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国内涵

2021-11-25方兰欣于梦杰

创造 2021年11期
关键词:强国现代化建设

方兰欣 于梦杰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代是全面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时代,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是从大国向强国迈进的时代。如期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需要深入理解和准确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国内涵,这对于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社会主义强国

(一)强国的性质

社会主义规定了“强国”的性质和方向,即我们要建成的强国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强国,我们要坚定不移地朝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历史和实践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那么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对这个问题作了回答:“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73.这也向我们表明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不同之处。虽然资本主义在某种程度上也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但其获取手段以剥削和掠夺为主,其最终目的还是为资本家利益服务;而社会主义在社会经济制度方面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以共同富裕为目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为人民服务的,二者具有本质区别。

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带领人民成功开辟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且符合自身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一条不同于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结合自身实际,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经过不断努力,国家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一系列巨大成就,国内生产总值不断增长,绝对贫困人口不断减少等,为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拓宽了发展路径,也为其发展经济,摆脱贫困指明了前进方向,不仅促进了国家繁荣与发展,也为人类发展进步贡献了中国力量,具有世界意义。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条既符合中国国情,又适合时代发展要求并取得巨大成功的唯一正确道路。①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9:32.

(二)强国的价值取向

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我们所要建成的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在通往社会主义强国的道路上,我们坚持着自己的价值取向。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②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9:40.回顾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的风雨历程,我们不难发现,无论是在革命、建设还是改革的各个时期,我们党始终坚守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我们勇往直前、不断奋斗的力量根源,我们国家之所以在今天能够取得如此成就,一个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现如今,我国发展步入新的历史方位,在从大国成为强国的这一历史进程中,我们要不断凝聚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激发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朝着强国目标奋勇前进。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③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9:68.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联。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成立,在党的正确领导下,我们结束了列强侵略的屈辱历史,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2年,回首来时路,中国共产党始终勇往直前,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光辉成就,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呈现出发展新面貌。

坚持和平发展道路。“以和为贵”是中国人民自古以来所崇尚的发展理念,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一直秉持和平发展理念来处理外交事务。2005年年底,中国政府发表《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白皮书,向世界明确宣告我们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决心。而事实证明,我们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我们所走的和平发展道路一方面利用世界和平的大环境来发展壮大自己,另一方面又以自身的努力和发展去更好地维护世界和平。这次疫情来袭,我国积极将国家应对疫情积累的经验向其他国家传授,并向疫情严重的国家伸出援手,派遣医疗队伍等等,体现出了大国担当。此外,“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等的提出也极大获得了其他国家的肯定和认同,为世界和平与繁荣作出了贡献,也更加印证了我们所要成为的不是称霸的大国,而是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贡献的负责任大国。

二、现代化强国

(一)什么是现代化

长期以来,我国一直在为实现现代化目标而奋斗,但是实现现代化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往往充满了困难和挑战,因此正确认识“什么是现代化”这个问题,对于明确怎样为实现现代化目标而努力,以及朝哪个方向努力是至关重要的。

什么是现代化?大多数学者把现代化视为“社会变革”,而且具有两个特点,“时间持续之久”和“波及范围之广”。著名现代化研究专家、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布莱克教授指出:“如果有必要定义,那么‘现代化’或许可以被界定为一个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历史上形成的制度发生着急速的功能变迁。”①马敏.现代化的“中国道路”——中国现代化历史进程的若干思考[J].中国社会科学,2016(9).所谓现代化,广义而言是指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变迁的过程,而且波及范围之广,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狭义而言,现代化是国家采取高效率途径有计划地实现社会变革,促进国家发展进步。

从时间角度粗略划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始于洋务运动,一直持续到今天也没有结束。而我们对“现代化”的认识也随着时间和实践发展不断深入。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前,很多人认为现代化就是工业化。例如,胡秋原曾说:“所谓现代化不是别的,就是工业化,机械化的意思,就是民族工业化的意思。”②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327.1944年,毛泽东基于国情明确提出中国落后的原因主要是没有新式工业,也认为现代化就是工业化。1949年新中国成立,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大力发展工业,制订了第一个五年计划,但在实施过程中,结合国家发展实际,中国共产党人在发展工业化的基础上提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思想”,由此,“现代化”的含义不断丰富和发展,它不仅仅是经济、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也包括人的现代化、政治现代化、思想文化现代化等各个领域的现代化。

