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来酸曲美布汀结合酪酸梭菌活菌片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

2021-02-23

哈尔滨医药 2021年6期
关键词:马来酸梭菌肠道

陈 雨

(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暨南大学附属医院郑州医院消化内科>,河南 郑州 450000)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为反复或持续发作的肠道功能紊乱性常见疾病之一[1]。临床多表现为腹痛、便秘、腹泻、大便性状及排便习惯发生变化,多发生于中青年人群,以女性居多。该疾病具有反复性,且极易交替出现,对患者日常生活及生活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临床根据大便的性状将IBS 分为4 种类型,分别为便秘型、腹泻型、不定型与混合型,在我国以腹泻型最为常见[2]。因IBS 患者多伴有一定的心理障碍,易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心理,故临床多为患者提供抗焦虑、抑郁类药物进行治疗。但因IBS 发病机制与病因尚不明确,多认为IBS 与肠道感染、胃肠动力学异常、胃肠道激素、内脏感觉异常及心理障碍等均有关系,故治疗应以对症处理为主。本文旨在研究两种药物在IBS 中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9 年2 月至2020 年2 月在本院收治的182 例IBS 患者作为本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与罗马Ⅲ相关诊断标准相符合[3],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92)与对照组(n=90)。观察组中,男47 例,女45 例,年龄24~69 岁,平均(48.3±6.4)岁;病程3~17 年,平均(9.2±2.5)年;疾病类型:腹泻型56 例,便秘型24 例,便秘与腹泻交替型12 例;对照组中,男46 例,女44 例,年龄25~70 岁,平均(47.7±5.2)岁;病程2~15 年,平均(9.0±2.3)年;疾病类型:腹泻型50 例,便秘型22例,便秘与腹泻交替型18 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分组研究价值。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①所选病例大便潜血试验结果显示为阴性;②所有患者生化指标检测均显示为正常;③均有大便性状异常、腹痛、腹泻等临床症状,且未发现有肠道器质性病变者;④本次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所有患者均知情且签署同意书。

1.2.2 排除标准:①合并有严重的肾、肝、心等脏器疾病者;②近期有服用影响胃肠动力药物者;③有腹腔手术史者;④对本次研究所需的食物与药物过敏者;⑤合并有严重神经官能症与精神疾病者;⑥妊娠及哺乳期妇女;⑦临床资料不全,治疗依从性差者。

1.3 治疗方法

1.3.1 基础治疗:所有患者入院后均对其饮食习惯进行纠正,改变其不良的生活习惯,并给予全面的健康及心理教育。

1.3.2 对照组:本组给予口服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3 次/d,100~200mg。

1.3.3 观察组:本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酪酸梭菌活菌片治疗,3 次/d,2 片/次。两组均以2 周为1 个疗程,连续治疗2 个疗程。

1.4 观察指标:①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包括腹泻、腹痛缓解时间及大便性状恢复时间;②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③记录两组患者用药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

1.5 疗效标准:临床疗效参照《肠易激综合征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拟定[4],显效:临床症状消失,大便性状恢复正常;有效:临床症状、大便性状明显改善;无效:患者经治疗后临床症状、大便性状无任何改善或加重。总有效率=(显效+有效)/n×100%。

1.6 统计学方法:运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 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比较:治疗后,观察组腹泻、腹痛缓解时间及大便性状恢复时间均显著早于对照组(P<0.01),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比较 (±s)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比较 (±s)

注:与对照组比较,①P<0.01

大便性状恢复时间(d)观察组92 20.05±2.26① 17.32±5.34① 21.32±3.51①对照组90 24.08±3.31 22.34±3.43 25.67±4.45 t 值 9.611 7.527 7.331 P 值 0.000 0.000 0.000组别 n 腹泻缓解时间(d)腹痛缓解时间(d)

2.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0.22%,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6.67%,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χ2值=6.068,P 值=0.014),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n(%)]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比较: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5.43%,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7.7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值=0.406,P值=0.524),详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n(%)]

