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晃黄精林下仿野生栽培

2021-12-27杨丽萍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1年11期
关键词:新晃郁闭度黄精

杨丽萍

(新晃侗族自治县农业农村局,湖南怀化 419200)

0 引言

黄精为百合科多年生的草本植物,是一种食药同源性的名贵中药材品种。新晃野生黄精其根状茎肥厚,圆形根状茎肥厚,通常连珠状或结节成块;新晃黄精品质优良,食用具有降血压、抑制高血糖,以及防治动脉粥样硬化与肝脂肪浸润等药理作用。药用具有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等功能,主治脾胃虚弱、体倦乏力、口干食少、肺虚燥咳、精血不足等症状,并对糖尿病有一定疗效。近些年来,随着人们保健意识不断增强,黄精不仅作为药用之外有着大量需求,而且作为保健品市场开拓力度也在不断扩大,市场需求量日益增长。但是由于长时间以来,不重视野生黄精资源的保护,无节制的利用,引发野生黄精资源走向枯竭,在此背景下,大田人工种植黄精逐渐兴起,大田种植黄精虽然具有较高产量,然而在成本投入方面也相对较大,同时还存在严重的农药残留问题,黄精品质很难保障。为了有效应对人工大田栽培黄精存在的不足,仿野生黄精栽培受到了人们的普遍重视。近些年来,湖南省新晃县结合当地实际仿野生环境下栽培,取得较好成绩。

1 黄精仿野生环境栽培的必要性

1.1 有利于黄精品质的提升

黄精种植过程当中采用大田种植方式,农药应用较多,不仅存在很大的污染,而且黄精品质还出现不同程度下降,药效变差,和当前严格的中药市场品质要求产生十分明显的矛盾,而运用仿野生环境栽培黄精,不具有农药残留问题,能够有效保证黄精品质及其药效。

1.2 对国人健康保健发挥的重要作用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中药需求量的不断增长,野生中药资源供需不足问题变得越发突出起来。与此同时,野生黄精作为一种重要的中药材品种,其价格也在逐年升高,再加上无序采挖野生黄精,导致其资源量下降明显,产量不断降低。通过本地采挖野生中药药农介绍,在四年之前,一年每人还能采挖到250~300 kg黄精,然而在2020年野生黄精采挖量已经下降至100~150 kg,另外黄精产区不断缩减,资源枯竭问题越发严峻,更需要高品质的黄精进行替补。

1.3 有利于林下经济发展,推动林业产业升级

在当前林业政策要求下,造成林木收入不断下降。一是受采伐限额影响。湖南省新晃县2018—2020年三年之间平均为4万m3采伐限额,人均仅摊到0.6 m3(蓄积)。二是湖南省在公益林商品林采伐方面有着非常严格的规定,在《森林采伐作业规程》中明确指出,择伐商品林方面应当控制在采伐权森林蓄积40%以下,同时要求采伐间隔期必须要超过一个龄级期。《湖南省重点公益林采伐管理办法》明确指出,采伐重点公益林方面应当保持采伐前0.8以上的林分郁闭度,抚育采伐方面应当控制在15%以下的采伐强度,林分郁闭度伐后应当控制在0.6以上。更新采伐重点公益林时,应当与同树种用材林高出一个龄级,受以上政策因素影响,林农在林木采伐申请数量方面不断下降。三是近年来,伴随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劳动力成本也在快速增加,使得林农收入减小明显,严重阻碍到林业持续稳步发展,加强林下黄精栽培成为发展林下经济,推动林业产业升级的关键。

2 黄精仿野生环境栽培技术

2.1 选择适宜的栽培林地

与黄精生长特性充分结合,首选红黄壤或者沙壤土,12~30°坡度的阴坡与半阴坡,没有应用过化学药剂进行除虫、除草的杉、松、枫树林地,杉木林地应当选择近成熟0.4~0.6的林分郁闭度的林地,林下应当达到35%~55%的透光率。松林地以0.5~0.7郁闭度效果更好,枫树林地以中幼龄林为最佳,并间伐过密林,进行修枝,根据三行将一行去除,留出空地进行黄精栽培,确保林分处于0.6左右郁闭度。

2.2 整地

秋季开展整地工作,将灌草砍除,土壤进行10~25 cm深翻,根据杉木、松林行间空地进行做畦,长度根据地块实际合理确定,将排水通道以及作业通道充分留出,将其中的杂草、石块全部挖出。

2.3 种茎处理

林下套种黄精通常运用种茎,首选1~2年生无病虫害、健壮、具有饱满顶芽种茎作种。将种茎在秋季挖出,选择先端幼嫩部位,进行数段截取,芽段3~4节,晾晒伤口,或者通过草木灰对伤口部位进行处理,便可栽种。

2.4 适期栽种

新晃县在春季3月份,也可选择秋季10月份进行栽种,将地块儿整好之后,根据55 cm、60 cm株行距进行配置,按照45 000株/hm2控制栽植密度,开挖5 cm深种植穴,将种茎顶芽朝上放置于种植穴内,覆盖2~5 cm细土,充分浇水,确保土壤湿润度。

