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背景下涉农高校大学生人生价值的实现研究

2021-12-27张二威朱瀚明李黎明李奇隆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1年11期
关键词:农业农村大学生

张二威,朱瀚明,李黎明,李奇隆

(天津农学院水产学院,天津 300392)

0 引言

务农重本,国之大纲。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可以清晰看到:在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如期完成基础上,中国已踏上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大道,“三农”工作重心发生历史性转移。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基础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领域有出现了新情况、新问题。只有全面分析农村基础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的现状及问题,涉农高校大学生才能更好的实现人生价值,全面助推乡村振兴战略。

1 乡村振兴下涉农高校大学生实现人生价值的机遇与挑战

1.1 农村基础教育的现状及分析

教育乃是国家百年根本之大计,而农村基础教育是中国基础教育的“神经末梢”[1],如何解决农村基础教育现存的问题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重要的一环。农村基础教育具备教育的人口、经济、政治、文化、生态功能,对实现第二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但当前,农村基础教育存在师资力量薄弱、家庭教育匮乏、“撤点并校”遗留问题凸显三大问题。

1.1.1 师资力量薄弱

在河南省周口市商水县胡吉镇东陈村东陈小学的调查中发现:以前的砖头路部分转变成了水泥路,老瓦房10间,其中4间在三年前改建成了楼房,增加了少量多媒体等现代教学设施,但还是没有像样的操场。东陈小学由以前的6个年级段变成了如今只有2个年级段(一年级18,二年级18,共36人),教师只有3个人而且都是非在编。由此可以看出,近几年来,通过党和国家的政策扶持和制度建设,农村教育环境有所改善,教学设备越来越现代化,教育质量也出现了提升。虽然农村基础教育的硬件设施整体水平有所提高,多媒体现代化教育也能走进部分学校,但是教师作为农村基础教育的主导者和建设者,整体的师资力量依然没有大的提升。师资力量薄弱主要体现在:第一教师整体水平不高。现在的农村教师尤其小学教师多为无正式编制的教师,缺乏专业知识能力,甚至需要同时传授几门课程。这样的农村师资环境是导致学生流失和辍学的原因之一。第二老龄化现象更加显著。因为农村师资力量的严重缺乏导致很多老年教师因没有接班人迟迟无法退休,这不仅限制农村基础教育发展也损害教师的权利。第三年轻教师人才流失严重。近几年在国家政策鼓励下,虽然很多高考生报考师范类院校,但是大多数师范生甚至本地的师范生都不愿意回到家乡(特别是家乡为农村地区的毕业生)致力于教育事业。原因是当时报考的初衷并不是想在农村教育上奋斗再加上农村环境差、薪水低、不受尊重等[3]。

1.1.2 家庭教育匮乏

在走访调查中重点访谈了典型的10户家庭。10户家庭中学生共23名,其中小学在读18名(其中1名男孩被送至县城小学),初中在读1名(被送至县城民办初中),中专在读1名,辍学3名。其中2户父母离异孩子交由老人抚养,6户父母双方均外出打工孩子交由老人抚养,1户父亲外出务工母亲在家务农,1户父母均在家务农,10户家庭父母均初中及以下学历。由此走访数据可以得出,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家长不仅是孩子的启蒙老师,还是和孩子朝夕相处的朋友,更是陪伴孩子成长的榜样。但对于农村孩子来说家庭教育十分匮乏。主要体现在:第一家庭教育能力较弱[3]。因为农村子弟的家长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据调查农村家长多为高中及以下的受教育水平。有些家长由于知识水平有限无法辅导孩子的作业等问题。在城市,家长可能会花大量资金给孩子报各种文化和艺术兴趣辅导班,反之,农村父母没有较高的文化水平更没有额外的资金用于孩子的课外辅导等。第二家庭教育时间有限。农村地区大多数家长都在外地务工,对学生缺少关心和陪伴,他们心有余却力不足。农村经济水平落后,生活的压力迫使父母外出到北上广深大城市打拼,这种局面会产生两种情形:一是将子女留在家中交给双方父母照顾,因此留守儿童的数量也逐年攀升[2]。他们缺少父母的陪伴和关心,更缺少家庭教育,以至于辍学率较高,甚至孩子会产生自闭和报复社会的心理。二是有经济基础的家庭在大城市稳定一点,父母本着“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的教育理念,将孩子带在身边送往城市教育[1],[4]。这就造成了农村学生生源不断流失,上了大学的大学生也不愿再回到农村发展。

