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肿瘤标志物AFP、AFP-L3 及DCP 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诊断价值

2021-02-23刘玉曦

哈尔滨医药 2021年6期
关键词:敏感性原发性一致性

刘玉曦

(开封市肿瘤医院检验科,河南 开封 475000)

各类肿瘤发病率排名中原发性肝癌排在第五,死亡率则排在前三位[1],表明原发性肝癌的恶性程度很高。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是原发性肝癌的重要筛查手段,临床常用的检测指标包括甲胎蛋白(AFP)、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异常凝血酶原(DCP)等,因标志物产生方式、时间等差异对疾病的检测效能各有不同,本文旨在探讨以上三种标志物联合检测在诊断原发性肝癌中的价值表现,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收集2018 年2 月至2020 年3 月本院诊断为原发性肝癌患者50 例为观察组,以同期50 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为对照组。两组基础资料具有同质性。

1.2 方法:于患者就诊当日或第二日清晨采集静脉血送检验科检测,以ELISA 法完成DCP、AFPL3、AFP 检测,并且严格遵守操作流程完成检测。

1.3 观察指标:血清AFP、DCP 水平,以及AFP-L3占比。

1.4 判定标准:依据我院检验科所用设备及检测试剂种类,原发性肝癌阳性判断标准为AFP≥13.2ug/L、DCP≥40mAU/mL;AFP-L3 则采用百分比形式,AFP-L3%≥10%,当血清AFP 含量较低则AFP-L3%截断点为0.5%。联合检测阳性为三项指标任何一项检测结果显示阳性。

1.5 统计学分析:运用SPSS 23.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及处理,两组实验室检测指标比较采用方差分析,检验水准均为0.05;设计四格表计算各指标单项检测、联合检测诊断原发性肝癌的敏感度、准确性及特异度;以Kappa 检验评估诊断结果一致性,Kappa<0.4 为一致性较差,Kappa0.4~0.7 为一致性中等,Kappa>0.7 为一致性良好。本研究中三者联合诊断模式选取串联模式。绘制各指标检测方法诊断原发性肝癌的ROC 曲线,计算各曲线下面积。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比较:观察组年龄分层、性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基础资料比较 (±s)

表1 两组基础资料比较 (±s)

组别 年龄(岁) 性别男女观察组 40.32±5.71 32 18对照组 41.52±5.01 30 20 t/χ2 值 1.117 0.170 P 值 0.267 0.680

2.2 两组AFP、DCP、AFP-L3 水平的比较:观察组AFP、DCP、AFP-L3 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实验室指标检测结果比较 (±s)

表2 两组实验室指标检测结果比较 (±s)

组别 AFP(ug/L) DCP(mAU/mL) AFP-L3(%)观察组 834.21±100.35 3016.33±122.02 14.61±6.11对照组 100.04±10.42 36.73±10.11 7.00±1.21 t 值 51.481 172.078 8.639 P 值 <0.001 <0.001 <0.001

2.3 诊断效能分析:AFP、DCP、AFP-L3 三者联合检测敏感性、准确性最高,但在原发性肝癌诊断特异性方面不具有优势。联合检测Kappa 值最高,诊断一致性良好;AFP-L3、DCP 单项检测诊断一致性中等,详见表3。

表3 诊断效能分析 (%)

2.4 不同血清检测指标单项检测、联合检测ROC曲线下面积:三种血清检测指标中对原发性肝癌诊断效能中,DCP 曲线下面积大于AFP 及AFP-L3,三项指标联合检测曲线下面积则均大于以上各指标单项检测曲线下面积,详见图1,表4。