2.5 栽后管理

4—5月份对黄精进行打顶疏花,保证营养物质向根部输送。并通过人工方式清除地块长草,首次人工除草工作于4—6月份进行,二次除草在9—10月份进行,将杂草杂灌全部劈倒,在地上平铺,控制与减少第二年杂草生长量。5—9月份黄精块茎快速生长阶段,如果遭遇持续性的降雨天气,应当将排水工作充分做好。并在黄精生长过程当中合理培土,避免黄精根茎出现倒伏发生折断。

2.6 病虫害防治

黄精仿野生林下栽培过程当中,应当将病虫害防治工作充分落到实处。如防治黄精叶斑病,应当将地块病株及时清除,并集中销毁,控制与减少病原;防治蛴螬和地老虎,可运用农药开展防治工作,根据1:4:1:16比例科学配比糖、醋、酒、水制成糖醋液进行诱杀地老虎,诱杀的虫体应当及时清除,每七天对糖醋液进行一次更换。蛴螬防治过程当中,对黄精受害区域进行观察,将虫体挖出杀灭,也可运用白僵菌根据22.5~30 kg/hm2和十倍细土均匀搅拌,施于黄精根部,能够有效杀死幼虫。防治鼻涕虫可采用以下方法:①运用强光杀灭法,鼻涕虫十分怕光怕热,可将鼻滴虫隐藏区域利用塑料薄膜进行覆盖,迫使鼻涕虫爬出,在强光照射下,将其杀死。②生石灰以及草木灰杀灭鼻涕虫。鼻涕虫当沾上草木灰与生石灰之后,便会将体内大量的水分排出进行抗衡,引发脱水而死亡。③生姜、白糖以及盐杀灭鼻涕虫,这些物质都会刺激鼻涕虫的皮肤,当鼻涕虫遭遇这些物质之后,便会将体内的大量水分排出,进而脱水而死亡。所以在防治鼻滴虫过程当中,可以把白糖或者盐撒在害虫出没的区域,尤其是观察到害虫时,将糖和盐以及生姜粉洒在他的身上,必死无疑。

2.7 采收

秋季实施采挖工作,当地上部分未脱落时,首选粗壮茎秆进行采挖,将地上茎秆全部割除,运用锄头将块茎挖出,去除泥土,保护好块茎,以免影响黄精的品级,结合种植地实际长势情况,当达到1/3一级块茎时,根据50%~70%进行初值数量采挖,如果存在大量的三级块茎,可根据30%~50%进行出质量采挖,并进行一年留养之后,再次实施采挖工作,能够大幅增加种植收益。采挖黄精过程当中,可以把大块茎当中剥下的幼龄部分或者小块茎,均匀的进行重新栽植,保证林分有着更加稳定的密度。

3 林下仿野生栽培黄精的经济效益分析

根据45 000株/hm2控制黄精初值密度,需要投入块茎2 250 kg/hm2,根据当前市场价格20元/kg进行计算,需要投入45 000元/hm2。同时栽培黄精还需要进行栽种、除草、割灌等15~45个用工,每个工日用工价约150元,投入45个用工,共需要6 750元/hm2,三年进行抚育,平均需要投入的工日为90个/667m2,需要13 500元/hm2的投入。仿野生条件下进行黄精种植需要投入65 250/hm2,经三年仿野生生长,按照22 500株/hm2采挖量进行计算,每株约为140~250 g,单产量约为4 387kg/hm2。根据2020年当地鲜产品市场收购均价16元/kg进行计算,约为70 192元/hm2左右的产值,将所有成本扣,10 350元/hm2的纯收入,而黄精采收后,新的块茎依然能够再次栽种,另外也有落入地中的种子自然萌发,无需再对三年之后种苗进行购买,这一过程是持续性的,后期阶段黄精每年能够达到49 942元/hm2。

4 结语

黄精运用仿野生栽培,不仅不需要对农田大量占用,同时与国家土地红线政策非常符合,还符合国家粮食安全的国策。另外黄精栽培过程当中通过仿野生环境栽培,能够大幅控制与减少农药污染问题,还有益于野生黄精资源的保护。通过林下仿野生手段科学的进行黄精栽培,除初期阶段需要进行黄精育苗之外,之后便可达到自然繁殖的效果,黄精每年收入49 000元/hm2以上,对林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新晃县目前有约105 660 hm2林业用地,很多森林资源还没有得到充分开发,将这些生态环境以及林下资源优势充分利用起来,使黄精栽培回归山林,构建药效品质第一的种植模式,不仅能够保证中药材品质,还能实现林地资源的综合开发和利用,推动林下经济持续稳步发展。

猜你喜欢

新晃郁闭度黄精
新晃:努力办好优质均衡教育
补气补阴就吃黄精炖瘦肉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Linoleic Acid in Polygonati Rhizoma
黄精、滇黄精、多花黄精物候期差异化研究
八角林不同郁闭度对金花茶和山茶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不同郁闭度马尾松林下种植射干的生长效果分析
新晃侗藏红米:世界原始稻作文化的活化石
郁闭度与七指毛桃生长的相关性分析
新晃有颗“红宝石”
贫困山区现代农业发展路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