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承红色薪火 续写能源华章

2021-11-25王晓涵

创造 2021年11期
关键词:云南能源绿色

王晓涵

百年征程,筚路蓝缕;百年征程,风雨无阻。从1921年到2021年,中国共产党走过了辉煌灿烂的百年历程。在这开拓创新的百年之中,中国共产党肩负国内建设的历史使命,面对国际复杂多变、险象环生的政治经济环境,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历史性跨越。在这波澜壮阔的百年之中,各行各业蓬勃发展,我国的能源行业也历经沧桑巨变,走出了一条奋进之路、崛起之路,实现了从落后、追赶到超越的跨越式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能源保障。

古人说:“度之往事,验之来事,参之平素,可则决之。”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指出:“树立大历史观,从历史长河、时代大潮、全球风云中分析演变机理、探究历史规律,提出因应的战略策略,增强工作的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以新思想引领新时代,以新使命开启新征程,在这个能源变革与绿色转型的关键时期,回望过去,以百年能源史为基础,续写新的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能源华章。

一、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百年能源发展脉络

(一)筚路蓝缕奠基业——中国能源发展路

薪柴、煤炭、石油、电力、新能源……人们一次又一次从地球上汲取能源并不断进行迭代,能源则从政治、经济、科技等方面,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

党对能源行业的探索始于煤炭工业。1942年底,延安机关单位建立煤矿,保证煤炭供应。而百年之前,电力行业的定位主要是供电,电力是绝对的稀缺资源。1946年,刘伯承电厂挂牌,这是解放区第一座发电厂。这一阶段中国共产党不断积累能源生产经验和技术,不断积累领导工业建设的经验,为将来作为执政党管好能源打下了基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的三十年中,在党的领导下,煤炭行业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让我国能源供应实现了从无到有、由少至多的转变,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经济发展贡献巨大。除煤炭外,石油、天然气、电力也得到了全面发展。石油方面,形成玉门、新疆、青海、四川等基地,大庆油田扩建,产油量连年增高;天然气方面,大规模开展勘探活动,产量逐步增加;电力方面,电站和电网工程规划并建设,供应能力稳定增长,中小型水电站发展迅速。除此之外,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市场开始突破计划体制控制经济运行的局面,能源供应短缺、消费水平低等问题开始出现,于是改革在农村、城市、国有企业等多个领域逐步展开,“集资办电”“油价双轨”等政策使商品经济的作用逐渐得到重视和显现。

改革开放以后,为适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需要,国家推进能源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能源行业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新模式,我国逐步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产、消费国和能源效率提升最快的国家。

党的十八大之后,加快绿色、低碳转型和实现能源革命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特征,推动能源转型发展,迈向“碳达峰、碳中和”是未来的能源行业大势。为此,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是促进能源转型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支撑,而能源清洁低碳转型则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关键之举。随着“双碳”进程的加快推进,我国电力能源发展呈现出能源生产加速清洁化、能源消费高度电气化、能源利用效率高效化等新趋势和新特点。

(二)不忘初心图自强——从无到强的云南电力

中国水电从云南起步,云南水电又始于昆明。1908年,中国第一座水电站在螳螂川上的石龙坝筹建,云南民族资本实业救国的梦想也自此揭开。随着石龙坝水电站投产发电,1912年5月28日,昆明夜空第一次被电灯照亮,从此翻开了电力时代的新篇章。

从晚清末年的云南耀龙电灯股份有限公司,到民国初年建设的云南第一座火力发电厂,全面起步的云南电力工业先是经历了法国殖民云南进程和影响中国近现代史走向的“重九起义”“护国运动”,随后又在20世纪20年代经历了管理的深刻变革,并带领云南工业生产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电力时代。

20世纪30年代,云南电力工业承载着开启现代工业化进程的梦想,加快发展。抗战爆发后,后方的云南电力工业在保证电力生产,为大后方的战时经济建设提供充足的电力供应的同时,也迎来了民国时期云南电力工业发展的黄金时代,并为我国电力工业的发展,特别是水力发电事业的发展培养了一大批工程技术人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云南电力工业获得了新生。根据新中国重工业基地建设的战略布局,国家先后在云南开工建设了开远火电厂、六郎洞水电站、宣威电厂等一大批电源项目,奠定了云南电力工业的基础。

云南水能资源储量丰富,开发条件优越,金沙江、澜沧江、怒江、珠江、红河和伊洛瓦底江六大水系环绕。改革开放后,云南成为中国水电对外开放的窗口,深刻影响了中国经济改革的进程,并迈出了澜沧江流域水电开发和西电东送的历史性步伐。