1.1.3 “撤点并校”遗留问题凸显

在2001全国性的“撤点并校”正式拉开帷幕,这项政策确实在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但是随之而来的问题也日益显著,一方面由于规模办学导致很多家长不得不送孩子到更远的合并点上学,政府的办学成本转变成了学生的时间成本和家庭的经济成本。另一方面教育过于集中,班级规模变大,教育管理和素质教育跟不上,教学质量更难以保障,于是在2012年该政策被紧急叫停。但是农村小规模学校数量任然连年缩减,生源流失,教师结构性缺编,教育出现滑坡,研究的东陈小学目前面临着消失的危险[6]。学校的支出主要是人员支出和公用支出,农村教育投入存在冗余问题,扩大教学规模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办法,还应当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和教学水平,提升农村教师的整体水平与综合素质。

1.2 农村农业技术教育的现状与分析

为了进一步了解村里面的情况,首先在东陈村村委会了解了村里面的总体情况:东陈村有395户,总人口1 892人,其中至少有600名年轻劳动力外出打工,留守儿童和老人800人左右。村主任提到村里每年的作物只有小麦和玉米,村里人普遍缺乏农业方面的技术,传统农业的回报周期长和收益率远远低于其他行业,况且城市拥有良好的环境和大量的就业机会导致农民放弃农业种植向城市进军去寻找发展的机会[7]。有的父母甚至为了孩子宁愿自己吃苦也要把孩子带在身边送去城里读书。然后对外出打工的年轻人进行了访谈,他们说虽然想在家陪伴孩子和老人,但传统农业种植收益无法满足家庭日常生活开支更别说老人看病及其他更急需用钱的地方了。对于返乡创业既没有什么现代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也找不到什么创业的好想法。基于调查走访情况得出农村农业技术教育是乡村振兴的关键[8]。因为农村农业技术的缺乏与落后导致“农民荒”的出现,同时也导致了“返乡创业”出现困难。

1.2.1 “农民荒”的出现

在城乡二元结构体制下,城乡之间不同的资源配制制度导致资源分配不均匀。民普遍缺乏农业方面的技术,传统农业的回报周期长和收益率远远低于其他行业,况且城市拥有良好的环境和大量的就业机会导致农民放弃农业种植向城市进军去寻找发展的机会,导致中国农村空心化呈现出“三升一降1”的特征[9]。如此一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农民荒”逐渐产生并且愈演愈烈,成为了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振兴的障碍。“农民荒”是我国农村空心化危机中的“五荒”之一[9],同时也是最核心的危机,解决人口空心化是解决“农民荒”的核心。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可以看出从2005—2019年城镇人口不断增长,农村人口不断下降,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不断上涨。农村人口空心化现状十分严峻,农村农业技术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是解决“农民荒”的一个重要手段,解决“农民荒”进而也能解决家庭教育和养老问题。因此,实施科技教育改变“农民荒”振兴乡村是十分重要的。

1.2.2 “返乡创业”的困境

我国历史曾有两次主要的“回流潮”,一次是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因国家体制整治而出现的暂时性回流,另一次则是08年金融危机爆发而导致的被迫性回流[11]。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因此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以来出现了第三次返乡创业热潮。研究“回流”的影响因素有助于推动农民工“返乡创业”,进而能解决城乡融合、推动农村农业现代化建设、解决更多当下面临的民生问题。影响返乡创业的因素大体可分为两种即主观意愿和客观发展能力[10],[11]。第一,主观意愿。一方面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在国家政策大力支持下农村子女受教育环境、医疗卫生服务和社会保障等乡村现有条件都有所提升。党和国家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的原则,使得乡村发展大有可为之势。另一方面由于孩子教育、婚假、父母养老等这些家庭周期的关键节点使得农民不得不返乡。这些因素影响着农民工的主观意愿进而影响“返乡创业”的发展趋势。第二,客观发展能力。农民工的回流并不是盲目的,而是有计划、有目的的,他们会考虑知识能力、技术水平、经济实力、土地现状、政策支持等。这些因素影响着农民工客观发展能力进而影响“返乡创业”的发展趋势。2021年2月2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其中全国农民工总量28560万人,比上年下降1.8%。其中,外出农民工16959万人,下降2.7%;本地农民工11601万人,下降0.4%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农民工返乡趋势上升。

通过主观意愿和客观发展能力双重属性分析发现,影响主观意愿的因素能够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而影响客观发展能力的因素中农村土地现状和政策支持是有利因素,最大困境之一就是农民工自身的知识能力和技术水平有限。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因素,但目前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技术教育存在着教育成本高、教育资源重复且分散、缺乏指导专家等诸多困境[8]。返乡创业和技术教育两者相辅相成,如何缓解当前技术教育的现状是推动农村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战略进程的抓手。

