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节水滴灌玉米种植技术研究

2021-12-27郝玉莲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1年11期
关键词:覆膜节水玉米

郝玉莲

(乌兰察布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内蒙古乌兰察布 012000)

0 引言

玉米是内蒙古地区重要的粮食产物,近年来播种面积持续上升,在内蒙古农业生产中占重要地位,对内蒙古农业生产水平及经济效益的提高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但传统的种植方式存在着许多问题,水资源浪费严重,地膜污染程度大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玉米的生产,因此,必须改变传统的玉米生产模式,节水滴灌玉米种植技术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不仅提高玉米的质量、产量,还真正的将玉米生产转变为经济效益,被广泛应用。

1 节水滴灌玉米种植技术应用的重要性

1.1 有效转移劳动力

节水滴灌玉米种植技术的应用,将种植过程中的耕地、种植、收获三个阶段进行分解,不再只是采用专人的方式进行种植,将技术、机器、农民三种有效结合起来,进行协同种植,改变传统玉米种植模式,在施肥、深耕整地、铺膜、铺滴灌带、播种作业、养护防治阶段到机械收获阶段都采用机械化,减少人员利用,使劳动力可以有效进行转移。

1.2 缩短玉米成熟时间

传统的玉米种植方式水资源浪费严重,而节水滴灌种植技术的应用具有保水、保肥的特点,在春季时,该技术因其特点,温度对其影响力较弱,幼苗生长相比于传统的玉米种植方式生长更快,相应的也就缩短玉米成熟时间。在秋季时,早霜引起冻死植株的问题相比于传统玉米种植方式也会减少,进一步提升玉米产量,根据相关人士调查,节水滴灌玉米种植技术的应用可以使田地增加最少200 kg/667m2产量。另外,应用该技术可以有效的减少农药的使用量及病虫害发生,使玉米质量明显提升[1]。

1.3 大幅度节约水资源

节水滴灌玉米种植技术主是要对全管道输水和局部微量灌溉的方式进行操作,相比于传统的种植技术会使水分的渗漏和损失减少,水分缓慢均匀的渗入土壤,对土壤结构也起到保护作用。而且该技术在实施的过程中会进行覆膜,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减少地表水分蒸发,进一步减少灌溉用水量。

2 节水滴灌玉米种植技术要点分析

2.1 准备阶段

节水滴灌玉米种植技术在准备阶段主要是选择土地以及茬口,在对土地进行选择时,基于玉米种植特点,对水肥需求量高的标准,尽量选择通透性强、地势平坦、土壤肥厚的土地,并且水源、土壤肥力满足种植条件,实现长期保水保肥的目标,减少土壤之间的水肥流失,避免选择陡坡地、易涝地种植,以免影响玉米质量,减少玉米产量。在选择玉米茬口时,主要以土地的环境、对玉米有害药剂的处理情况为基础进行选择,保证玉米整体效益,研究发现,前茬作物是马铃薯、大豆类产物,会使土壤抗逆性更强,更有利于玉米种植。

2.2 应用阶段

2.2.1 土地整理。土地平整质量、土壤肥沃力对玉米产量、整体效益有着重要的作用。节水滴灌玉米种植技术对土地整理要求较高,在播种之前必须做好土地整理工作,通过机械化深松技术将土壤之中的茬子、秸秆进行整理,将大块的土块进行粉碎,保证地表细碎、土壤稀松、土地平整。在进行翻地时,一般要提前做好底肥工作,结合玉米品种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底肥品种及施肥量,内蒙古地区一般选用尿素10 kg/667m2,磷酸二铵20 kg/667m2,硫酸钾5 kg/667m2做基肥,翻地的深度一般25~30 cm,以保证土壤的底墒足。

2.2.2 品种选择及处理。节水滴灌玉米种植采用覆膜栽培,具有生育期长、有效积温高的特点,有效积温可达到150~200℃,生育期达到120~127天,基于此,为保证节水滴灌玉米种植技术发挥其应用价值,必须科学合理选择品种,品种应具备生长期长、产量高、抗病抗逆性强的优良耐密品种。内蒙古地区常用的玉米品种有先玉335、裕丰333、和育188等品种,与普通玉米品种相比,生长期会长7~10天,均可以用于节水滴灌玉米种植技术。品种选择后,要对种子进行处理,为保证玉米发芽率,播种前1周内将精选出来的种子晴天晾晒,但避免阳光直射,每次大约5~6 h,为防止受到病虫害的威胁,要对种子做好包衣处理,一般采用辛硫磷乳剂加少量水拌种或用三唑酮等复合型种衣剂拌种,用量根据选用的玉米品种来使用[2]。

