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傣医对类风湿关节炎的认识

2021-08-09陈敏霞陈艳林唐繁欣陈洪美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21年6期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

陈敏霞 陈艳林 唐繁欣 陈洪美

摘要:傣医药文化历史悠久,是祖国民族医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治疗许多疾病方面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其中对类风湿关节炎的认识上有一套完整理论体系,结合当代医家观点及现代研究,可以发现傣医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确有疗效,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傣医药;民族医药文化

中图分类号:R593.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2349(2021)06-0089-03

云南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民族文化丰富多彩,在语言、建筑、服饰、饮食、艺术、医药等方面各具特色。其中少数民族医药文化各成体系,有着几千年的传承历史,服务于广大人民,有着较好的疗效,是我国重要的传统文化之一,其保护与传承对于祖国医学文化的保护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作为中国四大民族医学之一的傣医学主要盛行于云南西双版纳一带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由宝贵的医学经验总结而成,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形成了极具特色的民族医学,为祖国民族医药文化增添了绚丽的色彩,也成为了民族医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傣医学以“四塔”、“五蕴”学说为基础理论核心,认为人体是一个由物质与精神组成的完整有机体;从物质范畴看,傣医学认为人体是由“塔拢(风塔)、塔喃(水塔)、塔菲(火塔)、塔拎(土塔)”四塔所组成;从精神范畴看,傣医学认为人体由“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五蕴所组成,其中四塔在五蕴中属于“色蕴”[1]。四塔五蕴协调稳定地发挥作用,使得人体保持着一种从精神到物质的平衡状态,即健康状态[2],当打破這种平衡,人将处于疾病状态。

类风湿关节炎是以对称性、周围性、多关节炎为主要表现,具有慢性、进行性、侵袭性等特点,可导致全身多系统损害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炎症性疾病[3]。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类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的疾病,且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4]。基于此,寻找安全有效的治疗策略成为大势所趋,民族医药联合西医治疗在增强疗效及减轻副作用方面具有优势。傣医学认为,类风湿关节炎属“拢蒙沙喉”病范畴,在其病因病机、治疗方面具有独特见解。

1 病因病机

傣医学认为类风湿关节炎主要是因为体内四塔五蕴失衡,加之风寒湿热诸邪侵袭,内外合邪而引起关节肌肉局部功能失常而发为本病,根据体质、发病季节的不同,可以表现出不同的临床易感性[5]。除此之外,一些医家对类风湿关节炎的病因病机也有一些自己的看法。名老傣医康朗香认为其病因病机主要是平素过食香辣辛燥、肥甘厚味,导致长期体内积热,加之感受外在邪气,内外相合,最终导致体内四塔五蕴功能失调,塔风偏盛、气机逆乱,塔土壅塞、阻塞运化水湿之道,最终气血瘀阻而发病[6]。林艳芳老傣医认为多由于风寒或风热之邪侵袭使得体内四塔五蕴功能失衡,塔拢、塔菲过剩相合游聚于关节导致帕雅拢菲(风火证象),表现为关节红肿热痛、关节活动障碍,甚至出现关节骨质破坏、关节强直畸形等;若塔拢、塔喃过剩相合游聚于关节则导致帕雅拢喃(风寒证象),表现为关节晨僵明显、活动严重不利、肿胀疼痛明显等;由于风寒或风热之邪侵犯肌体,又会导致塔拎受损,机体的水气输布失常,则关节肿胀、沉重明显[2]。

2 辨证论治

由上述可知傣医认为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主要由于体内四塔五蕴的失衡,加之外邪侵袭而发为本病。因此在治疗上则根据不同的证型采用不同的傣药来达到祛除外邪,调平四塔五蕴功能,最终达到治疗疾病的作用。

