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枇杷果实的保鲜技术及现状分析

2021-12-27陈纪旺叶永伟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1年11期
关键词:储藏枇杷保鲜

陈纪旺,叶永伟*,葛 雯

(1.玉环市农业农村和水利局,浙江玉环 317600;2.杭州临安爱咯禽业有限公司,浙江杭州 311301)

0 引言

枇杷果实具有皮薄多汁等特点,在采收之后非常容易腐烂变质,进而影响到其经济价值。伴随科技水平的逐步发展,现阶段的水果保鲜技术得到了更好的完善,针对枇杷果实的保鲜技术而言,为了有效降低其机械损伤及微生物的病虫害侵袭,就必须在种植阶段及采后环节中对其进行相应的技术处理,以此来延缓其成熟衰老速度,在确保枇杷果实品质的前提下利用保鲜技术使其保鲜期限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延续。因此,提升枇杷果实的保鲜技术水平,才能够充分挖掘出枇杷的经济价值,进而推动我国种植产业的全面发展。

1 枇杷果实在采摘之后品质及生理特点的具体变化分析

1.1 针对品质方面的变化分析

对此,我们可以从以下两点进行妥善分析:首先,是糖酸比数值的变化,在经过采摘和储藏一系列操作之后,可以发现枇杷果实在总糖、可溶性固形物量以及蔗糖含量等方面均出现下滑趋势。从枇杷果实的呼吸状态分析来看,在进行呼吸时枇杷果实主要依靠酸为基质,一旦酸值出现下降趋势,则会造成糖酸比数值的持续上升,这种后果则会引发枇杷果实的甜酸度不佳,由此可见,枇杷果实并不适宜过久储藏。其次,针对果实硬度以及木质化的相关研究,枇杷通常在达到成熟之后才可以进行采摘操作,在进行采收之前,枇杷果实在原果胶方面的降解及果肉的软化过程均以完成,假如在常温下储藏,则会造成枇杷果实硬度的持续下降,而在低温环境中,枇杷果实极易出现木质化变化,使果实的硬度逐步增加,而出汁率则持续下降,进而造成枇杷果皮难以剥落且汁水较少等情况的出现。

1.2 针对生理特点方面的具体变化

首先,在采摘之后枇杷果实的呼吸和乙烯含量会产生微妙的变化,结合实际情况分析,主要是枇杷呼吸速率方面的变化,它与枇杷果实的储藏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不同室温情况下,枇杷的呼吸速率会呈现出不同的变化效果。比如说,在低温环境中,枇杷果实的呼吸速率以及乙烯含量会出现下降趋势,进而可以实现延缓果实后熟的目的,在室温环境中,枇杷的呼吸频率会逐步增加,一旦将其放置较久,则会出现果实果皮电导率的持续增加,进而造成果实腐烂程度的持续上升。其次,针对多酚氧化酶及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具体变化,据研究表明,枇杷果实中富含丰富的酚类物质和多酚氧化酶,能够在多酚类物质的氧化过程中造成组织褐变现象的发生,假如将枇杷果实放置在冷藏低温环境中,则会造成过氧化物酶活性的持续上升,进而加快果实褐变及衰老腐烂的速度,非常不利于枇杷果实的保鲜存储。

2 枇杷果实保鲜技术的基本概况分析

2.1 针对采前阶段的具体操作分析

在对枇杷果实进行采摘之前,通常会运用相应的技术处理,来确保果实的品质及产量。对此,我们可以结合以下几点进行分析:第一,对幼果实施套袋处理,在花谢后的特定时间内,应枇杷果实进行套袋操作,可以有效避免枇杷果实出现锈斑的情况,降低霜害及裂果病的病害的发病概率,需要注意的是,在对果实进行套袋处理之前,应筛选发育良好的果实,并对纸袋进行完善的消毒处理。第二,合理的喷药处理,在枇杷果实达到七成熟的时候,则需要通过合理的喷药处理,这样做可以有效阻止乙烯生成,进而降低果实消耗有机物的总量。

2.2 针对采收阶段的具体操作分析

一般情况下,会在枇杷果实达到八九成熟的状态时对其进行采收,这样可以确保果实的优秀品质,在进行采收操作时,相关人员需要配备专门的剪刀,同时还要确保果梗越短越好,尽可能避免表皮的破损。采收之后的枇杷果实,为了可以有效延长其保存期限,可以使用安全的成膜剂在果实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这样可以有效降低果实出现病虫害的概率,同时还可以避免果实的水分流失,使其处于饱满状态。

2.3 针对预冷技术的具体操作

在储藏枇杷果实之前,可以运用达到零点的冰水对枇杷进行快速处理,这样可以延缓果实的成熟衰老,减缓枇杷果实腐烂的速度。在冷激处理之后,枇杷果实的多聚半乳糖醛酸酶的活性均会呈现下降趋势,进而减缓其软化速度,在热激处理之后,再将枇杷果实置于低温环境中,能够确保枇杷果实始终保持新鲜状态,并延长其实际的储存期限。

