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心电图检查在诊断冠心病心律失常中的应用对比

2021-02-23黄伟红

哈尔滨医药 2021年6期
关键词:稳定型三联舒适度

黄伟红

(河南省长葛市人民医院心电图室,河南 长葛 461500)

冠心病是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心脏疾病,预后较差,严重威胁患者健康,早期明确诊断并进行积极干预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本研究选取我院冠心病患者,均行ECG、DCG 检查,旨在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指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8 年5 月至2020 年6 月冠心病患者85 例,其中男46 例,女39 例;年龄59~72 岁,平均(65.62±3.08)岁;病程0.5~14.5年,平均(7.43±3.17)年;合并症:糖尿病22 例,高血压17 例。

1.2 选取标准:纳入标准: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肝肾功能正常;胸痛似心绞痛未能确诊或经内科治疗仍存在明显心绞痛,拟行旁路移植手术;临床资料完善。排除标准:合并恶性肿瘤或终末期肝肾疾病;恶性心律失常。

1.3 方法:①常规心电图:仪器选择NEC-3321 12导联心电图,取平卧位,嘱患者放松全身,调整情绪,平整呼吸;连续描记,控制纸速25mm/s,增益10mm/mV,保持基线平稳、图像清晰。诊断标准:ST段下移>0.05mV,T 波幅度<1/10 同导联R 波幅度;②动态心电图:仪器选择BI9800 动态心电图,通过BioxWin 软件分析24 h 心电图变化图像;采用多体位检查,排除体位干扰。诊断标准:J 点后80ms 位置ST 短下斜型或水平型降低值≥1mm(若心电图基线ST 段已升高或降低,则减去原有升高或降低值);心电图ST 短移位持续时间≥1min,且心肌缺血发作≥2 次,间隔时间≥1 min。

1.4 观察指标:①比较DCG 与ECG 心肌缺血阳性检出情况;②比较DCG 与ECG 不同心律失常检出结果,包括短阵室上速、室性早搏成对、房性早搏成对、房性早搏早发、房室传导阻滞、房性早搏二/三联、室性早搏二/三联;③收集DCG 检查正常窦性RR 期间总体标准差(SDNN),评估患者心率变异性,并通过ROC 曲线分析SDNN 诊断心绞痛的价值;④采用我院自制舒适度量表评估DCG 与ECG 检查过程舒适度,以5 级评分法进行评估,分值越高表明越舒适。

1.5 统计学分析:通过SPSS22.0 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诊断效能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获取曲线下面积(AUC 值)、置信区间(95%CI)、敏感性、特异性及cut-off 值,不同预测方案间曲线下面积比较采用MedCalc 软件分析,进行DeLong 检验,联合诊断实施Logistic 二元回归拟合,返回预测概率logit(p),将其作为独立检验变量,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DCG 与ECG 心肌缺血阳性检出率:DCG 检出心肌缺血阳性66 例,ECG 检出心肌缺血阳性41例。两种检查方法比较,DCG 检查心肌缺血阳性检

2.2 DCG 检查心率变异性指标SDNN 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诊断价值:85 例冠心病患者中不稳定型心绞痛48 例,SDNN 水平为(93.28±10.33);稳定型心绞痛37 例,SDNN 水平为(115.67±10.62)。不同类型心绞痛患者SDNN 水平比较,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SDNN 水平低于稳定型心绞痛患者(t=9.787,P<0.001)。绘制ROC 曲线,[需给出ROC 曲线]AUC 值为0.752,95%CI 为0.684 ~0.801、cut-off 值 为<105.47、敏感性76.34%、特异性79.68(P<0.05)。

2.3 ECG 与DCG 检查舒适度:DCG 检查舒适度评分平均为(3.65±0.54)分,ECG 检查舒适度评分平均出率77.65%高于ECG 检查48.24%(χ2=15.762,P<0.001)。

2.4 DCG 与ECG 不同心律失常检出结果:DCG 检查短阵室上速、室性早搏成对、房性早搏成对、房性早搏二/三联、室性早搏二/三联检出率高于ECG 检查(P<0.05),详见表1。为(4.08±0.59)分。两种检查方法比较,DCG 检查舒适度评分低于ECG 检查(t=4.957,P<0.001)。

