏丹草2~3 kg/667m2、皖草2号1.5 kg/667m2。因此,在选择播种方式的时候应该紧密结合实际情况选择条播、撒播和穴播等形式,并通过综合分析不同种子的情况来确定播种量,这样才能够真正保证牧草的种植质量。

3 采取合理的施播技术

由于牧草的种子一般比较细小,所以在播种的时候尽量采取浅播的形式。如果在稻茬田中采取春播的方式,便需要充分考虑稻茬田中是否含有较大的水量,观察土质是否过于粘重或者是春季的雨水是否较多。这样由技术人员适当对施播的过程进行调整,在每亩田所需要播的种子中加入10 kg的钙镁磷肥或者是20 kg细土,优化土壤结构,这样才能够保证种子很快速的生长。同时,采取这样的施播技术还能够有效减少风力对牧草种子所产生的影响,避免出现因水稻生长过快而出现影响牧草落地的情况,尽量保证播种的均匀性。

如果在稻板上直接进行播种,便需要在种子播种之后挖一些排水沟,再将水沟中的土块敲碎,将这些土块能够均匀的覆盖在畦面的上方,让种子得到有效的保护。同时,技术人员还应该根据不同的地块情况采取穴播或者是条播技术,如在山地上尽量采取穴播的形式,为保证牧草的种植产量创造良好的条件。

4 田间管理

4.1 破除土壤的板结

在完成了牧草种子的播种工序之后,一旦出现大雨天气或者是连续放晴的情况,便会导致土壤的表层中的水分被大量蒸发,让土壤中出现板结层或者是低洼地势地段。同时,在连续晴天的情况出现的时候,土表上的水分在蒸发掉之后,也会出现板结层的情况。因此,一旦出现上述的情况时,便需要工作人员严格落实耙地工序,并合理的开展小水清灌工作,全方面清楚土壤中出现的板结现象,让牧草种植的成活率得到有效保证。

4.2 清除杂草

通过采取精细化整地措施之后,便可以将地块中的杂草或者是杂物全部清除掉,从根源上减少田间的病虫害情况。例如,在栽培禾本科牧草的时候,则很容易出现双子叶杂草,这时则可以朝着牧草的叶面上喷洒适量的2,4-D-丁酯兑水药液。

4.3 适时排灌

通过密切关注土壤中的含水量,合理控制牧草种植中的灌溉频率。当种植牧草土壤中的含水量在达到80%的时候,则不必进行灌溉,甚至还需要做好开沟排水处理工作,以此避免牧草的根部出现溃烂的情况。但是,如果种植牧草的土壤中的含水量只有50%,这样通过进行适当的浇灌来保证牧草生长中所需要的水分。

4.4 施肥管理

当种植牧草的土壤中所含有的营养元素无法保证牧草正常生产需求的时候,便需要在牧草的分蘖期、拔节期、现蕾期积极开展施肥工作,一般施农家肥2 000~3 000 kg/667m2,复合肥20~30 kg/667m2,以此保证牧草的种植质量。

5 牧草病虫害防治技术

5.1 霜霉病

在牧草的生长过程中,一些病虫害常常会通过破坏牧草的嫩茎来影响牧草的种植产量。其中,一些牧草发病初期,其叶子常常会出现一些不规则的绿色小斑,而这种小斑点的颜色由最开始的黄绿色逐渐朝着灰黄色转变。当斑点将牧草叶片全部覆盖完之后,可以通过利用95%敌克松可溶性粉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来进行病虫害治疗,保证牧草生长。

5.2 褐斑病

在牧草生长的过程中一旦感染褐斑病之后,则会在叶片上面长一些褐色的圆形小点状的病斑。其中,这种病斑的边缘一般较为光滑,而这种病斑最先出现在牧草的下部叶片上,且在叶片被侵染了之后便会慢慢出现枯萎或者是脱落的情况。因此,在这种病害防治的过程中可适当朝着种植牧草的地块上喷洒75%百菌清5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1 000倍液等药物,这样能够对褐斑病起到有效的防治效果。

5.3 潜叶蝇

当牧草在生长过程中感染了潜叶蝇的时候,其叶片被害虫蛀食之后,则会有白色的线条出现,让牧草叶片的光合作用降低,以此影响到牧草的产量。因此,在这种病害防治的过程中,应该及时清除田间的杂草,做好越冬和越夏虫源的消灭工作,有效降低害虫的基数。尤其是在潜叶蝇的高发期间,则可以朝着牧草喷洒40%乐果乳油1 000倍液或者是每亩喷撒硫磺粉2.5 kg/667m2、灭菌丹800~1 000倍液喷霉、70%甲基托布津1 000倍液喷雾,从而保证牧草健康生长。

6 结语

总之,在牧草快速生长的过程中,一些种植户片面的认为牧草属于一种草类,所以可让其自由生长。但是,这样自由生长的牧草的产量不高,所以为了保证牧草种植的产量,更好的满足养殖业对牧草的需求,便需要采取高产栽培技术,积极做好牧草生长过程中的病虫害防治,降低病虫害对牧草产量和品质的威胁,这样才能够推动养殖业更加健康稳定的发展。

猜你喜欢

牧草情况病虫害
牧草病虫害及牧草保护工作探析
春季葡萄苗病虫害咋样防治
夏季玉米主要病虫害有哪些
三招搞定花卉病虫害
养兔牧草品种咋选择
牧草的种植管理与利用
脱发 养“老金”
初探优质牧草周年均衡供给高产栽培技术
一周融资融劵情况
特殊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