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右美托咪定-瑞芬太尼-七氟醚配伍麻醉对老年肺癌手术患者苏醒状况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2021-02-23杨丽芳李志刚

哈尔滨医药 2021年6期
关键词:七氟醚咪定美托

杨丽芳 李志刚

(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麻醉科,河南 平顶山 467000)

非小细胞肺癌具有发病率高、进展快、病死率高等特点,原则上是根据肺癌的临床分期,完善各种检查,具备手术适应症的患者要及时进行手术治疗。随着微创技术的不断发展,电视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应用愈发广泛,且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1]。但是针对老年肺癌患者而言,存在较大的麻醉风险[2]。麻醉诱导不良导致术后苏醒质量差,增加术后出现认知功能障碍风险,降低患者生活质量。有研究指出,在麻醉诱导期给予合理的配伍麻醉药物方案有利于减轻认知功能障碍[3]。右美托咪定-瑞芬太尼-七氟醚麻醉以及异氟醚+咪唑安定+瑞芬太尼配伍麻醉均为临床常用的麻醉方案,但两种配伍麻醉对肺癌手术后患者苏醒质量及认知功能的影响的报道不多。基于此,本研究对150 例老年肺癌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究不同麻醉方案对苏醒状况、认知功能产生的不同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7 年1 月至2019年1 月我院150 例行肺癌手术治疗的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资料,根据麻醉方式的不同分为A 组(右美托咪定-瑞芬太尼-七氟醚麻醉方案,70 例)和B 组(异氟醚+咪唑安定+瑞芬太尼麻醉方案,80例)。A 组中男35 例,女35 例;年龄30~59 岁,平均(45.83±5.56)岁;病程3~13 个月,平均(8.13±2.95)个月;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级45 例,Ⅱ级20 例,Ⅲ级5 例;受教育年限6~12 年,平均(9.13±1.12)年。B 组中男40 例,女40 例;年龄31~60 岁,平均(45.65±5.49)岁;病程4~14 个月,平均病程(8.18±2.88)个月;ASA 分级:Ⅰ级50 例,Ⅱ级25 例,Ⅲ级5 例;受教育年限6~12 年,平均(9.15±1.11)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研究具有可对比性。

1.2 方法:两组均在手术前8h 禁食,4h 禁饮,实施手术前要开通外周静脉通道,连通多功能监测仪,监测收缩压、舒张压以及心率等各项生命体征。所有患者均利用气管插管并与呼吸机连接辅助呼吸,保持血氧饱和度在98%,然后进行不同麻醉配伍实施麻醉诱导。

1.2.1 A 组:A 组采用右美托咪定-瑞芬太尼-七氟醚麻醉方案。静脉注射瑞芬太尼1μg/kg+右美托咪定0.5μg/kg+丙泊酚2mg/kg,同时利用呼吸机持续吸入2.0%~3.0%浓度的七氟醚维持麻醉,持续泵入瑞芬太尼0.05~0.20μg/(kg.min)。

1.2.2 B 组:B 组实施异氟醚+咪唑安定+瑞芬太尼配伍麻醉,静脉注射咪唑安定2mg+盐酸瑞芬太尼3μg/kg+丙泊酚2mg/kg,利用呼吸机按1.0%~2.0%浓度持续吸入异氟醚,并持续泵入瑞芬太尼0.03μg/(kg·min)。两组均维持麻醉深度监测(BIS)在40%~60%,然后实施电视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结束手术后观察患者清醒程度以及呼吸道通畅情况,适时送入麻醉恢复室。

1.3 评价指标:①应激反应指标:两组分别于麻醉前、手术结束时使用MET-PT-9000 无创多功能监测仪检测患者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体温水平;②苏醒状况:统计并比较两组定向力恢复用时、睁眼用时、恢复自主呼吸用时、气管拔管用时;③认知功能:两组均在术前及术后24h时,使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对患者的认知功能进行评价,涵盖回忆、定向力、语言、注意力、识记、计算等内容,分数范围在0~30 分,<24 分为存在认知功能障碍,分数越低,认知功能障碍越明显。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采用t 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应激反应指标:麻醉前,两组SBP、DBP、HR、体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结束时,A 组DBP、HR、SBP 均低于B 组,体温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应激反应指标对比 (±s)

表1 两组应激反应指标对比 (±s)

注:与同组麻醉前相比,bP<0.05

时间 组别 SBP(mmHg) DBP(mmHg)HR(次/min) 体温(℃)A 组 140.62±5.07 89.64±5.17 90.18±4.16 36.81±0.12麻醉前B 组 140.33±5.11 89.33±5.11 90.22±4.35 36.83±0.13 t 值 0.348 0.369 0.057 0.974 P 值 0.728 0.713 0.954 0.332手术结束时A 组 139.84±5.02 88.33±5.09 89.01±3.58 36.79±0.13 B 组 148.13±5.39b 94.21±5.11b 95.74±3.32b 36.55±0.20b t 值 9.702 7.044 11.941 8.577 P 值 0.000 0.000 0.000 0.000