如今,从云南起步的中国水电已成为世界第一,而以水电为主的电力工业也成为云南省重要的支柱产业。2020年底,全省发电装机规模约10340.28万千瓦,其中水电装机7556.17万千瓦,火电1510.83万千瓦,风电880.64万千瓦,光伏392.64万千瓦,以水电为主的绿色电源装机占比达85%,高出全国平均水平约46%。2020年,全省完成发电量3674.44亿千瓦时,其中水电2959.99亿千瓦时,火电414.58亿千瓦时,风电249.86亿千瓦时,光伏50.01亿千瓦时,绿色能源发电量占比约90%,高出全国平均水平约67%,实现了从无到强的历史性跨越,世界一流“绿色能源牌”底色更加鲜明。

二、中国能源百年风华里程的经验总结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指出:“回顾历史不是为了从成功中寻求慰藉,更不是为了躺在功劳簿上、为回避今天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寻找借口,而是为了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能源的发展也是如此,对过去百年华章的追溯是为了站在历史洪流的节点总结历史经验,继续开拓进取。百余年来的中国能源发展与云南电力发展充分说明:

一是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建党百年的发展轨迹充分证明,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能源领域科学发展、守正创新的最根本保证,也是正确指导中国能源产业建设行稳致远的最根本经验。

二是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中国能源之于世界,经历了一个从领跑、掉队到并跑,再到有望再度领跑的曲折历程,中间面临多次转折和挑战。改革开放伊始,党中央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发展随之步入正轨。对能源行业而言,到2000年前的20年,在重视经济建设的大环境下,煤炭、石油和天然气都得到了大发展。到本世纪初,为了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以引导经济良性发展。党的十八大明确了清晰的发展路径,即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并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战略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论断。2014年党中央提出了“四个革命、一个合作”的能源安全新战略。党的十九大再次重申“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明确要求高质量发展,注重发展质量和生态环境等问题。

三是要坚守本源,助力社会经济发展。从中国能源近几十年的发展历程来看,切实改善能源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坚守能源服务社会经济的功能本源是其一大重要原则。尤其是在经济增速趋缓,疫情仍在全球肆虐的背景下,实体经济如何实现从大到强的转变,是中国重大的经济结构调整问题,是当前中国经济发展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能源转型升级,助力社会经济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是实现实体经济由大向强转变的根本路径之一,也是经济新常态下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实现动能转换的必然要求。

三、新征程启航——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云南能源行业的未来展望

回首来路,党在能源领域从开始重视能源、开发能源,到提倡节能、绿色低碳循环发展、能源革命、“双碳”目标,新内涵不断丰富、新理念不断涌现、新目标越来越清晰。习近平总书记于2015年1月、2020年1月先后两次考察云南,对云南提出了“一个跨越”“三个定位”“五个着力”的发展要求。“三个定位”明确云南要努力成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和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这是云南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定位,不仅阐明了云南在全国发展大局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成为云南能源发展的根本遵循。

云南能源行业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在利好频频涌现的大环境中也迎来了历史发展机遇。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指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硬仗。”这意味着目标不会轻轻松松实现,而是需要花大气力、下真功夫的,云南能源高质量发展的蓝图正在这一代的奋斗者手上徐徐展开。

一是要创新能源资源开发模式,健全资源开发利益共享机制。高度聚焦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时指出的“滇西北、滇东北等高寒山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普遍发展滞后,而且差距扩大的趋势仍未缓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和弱项十分明显”等问题。优化贫困地区干流水电开发利用模式,支持云南按照“环保、自主、有序”的能源发展新思路开发干流大水电资源,探索“能源自有、可控可调”的新型能源资源开发模式,促进能源资源富集区与能源消耗区更大程度的利益共享。

二是要强化政策保障,构建特色鲜明的绿色载能产业体系。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时提出的“要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把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健全推动发展先进制造业、振兴实体经济的体制机制,推动传统制造业优化升级,加快发展新兴产业,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抓好农业生产,着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深入做好易地搬迁工作,推动形成主体功能明显、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重要指示精神。充分发挥云南资源优势和比较优势,因地制宜创新载能产业业态,延长能源产业链,构建具有云南特色的绿色载能产业体系。

三是要加强落地支持,加快区域能源合作中心建设。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时提出的“要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以大开放促进大发展,加快同周边国家互联互通国际大通道建设步伐”重要指示精神。充分发挥云南区位优势,以云南省为基地建立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区域能源合作中心。

唯有坚持党的领导、保持战略定力、坚持系统观念,才是能源产业华章续写的路径。未来,云南将进一步优化能源结构,巩固和扩大绿色清洁能源优势,推动绿色能源战略与绿色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在全省把绿色清洁能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方面再立新功。持之以恒推动世界一流“绿色能源牌”走深、走精、走长,进一步发挥绿色能源优势,为云南“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再添新砖。

猜你喜欢

云南能源绿色
国际能源署:今年清洁能源投资将再创新高
绿色低碳
云南茶,1200年的发现
云南邀您来“吸氧”
云南是你避暑的最佳选择
第六章意外的收获
一图读懂云南两新党建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再造绿色
好大的方块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