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现状分析

2021-12-27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1年11期
关键词:学者理论生态

薛 苑

(青海大学 财经学院,青海西宁 810000)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1 国外研究综述

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农业发展中出现了一种新的观念——可持续发展观,这种观念被全球学者广泛关注。

在进行文献研究时,根据查阅资料可知:美国海洋生物学家雷切尔·卡森(1962)在发表的《寂静的春天》中,最早出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1],这也标志着可持续发展观在生物学研究领域真正意义上的起点。在1987年,当时任职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主席的布伦特兰夫人再一次提及该概念[2]。

1998年,“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这是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提交《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时对于可持续发展最早讨论出的定义。与此同时,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于1991年4月在荷兰丹波什提出并确定了持续农业的3个战略目标,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参考[3]。

最先对农业可持续发展构建评价理论体系进行研究的是国外学者,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应用较为成熟。U.N可持续发展委员会于1996年提出了一个被广泛应用于农业、水利、旅游等多个行业领域的理论框架,这个理论框架主要由“驱动力、状态、响应”构成,即DSR理论[4]。

现在,世界各国都把农业经济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并加以研究。位于发达国家行列的美、英、日等国对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比较重视;而对于发展中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突出受到印度和巴西的重视。来自印度尼西亚农业技术评估研究所的阿古斯·赫尔曼和其他人研究了利用生物产业实现农民层面的可持续农业发展,该研究所开发了一种符合生物产业概念、适合小规模农户的生物循环方法。

1.2 国内研究综述

相较于外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在国内学者们的关注与研究起步较晚。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实践过程中,我国许多地方对其进行了各种不同程度的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

1.2.1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崔和瑞(2004)认为实现农业资源环境的主体是人,被受到约束的前提条件是技术和环境的颈瓶式发展,同时可持续发展是以农业经济、农业社会和农业生产要素等方面为目标[5]。曹太和(2007)认为加快农业发展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任务[6]。赵莉(2010)认为农业既要满足当代人的发展需要,也要注意保护子孙后代潜在的发展需要。农业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实力的体现[7]。牛文元(2012)提出在可持续发展中要将生态、经济、人口协调发展,在持续性推进中促进经济增长[8]。

1.2.2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学者王旺铎(2005)表示,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如:生态农业模式、高科技农业模式、智慧农业模式等)是适合在中国进行的,可以为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夯实、必要的基础[9]。除此之外,学者刘荣(2006)、杜松华等(2017)的观点是,如果循环农业发展、“生态农业+互联网”模式在中国采取大规模地宣传、采用,也是可以促进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10,11]。康冉(2018)提出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也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模式之一[12]。方亚智(2018)认为,农业物联网模式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可行模式[13]。

1.2.3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段妍磊(2018)提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指标体系是从农业经济、农村人口、农业科技、农业资源利用、农业环境质量等方面构建的[14]。胡俊雅等(2019)从经济、社会、生态三个维度构建了四川省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15]。朱新民、马志帅(2019)从农业人口社会、农业经济、农业资源利用以及农业环境四个维度层构建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指标评价体系[16]。

2 相关理论综述

2.1 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

20世纪80年代末期提出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是指“在经济上可行,既能满足当代社会对绿色、安全和营养的食物需求,又不会对后代人在自然资源和环境质量承载力范围内造成损坏的体系”[17]。1991年,国际组织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是“在实行农村体制改革和技术革新的同时要合理利用和维护资源与环境保护,有充分的供给食物和纤维,以此满足社会对农产品的需求,促进农业农村优先和全面发展”。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具体表现是:目标多元以及经济、社会、环境三者之间协调发展的相互关系[18]。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特征包括社会、经济、人口和资源环境的可持续[19]。

2.2 生态经济学理论

研究经济活动、生态福利和社会福利之间的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是生态经济学理论跨学科的一门主要课程[20]。在生态经济学理论中表明,经济持续增长是基于生态环境的稳定发展,则当生态环境受到威胁会造成经济的衰退[21]。

3 文献评述

值得关注的是,我国学者在评价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时,更注重对某一地理区域的评价,仍采用总体、宏观的评价指标,如作物产量、单位耕地面积产量等。缺乏对产业结构优化、产品质量提升、耕地质量保护等方面的评价,特别是缺乏对我国农业发展的评价,我国农业发展过程中面临地下水超采、草原退化、生态环境恶化等突出问题。另外,一些学者提出的评价指标过于复杂,难以应用于农田质量下降、农业面源污染等方面。

猜你喜欢

学者理论生态
学者介绍
学者简介
坚持理论创新
学者介绍
“生态养生”娱晚年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住进呆萌生态房
《营利》的生态批评解读
多项式理论在矩阵求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