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雷珠单抗玻璃体腔内注射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对伴玻璃体积血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眼压及视力恢复的影响

2021-02-23程丹平

哈尔滨医药 2021年6期
关键词:体腔玻璃体眼压

程丹平

(项城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河南 项城 466200)

青光眼是仅次于白内障的致盲性眼病[1]。使用降眼压药或单一手术已无法改善患者症状,需予以联合方案提高治疗效果。本研究探讨雷珠单抗玻璃体腔内注射联合复合式Trab 在伴玻璃体积血NVG患者中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8 年11 月至2020 年3 月我院伴玻璃体积血NVG 患者85 例,随机数字表法分2 组。研究组43 例,男17 例,女26 例;年龄40~73 岁,平均(56.21±8.03)岁。对照组42 例,男15例,女27 例;年龄39~72 岁,平均(55.02±7.75)岁。两组基线资料均衡可比(P>0.05)。

1.2 选取标准:纳入标准:经裂隙灯显微镜、视力、眼压、房角镜、眼部B 超等检查确诊为NVG,其中B超提示玻璃体积血;患者均为单眼患病,就诊时视力为光感~0.1,眼压21~70mmHg,房角粘连闭合≥50%,使用降眼压药无法有效控制;患者知情本研究,签署承诺书。排除标准:认知功能不全者;有眼部手术史或抗青光眼治疗史者;先天性、原发性、外伤性青光眼病史者;严重玻璃体积血、玻璃体机化混浊、眼底窥不清者;血压、血糖难控者;有手术禁忌证者。

1.3 方法

1.3.1 研究组:予以雷珠单抗玻璃体腔内注射联合复合式Trab 治疗,雷珠单抗玻璃体腔内注射:术前3~5d,应用0.5%左氧氟沙星滴眼液,4 次/d;以常规眼科手术进行消毒铺巾,0.4%盐酸奥布卡因滴眼液进行表面麻醉3 次后开睑,冲洗患者结膜囊,1mL注射器抽取雷珠单抗0.50mg,于患者鼻下方角膜缘后3.5mm 或颞下(垂直于巩膜面)进针,缓慢注入患者玻璃体腔,拔出针头,湿棉签按压2~3min,然后在结膜囊内涂抹抗生素眼膏包扎。复合式Trab:一般在雷珠单抗玻璃体腔内注射后患者虹膜、房角新生血管消退后再行复合式Trab 治疗,使用蔡司显微镜,行局部浸润麻醉,选择患者上方穹窿部为基底的结膜瓣,对巩膜面进行烧灼止血后作以角膜缘为基底的1/2 巩膜厚度巩膜瓣(矩形,3mm×4mm),于巩膜瓣下放置丝裂霉素C 棉片(浓度为0.3g/L)3min,之后对巩膜瓣、结膜瓣下组织进行冲洗;于角膜缘9 点做前房穿刺,缓慢放出房水(少量)以降低眼压,切除1.5mm×2mm 小梁组织,行虹膜根切术,缝合巩膜瓣两顶角,调节缝线(一般调节1~2 针),将活结系在透明角膜上,然后缝合球结膜,然后注入平衡盐液恢复前房平衡,术毕涂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包术眼。

1.3.2 对照组:予以复合式Trab 治疗,操作方法同研究组。两组均在复合式Trab 后1 周行视网膜光凝术,使用多波长眼底激光仪,使用0.4%盐酸奥布卡因滴眼液滴眼进行表面麻醉,依据患者屈光间质进行激光波长选择,III 级光斑反应为宜,光斑大小:200~300μm,光凝范围:视盘鼻侧0.5~1PD、黄斑颞侧2PD、全部视网膜(上下血管弓以外);对于视网膜表面大量火焰状出血或屈光间质混浊者,在光凝时需予以红激光,对于视网膜表面大面积出血而无法完成光凝者,密切监视患者血吸收情况,根据血液吸收逐次完成光凝,500~700 点/次,分2~3 次完成,2 次光凝需有7d 间隔时间。

1.4 观察指标:治疗成功率,完全成功:虹膜、前房角新生血管完全消退,无降眼压药物作用下,患者眼压<21mmHg;条件成功:虹膜、前房角新生血管基本消退,在降眼压药物作用下,眼压可控制在<21mmHg;失败:虹膜、前房角新生血管未消退,最大限度予以降眼压药物作用下,眼压仍>21mmHg,将完全成功与条件成功计为治疗成功率。眼压,使用哥德曼(Goldmann)压平式眼压计测量术前及术后3 个月两组眼压水平。视力,使用小数视力表测量术前及术后3 个月两组视力。

1.5 统计学分析:运用SPSS22.0 软件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成功率:研究组治疗成功率93.02%高于对照组76.19%(χ2值=4.647,P 值=0.031),详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成功率比较 [n(%)]

2.2 眼压与视力:术后3 个月研究组眼压低于对照组,视力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术前术后眼压与视力比较 (±s)

表2 两组术前术后眼压与视力比较 (±s)

组别 n 眼压(mmHg) 视力术前 术后3 个月 术前 术后3 个月研究组 43 45.38±4.41 15.19±3.04 0.07±0.03 0.52±0.13对照组 42 44.17±5.20 21.58±4.22 0.08±0.04 0.40±0.11 t 值 1.158 8.024 1.306 4.589 P 值 0.250 <0.001 0.195 <0.001

3 讨论

NVG 发病实质是纤维血管组织生长,引起房角关闭、角膜内皮增生,阻碍房水流出,导致眼压升高,玻璃体积血,造成视力丧失,手术治疗关键是改善视网膜缺血缺氧、降低眼压,联合手术是临床治疗的主要趋势,且联合方案较多,探索更为有效的方式十分必要[3]。

临床常规予以Trab、视网膜光凝术治疗NVG,但该术式并未解决视网膜缺血的根本原因,新生血管纤维膜仍会继续堵塞滤过道,影响房水排出。伴玻璃体积血NVG 患者病情加重,且新生血管易出血,手术成功治疗难度增加,而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可抑制新血管形成,诱发血管萎缩,考虑从阻断VEGF 方向靶向治疗虹膜与房角新生血管,以提高整体效果[4]。本研究将雷珠单抗玻璃体腔内注射联合复合式Trab 应用于伴玻璃体积血NVG 患者,结果发现,研究组治疗成功率高于对照组,且术后3 个月研究组眼压低于对照组,视力高于对照组,说明本联合手术模式可提高手术成功率,明显降低眼压,提高患者视力,主要是雷珠单抗玻璃体腔内注射可消退患者患眼虹膜表面及前房角的新生血管,随后开展在复合式Trab,并结合丝裂霉素C 治疗,可抑制纤维细胞增殖,建立良好的房水引流通道,有效降低眼压,促进患者视神经恢复,明显改善视力,提高治疗成功率。

综上所述,对伴玻璃体积血NVG 患者应用雷珠单抗玻璃体腔内注射联合复合式Trab 治疗,可有效降低眼压,改善视力,进而提高治疗成功率。

猜你喜欢

体腔玻璃体眼压
单环刺螠体腔液抑菌特性研究
高频超声在玻璃体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中间球海胆体腔细胞损失后的恢复规律及恢复期中轴器观察*
非接触广角镜联合玻璃体切割系统治疗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的疗效及预后
眼压自测法——指测法
玻璃体切除手术联合白内障手术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效果观察
轻压眼球自测眼压
不同抗青光眼眼药对开角型青光眼 h眼压的影响观察
玻璃体后脱离需要做手术吗
龟背铁甲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