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作用、应用困境及对策

2021-12-27李鹏贞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1年11期
关键词:农民生产职业

李鹏贞

(云南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丽江市古城区分校,云南丽江 674100)

0 引言

“互联网+”的职业教育培训能够有效提高以农业生产为收入来源的从业者素质,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培训方式。比如,“互联网+”的技术手段能够拓宽培训的对象范围,使各个地区的农民共同聚集起来参加职业培训,并能够通过宣传吸引更多农民参与互联网培训。通过互联网+的技术手段还能够开放共享网络资源,丰富培训的内容与形式,尽管在一开始投入使用的过程中存在很多的障碍,但显然这是一种发挥新型农民作用,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如近年来云南省丽江市古城区开展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计划,其中包括红水塘林果产销农民专业合作社与七河勒马水果生产农民专业合作社两个培训点,经过调查研究发现,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然而在这一模式使用的过程中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为了营造一个良好的农业培训环境平台,消除在培训过程中遇到的阻碍,应该改善农村的基础措施,构建开放共享的互联网培训平台,帮助农民提高思想观念、专业素质,从而为农业发展创造新的销售环境,满足现代化农业生产的需要。本文将分析在互联网+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模式的作用,探讨在开展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1 “互联网+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作用

以往的农业生产中,农民工作量大而生产量不高,并且由于缺乏销售渠道,很多农产品卖不出去而腐烂掉,难以给农民带来可观的收入,因此很多职业农民开始改行。在互联网平台出现后,很多职业农民通过网络渠道对农产品进行销售,这扩大了销售范围,提高了农产品的经济价值,增加了农村居民的收入。所以在新型农业生产环境之下,要使农民适应农业生产的环境,应该不断的转变思想观念,学习现代化的生产技能及先进的技术手段,从而让农民的能力与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

在“互联网+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模式之下,农民能够通过互联网选择需要学习的农业项目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课堂上教师采取多媒体教学的方式,提供图片、音视频等内容,使抽象的知识变的具体形象,并通过分段式的教学让农民分阶段巩固和掌握所学知识,通过该这种方式提高培训质量与效果。并且也能够通过网络学习平台与培训教师进行沟通与交流,还可以针对某一个知识点进行与其他学习者进行互动探索,并且可供选择的资源能够量身制定个性化的学习渠道,从而使学习更有针对性。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提高农民学习的自主性,保障每个农民都能学有所获。

在互联网平台上还有完善的测评考核系统,针对参与学习的农民进行测评,从而学习成果能够得到有效的反馈。此外,互联网技术能够和传统农业的经营模式相融合,从而能够促进传统农业的转型升级,从而使职业农民获得理想的收入。通过网络平台对农民进行培训,农民能够不再受到时空的限制,能够通过多方渠道参与培训学习,这样能够让人们在短时间之中学习大量知识。另外,因为农民要进行农业生产,有时候无法学习,通过网络可以在空余时间之内学习,使学习不再局限于固定时间之内,从而实现集中学习的良好效果。除此之外,由于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落后,难以接受高质量的教育,而通过互联网可以选择优质的教育资源,可以扩宽农民的视野,可使农民获得生产经营的经验技巧。

2 “互联网+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中存在的问题

2.1 网络基础设施不全

要想使互联网在农村得到发展,首先应该投入现金的软硬件基础设施,为培训开展提供良好的条件。其中农村地区全面覆盖互联网是开展新型的职业农民培训的基础,但是根据调查显示,云南省丽江市古城区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在互联网基础设施等方面有一定的欠缺,这就使得培训难以开展。因此,政府相关部门应该将互联网全面覆盖农村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完善网络宽带等服务,让农民都有网络使用,通过这种方式才能够让农业培训工程得到更有效的发展。

2.2 互联网技术难以推广

转变思想意识观念,是使新时代农民接受互联网农业培训中至关重要的一步。但由于互联网的出现,改变了农民的生活和生产方式,有些农民对网络技术持有抵触态度,不愿意接受互联网新理念和新技术,所以相关技术人员在做推广时有较大的难度。此外,由于农民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对于网络技术是零基础,要通过网络学习技术有非常大的难度,在对其进行推广会因为互联网技术操作复杂而深感无趣,从而直接放弃继续了解互联网,这也是互联网难以推广的困难所在[1]。

