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产品产地土壤环境例行监测技术分析

2021-12-27施冬樱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1年11期
关键词:土壤环境耕地污染

施冬樱

(南通市海门区土壤肥料技术指导站,江苏南通 226100)

0 引言

土壤能在生态系统的物质交换及物质循环中发挥重要作用,可以对多种废弃物进行收容与净化处理,若土壤的某种物质的含量超标,即土壤出现污染,会使土壤的功能受到损坏,其理化性质发生变化,使土壤环境的生态基础遭到破坏,进而会对动物及植物的生存活动造成严重影响。所以对相关单位而言,每一年都应该例行监测农产品产地的土壤环境,对相关技术进行全方位掌握,以此保障土壤安全。

1 对耕地土壤环境的类别进行划分

第一,对基础数据与图件进行准备,准确掌握耕地土壤环境的概况。对图件资料、土壤污染源的信息、土壤环境数据、农产品质量数据进行搜集与整理。在准备基础图件资料时,图件比例尺的规范要符合国家污染情况详查的要求,对土壤污染源的信息进行收集的内容主要有工矿企业的类型、污染物及其排放方式、排放量与影响范围,对污水灌溉及肥料使用的状况进行了解,掌握废弃物的堆存与处理会对土壤环境造成的影响。

第二,按照已有的监测结果,对耕地土壤的环境类别进行初步划分。依据《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15168-2018的规定,把乡镇当作最小单元,把无风险区域与低风险区域当作优先保护类,把中度风险区域当作安全利用类,把高风险区域当作严格管控类。

第三,按照土壤污染情况的详查结果,对耕地土壤环境的类别进行调整与确认。按照关于农产品质量的调查结果来对分类结果进行调整,严格分类耕地土壤环境。在调整之后,优先保护类包括按照土壤的污染程度进行划分属于优先保护类的土壤和依据土壤的污染程度进行划分属于安全利用类而且农产品没有超标的土壤。

第四,对分类技术方案进行完善,做好全区的耕地土壤环境的分类工作。对工作经验进行总结,对技术方案进行更深层次地论证,做好划分县域耕地的质量类别的工作,对土壤环境的分类清单和有关的图件进行编制,农业及环境保护的主管部门会组织完成对农产品产地土壤环境的类别划分工作,将划定的结果上报至市政府进行审定,并且上报给省农业农村部门及环保部门进行备案。

第五,按照例行监测,对农产品产地土壤环境的类别进行动态管理。将划定的结果传送到省市级土壤环境的信息化管理平台,按照土地利用的变化情况与土壤环境质量的变化状况,依据实际情况来更新与共享农用地面积信息及农用地分布信息,在对动态管理区域的土壤环境类别机制进行编制时,应该依据例行监测工作的安排,对土壤及农产品进行协同监测[1]。

2 对受污染的耕地进行安全利用

第一,对耕地土壤的环境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确定污染特征和类型。在确定应该使用安全利用措施的耕地范围时,需要按照有关标准,在耕地土壤环境的类别划分结果的基础上,加上遭到污染耕地的安全利用率的有关计算公式的辅助下完成。如果有必要,需要对加密调查方案进行制定,对土壤及农产品样品进行同步采集与分析,从多个角度出发,对遭到污染的耕地的污染源及污染特征进行确定,典型污染类型包括单元素污染类型、复合元素污染类型、大气污染类型、水污染类型。

第二,对受污染耕地的安全利用的示范区域进行建设,选择合适的技术模式。按照耕地的污染特点与类型分析的结果进行分类施策,确保每个类型拥有一个以上的示范区域,从多个农艺调控的角度来完成多种安全利用措施和技术的应用和效果验证,按照土壤在应用技术之前与之后的重金属含量的改善状况、农产品达标率的改善状况、农产品产量的改善状况,对使用此类型遭到污染的耕地且能够进行推广与复制的技术模式进行筛选与构建。针对海门区受污染耕地的安全利用技术包括对低积累品种进行筛选及应用、使用水肥综合调控举措、应用综合技术。

第三,进行技术培训,对适用于本市遭到污染的耕地的安全利用的技术模式进行辐射推广。按照示范应用的经验,对本市遭到污染的耕地的安全利用技术的培训计划进行制定,技术指导与培训的对象除了各个实际区域的农民、农场和农民合作社之外,还有其他类型的农业生产的经营主体。指引为农服务组织进行专业化服务与社会化服务,利用科学化生产及专业化生产使农作物产地的污染减少,使农产品的生产水准能够提高,按照对技术模式的筛选及验证结果,于同种区域推广与应用针对遭到污染的耕地的安全利用的技术措施。

第四,对受污染耕地的安全利用进行跟踪监测和效果评估。对跟踪监测的方案进行制定,在受污染耕地的安全利用区域对土壤和农产品进行协同监测,对安全利用措施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估,保证农产品能够达标。监测有关区域的污染风险,包括涉及重金属企业的周边区域、污水灌区、交通道路两旁区域、复耕产地区域。针对重金属进行专项监测,监测对象为敏感作物,以风险预警的方式进行管理,加强对农产品质量的检测[2]。