2.2 苏醒质量:A 组术后定向力恢复用时、睁眼用时、恢复自主呼吸用时、气管拔管用时均短于B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苏醒质量对比 (±s)

表2 两组苏醒质量对比 (±s)

组别 恢复自主呼吸用时用时 睁眼用时 气管拔管用时A 组 11.68±2.78 17.42±2.12 14.68±2.47 18.68±2.36 B 组 15.34±3.02 23.42±3.98 19.53±3.45 23.65±3.41 t 值 7.683 11.287 9.771 10.235 P 值 0.000 0.000 0.000 0.000定向力恢复

2.3 认知功能:术前两组MMSE 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h,A 组MMSE 评分高于B 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MMSE 评分对比 (±s)

表3 两组MMSE 评分对比 (±s)

组别 术前 术后24h t 值 P 值A 组 28.91±0.55 26.97±0.55 28.600 0.000 B 组 28.96±0.52 24.75±0.69 42.502 0.000 t 值 0.572 21.906 - -P 值 0.568 0.000 - -

3 讨论

由于老年肺癌患者自身耐受性水平较差,身体各项生理功能明显减弱,心脑血管机能衰退,导致心肺储备功能较差。在麻醉过程中会因麻醉药物的使用而出现较为强烈的血流动力学波动情况,且因自身免疫系统的退化对麻醉药的敏感性显著增强,增强应激反应程度,麻醉的危险程度也被大大提升[4-6]。麻醉药物方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手术效果及预后的改善。本研究中,A 组手术结束时HR、SBP、DBP、体温水平均高于B 组,定向力恢复用时、睁眼用时、恢复自主呼吸用时、气管拔管用时均较B 组短,且术后24h 时,A 组MMSE 评分高于B 组。表明相较于异氟醚+咪唑安定+瑞芬太尼麻醉方案,右美托咪定-瑞芬太尼-七氟醚麻醉方案用于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手术中能获取更好的手术效果,患者应激反应较弱,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苏醒质量,几乎不影响认知功能。两组麻醉方案中均有瑞芬太尼,瑞芬太尼和阿片类药物共同用于患者的麻醉中,能明显提升麻醉疗效,减少上述药物的使用总量,起到降低阿片类麻醉药物导致术后认知障碍的程度[4-5]。七氟醚与异氟醚是同种类型的麻醉用药,二者的麻醉深度和麻醉恢复效果较为类似,但七氟醚能更好地对老年患者肺癌手术后早期认知功能起到保护作用,加速认知功能的恢复。因为七氟醚可以加大患者局部脑血流量,有效调整颅内压水平,并且能改善脑血液流速,继而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功能性神经元,加快患者苏醒的同时也能尽快恢复认知功能。咪唑安定毒性小,有见效迅速、镇静用时短、血流动力学稳定等优势,在老年患者麻醉诱导期的适用性较高。但在实施气管插管时给予该药出现心率加快、血压上升的概率大,继而引发呼吸抑制。右美托咪定对蓝斑核α2受体和激动内源性促睡眠通路产生作用,从而达到镇静催眠效果,患者能较好地保持自然睡眠状态。处于该种镇静状态的患者易于在外界语言刺激下被唤醒,同时出现呼吸抑制的概率小,稳定术中的血液供给以及氧气供给水平,血流动力学也能维持在稳定状态,从而达到减轻患者手术创伤所产生的应激反应,也能够减弱因为缺氧所造成的认知功能损害度[6]。

综上所述,右美托咪定-瑞芬太尼-七氟醚麻醉方式可减轻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手术中应激反应,可获得较好的苏醒质量,且对认知功能的影响较小。

猜你喜欢

七氟醚咪定美托
miR-138通过靶向LCN2在七氟醚诱导的大鼠认知障碍中的作用及机制*
右美托咪定在腰硬联合麻醉下前列腺剜除术高龄患者中的应用
小剂量右美托咪定复合瑞芬太尼对全麻拔管期呛咳的影响
冠心病心律不齐应用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效果观察
七氟醚麻醉对患儿发育期大脑的损伤及脑保护的研究进展
吸入七氟醚引起室性心律失常一例并文献复习
不同浓度七氟醚预处理对小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血浆脂联素水平的影响
丙泊酚复合右美托咪定或咪达唑仑在老年人无痛胃肠镜检中的应用
右美托咪定抑制大鼠创伤性脑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