2.3 培训方式单一

职业农民的培训工作是由当地政府工作人员开展的,为了更好的使农民认识和应用互联网,相关部门可以引入一些信息技术人才帮助农民理解,比如,开展农业培训示范课,给农民讲解理论性知识,对农民开展技术培训工作,让农民能够了解通过网络平台对农产品销售能够取得怎样的经济效果。对于一些贫困地区可以采取免费培训,免费发放《农业政策法律读本》《农产品电子商务》《农民素养与现代生活》等教材,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帮助农民通过网络渠道进行农产品的销售,让农民看到网络渠道的优势,在投入网络基础设施后,可以从多方面、全方位的在农业生产领域中投入使用互联网。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够增加贫困地区农民的收入,还可以改善农村地区的教育情况,从而帮助农村实现脱贫[2]。

3 “互联网+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对策

3.1 完善基础设施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应该推广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解决基本的互联网宽带联通问题,引进光纤技术,鼓励农民使用互联网。当地政府可以采取财政补贴的方式,为农民安装互联网,引入专业技术强的教师到农村开展讲座,使农民群众学会使用互联网,从而逐步的转变思想观念,接受互联网技术。对于一些已经投入互联网基础设施的地区可以调查当地的农业生产情况,开展虫害防御、专家诊断工作,让农民学习先进的农业生产管理流程,逐渐将互联网与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相融合。除此之外,应该对农民的思想价值观念进行转变,可以由当地村长、村委会人员等值得农民信赖的工作人员到农民家中进行宣传,帮助农民了解互联网的优点,同时也可以让农民值得通过互联网平台培训的优势,并通过引导农民亲自实验使其积极的接触互联网。农民同志的知识水平不同,有些学历较低,也有一些学历较高,通过这互联网可以让农民接受不同水平的知识,就可以让不同文化水平的农民都能够接受良好的网络教育。

3.2 强化政府主导

在农民对现代化农业技术有一定的了解之后,应该通过推广与宣传,让互联网技术在农业生活之中广泛运用。可以制定职业农民培训计划,对于农村地区的青壮年,应该着重对他们进行培训,使其具备先进的思想观念以及具备灵活应变的能力。让他们认识到当前所具备的文化知识储备与技能较少,还应该不断学习文化知识以及先进的科学技术,从而促进自身的文化与技术共同发展,从而适应新时代对于职业农民提出的要求[3]。

在提升文化水平较高的一批农民的个人素质之后,可以鼓励其对其他农民进行指导,从而能够发挥带头作用。相关政府工作部分还应该扶持当地的互联网培训组织,给予相应的物质帮助,根据当地的实际发展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培训目标与培训计划。比如,结合云南省古城区农业发展实际情况,按照分段式方式进行培训,采取“一班一案”开班模式,利用现代方式进行农业生产,采取科学的手段销售农产品,从而能够推广具有本土特征的农产品,从而提高职业农业培训的效果。除此之外,为了更好的提升职业农业培训的效果,应该加强政府与培训机构的沟通交流,从而让政府清楚的了解农民培训情况,让农民培训工作落实到实处,比如,政府派出培训管理负责人,与农民沟通学习中遇到的难题,根据反馈情况向上级反映,并与培训教师沟通,教师针对农民的实际情况做出个性化的调整,从而调动农民的学习热情,使农民学有所获。

4 结语

综上所述,农民是发展农业生产的主力军,在进行农业生产的过程中,应该不断转变农民的思想观念,创新生产经营手段,从而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提高农民的收入。当前互联网+的农业生产手段是一种良好的农业生产形式,应该通过互联网新型培训模式,不断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与职业技能,从而使农民顺应农业发展的新趋势。

猜你喜欢

农民生产职业
让安全生产执法真正发挥震慑作用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代工生产或将“松绑”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反生产行为差异化治理策略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
微生物发酵生产DHA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