2.2.3 滴灌栽培。在节水滴灌栽培玉米技术中,滴灌栽培是最重要的一部分,在覆膜、打孔、管理等方面必须按照操作流程进行操作。因节水滴灌栽培技术采用覆膜的方式,聚热聚水效果好,要比传统的玉米种植早播7天左右,在土壤水量、温度满足种植时便可进行播种。节水滴灌栽培玉米技术的应用,采用大垄双行的种植方式,在垄上覆膜,进行打孔,种植2行玉米,在膜下铺设覆膜滴灌带,在种植时要明确植株间距,一般玉米间距50 cm左右,种植后压实膜的两端,避免受外界环境因素影响将膜掀起,在种植后要注意提升地面温度,满足玉米生长初期对温度的要求。在玉米播种时,一般采用“点播”的方式,严格控制其深度与密度,种植的密度并不是越密越好,要根据土地情况合理进行调整,减少植株之间争夺肥料的情况,而使玉米生长受到制约,影响产量,一般玉米植株的密度为22 cm,深度为3 cm左右。另外,使用该技术种植时,必须重视覆膜的质量,保证膜的紧密性、严密性,在种植结束后,也要做好巡查工作,以此最大化的保证节水滴灌栽培玉米技术的应用效果。

2.2.4 田间管理。因覆膜栽培的玉米采用单粒播种,在出苗后不用间苗,只要确保全苗就可以,当出现缺苗或少苗时及时进行补种。为提高土壤的通透性,利于幼苗出土,在出苗后3~5天开始进行中耕;玉米3~4片叶时定苗,对多余的苗进行清除,留下的苗根据玉米品种及土地情况而定;玉米播后出苗30天左右,进行蹲苗,去除细苗、黄苗。在拔节前进行人工去蘖打杈,除掉底部长出的多余分蘖,保证玉米主茎生长和果穗的形成;拔节到抽穗阶段,此期是水肥管理最重要时期,要做好水肥协调工作,在玉米全生育期,节水滴灌技术必须采用追肥的方式,一般选用氮肥,主要是在玉米底部进行施肥,随之进行灌溉,随水流冲施,在该时期要多次进行灌溉,以保证玉米生长;在玉米植株叶龄指数达到一半时揭膜开沟,为保证玉米抗伏抗倒,开沟深度大于16 cm;当叶龄指数为60%时,每8~10天进行滴水滴肥一次,拔节抽雄期滴水次数增加,大约3次,水量控制在80~90 m³/667m2,氮肥15 kg/667m2,钾肥1 kg/667m2;吐丝灌浆期间滴水2次,水量递减,大约40~45 m³/667m2,氮肥减至5 kg/667m2,钾肥2 kg/667m2;灌浆乳熟期、蜡熟至完熟期、抽雄至灌浆成熟期都以此类推,进行浇灌、施肥,保持田间湿润,植株青绿,另外,在灌浆成熟期时要防止虫害。

2.3 防治阶段

节水滴灌玉米种植技术应用后,要注意病虫草害的防治,对于虫害,一般玉米比较常见的是玉米螟,为避免受其侵害,会在不同的阶段投放赤眼蜂,或者在田间喷洒甲拌磷颗粒,减少幼虫生长。对于除草,一般根据玉米苗的大小、草的种类,选用不同的除草剂,比较常用的是百草枯、莠去津水分散粒剂、精异丙甲草胺乳油等药物,以保证玉米的质量及产量。

2.4 收获阶段

当玉米植株变为黄色,玉米粒饱满,玉米穗下部籽粒乳线消失,苞叶发黄松散时,代表玉米成熟,可以进行秋收。

3 节水滴灌玉米种植技术效益分析

3.1 经济效益

对节水滴灌玉米种植技术进行区域试验,可发现与传统的种植技术相比,其产量大幅度增殖,在灌溉方面用水明显节约,肥料的利用率显著提升,因节水滴灌玉米种植技术采用膜下滴灌机械化方式,更为便利,减少人员使用,劳动用工投入情况相应下降。从相应设备的投入情况可以看出90PE软管、滴灌带、相关辅助材料根据使用年限每一年大约投入2 500元/hm2,经济效益相比于传统的种植技术明显提升[3]。

3.2 社会效益

节水滴灌玉米种植技术的应用,首先,可以使土地的使用情况更为集中,加快土地的流转速度,便于集中经营管理,发挥出更大的生产效益。其次,因节水滴灌玉米种植技术的机械化使用,相应的加快了农业机械设备的使用情况,节约人力资源,提高生产效率。最后,该技术属于大面积应用,有利于实现大规模的规范性生产体系,使玉米生产更标准化,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农民的劳动力。另外,劳动人员使用少,劳动力可以有效的进行转移,劳动人员可以进行其他工作,增加额外收益,提高经济水平。并且农业与机械的结合,使玉米产量提升,玉米市场竞争力也相应提高。

3.3 生态效益

在玉米种植前会利用机械将玉米残茬、残膜进行处理回收,镇压土壤表面,减少对土壤的破坏及污染,保护土壤环境,进一步维持生态平衡。另外,玉米秸秆的回收利用,提高土壤的有机含量,作为优质饲草,进一步促进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4 结语

节水滴灌种植技术的应用对我国农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不仅节约水资源,提高肥料利用率,还最大化的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必须高度重视,总结经验,促进该技术更好的应用。

猜你喜欢

覆膜节水玉米
“旱优73”覆膜直播栽培技术研究
节水公益广告
节水公益广告
收玉米啦!
苹果秋覆膜 树体营养好
节水公益广告
节水公益广告
我的玉米送给你
用于滑动部件的类金刚石碳覆膜特性及其应用
125I聚氨酯覆膜食道支架制备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