林艳芳老傣医将类风湿关节炎分为菲想型(风火胜型)和喃想型(风水胜型)两个证型,对于菲想型采用取哈管底(三叶蔓荆根)、光冒呆(黑皮跌打)、比比蒿(白花臭牡丹)等药煎汤内服达到清除风火,凉血通络止痛之功;对于喃想型则用取邓嘿罕(定心藤)、娜喊(羊耳菊)、哈管底(三叶蔓荆根)等药煎汤内服以达到消除风水,温血通络止痛之功[2]。康朗香名老傣医用青牛胆、水菖蒲、黑心树根等傣药组成的柯罗类风消散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嘎想型(风寒盛型),共奏温散风寒湿邪、消肿止痛之功;用鸡失藤、黄姜、姜黄、九翅豆蔻藤等傣药组成的罕满龙除风止痛汤治疗菲想型(风热盛型),共奏清化风热之邪、消肿止痛之功[7]。潘立文、王晓明等[5]将类风湿关节炎分为菲想型(风火盛型)、嘎想型(风寒盛型)与喃想型(风湿盛型);对于菲想型常用黑心树皮(更习列)、苦藤根(吻玫)、三叶蔓荆根(摆管底)、青牛胆(嘿柯罗)等傣药煎汤内服来达到祛除风火余邪、调平四塔的目的;对于嘎想型常用鸡矢藤(嘿多吗)、黄姜(补累)、姜黄(豪命)、定心藤(邓嘿罕)等傣药达到祛除风寒外邪、调平体内四塔的作用;对于喃想型常用拔毒散(罕满)、蟋蟀草(芽怕怀)、含羞云实(芽旧压)、马连鞍(哈新哈布)等傣药煎汤内服以祛除风湿外邪、调平体内四塔。

3 外治法

傣医外治法是将傣药根据病情需要采用不同的外治疗法直接作用于患处,具有调平四塔五蕴、祛除邪气等功能,且能安全有效的发挥作用,使得患处得以较快地恢复正常状态,从而消除局部症状,促进疾病康复[8]。傣医外治法种类十分丰富,有熏蒸药疗法(烘雅)、睡药疗法(暖雅)、洗药疗法(阿雅)、坐药疗法(喃雅)、刺药疗法(沙雅)、封包药疗法(果雅)、拔罐疗法(过雅)、拖搽药疗法(咱雅)、搽药疗法(达雅)、推拿按摩疗法(闭雅)十大传统外治法[9]。外治法作为傣医十分具有特色的疗法之一,也被广泛运用于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中,通过长期临床实践及现代研究,能发现确有良好疗效,且安全低毒,绿色天然,值得大力推广,值得深入研究。

林艳芳教授在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菲想型时常用哈麻王(刺天茄根)、皇旧(旱莲草)、芽晒藤(青仔藤)等各味傣药舂细炒热,加酒调匀外包;治疗喃想型常取檬嘿(秘指藤)、吻玫(苦藤)、芽晒盖(青仔藤)、哈比比亮(红花丹)等药舂细炒热,加淘米水、猪油调匀外包[2]。康朗香名老傣医常采用黄姜(补累)、除风草(芽沙办)、木胡椒叶(摆沙干顿)等药做外洗、搽药或睡药等治疗风寒盛型,共奏祛风散寒、消肿止痛、调平四塔的目的;用青牛胆(嘿柯罗)、三叶蔓荆叶(摆管底)、除风草(芽沙板)等药做熏蒸、搽药或睡药等治疗风火盛型,以达到祛除风热、调平四塔的目的;用黄姜(补累)、姜黄(豪命)、青牛胆(嘿柯罗)等药治疗风湿型,以达到祛风除湿、调平四塔的目的[10]。

