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三寓三式”模式的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2021-01-10王贞滕跃民

科教导刊 2021年26期
关键词:课程思政人才培养

王贞 滕跃民

摘要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既是顺应高等教育改革新形势的要求,也是为行业培养高素质后备人才的需要。基于“三寓三式”模式,“出版物发行实务课程”创新思政教学设计,围绕发行人才核心素养构建课程目标,深入挖掘体现课程特点和价值理念的思政元素,以行之有效的方式和教学方法将思政元素融入授课过程,实现课程育人目标。

关键词 课程思政 三寓三式 发行实务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j.cnki.kjdk.2021.26.034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Design Based on"Three Meanings and Three Styles"

——Taking "publication distribution practice" as an example

WANG Zhen, TENG Yuemin

(Shanghai Publishing and Printing College, Shanghai 200093)

AbstractPromotingcurriculumideologicalandpoliticalconstructionisnotonlytomeettherequirementsofthenewsitu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reform, but also the need to cultivate high-quality reserve talents for the industry. Based on the "three meaningsandthreestyles"model,the"publicationdistributionpracticecourse"innovatestheideologicalandpoliticalteaching design,constructsthecurriculumobjectivesaroundthecoreliteracyofdistributiontalents,deeplyexcavatestheideologicaland politicalelements reflecting thecurriculumcharacteristicsand valueideas,and integrates the ideological andpoliticalelements intotheteachingprocessineffective waysand teaching methods toachievethegoalofcurriculumeducation.

Keywords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ree meanings and three styles; issuing practice; talent training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人,立德树人成效是检验高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新时代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它要求所有高校、所有教师、所有课程都承担好育人责任,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构建“三全育人”的大格局。

近年来,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以培养具有正确价值观和过硬专业知识技能的德智健全的合格接班人为目标,积极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形成了“三寓三式”的改革模式(“三寓”即寓道于教、寓德于教、寓教于乐,“三式”包括画龙点睛式、专题嵌入式和元素化合式)。本文以“出版物发行实务”(以下简称“发行实务”)课程为例,阐述如何基于“三寓三式”模式开展专业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激活课程德育元素,释放课程育人功能,实现知识传授、技能培养和价值引领的同频共振。

1圍绕核心素养培养,确立课程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育教学活动预期要达到的结果,是我们开展课程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属点。要使课程思政有机融入专业课程的教学中,实现寓道于教、寓德于教,必须首先做到课程思政教学目标融入。我们应当正确处理专业知识技能培养与学生的全面发展之间的关系,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角度设置课程教学目标。

1.1发行人才核心素养分析

发行人才的核心素养,是对从业人员适应发行行业发展变化必需的个人品格与能力的概括。发行是通过各种方式将出版物传播给消费者的过程。出版物发行活动是一种经济活动,需要遵循市场规律运作,同时,它又具有鲜明的文化属性,承担着引导社会、教育人民、传承文化、促进发展的社会职责。发行活动的特殊性使它需要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的从业人员队伍,过硬的思想政治文化素质,扎实的发行业务功底和开放的互联网思维与创新意识是出版物发行人才必备的核心素养。

1.2围绕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目标设计

出版商务专业肩负着为发行行业输送后备人才的大任,作为专业核心课之一,发行实务课程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学生在完成了本课程的学习后,应当熟悉出版物发行的相关概念和基本工作原理,掌握出版物进、销、调、储、运的实务技能,并在对出版物发行活动历史、现状与发展的分析梳理中,增强文化自信,形成爱岗敬业、诚实守法、科学严谨、守正创新的职业修养。可以看到,课程的教学目标设计紧紧围绕“适应行业需要的核心素养培养”这一中心,将知识传授、技能训练和价值观塑造三个维度的培养要求结合起来,实现了课程思政教学目标的有机融入。

2挖掘课程教学素材,优化思政内容供给

对学生的价值引领蕴藏在课程内容的讲授中,因此,实现专业课程的育人目标需要从多方面挖掘课程思政教学素材,优化课程思政内容供给。由于出版发行业肩负着重要的文化宣传使命,它的发展与实践也为我们提供了更为广泛的思政教学内容来源。

从红色发行史中挖掘课程思政内容:中国共产党从一开始就把出版发行作为革命大业加以重视。从战争时期到建设时期,再到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出版发行业形成了坚持正确出版导向和文化担当、不怕困难创业奋斗、与时俱进、改革创新的优良传统,服务于党的宣传任务、国民教育和全民阅读,受到了党和人民的高度信任。通过将党领导下的发行业发展历程融入发行实务课程教学,能够唤醒红色记忆,传承红色基因,让学生从行业的优良传统中汲取奋进力量,坚定理想信念;同时也能够引导学生提高创新意识和建立终身学习的观念,适应行业发展新趋势,承担起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出版人被赋予的新文化使命和历史责任。

从行业案例中提炼课程思政内容:当前,出版发行行业加快了媒介融合发展的步伐,行业企业跟随“互联网+”发展的浪潮,不断创新出版物发行渠道和方式。很多优秀出版物成功运作的案例,都是优质内容和精准营销的结合,通过这些案例展示和分析,能够帮助学生直观了解行业现状,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同时也能借案例所涉的优质出版物内容对学生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从人物事迹中发现课程思政内容:在出版发行行业不乏学识精深广博、工作精益求精的大家,也有大量兢兢业业的普通从业者。将这些人物事迹融入发行课程相关知识点,学生能受到生动地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感受科学严谨的工匠精神,收获优秀同行的榜样力量,形成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开拓创新的职业品格和行为习惯。