2 乡村振兴下涉农高校为大学生实现人生价值提供平台

2.1 “新农科”总方针的实施

为了加速农村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前进,党和国家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原则,实施了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建设等一系列方针政策。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农业农村发展动能转化推动农业高等教育改革、农业高等教育教育问题导致与农业脱钩现象和农业高等教育人才与农村现代化人才需求之间出现供不对口的结构性矛盾迫使我国农业高等教育急需转型和重构。传统农业教育已经不能为农村农业现代化提供更多的动力,农业高等教育应当顺应新时代农村发展的潮流,积极探索“三农”队伍培养的路径。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全国涉农高校的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回信中表示我国高等农林教育大有可为,农业高等教育继续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培养更多知农爱农新型人才,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不断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新农科”新在传统农科转化升级、农林发展离不开科学、供求对应。鉴于此,我国农业院校和专家学者都在积极探索一条发展的新道路,指出了“新农科”培养的总方针。第一,壮大农业人才的培养队伍。2021全国两会全上全国政协委员安庭表示,在互联网高速腾飞的时代,许多学生沉溺于电子产品患上了“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城市病。他建议鼓励大中小学都开设相关的农学类实践活动或者实践课程,以此传承吃苦耐劳、忆苦思甜的精神,让中华社稷根植孩子们的心田。这也正是我国农林高等教育在高考报考中遇冷的原因,解决不爱“三农”问题迫在眉睫。王善科研究员提出将中学有生物化学相关背景的教师纳入“三农”队伍,将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情怀下沉到基层。第二,坚持立德树人,深化“新农人”培养方案。在2021年全国两会中,全国政协委员刘永好提案建议乡村振兴需要人才,但是现在每年农业高等院校近70%的农业类毕业生转行从事非农业产业,造成人才流失,他表示应当加快“新农人”培育。改革培养目标和教学课程,培养农业院校大学生学农爱农的意识对于农业高校服务于农村农业现代化至关重要。很多专家和学者为培养复合型人才提出多学科交叉、多领域融合的农工、农学、农医策略。为打破传统的理论教学模式,倡导实践育人,培养农科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第三,强化师资队伍力量,培育多元化人才。新时代农业高等教育工作者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思想已经不能够为乡村振兴培养更多把论文写在田间地头的人才。天津农学院教授班立桐就被菇农们亲切地成为“地头专家”因为在他的带领下才让农民们成功在戈壁滩上绽放了食用菌的“致富花”,20多年来他坚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这个理念。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他被授予“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的荣誉称号。这种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教授也必将培养出能把青春汗水挥洒在田间地头的新时代农业大学生。第四,构建良好的培育环境。为了打破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教学模式,全国农业高等教育都在积极主动与行业企业对接搭建培养平台,甚至在农村搭建实习基地。为了实现农业科技进程,高校也积极的参与交流合作,与其他国家高校搭建联合培养的平台。

2.2 新型培养模式的探索

农业高等院校面对农村农业现代化的潮流,应当坚持以立德树人、坚持培养国家需要的新型人才、坚持多学科交叉融合培养人才为己任,送教、送师、送情、送研进农村[1]。虽然农业高等院校和专家学者为“新农科”培养指明了方向,但具体实施方案数量并不多。在不违背总培养方针的背景下,“2年校+2年村”、“农科+教育”、“互联网+”的培养模式有必要提出。

所谓“2年校+2年村”即是两年在学校培养,两年在农村培养在此期间不再回到学校,甚至把校区建在农村,这种培养模式可以解决很多农村农业农民面临的许多问题。第一,教师把课堂移到田野,让大学生亲自在农田实践,甚至可以实施把土地交给学生用于实践,如此可以解决学生动手能力差的问题。第二,可以给返乡创业的农民工以技术上的支持,降低他们在职业教育上的费用。也可以鼓励学生帮助返乡创业农民工,让学生在收获知识的情况下也能培养学生爱农爱民的意识。第三,能够激励大学生留在农村创业,扎根在乡村,同时也能促进农村就业,减少劳动力流失,进而减缓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和留守老人养老的问题。

所谓“农科+教育”即是在开展农业专业课时,也开展有关基础的教育学理论,但要平衡两者之间的协调关系。此种培养模式在乡村振兴战略中有着重大意义:第一,在农村实践和学习的过程中,可以缓解农村基础教育师资力量匮乏、教育思想落后等问题。第二,在教学中也可带领学生进行农业劳动,促进他们身体健康的同时也可以在他们心中根植爱农爱民的意识,为农业高等教育人才提供不竭的源泉。第三,农村创业者和教师的双重身份能够使他们收益增多,降低他们想要逃离农村的欲望,可以有效地让他们在农村扎根,缓解城乡之间资源分配不均问题。