3 讨论

IBS 为临床中较为常见一种功能性胃肠疾病。据相关资料显示,IBS 患者在消化内科门诊中占23.6%~28.0%,且在我国IBS 发病率呈逐年上涨趋势[5]。近些年来,临床医务工作者将IBS 发病机制与病因转至IBS 发病的神经机制中,且多数学者认为中枢神经与肠神经对IBS 发病的影响较大[6-7]。因IBS发病机制与病因的复杂多样,临床采用常规胃肠药物治疗该疾病无法取得稳定的临床疗效,故及时找出有效治疗IBS 的药物是当前临床医务工作者研究的重点[8-9]。相关研究表明,临床联合用药较单药治疗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10],故本院近年来尝试对IBS 患者应用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酪酸梭菌活菌片治疗,并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

马来酸曲美布汀是一种具有具有镇吐及调节消化道运动的药物,该药物能恢复胃肠道平滑肌的紧张度,且能有效缓解胃肠道平滑肌的过度紧张,故在调节胃肠道平滑肌方面具有双重的功效,可使胃肠运动调节恢复至正常状态[11-12]。此外,马来酸曲美布汀对肠道肽类物质的释放产生一定的影响,通过外周肠道神经丛在胃肠道的钙离子与钾离子通道处产生作用,以此对消化道运动产生的兴奋与抑制达到双向调节作用,可抑制或提高肠道高、低动力,以此改善患者腹泻、腹痛等临床症状,使肠道恢复正常的运动[13-15]。酪酸梭菌活菌片为一种微生态制剂的药物,在临床中主要用于因肠道菌群紊乱引起的消化不良、急性或慢性腹泻及各种消化道症状。其作用机制为酪酸梭菌CGMCC0313.1 为酪酸梭菌活菌片的有效成分,该药物在进入患者肠道后立即分泌出一种酪酸菌素,对有害菌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将肠道内的毒素与有害菌清除体外,酪酸菌素还可分解出低聚糖与多糖,以此促进有益菌的发生发展,使肠道菌群迅速的恢复平衡。此外,酪酸梭菌进入结肠中可产生醋酸与酪酸等短链脂肪酸,其能增加肠道内的酸度,以此形成一道化学屏障,对肠内有害菌的发酵产气起到抑制作用,以减轻或消除IBS 患者腹泻、腹胀及消化不良等症状,从而达到治疗效果。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0.22%)显著高于对照组(76.67%),观察组治疗后腹泻、腹痛缓解时间及大便性状恢复时间显著早于对照组,说明该药物治疗IBS,能有效改善患者胃肠道功能,促进患者症状缓解。说明马来酸曲美布汀与酪酸梭菌活菌片治疗IBS 显著提高了的临床疗效,且两种药物治疗期间,所有患者均未在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仅少数患者出现了口干、嗜睡、疲乏不良症状。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均未影响临床疗效,且未采取对症治疗措施。说明马来酸曲美布汀结合酪酸梭菌活菌片治疗IBS 的安全性较高,副作用小。

综上所述,对IBS 患者采用马来酸曲美布汀结合酪酸梭菌活菌片治疗,能有效促进症状缓解,提高临床疗效,且药物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猜你喜欢

马来酸梭菌肠道
0.5%马来酸噻吗洛尔滴眼液局部封包联合持续加压法治疗婴儿血管瘤疗效评价
丁酸梭菌的生物学功能及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复合丁酸梭菌发酵饲料及其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前景
荧光法测定溶液和食品添加剂中的马来酸
70%的能量,号称“肠道修复菌之王”的它,还有哪些未知待探索?
植物性饮食或能让肠道更健康
丁酸梭菌的筛选、鉴定及生物学功能分析
夏季谨防肠道传染病
复合丁酸梭菌制剂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马来酸曲美布丁联合布拉酵母菌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疗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