表4 曲线下面积

图1 联合检测时ROC 曲线图

3 讨论

基于我国庞大的人口基数,中国为肝癌大国,原发性肝癌死亡人数占全世界该疾病死亡人数一半以上[2]。原发性肝癌起病隐匿,疾病早期通常可无典型临床表现,因明显临床症状就诊或常规体检诊断时疾病已经进展为中晚期,此时常可出现肿瘤肝外转移,患者丧失了外科手术切除或器官移植的机会,因此及时有效诊断原发性肝癌对患者后续治疗有重要意义。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对所有类型肿瘤均有初步诊断意义,AFP 是临床筛查原发性肝癌最为常用的指标,在诊断原发性肝癌时最常用的诊断截点为20ng/mL(即20ug/L)[3],本文两组患者均出现AFP 水平升高,但观察组尤为明显,表明AFP 在肝脏疾病诊断中是有一定积极意义的。美国肝脏病学会2010 年在《原发性肝癌临床指南更新》[4]内提出当AFP 诊断截点采用上述数据时对疾病的诊断敏感性较低,不适合继续用于原发性肝癌的诊断;同时有研究明确提出肝硬化、慢性乙型肝炎(CHB)、其他类型消化道肿瘤(如胆管上皮癌)均有可能出现AFP 水平的显著升高,致使AFP 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大大降低[5]。

AFP-L3 属于AFP 三种糖型之一,与小扁豆凝集素有极高的亲和力,来源仅限于癌变肝细胞,对原发性肝癌有较高的特异性,临床一般用AFP-L3浓度水平在总AFP 含量中占比作为原发性肝癌诊断指标及预后判断指标[6]。有研究称[7],总AFP 浓度为10~200ng/mL 时,AFP-L3%截断点定至35%可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特异性达到100%。本研究显示AFP-L3 的诊断特异性最高,但诊断敏感性、准确性仍存在不足,笔者分析AFP-L3 占比水平受总AFP 水平影响,AFP 单项诊断低敏感度降低了AFP-L3 的敏感性[8]。随着医疗产业发展进步,AFPL3%高敏感性分析方法得以推广,一定程度上提高了AFP-L3 单项检测敏感度。

DCP 是随着原发性肝癌形成的维生素K 缺乏诱导蛋白,具体形成机制尚不明确,因近年来大量报道申明DCP 对肝癌有较高的敏感度、特异度[9],因此该项指标在原发性肝癌的筛查、诊断工作中逐渐应用。原发性肝癌癌细胞对维生素K 的吸收能力被破坏后,DCP 生成增加;有研究表明[10],对原发性肝癌细胞表型进行诱导改变,癌变细胞产生的DCP出现衰减,同时癌变组织周围正常组织对DCP 形成过程亦有一定的推动作用,总而言之原发性肝癌患者体内DCP 水平可出现明显升高。本研究显示观察组DCP 水平达到(3016.33±122.02)mAU/mL,远远高于对照组。

我国绝大部分原发性肝癌的主要致病因素为慢性乙型肝炎,因此即使AFP 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有诸多不足但仍决定了其不可或缺的应用价值;相较于AFP 而言,AFP-L3、DCP 是较为新型的血清学指标,与AFP 整体上呈现互补关系,诊断效果相当。上述三种标志物在肝癌中均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但肝癌误诊对其预后仍有一定影响,因此本研究采取联合诊断模式为串联,结果说明三种检测指标联合诊断原发性肝癌有较好的临床意义,具有较高的特异度。

综上所述,AFP、AFP-L3 、DCP 各指标在单独诊断原发性肝癌时均出现不足,三者联合检测可明显改善原发性肝癌当前实验室诊断现状,避免肝癌的误诊,提高诊断效能,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敏感性原发性一致性
注重整体设计 凸显数与运算的一致性
CT联合CA199、CA50检测用于胰腺癌诊断的敏感性与特异性探讨
计及需求敏感性的电动私家车充电站规划
AFP、CA19-9、CEA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早期诊断价值
商用车CCC认证一致性控制计划应用
靶向免疫联合三维适形放疗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疗效观察
免疫分析仪检测血清AFP、CEA、CA-199、CA-125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
Why do we celebrate the New Year?
痤疮患者皮肤敏感性的临床分析与治疗
新媒体时代培养记者新闻敏感性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