表1 DCG 与ECG 不同心律失常检出结果 [n(%)]

3 讨论

ECG 是临床最常用检查方式之一,应用范围广泛,包括记录人体正常心脏电活动、协助诊断心律失常、协助诊断心肌缺血及心肌梗死部位、诊断心脏扩大或肥厚、明确药物或电解质对心脏的影响、判断人工心脏起搏状况等。ECG 是冠心病诊断中最常用、最简单的方法,是患者症状发作时的重要检查手段[1-2]。对于未发作心绞痛患者,ECG 检查无明显特异性,心绞痛发作时ECG 检查S-T 段则明显压低,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存在明显T 波倒置、S-T段压低,变异型心绞痛则出现一过性S-T 短抬高[3]。因此,通过心绞痛发作时通过ECG 检查可明确心绞痛类型。同时ECG 检查对诊断心肌梗死有明显帮助,心肌梗死急性期存在异常Q 波及S-T 抬高,亚急性期仅存在异常Q 波、T 波倒置,陈旧性期或慢性仅存在异常Q 波,ECG 检查有助于明确心肌梗死分期情况。DCG 是近年来心电图技术不断发展、完善的体现,可对患者进行24h 持续动态检查,全方位记录心电图检查结果,通过观察24h 连续心律变化,可明确心律失常分布状态、发作时间及数量,使医师全面了解心律失常变化,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4]。本研究中DCG 检查心肌缺血阳性检出率、短阵室上速、室性早搏成对、房性早搏成对、房性早搏二/三联、室性早搏二/三联检出率高于ECG 检查,表明与ECG 相比,DCG 对心肌缺血、心律失常检出率均较高,提示DCG 检查可弥补ECG 检查不足,有助于整体提高诊断效能。

DCG 检查可提高对难以确诊的冠心病患者检出率,尤其对运动平板试验无明显缺血、实验室检查或ECG 检查无明显异常的患者确诊有积极作用,通过分析DCG 心电图波形可评估患者心肌缺血、心律失常危险程度[5-6]。心率变异性是冠心病患者心脏性猝死的独立危险因素,与患者预后关系密切。本研究对85 例患者中稳定型心绞痛及不稳定型心绞痛进行比较,通过DCG 检查发现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SDNN 水平低于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进一步分析ROC 曲线,显示DCG 检查心率变异性指标SDNN 对不稳定型心绞痛诊断有较高敏感性及特异性,提示通过DCG 检查对诊断心绞痛有较高价值。另外,本研究对ECG、DCG 检查舒适度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ECG 检查舒适度略高于DCG检查。DCG 检查时间较长,电极导线多,电极片存在致敏性,且需患者随身携带,体积较大,固定性差,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导致患者舒适度降低。提示在进行ECG 检查时应关注对患者日常生活及舒适度的影响,尽量降低患者不适感[7]。

综上所述,与ECG 检查相比,DCG 检查在冠心病患者中有较高诊断价值,对心肌缺血、心律失常检出率更高,且对心绞痛发作类型有更好辨别能力,具有更高诊断价值,可指导临床治疗,但在临床实际应用中应注意对患者日常生活的影响,降低患者不适感。

猜你喜欢

稳定型三联舒适度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医证型与血脂和炎症指标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观察
“一站式”三联CTA诊断急诊胸痛的临床意义
32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对慢性稳定型冠心病的临床诊断价值
纤维砂场地的性能及舒适度影响研究
山西浮山县:“三联模式”打造生猪品牌
私人定制和舒适度完美结合的典范 金地九龙壁别墅影音室
基于用户内衣穿着舒适度的弹性需求探讨
降低高泌乳素对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主观舒适度的临床研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毛囊闭锁三联征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