(二)我国现代化强国目标的生成和演进

鸦片战争爆发后,中国的领土和主权遭到严重破坏,为了挽救民族危亡,中国人民开始学习西方的先进思想、技术等,也正是在这一进程中深刻认识到唯强国才是根本。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结束了备受列强侵略欺凌的屈辱史,开启了属于自己的建国篇章。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坚定信念,总结经验,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不断努力奋斗,实现了第二次历史性的伟大飞跃,由此进入了富民兴国时代。现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处在兴国与强国交汇的历史方位,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重新调整了我们的战略布局,提出了“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不断迈进。

从建国到兴国再到强国,我国的现代化战略目标也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演进,“四个现代化”目标不断完善。新中国成立之初,面对国内一穷二白的基本国情,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一化三改造”的过渡时期总路线,以工业化为主体,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随后党内“左”倾急躁情绪出现,由此犯下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的严重错误,通过对此次错误的深刻反思,新中国领导人认识到仅重视工业化战略目标对于实现国家现代化的局限性,于是开始将工业化奋斗目标逐步改变为四个现代化的战略目标。1959年底,毛泽东对我国现代化战略目标作了进一步的概括,指出:“建设社会主义,原来要求是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科学文化现代化,现在要加上国防现代化。”随后周恩来又提出把“科学文化现代化”改为“科学技术现代化”。③唐洲雁.新中国现代化战略目标的提出及其发展演变[J].现代哲学,2010(1).

邓小平在党的十三大报告中提出了“富强”“民主”“文明”的现代化目标。他继承了毛泽东对“四个现代化”的目标追求,并提出了要实现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提出:“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奋斗目标,就是要把我们的国家,逐步建设成为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具有高度民主和高度文明的社会主义强国。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注释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60.1982年党的十二大报告正式提出:“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②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13.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也使我们党更加深刻认识到了发展经济的重要性,于是在党的十三大报告中把“富强”两个字和“民主”“文明”一起写入了党的基本路线。

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目标。社会和谐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心中愿景,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内国外环境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结合国家具体实际,深刻认识到了社会和谐对国家发展、人民幸福的重要性,明确提出“社会和谐是我们党不懈奋斗的目标”,党的十七大报告把“和谐”与“富强、民主、文明”一起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在促进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同时,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现代化目标。他指出,建设美丽中国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绿色”二字更是贯穿了新发展理念的始终,从国家战略的高度强调了“美丽中国”的重要性。实现中国梦要实现现代化,而实现现代化和建设美丽中国之间也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现代化强国的一个重要目标,社会主义的现代化不仅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现代化,也是绿色发展的现代化。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我国现代化建设新的战略目标和战略安排:要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③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19.

(三)中国现代化发展对世界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并提出了“三个意味着”,高度概括了我国发展进入新的历史方位的重大意义,“三个意味着”充分表明了党中央在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奋进努力实现现代化强国目标的同时,不断推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为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以及人类的和平与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中国发展普惠世界。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带领人民朝着国家现代化战略目标努力奋斗,如今已取得一定成就,在促进本国发展的同时也普惠世界。经济方面,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经济不断增长,已位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连续多年超过30%,为世界经济增长作出了巨大贡献。尤其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世界经济陷入持续低迷、增长乏力的状态,而中国积极采取措施控制疫情,不断深化改革开放,释放内需潜力,带动周边国家经济联动发展;在脱贫攻坚方面,中国的精准扶贫政策取得了显著成效,是为全球减贫作出最大贡献的国家,而这样的中国方案也为世界其他国家的脱贫事业提供了经验,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世界脱贫发展进程;在促进世界和平发展方面,我国积极援助其他发展中国家,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为世界发展提供中国智慧、中国方案,承担大国责任。

