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垂体后叶素配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防治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探析

2021-02-23张艳萍

哈尔滨医药 2021年6期
关键词:垂体出血量产后

张艳萍 王 静

(郑州颐和医院产科,河南 郑州 450000)

产后出血是指分娩后24h 内出血超过500mL,多因宫缩乏力、凝血功能障碍等引起,是分娩期严重并发症。产妇可有阴道流血、继发性贫血、失血性休克等表现,严重时可发生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病情凶险、发病率高,是造成产妇死亡的主要因素之一[1]。既往治疗产后出血多使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肌注治疗,但对除宫缩乏力以外因素造成的出血疗效欠佳[2]。垂体后叶素是一类由垂体后叶提取的水溶性成分,在治疗消化系统出血中有广泛应用[3]。本研究通过对本院产后出血高危产妇给予垂体后叶素配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观察产妇完全止血时间及凝血功能。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9 年3 月至2020 年1 月于我院分娩的102 例产后出血高危产妇为受试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1例。纳入标准:①符合产后出血高危产妇标准者[4];②均为足月单胎妊娠;③经医学伦理会批准且签署知情同意书者。排出标准:①本研究所用药物禁忌症者;②本研究所用药物过敏者;③合并伴严重心、脑疾病者。研究组产妇年龄23~36 岁,平均(29.46±6.23)岁;孕周38~41 周,平均(39.35±1.04)周;其中初产妇28 例,经产妇23 例;剖宫产32 例,顺产19例。对照组产妇年龄22~37 岁,平均(29.21±6.18)岁,孕周37~42 周,平均(39.63±1.07)周;其中初产妇30 例,经产妇21 例;剖宫产29 例,顺产22 例。两组产妇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在娩出胎盘后给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1mL 肌注。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之上给予垂体后叶素注射液10U+5%葡萄糖溶液500mL 静滴。

1.3 指标检测方法:于产后即刻及产后24h 抽取两组产妇静脉血样,置入离心机3400r/min 离心10min,采用H1201 四通道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检测两组产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小板(PLT)、纤维蛋白原(Fbg)水平。

1.4 观察指标:观察产后即刻及产后24h 两组产妇凝血功能(PT、APTT、PLT、Fbg)变化,并分析比较两组产妇产后30min、2h、24h 出血量、完全止血时间及产后24h 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

1.5 数据分析:运用SPSS22.0 软件进行分析统计,计量资料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产妇凝血功能比较:产后24h,两组产妇PLT 及Fbg 水平均较产后即刻有显著上升,且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产妇PT 及APTT水平均较产后即刻有显著降低,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产妇凝血功能比较 (±s)

表1 两组产妇凝血功能比较 (±s)

组别 时间 PT(s) APTT(s) PLT(109/L) Fbg(g/L)研究组 产后即刻20.16±4.37 49.62±10.23 82.49±14.58 1.13±0.34产后24h 15.22±3.85 36.42±8.27 99.42±14.83 2.96±0.84 t 值 6.057 7.166 5.814 14.422 P 值 <0.001 <0.001 <0.001 <0.001对照组 产后即刻20.25±4.16 49.52±10.48 82.35±14.47 1.16±0.37产后24h 16.85±3.94 39.75±8.41 92.41±14.62 2.64±0.67 t 值 4.238 5.192 3.43 13.809 P 值 <0.001 <0.001 <0.001 <0.001 t 组间值 2.113 2.016 2.404 2.217 P 组间值 0.037 0.046 0.018 0.036

2.2 两组产妇出血量比较:研究组产妇产后30min、2h 及24h 出血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妇(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产妇出血量比较 (±s)

表2 两组产妇出血量比较 (±s)

组别 n 产后30min 产后2h 产后24h研究组 51 85.43±16.71 108.75±20.37 203.61±23.75对照组 51 103.42±20.16 186.48±21.64 287.54±24.89 t 值 4.906 18.678 17.422 P 值 <0.001 <0.001 <0.001

2.3 两组产妇完全止血时间比较:研究组产妇完全止血所用时间为(28.36±6.42)h,明显低于对照组(31.74±6.87)h(t=2.567,P<0.012)。

2.4 两组产妇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产后24h 内,两组产妇恶心/呕吐、头晕、腹泻发生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产妇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n(%)]

3 讨论

产后出血产妇阴道持续出血可导致产妇休克,严重威胁产妇生命,因此及时给予有效止血措施是治疗产后出血的重要目标。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可直接刺激妊娠子宫肌层收缩,在胎盘部位达到止血功能,但该药仅对因宫缩乏力所致的出血疗效显著,对因凝血功能障碍等其他因素所致的产后出血疗效并不理想[5]。本研究发现研究组产妇产后出血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妇,且研究组产妇用药后至完全止血所用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垂体后叶素配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可有效治疗产后出血。这可能因催产素及加压素是垂体后叶素主要成分,其中催产素可选择性作用于子宫肌层的Vla 受体,收缩子宫平滑肌,从而降低子宫血流量;加压素可与平滑肌上的加压素受体Ⅰ结合,促进生产三磷酸肌醇并释放Ca2+,达到收缩外周小动脉血管及毛细血管的作用,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可显著发挥止血作用[6]。

产妇在分娩后阴道出血可导致机体处于低凝状态,造成PT 及APTT 延长、PLT 及Fbg 水平降低[7]。本研究结果显示产后24h,两组产妇PLT 及Fbg 水平均较产后即刻有显著上升,且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产妇PT 及APTT 水平均较产后即刻有显著降低,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垂体后叶素配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可显著改善产后出血产妇凝血功能。分析原因认为垂体后叶素可通过降低门静脉血流量,从而减少肺静脉与循环压力、促使形成血栓,达到改善机体低凝状态、调节产妇凝血功能的作用[8]。本研究结果还发现产后24h 内,研究组产妇恶心/呕吐、头晕、腹泻发生率略高于对照组产妇,但两组产妇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无统计学差异,且各项不良反应发生程度均较轻,未经任何干预自行缓解。说明垂体后叶素配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产后出血安全性良好,不易发生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垂体后叶素配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可有效防治产后出血,改善产妇凝血功能水平。

猜你喜欢

垂体出血量产后
下肢下垂体位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
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的临床诊治进展
垂体影像学特征在无功能性垂体腺瘤术后内分泌功能评估中的作用
称重法和升级容积法并用对产后出血量的估算调查
垂体转移癌误诊为淋巴细胞性垂体炎一例并文献复习
综合护理对无痛分娩产妇出血量及新生儿评分的影响
女性产后便秘怎么办
妈妈们产后的生理烦恼
应用氨甲环酸对髋关节置换术出血量的影响
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应用氨甲环酸灌注关节腔以减少术后出血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