所谓“互联网+”即是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使农业高等教育与农业现代化同步。农业高等教育应当打造网络传媒室,给想要实现人生价值的大学生提供平台。在网络传媒室可以直播也可以通过短视频的方式传播农业技术知识和基础教育知识,给很多农村农民和学生提供免费汲取知识的源泉,同时也可以提高农业高等院校的软实力。

3 乡村振兴下大学生实现人生价值的路径

3.1 面向社会发展需求,借助涉农高校平台确立人生价值

农科大学生是新时代农业阵地的排头兵,是实现乡村振兴的主力军,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通过对农村落后地区基础教育现状和农村农业技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分析,农科大学生应当认识到农村是广阔的舞台,应当以学习农业为骄傲,充分利用农业高等院校的资源和平台为农村的发展与教育的进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大学生应该培养自身“知农爱农”的情怀和社会责任感,它们不仅影响个体的发展,更关乎国家的前途命运。而现在的大学生却出现了信念不坚定、知行不一的问题。现在的大学生大多只是表面功夫为党、为国、为民,然而从大量毕业的农科大学生却不关心三农问题可以看出,涉农高校大学的农业情怀和社会责任感已缺失。所以面向社会发展需求,借助涉农高校平台确立人生价值才是当代大学生培养的重中之重。大学思政课教育的重视,改变大学生学习倦怠与农业专业课考核严格化的提出已刻不容缓。

大学生应积极从高校开设的思政课中汲取社会责任感内涵的养分,思政课教师也应在课上通过真人真事与理念教育让学生们明白如今乡村振兴发展的重要性,坚定自身“知农爱农”的理想信念,通过实践提高自我认识的能力。

如今大学生学习倦怠的现状,不仅重创了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也让我国的乡村振兴战略可能出现人才断代。所以大学生在学习中出现总体倦怠、迷茫、成就感低、情绪低落等情绪需要重视,许多大学生否定自身价值,然后处在安于享受现状的状态中。其实涉农高校的大学生应当高度重视自身的特长和发展,明确学习的目标,寻找高效的学习计划,借助高校的专业课培养努力学好专业知识,塑造坚定地学习意志,为实现人生价值做铺垫。

3.2 面向农村发展需求,助力基础教育

教育不仅仅是教书育人,更是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而我国农村地区基础教育水平的发展与提升又是现代中国发展的重中之重。涉农高校大学生除了掌握专业课程技能外,也应努力学习有关教育学的知识争取拿到国家教师资格证书,成为复合型人才。在发展农村农业的同时也应承担起改变农村基础教育落后现状的重任,进而从根源上解决农村现有的问题。农高校大学生应当主动在寒暑假期间下乡助学。除此之外,更应该帮助他们认识美丽的大自然,在田间地头给他们传授适应当地生存环境的蔬菜和粮食的种植方法,培养他们知农爱农情怀,为“三农”队伍培养永生力量。在高速化的信息时代,涉农高校大学生可以利用“互联网+教学”的方式,在多媒体平台发布免费的教学资源、自然科学知识和有关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心灵鸡汤”。

3.3 面向农民就业创业需求,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与技能培训

全国政协委员杨德才教授说,乡村全面振兴,既需要善经营的“农创客”、懂技术的“田秀才”,也需要会种田的“土专家”、爱农村的“新农人”,在乡村振兴背景下的未来农村,需要让各类人才会聚乡村,为乡村振兴添翼赋能。农民有了技术的支撑就会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进行改进农业生产方式或者进行创业,能够吸引更多的农民工返乡,从而可以有效地缓解农民荒和农民荒引起的连锁反应。大学生作为高等院校和农村的桥梁,因此涉农高校的大学生们就起到了关键作用。第一,涉农高校大学生在寒暑假期间应当积极下乡,在农村开展农业技术宣讲活动,到田间地头观察农民种植情况并给予指导和帮助。第二,涉农高校大学生毕业后要主动返乡创业带动当地的农民创业热情,并给予创业指导和帮助,促进当地农民就业。第三,涉农高校大学生充分利用“互联网+农业技术”的模式,联合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在各大多媒体平台分门别类的发布有关农业养殖技术和农业种植技术的高质量视频和文章。当然,更应该积极主动地寻求学校教授帮助录制视频或撰写文章,缓解农民农业技术教育资源匮乏的压力。

4 结语

如今国家已实现由脱贫攻坚转向乡村振兴战略的伟大转变。展望未来,我们必须乘势而上、再接再厉、艰苦奋斗。民族如要复兴,乡村必先振兴。当前,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大幕已经徐徐展开,我们涉农高校大学生要以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强大的专业知识技能来持续推进,才能使乡村振兴战略稳步推进,最后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谱写壮丽的新篇章。

猜你喜欢

农业农村大学生
国内农业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2013年第三届大学生演讲比赛圆满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