中国理念启迪世界。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的历史征程中,我们既有行动支持,也有理念支撑。实践证明,中国理念一经提出,不仅受到各个国家的认可与肯定,而且起到了启迪世界的作用。当今世界仍旧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风险和挑战,习近平总书记从全人类的利益和命运出发,提出了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深刻回答了“人类社会向何处去”的重大命题,并于2017年写入联合国决议,这也充分说明了这一理念被世界人民所认同,它提倡并践行人类共同价值,为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问题贡献中国方案,也对维护世界秩序、促进全球治理作出了巨大贡献;在通往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征程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这不仅是指导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基本原则,也为世界其他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借鉴。

三、全方位强起来的国家

(一)五大文明全面提升的强国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新时代下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强国,这实际上就是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五大领域对“强国”作出了规定和要求,由此看来,我们所要建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全面提升的强国,是各个方面全方位提升的强国。

就经济层面而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如今已位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增速持续稳定,经济结构逐步优化。2021年2月28日,《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如期发布,公报显示,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达101.6万亿元,经济增速同比增长2.3%,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连续两年超过1万美元,是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①徐贝贝.从统计公报看我国经济非凡成就[N].金融时报,2021-03-02.当前我国经济已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变到高质量发展阶段,以科技驱动代替要素驱动,坚持创新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虽然这次突如其来的疫情给我国的经济增长带来了一些影响,出现了供给和消费需求下降、经济下滑的趋势,但是总体而言自疫情暴发以来,我国积极采取相关应对措施并取得了一些成效,相信在国家和人民的共同努力下,经济复苏指日期待。

就政治层面而言,第一,制度建设是一个国家政治建设的核心问题,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带领人民努力进行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形成和完善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政治制度体系,人民民主权利得以实现,人民基本民权得到保障,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第二,形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理论体系,如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理论、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相互促进理论、民主既是目的也是手段理论等,对我国政治建设发展具有极大的指导意义。第三,我国坚持“法治”和“德治”相结合,从本国国情出发,吸取西方优秀文明成果,不断加强国家法律体系建设,促进国家法治化水平不断提高。

就文化层面而言,我国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在文化建设方面也取得了一系列成就。第一,文化产业、文化事业不断繁荣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化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文化经济总量所占GDP的比例也不断提高,文化作品数量和质量呈上升趋势蓬勃发展。第二,全民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质显著提高。我国始终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一方面,不断培养人才,完善思想道德建设队伍、制定相关发展政策,建立健全思想道德建设体系,人民思想道德素质明显提高;另一方面加大教育投入,进行教育体制改革,人民科学文化水平不断提升。第三,中国文化影响力不断提高。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的文化交流对象以社会主义国家为主,如今,中国文化已经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极大提升了中国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就社会层面而言,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道路,以人民为中心,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经过不断努力,我国社会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第一,社会治理成效显著。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就带领人民着手进行社会改造,强化社会治安。随着实践的不断深入,社会治理体系也更加健全完善,相关政策落实到位,社会更加和谐稳定。第二,脱贫攻坚事业取得巨大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极大提高。2021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庄严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从以前的温饱不足到现在的全面小康,人民生活迈上新台阶。第三,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建立了以劳动保险、公费医疗等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险制度,随着实践的不断发展,党和国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建立健全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险制度。

就生态层面而言,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和要求,“美丽中国”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共生,包含着系统、丰富和完备的生态文明内容,着眼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在这一生态文明思想的引领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也取得了一系列辉煌成就。第一,中国绿色发展已走在世界前列。我国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切实履行环境相关条约义务,已提前完成2020年应对气候变化和设立自然保护区相关目标,并获得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和认可:中国绿色发展已走在世界前列。①刘晓云.国外高度评价新时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成就[J].红旗文稿,2020(24).第二,国内生态环境治理成效显著。居民居住环境极大改善,环保意识不断增强,环境污染问题明显减少,坚持生态文明保护与人们实际利益紧密相连,促进了生态现代化的进一步发展。第三,生态经济效益突出。生态文明思想一经提出,就受到了广大民众的认可与支持,也促进了我国生态农业、工业、旅游业的不断发展,生态经济收益也不断增加,为我国经济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二)十二个方面强起来的强国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我们党一直以来的奋斗目标,它包含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方方面面,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十二个具体领域的强国目标,即科技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海洋强国、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贸易强国、文化强国、教育强国、体育强国、人才强国,而这十二个具体领域的强国目标相互关联,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中国特色强国目标体系。