4 现代研究

何开仁等[11]选用当地傣族民间用于治疗风湿热痹的药物,研制成“风湿康外涂剂”外用治疗300例风湿热痹患者,6 d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观察其疗效,最终有效率达到96.33%。何开仁等[12]用“风湿康”(由傣族当地民间验方研制)熏蒸治疗260例风寒湿性关节痛,用药1~3个疗程后观察其临床疗效,最终总有效率達到96.53%。玉罕等[13]将10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予西医疗法,即口服甲氨蝶呤片和来氟米特片;治疗组则在对照组的用药基础上再加用傣医睡药疗法,在经过3个月的疗程后,通过比较2组临床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指标变化情况,最终得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疗效的结论。赵海等[14]将28例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采用傣药雅拢梅兰申(除风止痛方)外敷治疗,总有效率达到89.3%。由此不难看出,傣医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确有疗效,应值得推广。

5 小结

傣医学是傣族人民千百年来智慧的结晶,蕴含丰富的临床经验,医学理论体系较为完整,是祖国民族医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傣医药文化历史悠久,从“口传”到“文传”,使其能够保存及传承,通过与外界的学习与交流过程中,不断地发展及丰富,成为优秀民族文化[15]。由于傣族人民所处地理环境及生活方式等因素的影响,导致风湿类疾病高发,这也积累了关于风湿类疾病的大量临床经验,形成了丰富的特色疗法,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加上丰富的外治法,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深受傣族人民的喜爱。但是目前傣医药的临床研究尚缺乏,循证医学证据不足,关于傣医药的文章也较少,为了更好地弘扬民族文化,保护民族文化遗产,实现傣医药的可持续发展,应更加重视傣医学的研究发展及傣医药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参考文献:

[1]林艳芳,玉腊波,段立刚.傣医常用名词术语解释[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8:21-36.

[2]潘立文,王晓明,杨先振,等.名老傣医林艳芳教授诊治类风湿关节炎经验探讨[J].中医药导报,2016,22(21):92-94.

[3]Kobak Senol,Bes Cemal.An autumn tale:geriatric rheumatoid arthritis[J].Therapeutic advances in musculoskeletal disease,2018,10(1):3-11.

[4]张颖,刘健,黄旦,等.135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感受的变化及其相关性分析[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9,8(11):15-19.

[5]潘立文,王晓明,杨先振.基于傣医理论诊治类风湿关节炎方法探析[J].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16,38(10):865-868.

[6]黄勇,岩罕金.名傣医康朗香治疗风湿病的经验[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8,14(10):20-21.

[7]潘立文,王晓明,杨先振,等.名老傣医康朗香诊治类风湿关节炎的经验探析[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40(8):616-621.

[8]潘立文,杨先振,李光富,等.傣医外治法治疗慢性风湿类疾病的特色探析[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41(2):146-149.

[9]潘立文,王晓明,杨先振,等.傣医外治法治疗急性风湿类疾病的特色探析[J].中国中医急症,2017,26(1):74-76+94.

[10]岩罕金,罕华珍,康朗香.康朗香老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经验[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4,23(3):11-12.

[11]何开仁,何明庚,段灵芳,等.傣药风湿康外涂剂治疗风湿热痹300例疗效观察[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13,19(1):5-6.

[12]何开仁,许桂芬,王瑞芬.傣药风湿康治疗风湿寒性关节痛260例疗效观察[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10,16(10):14-15.

[13]玉罕,李晓霞,岩罕单.傣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50例临床观察[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19,25(3):26-27.

[14]赵海,岩温龙,高世华.傣药雅拢梅兰申(除风止痛方)外敷治疗28例风湿性关节炎[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11,17(11):10-10.

[15]廖国荣.浅谈傣医药发展的文化困境及其解决策略[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0,18(11):202+205.

(收稿日期:2021-01-29)

猜你喜欢

类风湿关节炎
藏药内服外浴配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80例临床观察
藏药五味甘露汤联合小叶毛球莸药浴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观察
类风湿关节炎蒙医药治疗现状与展望
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及其药物治疗研究进展
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益赛普治疗类风湿关节炎25例疗效观察
益赛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探究类风湿关节炎相关实验室指标的诊断性能评价
英夫利西单抗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初步评定及护理
糖尿病合并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特点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