2.4 针对低温冷藏操作

作为枇杷果实最常用的保存方式,通过冷藏处理能够有效降低枇杷果实的呼吸速率以及果实的腐烂率,进而确保其经济效益。但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枇杷种类之间的差异性,对其实际的存储环境则有着不同的要求,因此,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对其进行不同的冷藏处理。比如,针对适宜低温处理的枇杷种类而言,在合适的低温环境中可以有效抑制其活性,为果肉中VC以及可滴定酸的保存提供适宜的环境,一旦处在不合适的低温环境中,则会造成枇杷果实硬度的增加,使其风味逐渐变淡,进而变成果肉质地生硬和粗糙少汁等情况的发生,这必然会影响到枇杷果实的经济价值,甚至会因储藏不当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为了保证枇杷果实能够一直处于新鲜饱满的状态,就必须采取冷藏与PE薄膜袋封装相结合的储藏方式来对枇杷果实进行储藏。

2.5 针对果实病害防治处理

在储藏阶段,为了有效防止枇杷果实遭受病虫害影响,就必须对其实施相应的防治措施。通过套袋技术的合理运用,能够避免果实受到病虫害的侵害,此外还可以有效降低日烧病及栓果病的发病概率。在对枇杷果实进行采收处理之前,通常会用适量的波尔多液或多菌灵进行喷洒处理,这样处理可以有效降低枇杷果实在采摘之后出现疮痂病及灰霉病的概率。除此之外,需要注意的是,在采收阶段时,应注重对果实轻拿轻剪,避免果实出现任何外在损伤。针对采摘后的果实,应采用适量苯来特将果实浸泡其中30 s,这样也能够降低果实出现病虫害的概率。

3 枇杷果实保鲜技术的发展分析

3.1 生物防治-拮抗保鲜技术分析

生物防治技术在农业果蔬种植领域引起了较为广泛的关注,它可以代替化学药剂采用微生物制剂的生物防治手段来对枇杷果实采后的腐烂问题进行有效控制。通过相关试验表明,微生物保鲜菌制剂对枇杷果实具有非常显著的保鲜效果,并且无任何毒副作用。通过相关研究表明,枯草芽孢杆菌发酵液对枇杷果实的防腐保鲜效果也非常优秀,还针对已经感染灰霉病的枇杷果实可以起到非常良好的报销效果,并在无菌及相对湿度达到90%的环境中,可以有效避免损伤枇杷果实出现腐败现象,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结合生物防治手段来看,拮抗酵母菌具备了抑菌谱广、生长迅速以及遗传稳定等相关优势,针对一些特定环境其还表现出了非常良好的耐受力,可以与多种化学物质和方法进行有效结合,因此得到了果蔬采后生物防治领域的广泛关注。但是,结合实际情况来看,在拮抗酵母菌的具体运用环节中,仍会受到一定因素的制约,比如说某些环境因素,因此,在对其实施单独使用效果欠佳的情况下,可以结合相应的化学杀真菌剂来达到最佳的杀菌效果。

3.2 生物保鲜技术分析

生物保鲜技术的技术优势主要依靠乳酸链球菌素,其重要的作用机理主要体现在通过在细菌细胞膜上形成孔洞而对跨膜质子的动力势及PH平衡值进行破坏,进而达到胞内离子流失及ATP水解异常而引发细菌死亡的效果,生物保鲜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热带水果保鲜技术,其在具体运用中也取得了良好的反响。据相关研究显示,在常温储存条件下,枇杷果实各种生理及生化指标都会发生微妙的变化,通过对生物防腐剂Nisin的合理使用,能够对枇杷果实的失重率、总酸含量以及腐烂率进行很好的抑制,进而达到延缓电导率上升的目的,是有利于枇杷果实的保鲜储藏的,在Nisin生物防腐剂浓度高等于或高于200 mg/L时,能达到枇杷果实最佳的保鲜效果,鉴于Nisin的重要价值,其在多种新鲜及加工食品的保鲜环节中得到了非常良好的应用。

4 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充分挖掘出枇杷果实的经济价值,就需要对其生理特性进行全面的分析研究,并采取先进的保鲜技术手段,使枇杷在采摘之后能够一直维持在新鲜状态。通过科技水平的全速发展,现阶段我国针对枇杷果实的保鲜技术得到了更好的改进与完善,同时有效缓解了枇杷果实采后的病害问题,对推动我国农业产业的持续发展而言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

猜你喜欢

储藏枇杷保鲜
枇杷
樱桃保鲜掌握技巧
不聊天,感情怎么保鲜?
枇杷
爱情保鲜术
胡萝卜冬季储藏注意事项
枇杷糖浆
桃如何储藏
便于储藏的美味
插花如何保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