第五,加强对源头的管控,杜绝新增污染出现。对农业投入品的使用状况进行调查,做好宣传工作,指导种植户以合理的方式使用农业投入品,对农药与化肥的使用量进行控制,巡查农资销售点,做好回收废弃的农资包装物的工作,使农业面源污染得到减少。

第六,强化耕地建设,使耕地质量提高。其一,对科学施肥技术进行推广应用。加大推广测土配方的施肥技术的力度,比如在油菜、玉米、稻麦、蔬菜种植中使用此种施肥技术,这样做能够降低不合理施肥给耕地土壤造成的不利影响,能够对耕地质量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在设置的采样点的耕地土壤完成采样监测,能够对耕地土壤的地力情况与变化动态进行掌握,按照采土检测的结果,依据多个农作物的生长特点,对科学施肥技术的指导方案进行制定。其二,研究化肥肥效田间试验。以便对施肥方案进行不断调整与改进,使试验的结果能够应用至实践,对技术措施进行优化与完善,使肥料利用率能够提高。其三,对配方肥及高浓度复合肥进行推广使用。利用技术培训方式与入户指导方式,加大宣传力度。依据相关数据对作物的施肥建议进行编制与制定,逐渐将以往的施肥方案取代。其四,对商品有机肥进行推广使用。宣传指导对有机肥的增施,对土壤进行培肥,使耕地的质量得到提升,使农产品的品质得到改善。

3 对严格管控类耕地的种植结构进行调整

首先,对严格管控类的耕地区域进行调查,对该地区的主栽作物信息进行梳理。如果耕地受重金属污染的程度很重,则需要对其农作物种植结构进行调整。如果区域所种植的农产品质量未能达标,就需要对该区域的农产品种植进行限制,能够选用非食用且重金属耐性很强的经济作物,不仅可以使农地具备经济效益,而且能够起到治理与修复的效果,实际的植物类型应该按照该地区的土壤和气候特点进行选择,此外,种植的经济作物需要能为市场所广泛接受[2]。

其次,对严格管控类耕地的种植结构调整的示范区域进行设置,对种植结构调整的流程进行探索。对种植结构进行调整的可选品种和技术方面的要求:所栽培的植物不但需要是适合在严格管控类的耕地进行种植的植物,而且可以为农作物种植工作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及生态效益的植物,此外,所栽培的植物需要拥有很强的重金属耐性。

能够选用的实际对种植结构进行调整的技术模式主要有以下四种:第一,海门区的种植制度主要是一年两熟,主要种植的农作物包括油菜-大豆与小麦-水稻。加大发展稻麦轮作的力度,并且对高效间套作这一模式加以利用,进行四青作物种植以及特色杂粮种植,该市的蔬菜西甜瓜的播种面积为4.03万hm2,新兴蔬菜的播种面积正在不断扩大,包括松花菜及紫山药在内的新兴蔬菜的种植已经非常普遍,如果耕地所种植的农产品的重金属含量属于轻度超标的状态,能够将通过安全评估且低积累的水稻及蔬菜进行适当推广,如果将符合上述特征的作物作为主要栽培的作物品种,则所种植的农产品的质量安全能够得到很好的保障。第二,出于确保农民的经济收益不会减少的目的,少数耕地能够利用低风险的油料作物和非食用的经济作物来取代原本栽种的超标食用作物,在协同发展的基础上,为生态安全及农业效益提供保障。第三,如果耕地土壤所种植的农产品的重金属含量严重超标,对于此类耕地,能够对具有观赏性质的农林作物进行种植。对观赏花卉资源和设施农业资源进行有机整合,对现代农庄及产业示范园进行建设,带动该区域的观光农业发展与旅游业的发展。第四,按照地理位置与地形地势对调整种植结构的方案进行选择,如果耕地位于镇区周围与旅游景点,能够对花卉及绿化苗木进行种植,选用休闲观光的模式进行经营,使城镇周围的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进而提高城镇的品位。如果该区域的地下水位很低,而且极易排水,能够改种纤维作物与风险很低的油料作物。

最后,需要使对严格管控类耕地的种植结构进行调整的工作得到全方位落实,进行跟踪监测与效果评估。按照示范经验与各区域的具体状况完成对最为合适的管理机制的选择,使调整耕地种植结构的工作得到有效落实,而且需要从多个角度出发,对评估指标体系进行建设,在固定的时间跟踪监测与调查调整了种植结构之后的严格管控类耕地的土壤环境质量,对种植结构的调整效果进行评估[3]。

4 结语

综上所述,针对农产品产地土壤环境的例行监测技术包括对耕地土壤环境的类别进行划分、对受污染的耕地进行安全利用、对严格管控类耕地的种植结构进行调整,有关部门需要加大对例行监测技术的研究力度,利用例行监测技术来助力我国农业的发展。

猜你喜欢

土壤环境耕地污染
自然资源部:加强黑土耕地保护
我国将加快制定耕地保护法
“优标”水稻体系对稻田土壤环境的影响
我国土壤环境质量监测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分析
新增200亿元列入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支出
耕地种田也能成为风景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对抗尘污染,远离“霾”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