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甘蔗新品种桂糖44号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2021-12-27覃德关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1年11期
关键词:宿根甘蔗机械化

覃德关

(广西壮族自治区百朋种畜场,广西柳州 545102)

1 选育过程

甘蔗新品种桂糖44号培育中,母本为新台糖1号,其具有高产、高糖的特点,同时容易剥叶子,属于早熟品种。父本选用桂糖92-66,具有抗旱的作用。2003年12月广西蔗糖研究中心以新台糖1号为母本,联合父本进行杂交,并获得杂交穗,随后开始形成杂种圃。从2005年开始,根据其中选取的优良单株进行杂交。在2006—2007年宿根试验中,通过进行比较,并经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随后进行命名为桂糖44号。

2 甘蔗新品种桂糖44号及相关特征比较

2.1 形态特征

桂糖44号高度中等,同时株型整体直立相对均匀,整体芽成圆形。该品种整体芽沟不明显,同时叶片宽度相比其他来说都属于中等,长度也偏于中等,颜色为绿色,叶片也相对较厚。茎呈现圆筒形,在整体曝光前呈现黄绿色,蔗茎为实心,内叶耳为三角形,外叶耳退化,容易剥叶。

2.2 农艺性状

桂糖44号农艺性状较好,同时菌株相对较高。在相关试验中,区域试验参试品系13个。通过选取新台糖22号进行对照,在河池、南宁、北海、崇左,柳州进行试点设立,并进行相关品系设定。根据相关试验表明,一年新植桂糖44号发芽率在54.18%左右,生长速度相比其他品种来说相对为中等。在7月底甘蔗底株、株高为120 cm、282 cm左右,茎径平均值在2.63左右。桂糖44号作为中大茎品种,整体宿根平均值中有效根茎相比母本、父本多处2万多条,整体发病率相对较低,同时抗风倒能力明显较强。

2.3 蔗糖糖分

桂糖44号表现为早熟、丰产稳产、高糖,作为主要甘蔗产区,在广西区域试验中,整体蔗糖糖分相比CK较高。经过试验明确指出,和新台糖22号(CK)相比,2012年桂糖44号、新台糖22号宿根为115.50 t/hm2,103.31 t/hm2,整体平均产糖量增产13.44%,平均糖产量在17.05 t/hm2。对于桂糖44号来说,蔗茎产量也相对较强。经过比较,2年新值1年宿根平均蔗茎产量相比新台糖22号来说,增产在6.86%,整体蔗茎产量在96.06 t/hm2。

2.4 宿根能力

甘蔗的宿根能力直接影响产量,也直接影响蔗农的经济收入。根据我国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甘蔗新品种系筛选试验表明,以新台糖22号作为对照,整体3年宿根率株率在133.6%,有效茎条数也明显较高。就目前来说,桂糖44号增产率受宿根年限的影响,经研究结果表明,桂糖44号整体增产效果明显,宿根能力强,中等以上管理水平的蔗区可以留3年以上的宿根,但新植蔗需要深沟浅种,而且宿根蔗地需要及时清理和开垄松蔸,生长期间还要及时防治病、虫(螟虫)、草、鼠害,要注意防治黑穗病。

2.5 甘蔗生产性能比较

经研究表明,在广西农垦农场中进行设区试验,面积0.67 hm2,土地连片,地力均匀,设立两种生产试验,一种是全程机械化生产,另一种是部分采用机械化生产,同时种植、管理、收获时间相近,在此过程中使用的肥料、地膜、农药种类、数量等均一致。在全程机械化生产中采用拖拉机进行一次性完成整地播种、施肥、放药、开沟、覆土、盖膜、压土等环节作业。部分采用机械化生产中,采用拖拉机整地,人工砍种、施肥、播种、覆土、喷除草剂封闭、盖膜等相关工作。在5月20日左右大培土完后进行对两种试验的调查分析,两种试验对桂糖44号的农艺性状的影响,很明显全程机械化生产比部分采用机械化生产占优势。根据相关资料表明,全程机械化生产出苗数、有效茎数、产蔗量和株高等略小部分采用机械化生产,到第二年1月份在生产资料数量、价格等一样的条件下,采用机械砍收与人工砍收中茎径、有效茎数产量性状差异不大,理论产蔗量和实际产蔗量差距很小,最终计算相关生产成本,全程机械化生产整体成本均较少,能够有效降低桂糖44号的生产成本,确保效益提升,通过试验表明了桂糖44号是适合全程机械化生产的。

2.6 除草剂及相关敏感性

在广西农科院甘蔗研究所进行相关实验表明,在甘蔗出苗后40天、60天、90天等不同生长期进行喷雾试验,在喷药后甘蔗的受害情况明显减轻。在用药范围内进行相关研究,采用甘蔗常用除草剂中阿灭净、乙草胺、二甲四氯钠等对桂糖44号要害率一般情况下不敏感,但要根据相关情况进行使用,因地制宜。

3 生长期管理

3.1 种子处理

种子处理过程中,应将种子清水或石灰水浸泡,浸泡时间为1~2天,随后在GA3液体中浸泡6 h左右,做好催芽工作,催芽工作的时长在2~3天,并在有3成左右种子吐白时做好播种工作。