建成科技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海洋强国。第一,建成科技强国在十二个具体领域强国目标中占有主导性地位。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加强应用基础研究,拓展实施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突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为建设科技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交通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提供有力支撑。”②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37.一方面强调了建成科技强国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突出了建成科技强国对于建设航天强国、交通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等的重要意义。第二,建设航天强国、交通强国、海洋强国,就是实现海、陆、空三个领域的强起来,需要科学技术的支撑。而航天强国、交通强国、海洋强国相互联系,相辅相成。建设航天强国是中华儿女一直以来不断努力实现的梦想,太空安全是国家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航天事业的发展在国计民生中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阶段,国际航天市场竞争激烈,我们要积极运用先进科学技术推动航天事业快速发展,努力建成航天强国。建设交通强国就是打造“轨道”上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而交通强国的建成也需要航天技术的支持,如将通信卫星应用于陆地交通系统,利用卫星遥感数据进行道路规划等,加快建设交通强国。二十一世纪是人类进入海洋大开发的时代,建设海洋强国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结合历史发展潮流作出的重大决策,这不仅促进了“一带一路”事业的发展,而且对保证海洋领域安全、发展海洋经济具有重大意义。海洋强国的建设需要航天技术、科学技术的科技支撑,如通过通信卫星加强海洋管理、进行海洋监测等,以促进海洋强国目标的早日实现。

建成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贸易强国。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①中国共产党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摘译(二)[J].中国翻译,2021(2).实体经济是我国经济的命脉,要把实体经济做强做实就要统筹推进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加快推进实体经济发展,要努力实现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由“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智造”。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讲话中提及信息技术革命,他指出:“网络将改变中国,我国的互联网发展对经济发展、民主政治和社会生活产生重要影响,也将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②王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重要思想研究[J].学理论,2021(5).加快建设网络强国,将互联网智慧应用于实体经济,加快推动生产力发展。如今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我们不仅要在数量上占据优势,更要在质量上取胜,加快建设质量强国。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稳步推进贸易强国建设。实现质量大国向质量强国的转变,就要坚持“量质并进”,以更自信的步伐融入世界经济,促进国家经济快速发展。

建成文化强国、教育强国、体育强国、人才强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昌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③习近平.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J].实践(思想理论版),2019(7).建设文化强国,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我国是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大力发展物质文明的同时,也要把精神文明建设摆在重要突出位置,加快建设文化强国;而文化强国与教育强国紧密相联,文化是教育之基,我们通过教育来传承文化,而且建设教育强国也是建设人才强国的必要条件。强国必先强教,建设教育强国,要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深化教育改革与创新,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合格的即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我们不仅要建设教育强国,也要加快建设体育强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体育承载着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梦想。体育强则中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①钟秉枢.体育强则中国强 国运兴则体育兴[N].人民政协报,2019-01-24.体育属于全民,已不只是个体的梦想,更与强国梦、中国梦紧密相连,我们要着力推动全民体育,加快建设体育强国。硬实力,软实力,归根到底要靠人才实力,当前中国正处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拥有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尤为重要,我们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加快实现由人才大国向人才强国的转变。

猜你喜欢

强国现代化建设
实现人民美好生活之道: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铭记五四精神 争做强国少年
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的现代化新篇章
基本实现现代化需要补足哪些短板?
学习强国”积分兑奖党员学习“比学赶超”
奉献如歌,强国有我(主题班会课)
党的政治建设怎么抓
秦晋争霸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