3注重隐性导入,设计思政教学实施方式

课程思政是一种隐性思政,它需要以一种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方式开展。“三寓三式”模式中的“三式”是专业课程中思政元素的具体融入方式,它为课程思政教学的实施提供了很好的思路。

3.1画龙点睛,强化德育元素

“画龙点睛式”,即在开展课程知识点、技能点教学时,深入发掘并适当强调蕴涵的德育元素,通过思政内容供给提升教学讲解的高度,实现价值引领。如在介绍发行的购销形式这一内容时,可以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角度开展课程思政教学。当前出版物交易过程中最常见的购销形式是寄销,它是出版物所有者委托发行商销售出版物,允许退货的购销形式。出版机构将图书交给发行商寄卖,经过一定阶段后发行商向出版社退货回款。在从专业知识技能层面介绍寄销的种类和运作过程,提示回款风险的同时,教师可以进一步对学生进行诚信守约、友善待人的价值引导,通过画龙点睛的总结,帮助学生将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记于心,外化于行。

3.2专题嵌入,扩展课程广度、深度和温度

“专题嵌入式”,是在保持课程原本结构体系的前提下,嵌入有关党史教育课程思政专题,帮助学生在深化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增长见识,通晓道理,坚定信念,实现专业课程广度、深度和温度的扩展。如在发行实务课程教学中,可以将新华书店的红色发展史专题嵌入“出版物发行渠道”单元。新华书店发行系统是我国最主要的发行渠道。新华书店是中国共产党创立的大品牌,自1937年在延安清凉山诞生以来,它一直坚定不移地在党的领导下,进行先进思想和文化的传播,发扬革命传统,坚守红色阵地。新华书店的发展历史是发行专业知识与课程思政元素的重要结合点,也是将党史教育融入课程思政教学最佳专题。

教师通过点面结合梳理相关史料,既全面介绍新华书店80多年来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各个时期发展壮大的历程,同时注重发掘体现新华发行队伍革命传统的具体事例。学生通过学习,一方面能充分认识到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发行业取得的巨大成就,坚定信念,增强自信;另一方面,能深刻体会新华书店从革命战争时期传承至今的艰苦奋斗、不怕困难、为人民服务的优良传统,树立传承红色基因的责任意识。

3.3元素化合,发挥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交融促进的效果

“元素化合式”,是要化合专业知识点、技能点和思政知识点,使这三种教学元素合而为一,产生协同育人效果。

在讲解发行活动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这个知识点时,教师重点介绍了《这就是中国》一书的出版发行的案例。作为献礼新中国70周年的典藏级国民地理书,该书上市20天全国销售就突破10万册,入选2019年“中国好书”,获得第十五届“文津图书奖”,实现了“双效”结合,很好的诠释了专业知识点。与此同时,本书内容中对祖国壮丽河山的展示,能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书籍精益求精的内容编校和力求完美的设计制作,体现了出版人科学严谨的职业素养;图书聚焦中国地理思维独特视角,填补地理科普出版空白的市场定位,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渠道细分为6个方向的针对性推广措施,反映了新形势下出版发行人争做创新主体,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创新发展,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责任担当。通过一个案例的分析討论,将专业知识与家国情怀、职业规范、创新精神等课程思政元素的有机融合起来,实现了在潜移默化中完成正能量传递和价值观引领的育人效果。

4贯彻快乐教学理念,探索多种教学方法

当代大学生接收信息的渠道多元,生硬刻板的说教很难引发他们对内容的关注。要使学生从情感上认同课程传达的价值观并在行动上自觉践行,教师需要创新教学方法,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果。

发行实务课程贯彻快乐教学理念,通过情景化、故事化的讲授方式,增加课程的趣味性,设计案例分析、问题探究、讨论互动环节,提升同学的课程参与度,增强大家的自主学习能力。

比如在讲授出版物宣传的这一章节时,教师没有直接照本宣科列举各种宣传方式的优缺点,而是进行通过设置一个应用场景,挑选一本书,请学生先思考讨论该书适合通过哪些渠道宣传,接下来介绍出版发行单位实际操作的案例,学生经过对比分析自己设想的优点和不足,老师最后系统总结几种宣传方式的特点和适用情形。通过情景模拟,从讨论、互动和案例分析自然过渡到知识点讲授,能够帮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提升课堂吸引力。在快乐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增强,学习方法能力也得到锻炼,有利于个人的全面发展。

推进发行实务课程思政建设既是顺应高等教育改革新形势的要求,也是为行业培养高素质后备人才的需要。如表1所示,发行实务课程基于“三寓三式”模式创新思政教学设计,围绕发行人才核心素养构建课程目标,深入挖掘体现课程特点和价值理念的思政元素,以行之有效的方式和教学方法将思政元素融入授课过程,实现了寓价值引导于专业课程教学中。课程思政建设不是一劳永逸的过程,只有在现有基础上反复实践、改进,朝着正确的方向持续推进,才能长久发挥育人功效。

基金项目:“课中课”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应用推广工程子项目,名称:基于“三寓三式”模式的“出版物发行实务”课程思政教学探索与实践(编号ZK-2020-041)

参考文献

[1]滕跃民,张玉华,肖纲领.高职专业“课程思政”的“道法术器”改革[J].辽宁高职学报,2018(8).

[2]郑卓,陈莹.新闻传播专业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J].传媒,2021(5上).

[3]王永梅,程蕾.新闻史课程思政教学的实施及效果评估[J].青年记者,2020(12上).

猜你喜欢

课程思政人才培养
基于OBE理念的航空医学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探讨
学好质量管理,锻造品质人生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速录专业 “三个一” 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