3.2 育苗方法和管理

甘蔗育苗时,选择疏松透气并且排水良好的砂质土壤,再住土壤上搭建温棚,然后将甘蔗种栽种至土壤中,并且对其浇灌一次水,使甘蔗快速适应环境,而且要把温棚内的温度控制在25℃左右。当甘蔗定植时,往土壤中施加腐熟的有机肥和复合肥作为基肥,再将长出两片新叶的甘蔗苗移栽至土壤里,当甘蔗生长旺盛时就追施以磷钾为主的复合肥,促进甘蔗快速成熟。

3.3 播种后管理

甘蔗播种主要分为温室、普通田地两种,两种模式播种时间也有一定差异,分别为3月中旬下旬、4月上旬播种。由于模式不同,所以播种行距也不同。在温室内播种行距以20 cm为最佳,而田地中应加大行距。温室播种深度为0.5~1 cm,田地中应在1~2 cm之间。播种后还应洒水,保持土壤湿度。甘蔗一般在播种10天左右出苗,出苗率一般在85%以上。

3.4 生长期

甘蔗生长期间,为了促进生长应每个月喷洒尿素,尿素浓度为0.3%~0.5%左右,甘蔗幼苗一般能长到30 cm左右,如果生长旺盛期一般可以达到50 cm。在第二年春季还应进行移栽,并加大行距,行间距应在40 cm×60 cm左右,主要目的为促进分枝。

4 栽培技术及相关要点

4.1 整地处理

要选择适合甘蔗生长的土地,即土层深厚又有较强的保水能力和排水能力,并使用机器深耕,要做到土松、土块碎、土壤细平,这都是为了让甘蔗的根系能够繁茂地生长和更好地吸收水分,整好地可以减少甘蔗地里面的杂草和病虫害发生的频率。要注意深耕浅种的合理性,甘蔗整体沟槽深度一般在30 cm左右,底沟宽度在20 cm左右,以此来提升甘蔗种植的基本水平。

4.2 良种选择

选用良种是甘蔗种植实现高产、高糖、高经济效益的主要手段之一。我国甘蔗品种丰富,不仅要选择单位面积产量也要考虑糖分。近年来广西蔗区主要有新台糖22号,粤糖93/159,新台糖16号,桂糖42号,桂糖29号和桂糖21号,柳城05/136,桂辐98/296等等,这些品种都具有高产高糖易脱叶和好管理的特点,对提高甘蔗单位面积产量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这几年来,广西农科院甘蔗研究所研究出新品种桂糖44号,经试验表明该品种比以上品种更好,更适合全程机械化生产。

4.3 田间管理

在基本出完苗时检查,如果隔有30 cm以上的地方没有苗的要及时补种蔗苗,保证每亩有4 000株以上,要在下雨过后进行补苗。根据甘蔗的各个生长期既要灌溉水防旱,又要排水防涝,调节好土壤水分,满足甘蔗各个生长期的生理用水,这样才能保证甘蔗的高产高糖。千万不能让水浸泡甘蔗,湿度合适就行。在苗期和分蘖期要保证养分适合,氮、磷、钾三要素不能少。一般蔗苗长出5~6片叶时进行追肥,要开沟深施肥。5月份进行大培土,培土时注重施攻茎肥,氮肥用量要占一半以上,培土高为20 cm,用碎土充实蔗株根部成龟背形,结合实际情况,及时清除蔗园里杂草,加强防治病虫害、鼠害。

4.4 定期浇水灌溉

冬春季节蔗地比较干旱,会降低甘蔗的发芽率,也会造成减产,因此定期进行浇水灌溉能够提升发芽率和提高产量。在种苗消毒后,待到水分完全吸收后才下种,在施足底肥并确保土壤湿度达到要求以后才能覆盖地膜,用细碎的土壤覆盖在膜的两边,确保盖膜的密封性。秋冬季节蔗地含水量较低,则会影响发芽,含水量过大也会影响发芽。应通过自然晾晒,再展成双芽苗后或三芽苗后种植并保持水分。

4.5 砍收技术和收后蔗园清理

糖料蔗进入11月份就可以开始砍收,掌握正确的砍收技术和科学清理蔗园就能确保来年增产增收,分有人工砍收和联合收割机砍收两种。一般先收秋蔗、宿根蔗,后收冬、春植蔗,晴天时砍收留宿根蔗,下雨天砍收不留宿根蔗。比如人工砍收留宿根蔗就应要小锄头低砍,一般入土2~5 cm,用力均匀,一刀砍断,刀口要整齐,不要砍裂蔗头,留土中茎基部10 cm左右。砍完甘蔗后就要及时清理蔗园了,发现有0.5 m以上的植株要全部砍掉。如果不做蔗叶还田就要及时把蔗园里清理干静,对病虫害严重的蔗园残屑、蔗头集中烧毁,及时破垄并盖上地膜。

猜你喜欢

宿根甘蔗机械化
不同宿根年限甘蔗品种内源激素及酶活性分析
宿根花卉在城市园林绿化中的应用探讨
宿根花卉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及管理
大棚有了机械化 一人管理也不怕
关于水稻一种两收机械化栽培技术要点探讨
甘蔗的问题
甜甜的甘蔗
耿马县宿根甘蔗管理技术研究
黑熊吃甘蔗
逆境菩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